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 >

第46部分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人就说:哼。那更糟糕。大家都丰收;价格自然也上不去了!
    不知道他们算過没有;一批果树打几次药;这些成本怎么算?當大家都在打药;都丰收时;价格自然也買不上;那么价低成本高;還不是一年下来帮賣农药的/賣化肥的打工!为什么不搞有机种植呢?当然;这是我的狭隘想法。先提出来;看看高人怎么看的。
    不過;在超市里;還有菜市场里;有人专门出售";有机蔬菜";(名叫四级绿);价格比其他普通的要贵;每天都賣光光(我也只買他们的)。听说他们老板专门租了很大片的地种植这些有机蔬菜。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社会如此密实,我们只能在夹缝里讨生活。又怎么能奢谈品牌提升价值呢?道理都明白,但是做起来,需要很多的资源支持,对于我这样的小企业来说,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至于良心和品质,也只是能够尽量兼顾了,尽量不伤害土地,不伤害自己的良心。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7 22:21
  作者:syfxmdyj 回复日期:2009…04…30 15:13:10 
   
    这帖子沉啦。楼主去除草了?
  …
      我的帖子怎么会轻易沉下去呢?我准备让这帖子,随着我的玉米,一起成长。
      中间偶有停顿,那是不得已的,毕竟写东西赚钱,好像还养不活我一家几口。我还得面对残酷现实,老老实实经营好这些土地。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7 22:30
  作者:nrj123 回复日期:2009…04…30 16:22:09 
   
    mark;楼主有没有兴趣到江苏来
  
      江苏我非常熟悉,曾经全省每个地区都跑过。以前我们那个公司,也是做江苏的银行项目起家的。
      至今仍然记得南京的桂花鸭、盱眙小龙虾、连云港的海鲜、苏州的桂花糖等好多东西。
      其实我挺喜欢江苏的,可是短时间,很难跨界发展的。如果你是做这个行业的,希望你能够早日发达,长江三角洲非常富饶,市场容量很大,足以支持很多产业发展起来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7 22:33
  作者:云影下 回复日期:2009…04…30 23:06:05 
   
    今天从超市买的甜玉米不好吃:(,要是有楼主家的玉米就好了
  …
      现在甜玉米的种植,也走向了只重视产量,不重视质量的恶性发展道路上。
      依赖化肥,有机肥严重不足,绿肥也没有,激素和农药使用过量,这些都导致现在的很多农民种植的甜玉米,越来越不好吃。
      我也面临一个长期可发展的问题,今年我们地里的有机质还很充分,但是明年或者一个更长期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考虑养牛,通过牛粪实现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循环。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7 22:36
  作者:2780239团那马 回复日期:2009…05…01 00:00:46 
   
    不
    为别的,只为那自己想要的生活。楼主好样的。
    据说在深圳电视台播放《血色浪漫》时,有一个拿着高薪的退伍军人毅然决然的辞职去了他的第2故乡。
    如果从此后有很多人做出楼主一样的选择,那便是楼主经历惹的祸。但这是好“祸”。
    再次谢谢楼主,希望你能继续,好运。
  
      拿着高薪的退伍军人,哈哈,和我的重合度很高啊。谢谢你的祝福。
      以后很多人经营农业,我一点都不奇怪,只不过这条道路非常艰苦,希望走入这个行业的人,要做好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准备。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7 22:57
  作者:feiyangjiannan 回复日期:2009…05…02 11:45:41 
   
    谢谢楼主;这么用心的种地;让我们能吃到这么绿色的农产品
  …
      希望我能够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种养一体化的目标,如果有一天,能够在牛粪上种植一些鲜花,那鲜花一定分外美丽。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7 23:00
  作者:红尘独步 回复日期:2009…05…02 11:48:55 
  
    靠天吃饭的活风险比较大。
    
      对冲基金,都是人玩的,风险大不大 ? 国内除了庞大既得利益阶层,其余的阶层,哪个不是在风险中讨生计?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8 16:01
  文章不够,图片来凑。
  发几张农场周围环境的图片。
   
  这是前辈修缮的引水渠,旁边的管子,是我们的抽水引水管。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8 16:04
  这是我们抽水的水管,中间平台有抽水机。2009年元旦,惨遭小偷光顾一台电动机,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8 16:06
  这是在运转中的抽水机,15KW, 能够带4支喷枪,每个小时抽水大概80吨。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8 16:08
      农场外部的323国道,路况相当不错,就是进县城的时候,有一个收费站,我每次要是开车去县城,都要收费8元。据说,广西将在10年内,取消二级路收费站。对于政府的英明决策,我翘首以盼。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8 16:10
  树林左边是国道,右边就是我种植的玉米地。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8 16:13
      农场入口的路口,有一颗大树,颇似迎客松的模样。
  
      因为树木遮作物阴,有人说要砍掉它,我阻止了,所谓老树成精,希望他能够保佑我们平安,大家和谐共处吧。活着,都不容易。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8 16:17
  我的农场,旁边是一个砖瓦厂。那个烟囱,老是出现在我的照片里。今天给他搞了一个特写。
  
  拍摄以后,才发现,这个特写有点联想不雅。尤其是如果旁边两棵树圆一点的话。 不过既拍之,就放上来吧。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8 16:21
      西南方向,别的老板包来种植甘蔗的相邻的土地。
  
      外面这一行甘蔗,被附近村民牵牛过来吃过了。这些村民,到我这边空地放牧,我坚决不允许,然后他们离开的时候,顺手就吃了别的老板的甘蔗苗。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8 16:23
      看看我们菜地的辣椒,最近天天吃辣椒,所谓辣椒不补,吃了两头受苦。哎。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9 09:30
  规模农业和小农优劣谈(上)
  
      今天来谈一下规模农业和传统小农的优势劣势。我种植的土地,将近300亩,算得上一个中小型规模。相对于本地农民一家几亩到二十来亩土地,对比效应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对于这两种农业模式,我有比较直接的体会。这个主要是围绕种植产业来讨论的,养殖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这篇文章会比较长。有心从事农业的朋友,希望能够耐心读完,应该能够有所启发,毕竟这是实践经验,书上未必能够学得来。
  
      首先是投资,规模农业,一般要租赁土地,而且需要一定的规模,按照我个人估计,100亩是最低的起点,否则称不上规模农业,也不利于发挥规模效应的优势。除了土地租金,还需要构建基础设施,包括住宿、日常生活、生产设备等等。这部分的投资,大体上必不可少(临时租赁土地,只种植一季东西的游击模式除外)。这导致首期的投资额,一般都比较大,一般都在几十万以上,此后可以逐步实现盈利滚动投资。大体上,我建议以每亩2000元进行预算,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根据当地经济条件、交通情况、土质地形、现有条件等等的不同,这个数字会有很大的差异,2000元是一个中等的数字,仅供参考。 相比之下,小农经济,几乎没有这种投资成本,土地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乎接近于私有,种地没有什么农业税,生活就在自己家里,除了种子、化肥、农药,其他的几乎无需添置,条件好的地方,耕地可以请拖拉机,收获可以请收割机,除此之外一般都是使用自有的农具。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规模农业的对手,是运营成本很低的小农,在赚钱的压力上,规模农业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规模农业必需运营出一定的利润率,才能够和小农体系PK。从资本的运营压力上看,规模农业是非常不利的。这也是前面有朋友说的,正规厂家和山寨作坊的作战模式。如果陷于小农经济擅长的农业领域,几乎是必败无疑。
  
      劳动力方面,规模农业也不占优势。农民耕作土地,劳动力都算自己的,无需给自己支付工资,算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广义个体户群体。而运营性质的农业,每个劳动力都是要发工资的,工资可以计件、也可以计时,或者是固定工资。但是这个部分的成本,是规模农场日常运营的最大成本。打个比方说,如果某种作物烂市,价格低得一塌糊涂,西瓜只卖两毛一斤,对于小农来说,他仍然基本可以收回种植成本包括化肥农药等等,在地里的劳动,算是白搭了。(正如某顺口溜说的:农民都是运动员 种地锻炼不赚钱)。而对于资本农业,这种事情一旦发生,情况就会非常残酷。除了种植的肥料种子成本以外,加上前期投入的人力成本,亏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一季亏损,错开季节,往往要等第二年才有机会再投入了。比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