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圣仙王途 >

第332部分

圣仙王途-第332部分

小说: 圣仙王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吕杨陆陆续续传出周易之后,便为九州儒者们所推崇,最初研究周易的是黄宗羲、陆苍等儒者,后来白龙潭书院的儒者也为之入迷,最后传到了神都,宗师、圣人纷纷研究。
周易绝对是越是研究,越是让人感觉皓首穷年研究不尽的学问。
人生和智慧有尽头,而天地至理无有穷尽,它超越人想象的极限,所以古往今来,能够真正研究天地至理的人少之又少,但凡是能够真正领悟到凤毛麟爪真谛的,都已经是天人之流。
吕杨相信,纵然是天人之流,也还为了追求更加高远更加神秘的天地至理而不断探寻。
“用不用将场所移到别处?”寿阳公主迟疑道。
“不用!”吕杨摆摆手,身形一纵,人已经高高跃起,落到启明殿之巅。一道浩浩荡荡的圣道之气从头上冲起,直上天空,然后展开,化为一亩大小的云盖,将整个启明殿上空都覆盖住,仿佛给启明殿打了一把扇。
“啊……来了,来了,是吕纯阳!”
太书院闹哄哄,所有儒者均抬头望着云盖,那是吕杨以圣道之气凝聚的云盖,云盖之下,吕杨盘膝坐下,座下自然而然以圣道之气凝结成一团莲花状的蒲团。
书院副院主乔玄露出苦笑,心想这算怎么回事,下面都已经准备好讲坛了,可是不合适,看来今天只能让吕杨在高处进行讲学了。
乔玄跃上启明殿之巅,落到吕杨身边,朝下方乱哄哄的人群压压手,扬声道:“都肃静,肃静……”
整个太书院很快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抬头看着乔玄。
“大家都肃静,南海侯马上就要开讲了,因为场地的缘故,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的儒者前来听讲,所以今天只能让南海侯在高处宣讲了,尔等请遵守秩序,莫要交头接耳,打扰讲学,好了,没有进场的儒者,请寻个安静之处坐下,书院外之人,可落座于各殿之上!”
听到乔玄公这么说,不少还在书院外的儒者已经顾不得斯文了,他们纷纷纵身跃上一座座大殿的殿顶,外绕着启明殿端坐下来。
若是平时,这等行径自然是有辱斯文,但是现在,有了太书院副院主乔玄公的允许,那就不是有辱斯文,而是变通。
启明殿前,太子殿下和一众儒者摇摇头,颇为感慨道:“失策了,没有想到这一次竟会聚集这么多同道,看来神都的儒生对于南海侯都很好奇呀!”
太子身边几位均是鸿儒,还有一位是宗师,他们今天均是陪同太子前来听讲,听得太子感慨,宗师道:“南海侯现在如日中天,年纪轻轻便为宗师,这等殊荣便是我等都要嫉妒,只是不知道这位年轻宗师今日要论什么道,若是能够讲一讲周易,我等也算不虚此行了!”
“周易时下已经被几位圣人推为群经之首,明显和太道圣人的先天五太书处于同一高度,这等殊荣让人震惊,真不敢相信,那周易是一位年轻儒者所作……”
“只怕今日讲学,圣人都会关注!”太子殿下说着,其他人则凛然。
书院安静下来,吕杨看到,今日来听将的大多都是宗师一下的儒者,大半以上是神都各个书院的儒生,当然了,大儒、鸿儒也不在少数,对他们来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前来听一位炙手可热的新晋宗师的论道并不丢脸。
“南海侯,可以了!”乔玄转头朝吕杨郑重地揖了一礼。
“有劳乔玄公了!”吕杨回礼。
乔玄跃下殿顶,落到寿阳公主身边,道:“殿下,看来这启明殿广场要扩建了,日后若是还有这等盛况,人人均落于殿顶,我太书院情何以堪?”
寿阳公主笑笑:“乔公所言极是,这样吧,本殿先捐助五千两纹银!”
“那就多谢殿下慷慨了!”乔玄立刻眉开眼笑,虽然说太书院不缺钱,但是有人捐赠,他自然不会拒绝。
……
有票票吗?求一下票票!



第五百一十九章 讲学(二)
吕杨环顾四周一眼,看到众多儒者盘坐着,眼睛投向自己,有的期待,有的好奇,还有的不太服气。
吕杨想了想,毅然将任何废话咽回肚里,这个时候,越是说废话,只会越显得肤浅,只有讲些真材实料的东西,才会赢得尊重。
吕杨也不废话,运转圣道之气,震动音府,直接主题,以浩瀚缥缈的声音震动虚空,缓缓讲道: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吕杨开篇直接就念阴符经,这一篇经文虽然短,但却是《五皇正道》的开篇总纲,阐述的是五行和天地大道的奥妙。
“五皇”统治天地诸元,却又纯粹于诸元,高于诸元,从吕杨的浩然正气之中就能明白一二。
“正道”则是大匡皇朝的炼神炼心之法,心正则正气生,于是乎浩然长存。
吕杨声音宏大缥缈,蕴含着莫名的意念,太书院的儒者听上去会产生共鸣,这比自己看《五皇正道》这本书不可同日而语。
“啊……是五皇正道!”
一名看过五皇正道的儒者诧异叫起来,五皇正道已经在焰狱荒原流传开来,现如今已经成为焰狱大荒原第一盛传的圣道法门。
吕杨对五皇正道的推广也不遗余力,焰狱大荒原上,无论哪个书院,抑或是取教教庭,还是取教之下各个支派门庭,都向进学者推荐修炼这个法门。
五皇正道最初是由吕杨编修,而又经过苍龙等取教大能指正完善之后形成,如今已经没有任何缺陷,是一部非常成熟、完善的功法。
它和传统的天人武道法门不太一样,走的是圣道之路,不过还是结合了天人武道的众多优点,修炼的门槛低,修炼速度快,不过想要精深,却又比寻常功法要付出更多。
好在五皇正道中的五行之道可以拆分为五支,可专修,也可同修,可单一精进,也可齐头并进,其中奥妙,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五皇正道的功法如今也传到了九州,不过神都太书院的藏书楼还没有收藏,是以只有一些有心的儒者才会选择观看,大部分的儒者还没有接触过。
“五皇正道?”
一些儒者纷纷诧异,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完全没有听过,大匡四百余年,圣道修行的功法其实只有数十部,并不算多,寻常儒者都知道功法之名,其中却没有五皇正道这个法门。
“对,这是菩提书院的第一正法!”了解五皇正道这个法门的儒者开始小声解释。
吕杨也感觉到儒生中有些骚动,不过他浑然不顾,直到将五皇正道法门通篇讲了一遍,内容由浅入深,几乎每一个儒生都能够听懂。
抬手一指,头上云盖散开,圣道之气化为万千缕清气,这些气呈五色,交织成云海,念动之间,五气迢迢垂下,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转轮,转轮之上,五气升降,升则成混元诸气,降则凝固,化为广袤大地。
众人抬头看着吕杨施为,一时间诧异,这是以气拟物的手段,神识念动之间,随心所欲,展现的正是吕杨所讲的五行奥妙。
大地荒芜,气化成云,雨落而下,大地抽出绿芽,草木生长、繁茂,最后凋零,化为泥土。
又有风雨雷电,从生发、强盛至消亡,种种异象纷呈,转瞬即逝,不过众人均看得分明,好一会,转轮之上,五气变化,演化重重万象。
动物、植被、天气,种种自然之事物,生发,强盛、转衰,而后消沉或深藏,聚集之后,再度生发,如此循环,五气以各种不同的事物转化着,生生不息。
聪慧的儒者顿悟,这异象明显包含了五行和六十四卦之奥妙,和五皇正道和周易卦辞对照,立刻心有所得。
有的儒者脸上又惊又喜,有的则一脸茫然,感觉莫名其妙。
吕杨也不点破,抬手虚空一抓,头上诸气均汇聚起来,形成云盖,圣道之气,如洪波翻滚,其中有灵光越聚越亮,凝聚成十二团亮光,如同星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吕杨的声音震动虚空,将宏音传递到四面八方,又曰:“无极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五行生生变,八卦万象衍……”
“啊……”无数儒生惊呼出来,因为这一番景象,虽然转瞬即逝,但是冥冥之中透出的玄机让他们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错觉。
“天地妙道,众德高悬,至仰其光,圣道恒常!”
吕杨手一指,圣殿从识海中飞出,冲破天庭百汇,直上半空,而且是见风就涨,化为六七亩大小的一座,轰隆一声,圣殿中无数圣道之气和灵光涌出,数千华章竟然飞出圣殿,映射到圣殿四周,凭空悬浮在启明殿上方,每一篇华章均熠熠生辉,每一个圣道文字均光辉夺目。
浩瀚的读书声随即响起,交织成片,仿佛光影声色的海洋。
所有儒者看到这里均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则张大了嘴,这个景象太惊人了,谁也没有料到吕杨回突然来这么一手,卖相非常震撼,让人心生向往。
吕杨这已经是竭尽全力,给所有前来听他讲学的同道中人发福利,这福利不是别物,正是圣殿中的精华,无数的辉煌篇章。
这是自己所有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篇华章,都万金不易。
对一名读书人来说,它们都是无价之宝。
“啊……老天,这么多……”看着一片片华章就这么放出来,还有浩瀚的读书声响起,有的儒者惊呼一声,连忙全力展开神识,强记眼前的华章。
“这是什么,好博大精深!”
太子身边的一位宗师猛地站起来,他双眸死死盯着上百篇佛家的经卷,一时间震惊莫名。
因为不懂,所以才让他震惊无比。
不过这不能怪吕杨了,这个世界的圣道和佛法从来都是两种不同的事物,难以共通,一名圣道宗师若是钻研佛经,肯定会眼前一抹黑,无法理解。
“收!”吕杨神识一动,各种异象统统收敛入圣殿,圣殿缩小,飞下来钻入吕杨的识海。
一切异象陡然消失了,太书院的儒者们惊呼起来,唏嘘无比。
“哎呀……怎么能这样?!”有的儒者懊恼得捶胸顿足:“南海侯,再等等……”
太书院的人群立刻炸开了锅,儒者们纷纷要求吕杨将圣殿和圣道文章都放出来,有的直接跃上启明殿顶,围住吕杨,请求吕杨再等等。
吕杨笑而不语,微微摇头。
“南海侯,你不能这样,你这样不是要了我等的命吗?”
“对极,适才我正在强记一篇经文,正记到关键之处,若是不能得全文,我肯定茶饭不思……”
“我才惨,我肯定睡不着觉,请吕杨兄一定要体谅,再把圣殿放出来,只需一会即可!”
“抱歉了,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吕杨呵呵一笑,任由儒者们叹息。
乔玄飞身落到吕杨身前,揖礼道:“南海侯,时间太短了,不能再放出来一会吗?”
吕杨摇头道:“时间已经到了,那些篇章其实多不合圣道之意,钻研无益,所以我还是不要祸害大家了!”
“不祸害,绝对不祸害,纯阳兄的华章,堪称玄奥!”众人连忙说着。
“多数无益,今日讲学已经告一段落,若真有对那些文章感兴趣的,可私下聊,今日讲学依然尽兴,告辞了!”
吕杨揖了一礼,足下一顿,人已经化一道遁光飞远了。
“哎呀,纯阳兄怎么走了!”众人顿足捶胸,“还不知道纯阳兄居于何处,这可如何是好?”
“怎么样,记下多少?”
“不多,只有十几篇,可惜了……”
“我记下二十篇,咱们换换?”
……
太书院顿时乱哄哄起来,儒者们纷纷交换自己记下的篇章,有的手舞足蹈,有的沮丧之极,还有的冷哼,不屑吕杨这般吊人胃口的卑劣手段。
乔玄摇摇头,来到寿阳公主身边,苦笑道:“这个南海侯,还真是特立独行,他就不怕让所有人怨声载道不成?”
“他可不会怕!”寿阳公主呵呵一笑。
“殿下莫非见过那圣殿中的华章?”乔玄诧异。
“玄公,本殿也不瞒你,那些华章本殿见是见过,不过却学不会,所以我劝你还是专心圣道好了!”
乔玄苦笑,摇摇头:“南海侯这是要害我呀,这些儒生,若是闹起来,我太书院岂不要遭殃?”
“行了,这一趟讲学也算够时间了,玄公还是马上维持秩序,驱散儒者们才是!”寿阳公主摆摆手,转身也遁走了。
寿阳公主在庄子前赶上吕杨,笑道:“我说这一回太书院的人可要闹翻天了,他们估计这会儿还没散去了,若是知晓你住在这里,那些儒生非要踏破这里的门槛不可!”
吕杨笑道:“那就有劳殿下了,不要将我的住处告诉他们,否则我也只能返回焰狱大荒原了!”
“何不索性好人做到底,将那些华章再放出来?”寿阳不解。
吕杨摆摆手:“不好再放出来,我已经说过了,那些篇章大多和咱们圣道不符,若是惹出什么事端来,我也不好收场!”
“也对,若是真有人找麻烦,只怕会招来百圣太庙的询问!”寿阳公主恍然大悟,深以为然。
……



第五百二十章 躲避
吕杨在庄里修身养性,但是神都各大书院的儒生都要疯魔了,原因是吕杨展示出来的数千华章。
因为时间有限,很多儒生能够记下来的不多,有的数十篇,有的上百篇,最多的一位竟然记下了一千四百多篇,不过那些篇幅都是短篇,譬如比较长的经卷,就没有记录下来。
相对于浩如烟海的吕氏华章,能够记录下上千篇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这远远不能让人满意,有的儒生事后呼朋唤友,将不同的华章收集起来,最终凑成了一部书,其中有完章两千一百余章,残章一千三百余。
这些篇章整理之后,归为三十六卷,命名为《吕经》。
将吕经整理出来的是十三位太书院的茂才,《吕经》书成,立刻轰动整个神都的学界,不少儒者为求一观《吕经》,不惜登门苦求。
不过《吕经》花费了他们好大的力气才收集编著而成,寻常人只容许看前十五卷,后二十一卷则被藏得极紧,纵然如此,登门者仍然络绎不绝。
吕杨对此只是一笑而过,没有丝毫表任何态度。
《吕经》前十五卷被疯狂传抄,整个神都的纸张价格暴涨两成,不少儒者读完十五卷不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