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 >

第237部分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6 21:41
  作者:JJ45度仰望MM 回复日期:2009…08…13 17:05:17    
    周大哥的前几段太CCAV了吧;看起来你老家挺富裕的。一般来说在广西的农村家庭买冰箱用;经济条件应该不错的。大多数年轻人不都出去了么;留守老人也用?农村老人省钱都为儿孙考虑的多。
    
    后面写的基本赞同;不过略带羞涩地看过;嘿嘿;那个心跳加速啊。
    我们那靠近县城的村;被政府强征土地后;也瞒惨的。没有了土地;不可能都做小生意吧;哎。。我家那还好。国庆回家看看;那时也来写点见闻。
  …
      是不是ccav,或者mtv什么的,我只说我看到想到的东西,社会如此复杂,中国各地差异巨大,我只能看到一个很小的局部,力争用真实感情,真实事情,算是小人物看大时代的思考。
  
      你也可以写一点你看到的局部。天堂和地狱,欧洲的富裕,非洲的落后,第一到第三世界,在我们神奇的国土上,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人,居高临下地看;有的人,只能仰视别人。 而我,特立独行地站在一块土地上,尽量用草根的视角,打量这个时代。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6 21:45
  作者:chenshen2000 回复日期:2009…08…14 01:12:19    
    请教喷灌系统的造价每亩多少钱?
  =
      在其他水电基础条件都弄好的情况下,我设计了芥菜地的半自动喷灌方式。
      成本不是很高,20亩的半自动喷灌,大概耗资是2000元不到,至少可以用3年。不过那个喷头每次用了,要收拾好,防止被盗。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6 21:47
  作者:mbottle 回复日期:2009…08…14 01:29:18    
    经济是否回暖不敢说,但是本行业产品价格开始从2年以来的低谷开始向上爬升,不知道是否会回到原来的价位。
    不过上半年放出去的贷款7万亿,这个太吓人了,肯定会对后面产生很大影响,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了
  =
      如果发行多少钞票,都不会导致通货膨胀。那么所有的经济问题,发钞票就可以解决。
      世界上有这种好事情吗? 我是不相信有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6 21:49
  作者:马累的金枪鱼 回复日期:2009…08…14 13:07:04    
    老周。。。等着看你的西瓜,什么时候可以吃到呢?
  =
      第一批花瓜,后天早上开始摘。价格7毛,地头价。
      收获西瓜的时候,拍照上来。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6 21:51
  作者:leon_nl 回复日期:2009…08…14 13:51:17    
    种植业需要天时地利配合,似乎不如养殖业。
  =
     养殖业,特别是规模养殖,现在要面对是防疫的问题,同样也有市场的问题。
     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难处。所谓家家有难念的经,家家有不同味道的腊肉。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09:36
      2009年的摘下来的第一个花瓜,超过了8斤,但是很可惜,没有熟透。味道虽然甜,但是不成熟,总是不太好吃。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09:41
     这块花瓜,已经收取了人家的定金。地头价格7毛一斤,亩产应该可以达到4500斤。你看到的是瓜,我看到的是效益。哈哈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09:57
  哈哈哈,本页的沙发,居然是三个西瓜坐的。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01
      这是无籽西瓜,种植的面积比较大。
  
      无籽西瓜,因为口感不错,被我评为农场今年“光荣作物”,颁奖的时候,有籽西瓜在下面冷笑道:“得奖有个P用啊,连后代都没有的,简直是西瓜中的太监”。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16
      几个无籽西瓜听得花瓜的奚落。想起来对方话粗却在理,感觉无趣得很,在一旁无语。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22
      种植秋西瓜,全部采用滴灌技术,滴灌管子铺设的时候,我再发图上来。
      滴灌可以节约一半左右的人力,同时能够有效提升产量超过20%。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27
      最后埋设的150米100口径铁管,至此,全部骨干管道铺设完成,以后的都是补充性质的分支管道。农场实现100%水覆盖。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28
  兄弟,你的管子好粗哦,还那么长。。。。。。。 hahaha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31
     这是雄起的出水口。
     农场无处不性感。这个管子可强悍,不仅会射,而且还不会倒,比起既不会射,又倒得快的中国足球,争气多了。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34
  在旱季,有水为王。
  既然水能够覆盖,我们就全面种植经济作物。
  这里是芥蓝包和芥菜的育秧地,遮阳网保护幼苗,不至于被太阳灼伤。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41
      拖拉机打碎最后的玉米地,直接灭茬到地里,太阳晒几天消毒。然后就开始西瓜和蔬菜。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43
  这是购入的红薯藤,由于没有育秧,所以要去找农民采购。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45
      这是红薯的种植,放弃了传统的插芊模式,而是整根种植,然后分段埋土,这样收获的时候,整个龚下面都是红薯。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0:58
  长起的花生地,花生不敢多种植,实验种植个十多亩。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1:00
  一丛花生的特写。
  这块地从来没有种植过花生,所以叶子特别鲜亮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7 13:19
  作者:青布衫 回复日期:2009…08…27 11:53:14 
   
    作者:冬夜如火 回复日期:2009…08…23 09:16:55  
      周老弟好!我老家在西北;这两天回家休假;了解到我们老家林场有很多地;到明年可能空出来。我有亲戚在那;因为受你的启发;考虑了下做农业的问题。但西北气候寒冷;生长期较短;不知你觉得有没有可能?
    
    换个马加上来顶下,希望周老弟能看到,解答下心中的困惑。多谢了!
  
      不好意思,我是按照顺序回复的。
      既然叫我老弟,我也冒昧叫你大哥。
      农业是资源密集型的产业,换句话来说,就是靠天吃饭。当然,资本密集的话,构建设施,可以创造一些条件来弥补。
  
      西北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西安。再往北往西,就不太了解。印象里,西北是非常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