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圣仙王途 >

第175部分

圣仙王途-第175部分

小说: 圣仙王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圣人,才勉强能够降服住自己的心魔。
圣人讲解的东西,向来由浅入深,非常精辟,直指人心,吕杨修习过圣人手札,研究过不少宗师的手记,对于圣业五转的修行已经没有多少障碍,听得圣人讲课,不禁心领神会,脸上自然透出了欣喜之色。
不过不少听讲的学徒有的欣喜,有的则皱眉,还有的露出茫然之色,不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凡是听不明白的,都会用文气凝结成文字,直接记录下来,存于神庭之中,以备将来领悟。
吕杨也是如此,神庭之中文气凝聚成一个个圣道文字,直到圣人讲完,一篇大概万言的讲义已经存放在神庭之中。
饶是吕杨文气积累深厚,也感觉到一丝疲惫,圣人讲道完毕,将吕杨召到跟前,询问道:“纯阳,听懂了几成?”
“回导师,两三成吧!”吕杨不敢托大。
圣人点点头,笑道:“还不错,这正心要诀和除心魔要诀是我圣道修行的基础,一定要时时刻刻修炼,将来自会有道业突飞猛进的一天!”
“谢导师教诲,纯阳铭记在心!”吕杨揖礼。
“嗯,你且跟我来!”圣人打量了吕杨一番,发现其头上文气清澈之相,知道吕杨道业晋升在即了,不过就是一层隔膜,想要跨越,没有特别的指点和苦修,估计要花半年时光。
吕杨不敢怠慢,跟着圣人出了大殿,沿着回廊穿过不少殿宇,来到了后山偏僻处,穿过一片松柏林,来到一座山崖前。
崖壁光滑一片,仿佛一面镜子,上面隐隐有一层浮光在游动,以吕杨的目力,可以看到浮光之中游动着无数的圣道文字和意念。
“这是省心崖,在这里,四百多年来曾经有无数人在崖前省心修身,于是崖壁上便凝聚了无数的修行者意念,这些意念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令人喜悦的,也有让人痛苦的,所以不少人会到这里来省心修身,同时这里也是道业进入瓶颈后圣道中人最喜欢来的地方,因为这里可以能够给人各种启迪!”
圣人手指省心崖介绍,然后转头道:“我看你离立言道业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很关键,你要小心谨慎,更需要好好的思考,立言乃是我圣道中人的立身根本,所以一定要立正言,言行合一,才能正身,行正事!”
“弟子明白了!”吕杨揖礼。
“那好,你就在省心崖前面壁吧,什么时候进阶立言道业,什么时候才能来见我,否则你就只好呆在这边,即便是风雨如晦,也不能躲避!”圣人微微笑着,然后衣袖一挥,人已经一步十丈离开了。
吕杨目瞪口呆,心想圣人这是要罚自己面壁省心记过?还是说真的要自己潜心苦修?
在百圣太庙,圣人乃是至高的存在,地位之尊崇,不亚于高悬的日月,他们的话就是圣旨。
吕杨不敢不听,心中所有所思,意动之下,走在崖壁下,在一方光洁的大青石上盘坐下来。仰头看着崖壁,滚滚五皇浩然气涌出,在头上凝结成一片云盖,浩荡的五皇浩然气冲上天空,形成一道气柱,有数百米高,高空处,浩然气散开,化入空气和山崖。
“轰隆……”
吕杨感觉神庭识海巨震了一下,神识似乎撼上了崖壁,滚滚庞大的意志从崖壁上轰入,震得整个神庭识海颤抖不已。
吕杨吸了口凉气,神识微动,连忙将渗透山崖的神识收回来,原来这一座山崖已经凝聚了无数圣道中人的意念,这些意念已经形成了一股磅礴的意志,和吕杨个人的意志相比,就好像是大象和蚂蚁,没有可比性。
省心崖,确实有许许多多的儒者在上面留下了圣道文字和意念,这四百多年来,自从百圣太庙建立之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最初在省心崖下省心修身的便是太道圣人,九大至圣之中就有七位曾经在省心崖省心修身,同时也留下了他们深刻庞大的意念。
吕杨的神识乍一接过崖壁,立刻便感觉到不少意念冲入神庭识海,这些意念还真是不凡,大多都是儒者省心感悟的意念。
吕杨仿佛是在偷窥和读取无数人的思想,是以吕杨虽然将神识收回来,却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崖壁的意志庞大,让人惊悚;喜的是这崖壁简直就是一座瑰宝,上面记录了无数儒者的意念。
这些意念意味是知识,是修行的感悟,也是修行的经验,更是无数道业高超的儒者之心迹。
这是多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吕杨已经无法揣测,心想圣人之所以带自己到省心崖来,又命令自己“面壁“修行,原来是打算让自己感悟省心崖之意志,磨砺自身,助自己突破道业呀,圣人真是用心良苦了!
吕杨这才体会到真鉴圣人的用心,当即心思沉淀下来,做好了苦行的准备。
苦行不同于一般的修炼,而是以饿己体肤,让自己身体痛苦的方式寻求心灵上的宁静和升华,提升精神境界。
这样的苦行不少道业达到大儒、宗师的人经常实践,于是诞生了一大批隐藏于深山老林、不问世间,一心修行的儒者,是以大匡皇朝四百多年,国力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以至于九州的周边有凶残的蛮夷,都无法撼动皇朝的国本。
浩浩荡荡的五皇浩然气冲上天空,笼罩整个省心崖,吕杨就这么盘坐着,日复一日,也不管刮风下雨,只要头上云盖不散,任何风吹雨打都施加不到身上。
一连一个半月,吕杨除了服用辟谷丹之外,就这么盘坐着炼法,头上云盖和冲空的五皇浩然气没有一刻收敛,反而浩然正气柱越来越壮大,至今日,气柱已经增加了一两百米,直径也增加了一圈,远远看去已经有些规模。
吕杨头上的云盖变得更加凝聚,上面的云纹和圣道文字越发密集,光芒也更加耀眼,特别是一些玄文和珍文,散发出来的光芒和意念非常坚韧和强大。
从崖壁上传递过来的意志在壮大了吕杨自身意志的同时,更让吕杨增加了无数的智慧,吕杨甚至在崖壁上接触到了宗师和圣人的一道道意念,一个半月下来,收获简直无法想象。
一种玄之又玄的感应传来,吕杨感觉头顶上天庭百汇这一个大窍穴不断震动,已经被文气穿透,在神庭中观察,无限高的青蒙蒙意识海天空巨大的天门变得稀薄,天光一下子从天外穿透下来,使得神庭的灵池上下都被照亮。
“是时候了……”
吕杨神识一动,灵池顿时翻滚,化为一股浩浩荡荡的五皇锦绣气冲上天空,轰隆一声撞击在天门上,天门顿时被吕杨的意志和五皇锦绣气推开。
刹那间,顶门大开!
神庭一瞬间便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奇景:一道浩大的光柱穿透青蒙蒙的意识海天空,照落下来,笼罩整个灵池。
那光柱之中,除了天地间各种灵元之外,还有无数虚空神念,这些神念包含了天地意志和苍生意念,咆哮着降落下来,仿佛天河倒泄。
“好好好……”吕杨不惊反喜,无数圣道文字冲上意识的天空,和倒泄下来的光柱彻底融化在一起,任何天地意志和苍生意念都在一瞬间被纳入无数圣道文字。
这就是圣道文字之奥妙了,承载着圣道中人的意志和信念,也承载这天地的道理,只要是属性和意念同源相似,都能迅速和光同尘,化而为一。
吕杨便感觉到,自己掌管的十数万圣道文字突然全面升华,数量最为庞大的天地灵文飞快蜕变,迅速上升一个台阶,化为天地玄文,而规模更加庞大的天地灵元也在自己的意志下纷纷化为五皇浩然气,凝聚一出数量更加庞大的天地灵文。
至于原有的玄文,也都升华为珍文,而原来的珍文,数量陡然壮大了百倍、千倍,神庭中那贯穿天地的光柱中,圣道文字耀眼如一颗颗星辰。
天庭百汇被彻底贯穿的一霎那,吕杨浑身一震,头上的五皇锦绣气柱溃散开,仿佛是被无形的天地之力击溃一般,庞大的浩然正气四下飞散。
……



第二百七十章 立言(下)
求收藏!
………
吕杨头顶的云盖猛地震动一下,几乎要被震散开,不过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云盖立刻凝聚且稳固下来。
高空中四处散逸的五皇浩然气仿佛感受到吕杨的神识意念,疯狂汇聚下来,尽数收敛入云盖,吕杨头顶的云盖,顷刻间壮大了十倍,从直径丈许,到大如一亩,仿佛一片云气,巍巍不可动摇。
吕杨神识一动,全身皮肤上的毛孔尽数收敛锁住,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文气出入交换,甚至口鼻等器官,也都暂时停止了文气的吞吐。
吕杨体内所有的五皇浩然气,均改从顶门冲出,过云盖,再度冲上天空,如一条苍龙,长度已经超过一里,气势非凡浩荡,搅动天际风云变化。
天象立刻大变,转眼之间云气汇聚,乌云盖天,轰隆一声,雷霆震动,滂沱暴雨哗啦啦打落下来。
至此,吕杨才感觉天高海阔,一刹那,顶门打开,天地人三才贯通,天地意志和自己身为人的意志才第一次完完全全沟通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阻碍,仿佛一条河流,终于撞开了最后一块岩石,涌入无边无际的大海。
天地人一体,再也没有隔阂了。
这天地,已经听得见自己的心声和诉求!自己,也听得见天地的磅礴意志!
这种感觉太玄妙了,这就是吕杨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人交感、天人合一境界!
既然如此,向天地立言就在此时!
吕杨一瞬间感到神庭之中,以心光为主体的心灵和灵魂陡然震动,一股长久以来积蓄的意志喷薄而出,瞬间横扫整个神庭,以无与伦比的速度穿透了神庭意识海的天空,穿透了云盖,轰鸣一声打在了浩瀚的天空中,引发四方天宇和虚空的大震动。
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其万一。
吕杨福至心灵,抬头挺胸,脊柱挺拔,站得笔直。他望向天空,音府也随之震动,嘴巴一张,向天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这是吕杨从立心道业晋升立言道业的证道誓言,是正心立身的根本誓言,更是自己进军圣道,勇猛精进一往无前的誓言,巍巍峨峨,不动如山:
“叩请天地聆听,人神共鉴,吾今日向天地人神立下大愿,此生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命不息,此志不灭,天地人神共鉴,吾若违背此愿,甘受天地神罚五雷轰顶飞灰湮灭!”
仿佛充满了伟大的意志,吕杨的声音蕴藏了不可思议的力量,音波震动虚空,无形中,精神意念也传播到四面八方无弗远处。吕杨在一霎那感觉到,自己的意志和天地浩荡的意志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体。
这种感觉奇妙非凡,我即天地,天地即我。
“轰隆隆……”
仿佛是听到了吕杨的誓言,天地立刻回应,雷霆震响天地。天地意志一瞬间从虚空中贯穿下来,穿透吕杨的神庭识海,在天地人意志玄妙的作用,吕杨的灵池上,陡然凝聚起一串长长的真文誓言,聚成一幅真文金卷。
这真文誓言,正是天地人互感形成的,每一位成功立言的儒生,在天人交感之际成功立言,都会在神庭之中形成相应的真文誓言。
真文誓言,蕴含天地真义,只要立言者意志不灭,这真文誓言便可长存不灭。
立言,立的是天地真言,可被天地聆听,也可为鬼神苍生所感知。吕杨积累浑厚的五皇浩然气,天人交感,心光震动,天地一体,誓言一出,立刻震动虚空世界。
虚空世界,多为天地万物苍生之意念,玄妙无比。道业极高的修行者若是将自己的神识感知虚空,可知万事万物。
向天地立言,吕杨的神庭识海之中首度凝聚起了真文,这是吕杨以自身之力凝聚起来的圣道文字,而不是舶来之物。
与此同时,远在崖壁四周的百圣太庙中人均是一震。真知求鉴石塔最顶层,正手执圣道笔书写文字的真鉴圣人猛地丢下手中的笔,转头望向虚空,诧异无比:“这立言……”
真鉴圣人听到了震动虚空的誓言,那是圣道中人初次天人合一的时候立下的大誓言,也只有这样的誓言才有这样震动虚空的伟大神威。
他迅速走到了窗台前,眺望后山崖壁,只见崖壁上空乌云低垂,隐隐有雷霆之声传来,以圣人的目光,他已经看到吕杨立身崖壁之下叩问苍天的情形。
圣人哈哈笑道:“果然是吕纯阳,比老朽想象中要快了这么一点点,看来老朽低估了这位学徒,这立身之言同样非同一般,怪不得一刹那便引动了巨大的天象变化!”
皇宫大内,文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他突然身体微微一震,猛地抬头望向吕杨的方向,露出诧异之色,因为在文帝的神庭识海之中,神识震动不休,吕杨浩淼的声音从虚空中传来,仿佛跨越了无弗远界的距离,扩散到心灵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帝喃喃两遍,眼神大亮,他禁不住喃喃道:“是哪位儒生,竟然立下这等立身之言?”
都说言行合一,圣道中人,胸怀和心灵如何,一般立身之言便如何。吕杨能够立下这等誓言,而且还成功了,说明这誓言已经应了天地意志,同时也符合立言者之本心!
“来人!”文帝沉声道。
一个老内官小跑上来,揖礼道:“圣上有何吩咐?”
文帝站起来,在书案前负手踱了几步,道:“那个立身之言你感应到了吗?”
“回圣上,下官也感应到了,似乎是从百圣太庙方向传来的!”内官回道。
“嗯,速去打听一下,是谁在立言,马上回报给朕!”文帝摆了一下手。
“是!”内官连忙小跑着下去了,不一会,内官小跑进来,启禀道:“圣上,已经打听清楚了,是吕杨吕侍讲在百圣太庙省心崖下立言!”
“哦?”
文帝来了兴致,他再度站起来,笑道:“他在白龙潭书院的时候才晋升立心道业第三重吧,怎么半年不到又晋升道业了?”
内官揖礼不言。
文帝继续道:“看来还真是天才,从立心道业晋升立言道业的速度快得惊人,也是,不愧是真鉴圣人垂青的人物,他是什么时候进入真知求鉴石塔的?”
“回圣上,已经一个半月有余!”内官谨慎道。
“嗯,朕知晓了,你下去吧!”文帝摆摆手,将内官打发走,然后走到了窗边,眺望天空,文帝只觉得不可思议,自从炼丹之术发明以来,他明显感到全九州的圣道中人修行速度在加快,而且有越来越快的趋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