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 >

第13部分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球最大自然有机商品连锁超市——全食(Whole Foods Market)的老板约翰·;麦基被喻为“有机食品业的比尔·;盖茨”。在众多企业追求经济规模的时候,“全食”这家“绿色企业”充当了另类
  
    近来,美国有机食品超市全食渐为人所熟悉,相对而言,其规模迷你,成长速度和获利却更优异,大有威胁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势头。相较于沃尔玛表现平平的股价,全食超市的股价从1992年上市以来已经上涨了近40倍。全食超市代表的究竟是个怎样的新产业,其成功的方程式又是什么?
  
  有机食品的诱惑
  
    前段时间,一部纪录片《超码的我》惊醒了很多人,导演为了探究快餐食品的危害,亲自做试验,连续吃一个月的麦当劳汉堡。这部纪录片中,本来十分健康的导演,经过一个月的“摧残”,不但变成了大胖子,而且被医生警告会有生命危险。这部电影获得了1。1亿美元的票房,影片一经上映便掀起一阵反对快餐文化的风潮。
  
    对于快餐文化的讽刺和批评不无道理。大工业流水线产出的廉价快餐食品,高脂肪、高热量,营养价值很低。为了在单位成本下达到最大产量,无机化肥、杀虫剂被大量运用在养殖过程中,动物的饲料里被添加了催长剂。这些做法扰乱了正常的生态平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审视这些问题。
  
    为了追求食品安全,很多人开始钟爱有机食品。他们认为,与无机食品相比,这些有机食品不易携带病菌。十年来,美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平均每年递增20%,尤其是在每一起公共食品污染事件发生之后,有机食品的销售都会出现一次高潮。
  
    时下,全食已经为美国人所钟爱,它表明美国老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尽量不去麦当劳等快餐店,他们会去全食买有机、健康的食品。全食提供给顾客的有机食品包括鲜鱼、肉、水果和蔬菜等。全食会在这些食品旁边附上标签,告诉顾客这些食品产自哪里,怎样生长,经过怎样的加工制造,等等。
  
    受到沃尔玛的低价威胁,美国很多超市接连倒闭,但全食却发展得红红火火,表现在资本市场上:与西夫韦超市(在美国超市中较为普通)1800家店面相比,尽管全食超市只有200家店面,但其市值却高达53亿美元,超过西夫韦超市(市值90亿美元左右)的一半。
  
    全食与沃尔玛等连锁超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追求“每天最低价”,而以健康、有机、环保、便利的各式美味熟食取胜。
  
    一位美国留学生告诉记者,无论在书店,还是在图书馆,随便浏览一下,就会被铺天盖地的绿色、有机、健康、减肥食品的宣传广告所包围。这些宣传攻势所营造出来的氛围,让身处其中的人们难以逃脱,有机健康食品的诱惑也越来越大,并渐渐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全食创建于二十七年前的一家小型健康食品店。它的创始人约翰·;麦基是个素食主义者。1978年,他从父母和朋友那里借了45000美元,开了一家专门出售农民产的面食和蔬菜的小店。当时,他希望更多的素食主义者可以吃到安全的素食。
  
    1980年,约翰·;麦基和两个合伙人在奥斯汀开了第一家全食有机食品店。这家店对产品的纯度非常重视,价格也非常昂贵。出乎意料的是,顾客很多,反响很热烈。第一年,这个小店就售出了400万美元的天然产品和有机食品。
  
    随后,麦基开始扩大自己的规模,销售范围也扩大到提供不含化学成分和防腐剂的食品、有机食品、不含激素的肉食、无副作用的化妆品,以及更注重环保的家庭用品。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家庭美食潮”的影响下,全食大举获胜,赢得了广泛的市场。
  
    零售业分析师比尔·;毕夏普说:“人们真正寻找的是一位可以告诉他们吃什么最健康的母亲,全食承担了这个责任。”
  
    全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食品供货商。过去五年中,美国零售业的销售额一共增长了13%,而全食每年的增长率就达到14%以上。这家零售超市的利润率高达26%,对于沃尔玛等以平价吸引顾客的超市来说,这是无法想象。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虽然全食销售的有机食品、天然食品,以及其他一些美食的价格会比普通超市高40%~175%,但消费者依然蜂拥而至。
  
    除了对健康环保、食品安全重视以外,有分析人士表示,全食兜售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其特立独行的经营模式,让忠实的消费者把它看做食品零售领域的“苹果电脑”。
  
  新生存方式改变世界
  
    像苹果电脑的斯蒂夫·;乔布斯、维珍集团的理查德·;布兰森一样,全食超市的老板约翰·;麦基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领导者,他反传统的管理理念使全食成为零售业中最热门的公司。
  
    上市后的全食在美国先后并购了几家天然有机食品连锁企业,扩大其在全美市场的布局。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完整的产品供应链是全食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位零售业顾问分析,“全食的并购策略相当高明,它不但从被并购公司学习优良文化,也会给自己充裕的时间,消化融合不同的企业文化及体制,然后才朝下一目标前进。”
  
    约翰·;麦基最独特的理念便是:“顾客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他认为股东的利益排在顾客和员工之后,利润不是最优先考虑的目标,而是善待人们的副产品。他觉得,管理者照顾好员工,员工照顾好消费者,愉快的消费者就会给股东带来利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在全食的管理中,每个连锁店的领导层都有非常大的权力。同时,全食还会向全体员工公布财务数据,目的是让员工了解公司正在、或者打算干什么。
  
    全食的薪水也是透明的,职员年薪平均达5。7万美元,高于美国人均收入的4。1万美元。目前,全食超市有3。29万名全职员工,员工薪资和福利占公司营收的24%。全食超市奉行“利润分享”之道,每位员工都有资格领取奖金和分配股票选择权,仅仅7%的股票选择权分配给前16位高级经理人,其余93%公平地分配给所有非管理层员工。
  
    在某种程度上,全食帮助很多企业创造了商机,并且扩张了规模,让有机食品产业从边缘产业变为美国主流阶层追逐的对象,将本来只有少数人支持和理解的环保概念,通过食品更深入地普及到主流阶层。也正基于此,有些业内人士把全食称为改变世界的五大公司之一。
  
    随着民众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在中国同样是个前途光明的产业。全食食品连锁店的成长经历或许给中国企业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发展较快,开发的种类迅速增加,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但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全食超市中袋装鸡的手册
  
    “罗西是一只生活在有机农场的鸡,被送进屠宰场后,它变成了摆放在全食超市里的袋装鸡肉。它的一生是在定制鸡舍中度过的。鸡舍通风、采光良好,陶质的地面上铺有谷壳,可以随时啄食玉米粒,或者在院中散步。和其它鸡不一样,它从来没用过抗生素或生长激素。”这便是美国全食食品超市的宣传手册,用再生纸印制的小册子就摆放在禽肉食品的冰床旁边。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2 19:57
  (十六)三农困局和突破之二:新农村,新希望
      
      前面写的文章,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对三农很悲观,实际上,那些问题仅仅是一个侧面。从整体而言,对于中国三农的未来,我是基本乐观的。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是,国家对于三农问题,已经非常重视,并且在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到今天,国家已经认识到,富裕的新农村,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回馈乡村,不仅仅是口号,而且也在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
  
      应该说,有国家资源的倾力支持,加上草根的智慧和探索。我们的农业早晚会走出一条特色化的路子,这条路不会太现代化,也不会太完美,但是它适合中国国情,能够让我们养活自己的国民。
  
      从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农村的希望。
  
      * 在很多大城市郊区,观光采摘农业和农家乐,已经形成了新的旅游项目。这不仅给疲惫的城市人带来农村的新鲜空气,而且也给农民提供了很好的收入。我去过很多地方,如果主人有车,开车去郊区是一个很经常的接待项目。
  
      * 为了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国家对于农机购买,提供了很大的补贴。我当时在柳州看过,3。8万的水稻收割机,国家几乎补贴了将近3万。而插秧机,国家补贴达到了80%。开玩笑地说,如果你买了机械,不想用的话,卖废铁都不止自己支付的钱。将来国家会补贴更多的钱,为农民购买适合小规模经营模式的农具。
  
      * 农业技术也在进步。现在使用抛秧法种植水稻,加上用收割机收获,很多时候,农民几乎可以穿皮鞋去种田了。
  
      * 农业的补贴也在持续加大。一直高涨的农资产品价格,也恢复到了比较理性的水平。
  
      * 很多地区都建立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看病难已经得到了缓解。
   
      * 农业用电,国家一直在提供补贴。如果是电力灌溉,补贴更多。这也算垄断企业对国民经济做的一点贡献吧。真的希望现在的家电下乡,能够给农村带来新的消费热点。
  
      * 很多地方,都修建了乡村公路,行路不再困难。摩托车早已相当普及。我曾经问过柳州五菱汽车的一个朋友,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微型车面包车国内第一。回答很简单,他们的车在农村和乡镇卖得很好。据说现在奇瑞轿车,都准备独立一个农用汽车的品牌。
  
      * 现在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为城市化提供了很好的缓冲区。 对于很多农民工,如果经济不景气,回去一年半载,种粮养鸡,自给自足,基本上不会有生存问题。这种独特的候鸟式产业工人,避免了在经济萧条期间,重大的失业问题。客观地说,也许大学生失业问题,比农民工失业问题还严重。
  
      * 通讯难的问题,在大部分农村都已经解决。如果要给三农颁发通讯奖章的话,我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奖项颁发给中国移动。当我看到田间地头的标语“中国移动电话卡 一边耕田一边打”,总是忍不住偷着乐,这应该算是城乡双赢的一个成功案例吧! 没有中国农民的广泛支持,单单是在城市里发展,就算给幼儿园小朋友都装备手机,中国移动也不会有现在的用户数。
  
      还有很多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我看到很多的问题,我也看到很多的希望,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三农,很难一句话概括所有的问题。我相信,国家处理三农问题,会越来越成熟理性,城市和乡村,和谐共赢并不遥远。希望真的有这么一天,我们的乡村,美丽如画;我们的国民,能够放心地吃到健康绿色的食品。这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遇到问题的时候,行动就有希望。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不考虑移民国外,所谓的“难言之隐,一走了之”。我的回答很简单,中国一样很精彩。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2 20:04
  作者:九首歌512 回复日期:2008…12…2 14:47:51 
    
    请问lz,在我们湖南那边农村老家,很多年轻夫妇的田地和土地都无偿的给留守在村里人去种植,自已都出来打工了,像这种情况,如果把他们的土地和田地做农场的,政府会不会支持,会有多大风险?不知道lz那边有没有这种情况?
  ++++++++++++++++++++++++++++++++++++++++++++++++++++++++
     政府会鼓励你来种植,但是不鼓励土地整合兼并。
      土地是我们国民经济重大的缓冲区。候鸟式的产业工人,为我们国家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土地是他们的大后方保障。如果遇到纠纷,政府会支持农民要回自己的土地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2 20:10
  作者:oichi 回复日期:2008…12…2 0:31:26 
    
    
    2005年布十签署了能源政策法案;对粮食作物提炼燃料给予财政补贴
    大量粮食作物被用于提炼燃料
    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供应国
    所以到2007年;世界粮食市场就感到了供应紧张
    粮食价格迅猛上涨;一些新兴国家尤其是粮食靠进口的国家
    国内大多出现动乱
    粮食武器;同石油武器一样;已成为美国任意挥舞的两把利剑
    
    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粮食安全应提升到战略层面
    对内;优化农业产业环境;而不仅仅是给予一点点的补贴
  
     实际上,国家对于农业安全,是非常重视的。但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探索。毕竟,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解决问题绝非一日之功。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8…12…02 20:13
  哈哈,再勘误下,“新农村 新希望”标题到17了。 距离我写50篇的目标,到1/3 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