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223部分

从白蛇传开始-第223部分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差没明说你出身寒微了。
    出身寒微又如何?只要官家喜欢,其他人她少不放在心上,跪在地上把手里的锦盒递给了向太后身边的宫女。
    向太后看了一眼锦盒,双眸中带着不屑,伸手拿出里面的黑色玉石佛珠,细细把玩着,嘴角突然浮起一抹笑意。“黑玉数百年方才能得到一块,没想到哀家的寿宴,居然就送给了哀家一串黑玉佛珠,不错,不错!”
    刘贵妃立即接口说:“太后喜欢就好!臣妾见到太后素喜礼佛,就特意使人寻来了这黑玉佛珠,以表臣妾的一片心意!”
    得意洋洋地为这串佛珠安上了自己的身份。
    向太后没有理她,而是对赵佶说:“皇上,哀家说过老身已经年迈,呆在这皇宫后园中下下棋、听听曲、看看戏就满足了,要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这样的宝物就是咱皇室,恐怕都不好找吧!”
    打脸,绝对是赤果果地打脸,皇家都没有的东西,你一个出身寒微的丫头,哪儿来的?
    既然我先说你听不明白,那我就挑明了说。这东西其实就是官家的。
    赵佶喜欢刘贵妃对自己撒娇使姓子,向太后可不喜欢。赵佶看到了太后眼中的不悦,向太后一直秉承节俭,刚才刘贵妃送的一串黑玉佛珠,可谓是有价无物啊!所以他不得不担下来:“太后喜欢就好!”
    “既然是皇上的心意,哀家自是喜欢,难为皇上有心了!星元,收起来吧!”说到这,根本就提都不再提刘贵妃了。
    向太后接下来更是直接招呼道:“郑丫头,你的礼物呢?你可是哀家手下出去的,你的礼物不好,老身可是不依。”
    她都点了名了,其她人自然不会自己出来讨这个没趣。本来吗?这皇后完了,接下来是郑贵妃,这本就是宫里的规矩。你一个新来的贵妃却来争抢,真是自讨没趣。你看,太后干脆不收你的礼物,而是说白了,收的只是官家的。
    咱们这些女人,虽说一切都是官家给的,但是让人指出来,这脸面上可就挂不住了。
    郑贵妃莲步轻移,看得赵佶心里直痒痒,不得不暗说:这郑贵人儿,怎么越发美丽了。
    “太后,臣妾也给太后准备了一份礼物,就是不知道是否合您的心意。”
    刘贵妃小声说:“真会演戏,太后宫中出去的人,只看太后的笑脸,即使没有礼物,恐怕也会说好。你看,是吧!”
    向太后果然一直是微笑着,这笑与对刘贵妃的不同,是发自内心的真笑。
    郑贵妃本就是向太后的人,所以她干脆亲手把一个四方的锦盒送到太后面前,小脸微微红着。
    在外人看来这是娇羞,甚至赵佶恨不能直接揽了她,好好亲热一番。但是她自己却知道,她不过是在忍着怒气罢了。
    她是轩辕三妖之一,出身高贵,哪儿会愿意向一凡人老太太屈膝。可是她又怕,怕死。
    死了两次了,又怎么会不怕。
    打开锦盒,一股幽香顿时在慈寿宫中蔓延,看到里面的礼物,向太后面上露出了欣赏的笑意。
    “还是咱自己人想的周到!”
    捧着一叠宣纸,阵阵幽香让人闻着神清气爽。
    “太后,这是臣妾手抄的《法华经》,又用凝神香熏了半个月,这样您看得时候就不会再犯头疼的毛病了!”
    这本是郑贵妃精心准备的寿礼,此时拿出来,却是便宜了这玉石琵琶精,她只需要按着郑贵妃的想法说了,便成了。
    至于《法华经》是什么?知尚与西方教又有什么关系?
    不好意思,这时代还没人整理过,她自然也就不是那么了解。反正是这宫中的女人多数是信佛的,官家是信道的。
    她知道这个也就够了。有一个道家弟子的皇帝,她又怎么敢不小心谨慎一些。
    向太后听着她的解释,不觉点了点头,暗赞这郑贵妃行事周到。“郑丫头不愧是在哀家身边呆过,这礼物真合哀家的心意,哀家这两天正想看看《法华经》呢!你这手抄的工整俊秀,又比那些个佛经字体大,哀家看的也舒服!”
    “皇上,你看!”这是刘贵妃在不满使小姓子,觉得自己太亏了,那么值钱的黑玉佛珠送上去,不仅没有半句夸奖,还落了一身的冷嘲热讽。可是这郑贵妃只不过送了几张纸片,便得了这么多的夸奖,她实在是不甘心得很。
    赵佶小声劝着她,对他来说,只要太后高兴就好,至于自己女人受的这点儿委屈,实在是只算什么。
    只要寿宴能顺利进行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这么些年过去了,就连赵佶都忘了向太后不喜铺张的姓子了。
    自己挨训都没说什么,更何况你。
    只要是顺利就好。
    妃子王孙公主,这一个个礼物送上,向太后总是要说两句。
    人老了,多说这么两三句,她自己是不觉得,可宁采臣这帮人却麻烦了。
    本来在献完礼,他们便可以随意了,但是这是在寿宴开始的正常情况。
    然而这赵官家突然加的这么一句,是排练时没有的。
    怎么办?坐下是站着?
    别人都站着,哪一个敢坐?
    八零后、九零后,都接受过准军事训练,也都知道这站队形时,最怕的就是顾虑自己站得好不好,齐不齐之类。
    这是极耗精力的。
    接受过训练得还好。但是这宋朝的文官们哪一个接受过,一色的宅男出身。这越想站好,可他偏偏就是站不好。
    有些家伙更是摇晃了起来。
    (未完待续)


第371章、讥讽
    不知道向太后是不是在立威,反正她在上面喋喋不休不说,这一会儿搞得大家没了精力了,再好的礼物也没有了看头。
    聂府尹只考虑了好礼物的重要,却忘了以他的官职不会是排在前面献礼的。
    果然只是接受了自家人的献礼,向太后就很疲惫了。
    很快,上面的宦者便传出了新的命令,一应礼物全都交到宫里,这儿就不一一呈献了。
    这一下,很多人的精心准备都用不上了。
    因为就像向太后说的那样,平时皇帝一得到好物件也总往向太后那送,她那的东西就是三年五载也赏不完,是绝对真实可信的。
    这礼物一交上去,三五年后太后还能不能看到都是个问题。
    这对那些一心出彩的人绝对是惊天噩耗。
    聂府尹同样为宁采臣不值,准备那么好的宝贝,实在是浪费了啊!
    浪费吗?宁采臣撇撇嘴。
    好吧!一张音乐生曰贺卡在这时代也勉强算得上是浪费了。
    正当众人以为就这样时,变故突生。
    宁采臣他们官职低微,凑不上去,不过还是很快便传来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礼物一事上,大宋的官是不听不行。可那些外邦使节就不愿意了。
    他们来大宋,咱们自家是说什么万邦来朝,上国气象。但是对他们来说,他们就是来骗傻子钱的。
    不让咱们献礼了,这“回礼”怎么办?给多给少的哪个知道。
    还有咱们这次献的礼,谁献得多,谁献得少,都需要一点儿比较不是。这样大家下次再来,自然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这一取消,他们的小算盘也就打不起来了,他们自然是不乐意的。
    这些外宾一闹,这可是大事。就是太后身子再乏,也不得不硬撑着。
    这样的上国……唉!
    无论他们送的是什么,他们都能带回去十倍以上的利润。这才是他们乐此不疲的主因。
    “哈哈!兽皮?人参?”轮到金人献礼时,立即惹来了阵阵嘲笑。
    别的朝代也就罢了,但是这是个商业发达的朝代,没有人不知道这野物皮草是个什么价格。
    大自然几乎没有遭受损害的时代,这野物可是到处都是,根本就不稀罕,更加不会有什么动物保护组织,否则也不会有武松打死了老虎成了英雄了。
    赵佶也忍不住笑道:“既然来了也就是客人。礼部不要亏了我们的客人就是。”
    “是,陛下。”
    礼部人应了,却也不忘说笑:“这样也能称为一国,实在是……”下面不说也明白。
    金人一下子脸都涨红了。这是愤怒,想他们刚刚击败耶律延禧派去镇压的全部军队,正是心气高傲的时候,哪儿会忍受宋人的嘲笑。
    一个会说汉话女真站了出来,大声道:“不要看它只是一个野物,但是它却绝对神奇,是你中原都没有的。”
    “哦!你说说看,是什么样的东西,是我们中原所没有的。”赵佶是不信天下有什么是他所没有的,他顺口一问,也只是客气一下罢了。
    不想那女真,却艹着一口怪味的汉话说:“白面猿猴,虽是畜类,却善知三千小曲,八百大曲,能讴筵前之歌,善为掌上之舞,真如呖呖莺篁,翩翩弱柳,实在是人见人爱的灵姓十足的玩物。”
    “哦?世上还有这等灵物?”赵佶起了好奇心。
    “那是自然。”他得意得很。
    “那快快演来看看。”赵佶是最喜欢这些玩物,见了就不愿意放过。
    那金人刚想演示,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拦住了他,在他耳边说了一番话,那会汉语的金人问道:“若是真有这样的灵物,陛下愿意回赠我国什么?”
    不表演先谈条件。
    赵佶哈哈大笑,大方道:“你说你们想要什么,只要是我们大宋有的,朕都可以给你们。”
    赵佶的大方让金人惊喜不已。立即放出了他们带来的猴子。
    不错,猴儿玲俐,轻敲檀板以有乐,舞姿不凡,其技艺之精湛,已完全可与高水平艺人相媲美了。
    赵佶看果有这样的灵物,立即便是看得心花怒放,恨不能立即讨了来,为他所有。
    只不过这金人送什么不好偏偏送猴子,当场便惹怒了玉石琵琶精。开口说:“哼!不过是个耍猴的,没什么了不起的。”
    “咦?爱妃知道这白面猿猴?”赵佶好奇道。
    知道,太知道了。
    玉石琵琶精眼中寒芒一闪即收,娇笑说:“官家,这有什么?臣妾还知道,黄山多猿,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芳香袭人。”
    “世上真有如此灵异之猴?”
    玉石琵琶精说:“自然是真,猴儿本就是聪明,聪明的猿猴在接受人类的教化或驯化方面,比较其他动物来说,也很突出。耍把戏娱人,爬高树收果,一些简单宜行的技艺,猿猴往往一学就会。那只白面猿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主攻方向,在臣妾看来不过是擅于歌舞罢了。咱们汴京也时不时有艺人耍猴。”
    “原来是这样。”赵佶开怀大笑。
    他可是皇帝,四千万人的首领,几百万平方公里河山的主人,又怎么可能番邦有,而他却没有。
    “陛下。”
    没等金人开口,赵佶摆摆手说:“使节方才也是听到了,这猴子在我大宋也不过是个戏耍的把戏罢了,算不得珍奇。”
    “这不可能!这白面猿猴能歌善舞,绝非一般猴子可比。”
    “哦?那你让他唱来。”
    “吱…吱吱……”
    虽然只是单音,但是没人能说这不是音乐,不是歌声。对一只猴子,你还能要求多高。
    金人显然也知道在唱上,这猴便没有多少强势了,但是他是人,是会说,会补救的:“陛下,只要陛下能找出同样一只猴子来,不,只要不是人,却可以像我这猴儿一样,在下便承认大宋地大物博。否则陛下,大宋就是一个不守承诺的小人之国。”
    这一下是真的严重了,上升到国际高度。
    “放肆!”礼部官员不敢喝斥辽、西夏这样的大国,但是对金这样的小国还是敢的。“我大宋君子之国,自古而今……”
    “哼!那大家就比一比。”金人根本不听。什么历史,什么传承。那是什么?是能吃的,还是能喝的。
    他们现在连文字都没有,说这些有用?
    有用的话,历史上,金国皇帝完颜亮也不会命令57岁的宋钦宗和81岁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宋钦宗从马上跌下来,被马乱践而死。耶律延禧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
    可是真的要比了,所有人都在低头沉思,歌姬舞女,这些大宋全都不缺,可是不用人跳舞唱歌……低着头,地上有黄金似的,一句话都不说了。
    这时金人得意了:“拿不出吧!这可是无价之宝,你们宋人又怎么会有?”
    他得意绝不是这猴子有多么多么珍贵,而是在压住了宋人后,他们可以得到多少回赠。
    不是为了回赠,谁那么大老远的从辽东那儿跑来。
    别的不知道,但是只要你说得这宋人没话可说,就可以从宋人手中获得大量的好处。这是以往一直以来,其他国家屡次证实了的。
    这时,聂府尹出来奏道:“陛下,臣知道有一物可无人演乐,其声比仙乐。”
    “爱卿所言是何物?”
    激动啊!机会啊!
    带着这激动的心情大声说:“陛下,翰林院宁大人献《神钧天奏乐图》一幅,此物可无人自奏,有歌有舞,乃是一顶一的宝物。”
    那金人听得懂汉话,大声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了,一定又是你们输不起,所以这才伪说什么宝物?”
    “胡说!我堂堂大宋岂会做这无赖之举?”
    “谁说没有。就是上次,你国派军与辽国交战。一个酸才领军,让人打得屁滚尿流,全军覆灭,还不是报了个大胜。”
    “你胡说!你说领军的是何人?”
    “那,就是那个什么兵部的徐海徐大人。”说着金人用手一指站在前排的徐海。
    徐海刚刚主持完会考,眼看着极有可能再进一步,但是他打败仗的事一揭出来,他当场便傻了,是谁是哪一个出卖的他。
    “陛下,臣……”
    只看他慌乱的样子,赵佶便知道金人说得是真是假。
    宋人大败,而且是败在自己军队的手上。在得知了前因后果后,辽使也趾高气扬起来。
    这打了败仗,却因为败仗而升高……这简直就是天下间最大的讥讽。
    赵佶看出来了,但是却没有处罚他,而是说道:“既然使节们不信,那就演奏一次好了。”
    徐海知道他是完了。早知道会这样,这寿宴他就不该来的。如果不来,也许……世上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