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

第110部分

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第110部分

小说: 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经济增长一般会带来社会状况的改善,但到了90年代以来,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导致社会状况的改善——即使经济有快速发展,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从中直接受益,一部分人被甩到了同步增长的社会结构之外,而要通过后期的利益调整来实现其利益的保障。在保障体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一些人就会产生与社会断裂开的“非认同感”。

     面对这样一个很多人未必乐见的网调结果,我们不能讳疾忌医,而应该从积极的角度来反思。不管是人对于自身物质性的关注,还是对于社会坐标的迷茫,提高对国家、社同的认同感,按照约瑟夫*奈的说法,都算是国家的“软实力”,都是“决胜未来”的力量,不能等闲视之。借鉴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社会整合理论”,在当前利益阶层多元化、社会群体复杂化的背景下,需要通过研究、考量各种社会群体的具体情况,从利益、荣誉感、文化力等多个方面,实现国民认同感的“整合”——这显然不是单个机构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从国家的高度通过统一有力的举措来实现。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7期P44

“飞特族”——我打工,故我在
浩富

  “爱做就做,爱玩就玩,自由自在,不用老是要看老板脸色”,如果有这样一种工作那该多惬意。 甭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近年来在北京、 广州、南京等地就出现了这样一批边玩边干活的年轻人,他们有个很洋的名字——“飞特族”

  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飞特族”的英文名字叫Freeter,Freeter是一个混合词,来自英语的free(自由)和德语的arbeiter(工人),指的是那些连续从事兼职工作不满5年的年轻人。日本官方对“飞特族”的定义是:年龄在l5岁34岁之间,没有固定职业,从事非全日临时性工作的年轻人。

  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它是当前非常风行的工作方式,根据统计,日本15岁34岁的“飞特族”,从1990 年的l83万人,至200l年已增至417万人,可见,在这个年龄层,每9位就有一位是“飞特族” 。台湾地区的年轻人哈日成风,约有5l%的大学毕业生成为“飞特族” 。

  Freeter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工作方式。“飞特族”往往只在需要钱的时候去挣钱,从事的是一些弹性很大的短期工作。钱挣够了,就休息 ,或关门旅游,或在家赋闲。

  在中关村某IT企业做项目主管的Landy 就是典型的“飞特族”,今年刚刚31岁的他至今已经换过5次工作。不久前他刚刚离开了那家公司。 “我在这个公司做得算长了,两年,也攒了近20万,现在我打算休息半年,拿出一半的钱去旅游,先去跑日本,然后再去欧洲几个国家转一转。

  享受“飞特”生活的徐岚自己开了一家小店。花800块钱租下了十字街上的二室一厅,装修布置没有花太多的钱,灯罩请学国画的朋友手绘,饰品由她自己编织,再托朋友从尼泊尔和韩国以低价代理些首饰,一问颇有格调的精品店就开张了。小店是自己的,便没有关门的压力,徐岚坚持每天睡到自然醒,慢条斯理地绕江散步,然后懒懒地打开门做生意。每隔两个月,徐岚总会“关门大吉” 坐上列车硬座,到宁静的小城隐居,比如西塘,比如长岛。只要食可果腹,徐岚就绝不为生计奔波,或游山玩水,或无为度日。

  从不担心“丢工作”

  长期以来,人们找工作追求的是职位稳定,环境相对轻松,就是所谓的“铁饭碗”。君不见,公务员待遇不错,职位稳定,工作环境轻松,所以近年来公务员报考人数激增,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找工作是目前社会令人关注的问题,一且有了工作,人们常常不敢得罪领导,千方百计要保住,唯恐失去。可对于“飞特族”来说,这样的情况却不存在。

  “飞特族”多数也是大公司或比较有规模的企业或单位的一员,正常工作的时候,和普通的全职上班族状态相间,甚至工作时更加卖力。所不同的是,他们从不担心“丢工作”。往往在某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主动提出离开,甚至为了享受一个“悠长的假期”,不惜得罪老板,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每次找工作都不费劲支撑这种“自由”的本钱是实力,也就是说有真才实学作为保障。

  管小姐毕业于沪上名牌大学,刚毕业,没费周折就被一家大型的外资企业看中,成为正式员工。虽然工作的环境和待遇都不错,但管小姐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中少了些什么。难道这样11月九晚五的职场生活就是她为之奋斗的目标?她的自身价值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她,这样的生活让她厌倦。于是,在工作满5年后,凭着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各方而的积累,她选择了辞职做起了自由自在的“飞特族”。接下来的这段日子,管小姐对自己的职业有了一番全新的体验:通过一些朋友介绍,她成为某些报刊的专栏写手,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含金量,她不断地找机会充电,每周保持在三次以上。她希望自己能不断地补充养分,尽量快地吸收最新的信息,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

  自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

  “飞特族”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开始有不同的工作价值观,越来越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崇尚自由,他们喜欢随意,喜欢轻松,喜欢新鲜,更喜欢个性。这些喜欢,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同样还体现在职场这个时尚的舞台上。他们可以是外表鲜亮、本质清纯的“邻家女孩”,也可以是衣着简单、内心思虑缤密的职场老手,还可以是看近不看远、每个月把钱花光的“月光族”,更可以是精打细算的小女人。如今,他们又不求长久性的正当职业,只想自由打工,追求自主空间,不希望受“朝九晚五”的工作拘束,他们为生活而挣钱,却从不为挣钱生活着。这一切,都在他们的随性中变换自如,自由的理念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飞特族”——想说爱你不容易

  与全职上班族相比,半休闲式的“飞特族”看起来似乎很吸引人,但也有人对这一现象感到担忧。

  据了解,在日本,政府部门就曾对外宣布,“飞特族”如果放任不管,数十年后,15岁以上的人口中,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会不工作,国家的竞争力也将有所下降。而且,同年代的人,在“飞特族”与正式员工之间,将出现收入上的鸿沟。

  北京社科院人力资源专家林教授分析,“飞特族”做事是为了休息,而不是想要另一份更好的工作,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从事简单职业,随时准备离开:二是为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工作和休息之间做一个合理的平衡,利用“飞特”带来的时间上的弹性,为自己重新出发做出更好的心理上和实际上的准备。

  社会上对“飞特族”类似的忧虑和异议并不少见。人们普遍认为,“飞特族”无法累积工作资历与专长,尤其在年过30岁之后,要找到好的工作不容易。 “飞特族”如果靠着时薪工作,要养活自己还算容易,但是靠打工的时薪,要养下一代就很困难。“飞特族”现象,将使晚婚、不婚情况更为严重,养老的社会成本,也将会成为国家沉重的负担,并侵蚀国力。更有人断言,看似自由无拘束的“飞特族”,多半没有足够应付社会变迁的能力,最后将会因年轻时追求一时的快乐,老年时就必须付出孤寂与贫苦的代价。

  “飞特族”造就职场新人类

  对于社会上的异议,“飞特族”自己却不这么看。朱小姐原在国企工作。国企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但这却不是她想要的。所以,在工作了4个年头后,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自由的工作方式。休息了半年后,她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节到最佳点,其间,还为一些企业做过几个项目策划。之后,她在一个私人广告公司待了半年。 2001年,她到了一家有一定规模的室内装潢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工作一年后又离开了,休息了3个月。后来,应聘在某家杂志社做广告总监。这个工作很自由,虽然压力也很大,但符合她的性格,相对来说,这是她做得比较长的一个工作,大概有一年半左右。现在,朱小姐又回到休息状态。父母对她的现状和工作方式有很大的看法和异议。但她很清楚,如何把你每一份的短暂变成你的资本和积累,并让这种资本变成你将来永恒的基础,这是很关键的。在做每一份工作的时候,她都是非常认真、尽责。而且,在不断变换工作的过程中她的人际关系网在不断地扩大,知识而也在不断地丰富,为以后的求职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对于将来,朱小姐以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快,将来的事谁也说不清,只要现在是充实的、快乐的。她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形式和生活方式非常满意。

  美国著名职业顾问威廉。布里奇在《新工作潮》中指出:“不久的将来,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而另一半的人将没有工作。”威廉。布里奇预言:未来的公司不需要固定的岗位和固定的员工,而是一个松散的“自由人联合体”,当某个工作程序、某个季节性岗位需要人时,就临时聘用一些专业人才,签订儿周或者几个月的劳动合同。现在出现“飞特族”,在很大程度二也是因为我们社会和一些企业形成的新的川人机制。 “终身雇用”也许有一天会被全部打破。“飞特族”也预示了未来全职工作会越来越少,“一生从事一份职业”的工作形态可能要退出历史舞台,工作将不再是对人的一种制约,人们也不再渴求一份终身工作去换取一份稳定感。恩格论述共产主义的特征时曾经说过,“在那里,每个人的白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飞特族”有可能就是未来职场新人类。

  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人最核心的迫求,都是在丰富人生。“飞特族”最实际的意义在于,要每一份的付出都变成有效的收获。“飞特族”追求的就是超值人生的境界。

  让自己的职业谱系五彩斑斓,而不是一种颜色走到底。年轻人,有什么不可以?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7期P46

足球人生
马子亮

你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这是足球比赛开始的哨声;
你的年龄,这叫比赛时间;
你的档案,这叫比赛记录;
你的熟人,这叫观众;
你的亲人,这叫拉拉队;
你的领导,这叫裁判;
你的请假休息,这叫暂停比赛;
你的前半生,这叫前半场;
你的后半生,这叫后半场;
你的节假日,这叫半场休息;
你争着做事,这叫抢球;
你将有责任的难办的事推给别人,这是踢球;
你交接工作,这是传球;
你接受重用,这是主力;
你没接受重用,就是替补、预备与板凳;
你在第一线工作,这是前锋;
你在后勤工作,这是后卫;
你回击别人反击,这是防守反击;
你为工作去卧底,这叫下底传中;
你超越职权办事,这叫越位;
你调换工作,这叫换人;
你工作有了好结果,这叫帽子戏法;
你犯了错误做检查,这叫黄牌警告;
你违了法,离了职,这叫红牌罚下;
你调动工作,这叫转会;
你到了新的岗位,这叫加盟;
你被停了职,这叫下课;
你的工作完不成交了白卷,这叫
你退休了,这叫挂靴;
你生命结束了,这叫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声。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7期P25


《读者》2007年第08期目录

文 苑
·卷 首 语·海鸥和眼泪青 闰1
·文  苑·画像陈丹青4
 诗二首闻一多 宗白华5
 过年丰子恺6
 仙女的礼物沙尔·波德莱尔8
 班公湖边的鹰王 族9
 短章两则里尔克 任 樱17
 借钱谢尔盖·列维茨基29

·书  摘·胡番与西洋易中天42
 悼念乔治·桑雨 果62

人 物
·人  物·被迫放弃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汪 献14
 袁崇焕,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彭 勇44
·名人秩事·俞平伯的风骨胡天培15
·历史一页·灯熄了,才能看到海藻张世普26
 不屈的抗俘布衣江南30

社 会
·杂谈随感·是谁扼杀了哀愁迟子建24
 他为什么被拒签赵 春27
 歌德堡号沉船之谜姜钦峰43
 被挡住的大山俞敏洪47
 大学是个不一样的地方苗振亚52
 鸡刨食的启示熊召政54
·今日话题·为了味觉记忆还是环境?莫 沬36

人 生
·人 世 间·伸手李维明11
 我的护理日记光 羽12
 空姐眼中的农村老伯蓝海宁23
·家庭婚姻·陪着你慢慢地走肖玲玲33
 最容易的路最好走吗陈 彤38
·青年一代·四个男人一套西装石一枫20
 为了找到工作现在要做的20件事薛 涌22
·人生之旅·一件小事铁 凝32
 500公里的友情蔡 成56
·两代之间·爱和信任三 毛10
 妈妈的味道Juliet18

生 活
·生活之友·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周 涛16
 影响我们生活的意外后果定律罗伯特·马修斯50
·心理人生·最傻的人成功了感 动19
 向往是一段距离星 竹28
·经营之道·铁人精神吴淡如13
 摩托罗拉的往昔时光李子旸58
 白啤酒现象汪新华59

知 识
·知 识 窗·全球变暖将如何影响中国 37
 初生的地球蒂姆·阿彭策勒55
·生物世界·动物的小秘密亨宁·维斯纳40

看世界
·在 国 外·哈佛博士如何答辩卢春玲41
 遭遇感恩节王力平60
 瑞士钟王重和61
·他 山 石·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庚 欣48

点 滴
·幽  默·幽默 34
·言  论·言论 25
·补  白·君子之道于 丹31
 相遇习美娜39
 成全善良李文勇46
 语丝周国平51
 爱情随想普吕多姆53

交 流
·编读往来·短信平台 63



   

过年
作者:丰子恺

  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空气开始浓重起来了。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