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衙内闯三国 >

第165部分

衙内闯三国-第165部分

小说: 衙内闯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出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总是感到身周似乎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似乎随时都要危及到自己的性命。
    这种超常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但他却绝不敢轻忽。他性子坚毅隐忍,自小的社会底层生涯,让他具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一种本能。
    脱离了董卓之后,为了摆脱那种萦绕在心头的危机,他带着部下化整为零,悄悄绕过边地,最终投奔到昔日的好友公孙瓒麾下,凭借着和公孙瓒的关系,再加上他天生的枭雄脑袋,协助公孙瓒北定乌桓,东击公孙度,最终整合了整个幽州之地。
    由此,也奠定了他在公孙瓒军中的位置。并成功与公孙瓒结为兄弟,取得了极大的权利。
    演义中记载,刘备一生落魄,最后崛起是靠的徐庶、诸葛亮等人,都说没有这两人,刘备就是废材一根,这种认识,若真有人信,那不是被驴踢了,就是头被门挤了。
    要知道,诸葛亮精于内政,而非真的长于谋略。而且,其人主要的作用,都在刘备死后才渐渐发挥出来。
    而徐庶,出道不过多久,便被曹操算计,彻底退出了刘备阵营,之后,更是渐渐淡出政治,傲啸于琅琊等地,参道悟法,不复红尘之争了。
    真正的历史上,入蜀之前,诸葛亮起的作用,更多的是旁观者清的指点和引导。真正操作的,正是刘备本人。入蜀之后,第一谋主却是法正。
    能跻身东汉末年诸侯之列,并最终胜出,三分而有天下的刘备,其人才能,绝不在曹操之下。
    这次与袁绍之战,其中一步步所谋,背后都有他的身影。此刻,手中拿着刚刚得到的高唐那边异动的情报,相对于犹豫不决,而又暴躁简单处理的袁绍,刘备却敏锐的捕捉到了其中的战机。
    看来有人也是看袁绍不顺眼了,刘备面上沉静,眼底却悄然滑过一道异彩。
    如今河北大地风起云涌,各路大军云集,这个时候,竟有盗匪出现袭扰粮仓?如果不是那盗匪发疯,就是压根一傻2!
    所以,此刻出现的盗匪,绝不会是什么偶然事件。来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曹操,二是青州。
    若是曹操,则是为了提醒袁绍,注意青州动向的意思更多。毕竟,若是曹操正言相告,以袁绍那蠢货的智商,多半还要反驳几句,以示自己多么智慧。
    但是,如果不是曹操呢?刘备心中有些隐隐的期盼。如果不是曹操,那就说明青州那位厉害的本家,这是要给袁绍个教训了。
    
    
   233章:田桑,还记得吗?(1)(完)

第233章:田桑,还记得吗?(2)

    也是,以其人的名望地位,居然此时敢有人算计于他,他若不给予回应,岂不让人削了面子?一旦如此,天下还有谁人再把他放在眼中?即便不敢明面上无礼,但背地后的小动作,只怕再也不会少了。
    刘备暗暗思量,若将自己放在刘璋此刻的地位上,只怕要做的,也将是狠狠回击一番才是最上之策!
    “来人!速速召集众将听令!”想到了某种可能,刘备压着心底的兴奋,大声向外传令。公孙瓒右翼大营中,顿时一片乱起。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北方之地都在一种异样的氛围笼罩下。各地虽然都处于战火纷乱之际,却偏偏突然显出一份平静。
    只是这平静也时不时的会被一些小事搅起几个涟漪。比如先是袁绍领地的高唐一处粮仓被盗匪袭击,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接着,曹操领地内的济北,忽然有个小县爆发了小规模的反叛。而后,这种小骚乱像是一只没头的苍蝇般,茫无目的的持续着,但却主要集中在河北的渤海郡,再就是兖州的济北、范县等地。
    这给短暂的平静平添了无数阴霾,恰如暴风雨来临前,时不时总会刮上几阵小风,带来几滴雨滴一样,让人有些憋闷,有些烦躁。
    对于这些小骚扰,曹操一方派出了荀彧往范县坐镇,以大将曹洪领兵巡视境内,显得极是重视。
    而袁绍处,在初时的不理睬,最终因曹操的举动,似是把那股盗贼全数逼向了河北,闹腾的全是河北之地后,袁绍暴怒之下,调动渤海城守,右翼大将高览麾下吕旷、吕翔二将,亲率三千军马,对境内大小山寨来了一次犁庭扫穴,杀的各方隐藏的小毛贼哭爹喊娘,渤海一郡,忽然动荡了起来。
    没人注意,便在这种动荡下,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从昔日白沙集方向悄然而入,什么旗号也没有,却目标明确的直指渤海郡最前锋的守城,渤海城。
    渤海一郡,郡治之地在南皮。地处偏后,城高而险,但真正的渤海城,只能算个县,只不过此刻因着有大将高览坐镇,抵御公孙瓒右翼大军,刘备军的进攻,才彰显出重要的位置来。
    当袁绍调动了渤海城的军力出来靖匪,每日里抓获甚多,陆陆续续的,除了往南皮送了一些,更多的,却是送往渤海。
    古时战阵,这些人往往会成为一种称为掘子军的编制,也即后世的敢死队。多由囚犯、盗匪组成。历次战斗,都是冲在最前,除了个别祖辈十八代上跟老天爷有些转弯抹角的亲戚关系,得以狗屎命的活下来外,几乎是十死无生之局。
    吕旷、吕翔两人这一通扫荡,倒也给渤海城输送了不少这样的战力,无形中,让高览大是欢喜。初时的担忧,渐渐也就放下了。
    但就在这种平缓中带着小刺激的氛围下,某一晚,渤海城终是迎来了整个河北最先崩坏的一环。
    
    
   233章:田桑,还记得吗?(2)(完)

第233章:田桑,还记得吗?(3)

    大火从马厩方向燃起,几乎瞬间便引发了周围多处建筑,高览第一时间赶到,挥令灭火。只是,不等他这边搞定,城北大营忽然也冒起了大火,火势之大,几乎是瞬间便笼罩了整个城北,这让高览立刻警觉起来。
    只是,不等他下令,城外便传来震天的战鼓之声,刘备军攻城了。高览心惊之下,当即令众军登上城头抵住。城中则令军士将两边冒火之处尽数围住,全然不加理会,任凭烧完算完。
    他这种临机决断堪称大将之才,孰重孰轻,当机立断,应是并无瑕疵。只是,他忽略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吕旷、吕翔二位将军遣送回来的掘子军。
    就在他下令放弃两处着火之地,全心应对城外刘备军的攻击时,忽然城内杀声震天,半天后,有将校拼死来报,掘子军内组织了一千余人的队伍,拼死从起火的北营中杀出,开了东门。
    而东门外,竟然早已藏了一支千人队,两下呼应,东门立时告破,此刻,这些人舍了城门,却满城追杀城内守军,而不幸的是,刘备的军队,似乎已然发现了这个变化,此刻,正从东门疯狂涌入,渤海城,陷落了。
    高览盔歪甲斜的冒火突烟而出,跑不多远,却被绊马索绊倒,耳边不过响起一片轻笑,脑袋上一震,便就此昏了过去。手下亲卫,不待反应,道两边一阵弓弦响动,便齐刷刷如麦子般被放倒。
    随后,一队人七手八脚将高览塞入一个袋子,在领头的人一打手势下,轰然而散,竟是各走各道,眨眼不见了踪迹。
    渤海城陷落的透着诡异,守城大将高览失踪不见。消息传到袁绍中军,袁绍面色惨白了半天,这才艰难的下令,全军后退,进入第二道防线。
    所谓第二道防线,乃是西起常山,中间以博陵为主,东至右翼渤海郡治的南皮。
    至此,他的老家,渤海一郡,等若一半落入了刘备之手。其中,粮草辎重无数,损失可谓惨重。
    南皮大牢里,狱卒崔三儿蹒跚着腿,欢天喜地的跑到田丰牢门外,大叫道:“先生,先生,大喜啊。”
    草堆上的田丰淡淡一笑,将手中摊开的一卷木渎放下,抬头看看这个带着憨厚笑容的牢头,笑道:“何喜之有?”
    崔三儿兴奋的道:“我听闻大军在前面吃了大亏,渤海陷落,主公已令大军全数退后。先生早有预见,此番主公还不要后悔死没听你老的,可不要将您老放了出去了?”
    田丰面无表情的听着,半响,微微一叹,闭了闭眼,又睁开道:“我命休矣。崔头儿,看在往日情分上,且与我弄些好点的酒食来吧。”
    崔三儿一愣,问道:“先生何以如此说?”
    田丰站起身来,仰头透过高高开在一面墙上的小窗,从木栏空隙看向外面的夜空,声音如空洞一般道:“主公外宽内忌,若此次能胜,我尚有一线活路。但此次既败,必然羞于见我,又怎会容我活着?嘿,大丈夫择主不明,自取死路,无复惜乎。”
    说罢,只催促崔三儿准备酒菜,便要吃罢寻死。只是半天不闻动静,回身看时,却见崔三儿已然打开牢门,正自笑嘻嘻的站在身后。
    田丰楞然,不明所以。崔三儿忽然笑道:“先生若要吃酒,自后有的是时间,此刻却是没时间吃了。”言罢,不待田丰答话,忽然纵身上前,一掌击出,田丰应声而倒。
    待到再次幽幽醒转,但见身处一间小屋,身上枷锁早已不见。房中一案几上,酒菜据陈,一人笑眯眯的端然而坐,目视着他拱手笑道:“田桑,可还记得当日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233章:田桑,还记得吗?(3)(完)

第234章:陶谦之痛(1)

    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是哪一只田桑肯定是不记得的,但是,眼前这一只,田桑却是绝对的记得。所以,当他看明白之后,饶是田桑智计超群,也是瞬间那嘴巴张的能塞进一个大鸭蛋了。
    对于刘衙内那什么大明湖畔夏雨荷之类的,这种恶趣味的见面问候,田桑很无语。但他知道,能将他从南皮大牢里弄出来,刘衙内绝对是费了不少的劲儿。单凭着这份情谊,这次,他可真是怎么也推不了了。
    其实刘衙内这次将田丰捞了出来,也算是意外之喜了。他原本的安排,只不过是搅浑河北这湾水,让袁绍吃个大亏。而后,要在刘大耳朵得意忘形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有机可趁。
    对于刘大耳朵,他从未放弃能先搞死就搞死的念头。这天下,让他惦记的人,不多。刘大耳朵,却是目前绝对的首选。
    当日的操作,他是让臧霸等人四处惹事,然后便于关羽、张飞混进去。然后,两人各分一组,一组化整为零,特意被抓进去,另一组却悄悄潜伏在外接应。
    等到渤海陷落,趁机逮了大将高览,他知道,他要不出手,这个高览最终也难免会被牺牲掉。与其资敌,不如充实自己,反正是搂草打兔子,顺便的事儿。
    让袁绍吃上这么一个大亏,也算报复了他两次算计自己的仇。而且,袁绍失了渤海,全线只能后退,刘备必然跟进。然后,当刘备大胜得意之时,给他来下阴的,若能干掉这厮,自然最好,就算达不到目标,也能让河北之局更混乱。
    目前,一个混乱的河北,才更符合青州的利益。所以,在眼下河北之地,王越已经亲自赶到,暗中布置。
    刘璋自己也没想到,当日早早布在袁绍那边的暗棋,忽然传出救出田丰的消息。
    那个牢头崔三儿,不是别个,正是火部三号,只不过其人既不瘸也不老,身手反而高明的很。而且,一手化妆术,正是当日刘璋将其吸纳进去的原因。这次,终是凭借这一手,正好通过退下来的关羽、张飞,将田丰带了回来。
    王越等火部众人,仍在继续活动着,而刘衙内自己,只是稳坐青州,以四两拨千斤之术,在各方后面使劲。下一个,就是陶谦了。
    其实对于陶谦,刘璋并未有什么恶意。这倔老头脾气死硬,但当日跟自己还有孙坚,算是蛮合得来的。
    这次,陶谦玩了这么一手祸水东引,刘璋虽恼怒,倒也能理解。乱世之中,各找盟友,陶谦与公孙瓒结盟,也是符合远交近攻的策略的。
    而对于自己,因着身份和名望,再加上一直特意做出的模糊的举动,陶谦拿不准情况,自也是情有可原。但,理解归理解,可既然惹到了自己,不给点威慑和教训,那也会被躲在一边窥伺之人轻视的。
    所以,有此一念,陶谦就有些悲剧了。
    老头儿战战兢兢的,等到派往青州的使者回复了来自青州的消息后,终是心中大定。亲自坐镇彭城,调派指挥,将曹操大军稳稳的挡在外面。
    
    
   234章:陶谦之痛(1)(完)

第234章:陶谦之痛(2)

    曹操恼怒之余,遍屠周边郡县,一时间杀的河水淤塞,尸横遍野,徐州西南三县皆成空城。
    只是到了这一步,却仍是不见青州承诺的相助,陶谦老头儿又是着急又是惊恐,眼见曹兵残虐,自己羞对百姓之面,当即决定出城对战。
    结果,一场大战,想陶谦如何是曹操的对手,不过一天工夫,便华丽丽的大败,弃了彭城,一直退到治所郯城,这才稍缓了口气。
    曹军趁机连下彭城、傅阳两地,左路兵锋,擦着青州边沿,假作不知,攻击费、华、即墨、开阳数城。
    青州大将张合,果断带典韦、华雄迎战,一上手就摆出决战的姿态,大败曹军先锋淳于导。
    曹操得报,心中暗凛,遂绕开青州之地,齐集郯城,欲要一战而下,将青州围在瓮中。
    就在这个时候,陶谦盼星星盼月亮的青州之人终于出现了。只是当他看明白来的不过只是陈琳一个文官,而且听陈琳来说是给双方劝解和解的时候,不由的顿时呆愕半响。接着,惊怒羞急之下,顿时病倒。
    刘璋这明摆着是看透了自己的手腕呢。他所谓的不会坐视,竟然是摆出一副中间人调解的姿态。按照明面上来说,却也正符合刘璋的身份和之前的表态。
    只是,如此一来,就算曹操听从了劝解,自己前面惨重的损失,却又向谁去说?陶老头玩转半天,终是将自家套了进去,偏偏哑子吃黄连,满肚子苦水,无从倾吐,这一病,徐州眼见便是危在岌岌了。
    便在这危机之时,青州来使陈琳却依然按照刘璋吩咐,以青州牧、大汉皇叔、威侯、骠骑将军的名义,给曹操明正严令的发出了和解书。指责曹军为私仇而滥杀无辜,有失天下大义云云。
    前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