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衙内闯三国 >

第169部分

衙内闯三国-第169部分

小说: 衙内闯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证明也是这样,似乎从那宣示开始,徐州之内似乎多有逃户外逃,但却被青州军团团围住,每日里围着徐州边境,不知多少场小型战役在上演,煞是热闹。
    各方斥候眼见这番景象,无人敢靠太近,生怕被当逃户或者奸细,就此给误杀了。
    消息传至雒阳,郭嘉等人俱皆皱眉,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却也只是猜测,青州方面举动,似是与以往那位刘皇叔的风格大不相同。只是,从传回来的情报来看,别的且不说,单纯那牵制青州,以徐州之地羁縻其军的作用,已然是尽到了。
    战事之道,绝无可能一切尽知敌手底细。只要达成自己一方的战略目的,便可按照计划展开。
    所以,虽然对于此次青州方面表现出的举动,还不是能完全把握,但却并不妨碍曹操这边展开后续战略。
    于是,随着某日中山国吕布防线那里,忽然自雁门方向杀出的曹军大将乐进的身影,曹袁两家联兵,与公孙瓒河北之地的大战,终于拉开序幕。
    至此,整个中原之地上,自南到北,整个偏东一线,俱皆卷入战火。
    北方有曹操、袁绍、公孙瓒的河北之战。中间腹地有青州支撑的袁术与刘繇吴扬之战。最南方,却是小将孙策率领孙家众人与荆州刘表的荆南之战。
    变局,彻底拉开了。
    
    
   238章:阳谋VS阴谋(3)(完)

第239章:仲氏(1)

    袁术很得意,他没法不得意。任谁忽然发现,一直以来自己忌惮之人,原来也是能全心为自己臣服时,那种一跃而登峰顶,指点江山时的激动。
    打从传书青州后,他意外的得了刘璋的回复,起初只当是有什么诡计,没用任何人劝,便是小心翼翼的。
    结果,先于灵璧,以小规模部队进驻,赫然发现,里面果然没有刘璋的人出来拦阻。虽然有好多绿林人氏捣乱,但这些人却也颇有家底。
    他派出的小队,不过来回几个盘旋,就将这些乌合之众打散,缴获银钱粮秣无数。
    当然,以袁氏自由征收法,哪会去顾虑通过什么正途的税收法收取?自是挨家挨户搜集,全数搬上车为准。
    待到征收完毕,直到全部撤出,也未见刘璋的青州军来干涉。袁术又是欢喜又是疑虑,略略放慢步子,狠狠心,将下一个征集地便瞄上了郯城。
    这个曾经的徐州治所之城,在他大军来临之时,竟然也是并无阻隔,只有当时城上城下一些杂兵,在看到大军来后,发一声喊便四散逃开。
    袁术命人分批入城,极尽小心之能事,结果,城中还是如在灵璧所遇一样,但有些抵抗,不过皆是些亡命徒和刁民而已。
    所谓的青州正规军并未出现,待到全军入城,一番征集后,已然是满载而归。
    至此,袁术方才真正的放下心来。那刘季玉竟然真的将徐州向他敞开了,这其中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天意所属!袁术如此想到。否则,为何连刘季玉这样的厉害之人,也对自己这般顺服?
    想想当日孙策将玉玺献给自己时,那番奇怪的言词,袁术这会儿哪还会有半分怀疑?
    “袁公,家叔让策献上此物,一来是恳求公能看在昔日先父为公奔波的苦劳上,给予些许兵士粮秣的资助,以报先父之仇;二来,家叔亦让策带几句机密话给公。大势所趋,命不可违,该出手时就出手,莫等时过来后悔。”
    这便是当日孙策所带的刘璋的言语。袁术当日听不明白,只是见孙策说的郑重,又是刘璋托付而来的,这才牢牢记在心头。
    眼下这般结合看来,可不是其人早有算计,眼下只说将徐州放开给我自由征收物资,还不是避人耳目吗?好好好,你既然如此识相配合,我又岂能相负于你?
    袁术大将军自觉想的通透了,当下也是极力配合。一路而过之处,只顺手搜刮粮草金银,并不去分兵占据城池。但有所杀戮,也都是一些穷凶极恶,拼死迎上的家伙。
    在袁术看来,这些人都是刁民,或者附近一些蟊贼而已,久而久之,自然也不放在心上。
    待到大军折而向南之时,左右翼兵力部署,便已然悄然变化,只把精锐调在锋头,势要以泰山压顶之势,尽快打垮刘繇。
    只要打垮刘繇,自己便可登基为帝,届时,以吴扬为中心,先挥军而定交州的士燮,再从后帮着孙策打通荆州。
    
    
   239章:仲氏(1)(完)

第239章:仲氏(2)

    如此,握有整个东南之地,既然刘季玉已然臣服,那么其父刘焉的蜀中,又岂会不从?这样一来,天下半数已在掌握,就算北方不易一时半会儿平定,也可划江而治,如楚汉之初那样。
    想袁家多年以来,数代人的成就,又有哪个能与自己比肩?那个在北方总跟自己唱反调的庶出子,到时再见自己,跪拜称臣之时,又将是何等模样?
    袁术越想越美,一路上大军攻城拔寨,竟也是如有神助,直到横江,这才堪堪与对江牛渚驻扎的张英、樊能二将相持下来。
    张英、樊能皆为刘繇麾下有名大将,精擅水战,铁了心守御之下,袁术虽仗着兵多,却也一时难以取下。两边就隔江对峙,每日里艨艟、飞舟相对,大江之上,时不时的便是箭雨蔽日,各有损伤。
    如此,相持半年有余,袁术始终不能拿下,不由的焦躁。这一日,正在帐中训斥众将,拍案发泄之际,忽有人来报,说是有故人前来,有军情相送。
    袁术暗暗奇怪,当下屏退众人,将人请了进来。
    来人进来后,以目示意,让他屏退左右。袁术犹疑,直到来人面现不耐,这才迟疑着将侍卫都喝退下去。
    那人见没了人,这才上前一步,低声道:“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告知明公,近日将有江右来人,望明公善待之,破敌便在来人身上。家主在北方日夜期盼,只待明公大业成就,举旗之日,即我主来投之时,望明公切莫自误,切切,切切!”
    来人说罢,便要告辞。袁术哪里肯放,上前扯住,低声问道:“你且休走,你家主人又是哪个?那江右之人,又如何要助我?”
    来人笑道:“该出手时就出手,莫等时过来后悔。这便是家主要我带给明公之言,道是明公听后自知。至于江右之人,乃是家主早些时日安排之人,本是家主之侄舅父,但要明公信之听之,破敌只在反掌耳。”
    袁术听了,先是一惊,随即大喜。令人取来金银赏赐,那人却摇头道:“我家主人说了,如此相助,只为顺应天意,非图这些阿堵之物。只要明公日后但有所成,休负了今日相助之情,善待我主一家,善待天下百姓即可。”
    袁术听闻其人话中殷殷之意,心中激荡,低声应承道:“你可回复汝主,孤但有那日,决不负忠臣良士,若违此言,天人共戮!”
    来人这才欣然而笑,施礼请辞而去。
    袁术得了这番对答,终是放下心来。也不急于派人相攻,数日后,果然有江右来人求见。
    袁术大喜,屏退闲杂人等,细细问起。一问之下,不由大喜。来人原来竟是孙策舅父,乃曲阿大户,姓吴名景。
    昔日,曾随孙坚为将,官拜骑都尉。后孙坚死于岘山,这才返回曲阿隐居。
    此番,得了北边那人指示,早与族弟孙贲两人,暗中集结了数百死士,只等和袁术这边约好才好动手。
    
    
   239章:仲氏(2)(完)

第239章:仲氏(3)

    袁术大喜,当下许了个丹阳太守的官儿,两边约定,三日后,袁术这边倾力猛攻,便由吴景、孙贲二人从后协助,前后夹攻,一举破敌。
    吴景大喜,千恩万谢去了。这边袁术也紧锣密鼓的准备,三日后,正巧大雾迷江,袁术催大军,借着大雾而进,千舟万轲,箭雨如蝗,自辰时直至午时,两边杀的血染江水为之发赤。
    正自胶着之际,江岸上张英、樊能大营之后,果然大乱。冲天大火而起中,无数头裹赤帻之人自后掩杀而至。
    张英、樊能抵敌不住,大败而走。袁术挥军上岸,自后一路急赶,直追出数十里**止。
    刘繇经此大败,剩余残兵败将不敢再战,舍却治地,往豫章逃去。只是不料豫章那边,早有先前在广陵骗了赵昱的乍融在。乍融此时已杀了太守朱皓,正自逍遥快活。
    刘繇败军来时,不及关城,被一拥而进,取了豫章。乍融逃入山中,不久为山民所获,竟自死在山中。而刘繇至此,也已是连败带气,一路厮杀过后,不过数月,便就死在豫章。
    袁术得闻大喜。当即一面派出大军往四下去占据江东之地,一边令臣下准备登基大典。
    阎象等人再三相劝,袁术到了这份上,更加不会听这些啰嗦。发了狠若再有敢说半个不字的,一概先斩了再说。众人由是默然。
    大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夏末,汉前将军、扬州牧袁术,在拿下吴扬二州一月后,叛汉自立。建国称帝,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撵。
    随后,祭祀南北郊,立冯方女冯氏为后,立子东宫。消息传出,天下震动,四方骂声不绝。
    北方正与袁绍联手,大战公孙瓒的曹操闻听大怒,立即假天子诏,令天下诸侯共讨之。
    袁术自以为大事尽在掌握,毫不理会。只是不久之后,忽闻青州兵动,直跨徐州,不过数日间便渡江而过。大军前锋已然直抵秣陵,领军之人,赫然是刘璋麾下大将关羽。
    与此同时,原本正与刘表交战于荆州的孙策,也忽然返身而回,自江夏顺江而下,先击九江,收复彭泽、柴桑、豫章,两日后,过鄱阳,自旱路向南挺进,兵锋直指新都。
    袁术一日三惊,哪成想原本万事皆顺,忽然间就是天崩地裂。老半天反应过来后,便在会稽所建宫殿上,跳脚大骂刘璋反复无常。
    阎象叹气劝道:“陛下何必再骂?此中之事,必为刘季玉早已安排下的。此时再骂,于事无补,当速发大军相迎,不然,万事休矣。”
    袁术猛省,连忙下令,命前些时候各路派发的大军急速回拢,一路用大将张勋为将军,桥蕤、陈纪为辅,出富春往迎孙策;一路命上将纪灵为主,雷薄、陈兰为辅,出乌程往秣陵来战关羽。
    两路人马派出后,心中稍安。只是不过一日后,忽有探马来报,道是东边余姚海上,忽现连天战船,看其规模,总有数十艘模样,皆为楼船,左右艨艟数百,帆桅遮天蔽日而来,不知是何方势力。
    袁术大惊,令人再去打探,不待半日,来人回报,桅杆上悬挂乃是大汉旗帜,上面所书之字,乃是汉威侯、骠骑将军刘。
    袁术听罢,呆愣半响,猛然大叫一声,已是仰天就倒。
    
    
   239章:仲氏(3)(完)

第240章:陈登归来(1)

    袁术想不通的地方很多。比如为什么刘璋这么快的就到了,孙策为什么能说转身打他就打他,刘表就那么肯放过他?还有,这刘璋就算算计他,又怎么能从东边大海上而来?
    时间退回数月前,青州议事厅上,贾诩阴冷的声音回荡着……。。
    “……今曹操欲要羁縻我也好,挑拨袁术与我为敌也好,围绕着的,不过都是一个徐州。若要破解,便只需抓到关键就是了。将徐州弃之!无徐州之累,青州便可轻装上阵,或主动出击,或退而自己,皆在主公之心罢了。”
    弃之?!
    众人闻听都是一愣。
    “我等才领了徐州,这如何说弃就能弃的?传将出去,岂不有污主公之名?”田丰微微皱眉道。
    贾诩没有表情的目光在田丰面上一转,淡然道:“驱四方盗贼以入徐州,隔绝道路便可。”
    田丰大惊,起身惊怒道:“若此,岂非是出卖百姓而换之?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与曹操何异?”
    贾诩淡淡的看他一眼,抿了抿嘴唇,不再多言。堂上戏志才、沮授等人都是面现苦笑,微微摇头不语。
    田丰刚来,尚不了解这位贾诩先生的性子,其人用计,只问结果,牺牲些许百姓,何曾顾忌过。只是这话却不好说,不由都把眼看向刘璋。
    田丰见贾诩不说话,涨红了脸,转头望向刘璋,怒道:“主公……。”
    刘璋轻轻一叹,对他摆摆手,自己起身在厅内慢慢踱步。贾诩此计虽毒,但却提醒了他。
    后世领袖曾有句很经典的战术术语,那就是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为重。贾诩此计,倒也颇和其意。只不过,却需要改进下来用才是。
    他在厅内踱步良久,渐渐嘴角终是微微勾起,笑道:“元皓勿忧,此计虽毒,但若操作好了,自可最大限度免去百姓之苦,反而利于战局的拓展。”
    田丰将信将疑,不肯放松,追问道:“计将安出?”
    刘璋笑道:“可使人先散布袁术将犯徐州的消息,徐州经了两番战火,所余百姓本已不多。只要布置得当,可令剩余百姓尽量先迁出徐州,若只剩一个空城,再驱四方之贼填充,岂不是好?贼人多有财物,我放开徐州,届时让袁术自己去取,既帮了咱们剿贼,又不伤我青州根本,更可迷惑袁术与曹操。我只将兵布于徐州外围,号称剿贼,谁人能说出个什么来?
    如此,我以盗匪之人、物充实徐州,袁术征集全为盗匪所有,却不伤徐州之民。待到袁术退去,我再以大军进驻,围而迫之,便原来之匪,也可转为民。
    而且,如我所料不错,袁术其人野心极大,一旦拿下吴扬,必然起不臣之心,只要咱们给他加吧火,他若真的有篡逆之举,届时,咱们自后尾随袭之,不但可拿他俘获充实徐州,更可趁他新取之地不稳,一战而定。如此,等若有他给咱打头阵,出苦力,你我坐享其成,岂不开心的很?
    
    
   240章:陈登归来(1)(完)

第240章:陈登归来(2)

    这样,一不伤徐州之民,二不用费我青州之力,三能安曹操之心,四可避袁术之锋,一石数鸟,元皓、文和,诸位先生,以为此计可行否?”
    众人大汗,这位主公占人便宜的心思果然极快,虽嫌刁毒,但对眼前之事却是好计,当即纷纷赞同。贾诩目中闪过赞叹,也是微微点头不语。田丰也是面色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