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衙内闯三国 >

第69部分

衙内闯三国-第69部分

小说: 衙内闯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阳一地的小县邑早被当地的黄巾兄弟犁了好几遍了,眼下小小的广阳一地,忽然涌入这么多人口,真个是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
    而也在此时,当地一股最大的黄巾渠帅主动来联络众人,说是为了大伙儿能顺利过去即将来到的冬季,不妨通力合作,一起将蓟县城打下来。只要能打下蓟县,整个广阳一郡也算掌控在自家手中了。以蓟县的州治主城来说,城中存粮定然不少。
    众人起初听说要打这种坚城,都是心中发虚,可是等到那渠帅说出了一番计较后,大家顿时兴奋起来。
    后来,所有事果然按着预计的步伐进行。顺利的将那个愚蠢的幽州刺史郭勋骗了出来,随后攻下广阳城,进而围住了蓟县。
    本来这一切都很顺利,但正因为这种顺利,大大小小的渠帅、小**们却起了别的心思。谁不想多分一点好处啊,但好处分配的原则,却是和实力挂钩的。这一点,没谁是傻子,都明白。
    于是,接下来的事儿便有些变了味。虽然十万人围住了蓟县,但是攻城时,却都紧着让别人上,除非迫不得已,才会装模作样的打上几下。这其中,所为的不过就是个保存实力罢了。
    非但如此,开始还算团结的众渠帅,到了此时,已然相互提防的紧。唯恐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口中的食儿。话说这种事儿,以前也不是没有过。眼下虽然没人敢先挑衅,但却不得不多防着点,小心没大错。
    本来就是这样也无所谓,看城上的抵抗虽然仍是顽强,但这几天下来,却明显感到比刚开始弱了好多。只要大家再坚持一段时间,蓟县城,必然是众人袋中之物了。
    但是,就在这时,陶升却忽然又感到了那种极度不安的情绪。毛毛的,一颗心跳的让人闹心。这种难以言述的预感,让他连喝酒的情绪都没了。
    要是按照以前的惯例,陶升想都不会想,必然撒丫子走人。但是现在却不行了。
    首先,眼看蓟县打了这么久,马上就要到手大家分脏了,此时走了,岂不是亏到家了?此次参与围攻蓟县,陶升也是付出了百多人伤亡的代价。
    再者,就眼下各路渠帅的紧张,一旦自己拔营起寨,只怕必然会触动其他渠帅敏感的神经。一旦引发误会,群起相攻之下,陶升自料自己连半分活下来的机会都没有。
    就因为这种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煎熬,让陶升感到快要崩溃了。他甚至在想,到底是什么危险要来了?不管是什么,拜托快点来行不?要知道,明知道危险临近,却偏偏无法躲避,只能等着的煎熬,实在是不如痛痛快快的挨上一刀好。
    或许是收到了他的哀告,也或许是陶将军的好运真的走到头了,总之,在他有了这个想法没过多久,那话儿便真真的出现了。
    “将……将军,外面…。。外面,好多……。好多火把,是…。是…。是汉军…。”亲卫面白唇青的将有些昏然的陶升喊起来,哆嗦着禀告道。
    陶升心中不祥的阴影迅即便完全将他笼住。当啷,啪嚓!一只放在小几上的陶碗被撞到了地上,瞬间摔的粉碎………。。
    
    
   95章:定计(3)(完)

第96章:夜破连营(1)

    火把,一支接一支的次第亮起,似乎要铺满整个山野。火光如同一道围带,将整个东南方尽数围起。
    陶升手足颤抖,定定的望着。漆黑的天幕与大地相接,那片火光星星闪闪,无穷无尽。
    哪里来的?哪里来的这么多的汉军?不是说朝廷的大军,正和大贤良师对峙于广宗吗?可眼下这架势,分明就是朝廷的大军,否则,便算放眼整个冀州,也不该有这么多的官军啊。
    火光还在不断耀起,极目之处,似要将半边天幕染红。略略有些扭曲的景象里,那火光,如血。
    陶升只觉得心头似被什么东西揪住,越揪越紧。面色惨白之际,眼前猛的一黑,已是仰天向后倒下………。。
    黄巾大营乱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东南方的异象。先是离着那边最近的一个营盘吹响了号角,随即,临近的几家贼军也相继敲响了战鼓。
    无数的贼人嘶喊着,惊慌失措的到处乱窜,但凡能摸到的东西,都是紧紧抢过来握在手中。这个时候,手中有样武器,总比赤手空拳让人心安。
    各黄巾小**大声呼喝着,叱骂着,拼命想要收拢队伍。但是,黑夜之中,忽然出现如此规模的敌军,又明显将自己包围其中,早将众黄巾士卒吓破了胆。这种情况之下,没有炸营,便已然算是万幸了。
    最东边一个阵营首先移动了起来,做出了向北边撤退的态势。但此时移动军伍,暗夜之中乱成一团,必然将和左近的营盘冲突。
    叱骂声、马嘶声混成一片,附近两个紧挨着的营盘首当其冲,登时怒骂了起来。只是当先而动的那个小**,显然也是个强横的,他才不想冲在最前给人当了炮灰呢。
    也不理同伴的喝骂,推推搡搡的直往后退。有那心急的,对挡着自己的,便直接饕以老拳。
    初时还只是小范围的殴斗,但不过瞬息,混乱便如同波纹般荡漾开来。整个东南方一侧的黄巾大营,尽数绞在一起。叱骂声、兵刃的撞击声、哭喊声喧嚣尘上。
    陶升被亲兵扶起,掐人中捶后背的,悠悠醒来。乱成一团的鼓声、号角声盈耳,入目之处,到处都是四下乱窜的人影。各个营帐前的篝火堆被奔跑的乱兵踢飞,点燃附近的帐篷后,浓烟滚滚,火焰处处,似是要与天边的火光接成一片。
    “传…。传令下去,不要乱动,谨守营盘!谨守营盘!”陶升抖颤着站起,绝望的看了看四周,忽的大声叫了起来。
    这般暗夜之中,敌情不明,再要乱跑乱窜,不用人家来打,光自己人互相残杀践踏,就完全绝了活路了。
    陶升好歹懂些军阵之术,眼见大乱已成,顾不上别的,却只能先尽量让自己麾下不乱,争取一线生机。
    亲兵不迭声的应着,转身跑下山包,随即,一片声的传令声响起。好在陶升的大营扎在西北角,离着混乱中心最远。又加上他部下最是精锐,人数也不过千余。这般一番传令,陆陆续续的,总算是将部下拢住了。
    
    
   96章:夜破连营(1)(完)

第96章:夜破连营(2)

    只是拢住归拢住了,却不敢擅动半步。左近几个营盘都乱成一团了,他要一动,必然被乱军冲散。到时候,没了兵,单枪匹马想要在这种混战中活命,不啻于痴人说梦。
    所以,他只能等。等自己一方各路头领将混乱止住,大家共进退,才可能有一战之力。而眼下,除了稳在这儿,再无他途。
    黄巾大营西北方向,离着不过三里处,一队队汉军屏息而立。无形的煞气,令的四周空气都似乎凝结不动。
    刘璋端坐火云驹上,噬血大枪已然抖开,满面萧然的看着前面大营。眼眸中,半分波动也无,沉凝的如同一块坚冰。
    颜良文丑不时的伸长脖子往前眺望,脸上一片急不可耐之色,有心张嘴催促,但是望望刘璋的面色,终是强自忍住。
    抬头望去,夜空中月影渐移,已是即将三更了。刘璋端坐马上的身躯微微一挺,如冰寒般的杀气更形愈烈。
    此次夜袭,他与沮授两人分在两处。沮授带着臧霸、徐盛、褚燕、丈八四人,各领五百军潜到蓟县东南。那些火光不过是事先架好的柴堆,浇上桐油,待到时辰到了,依次点燃而已。
    两千人足足点了两三万堆。如此,在黑夜之中,乍然显现,于对方完全不防备的时候,必然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逼迫一些小股黄巾乱动。
    只要有一个动了,对于这些并无多少军事素养的黄巾军来说,接下来持续引发的整个大营的混乱,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乘其变而击之!这是刘璋与沮授二人定下的计策。汉军虽勇,然兵力以十倍悬殊,刘璋不得不预为之所,尽量减少己方的伤亡。此战,不单单是杀敌,最重要的是解蓟县之围。
    “启禀主公,贼子大营已然全乱。沮授先生那边已经发出信号,全部准备好了。”一个斥候奔到刘璋马前,低声禀报道。
    刘璋两眼射出森寒的光芒,轻轻颔首,随即将噬血缓缓举起。嘴中如冰凌子般吐出三个字:“擂鼓!杀!”
    咚!咚!咚——
    随着刘璋的命令,震人心魄的战鼓声忽然在暗夜中响了起来。先是短促的几声,随即如雨骈急般连成一片。
    传令兵纵马飞驰,一声接一声的“全军进击”的呼声,在军都山下的旷野上响起。
    首先应声而动的便是赵云和太史慈。扑啦啦迎着夜风而起的,正是一杆血迹淋漓的大旗。
    赵云、太史慈催动胯下战马,一千五百骑卒,先是慢慢小跑,渐渐开始加速。堪堪离着敌营不足里许之地,战马的速度已然全部提了起来。
    地面微微抖动着,万马奔腾之声,犹如天际闷雷,轰响在耳边,似欲要压到人的心上。
    血旗军奔行之后,张合的呼喝声暴起,五千手持缳首大刀的刀盾兵也开始动了。
    再后面,刘璋轻踢火云驹,将噬血背于身后,颜良文丑满面兴奋,狂吼着喝令中军亲卫紧跟其后。
    
    
   96章:夜破连营(2)(完)

第96章:夜破连营(3)

    月光下,八千大军犹如滚滚浪潮,向前涌动。由慢而快,终至形成奔雷之势。冲天的煞气,将夜的宁静彻底撕碎。
    满面紧张的陶升,在听到身后万马奔腾的声音后,登时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
    声东击西!
    汉军在东南方布置的必然是虚!真正的杀着却是来自于西北。而他,却非常不幸的由身处最后,而变成了首当其冲。
    “全军向后——,向后迎敌——”在短暂的震骇过后,陶升忽然声嘶力竭的大吼了起来。现在便是想跑也来不及了,只有拼死一战还能有一线生机。至于最终能不能活下来,一切便看天意了。
    整个营盘一阵大乱,所有人都惊惶的向后转动。只是暗夜之中,又是仓促传令,众士卒俱皆满面恐慌,如无头苍蝇般四下乱撞。
    轰!
    巨大的撞击声响起,随着这一声响,低矮的寨栅瞬间被撞飞到半空。接着便是一片凄厉的惨叫声响起,无数的骑士蜂拥而入,如同滚滚洪流,势不可挡。
    月光下、火影中,血旗军骑士手中清一色的制式长刀,耀起璀璨星光,恍如平原之上,忽然绽放了一朵银花。每一起落间,便是鲜血四溅。
    全速奔驰的战马,如同重型坦克一般,许多人尚未及反应,便被撞的口鼻喷血,手脚颤动的飞了出去。
    一千五百骑军,骤然冲击一千乱成一团的步兵,其结果自是毫无半分悬念。哪怕是陶升精选再精选的精锐。
    陶升两眼血红,催马往东南方奔窜。什么麾下军士,什么围攻蓟县,这一刻,他唯一存于脑中的念头就是逃!先保住小命才是首要的!
    只是才不过奔出几步,耳边便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那马来的好快,似乎蹄声刚起,便已到了身后。
    陶升骇然中回首,入目处却是身边十余个亲卫,正惨嚎着纷纷跌落马下。
    自众亲卫中,一员白袍小将显现。手中一杆虎头亮银枪舞的如同瑞雪纷飞,眨眼间,似是便刺出了数十枪。
    银光晃成一树梨花,随着枪尖的残影之中,却是刺目的血花迸现,凄迷而令人心颤。
    眼见这小将不过一晃之间,便杀光了自己的亲卫,随即向自己冲来,陶升不由的心胆俱裂。抬手狠狠抽打胯下战马,拼命向外逃窜。只是那马吃痛之下的长嘶刚出,陶升耳边便传来一声锐啸。
    随着那啸声响起,陶升只觉身子忽的一颤,随即一阵冰寒之气霍然自胸间扩散。一霎那间,全身的力气如潮涌般向外泄去。
    “哈哈哈,子龙将军,这番功劳却是某先抢到了,恕罪恕罪啊。”耳边传来一声豪迈的大笑。远处一个手持大戟的将军,正大笑着向那开始的白袍小将喊道。
    陶升伏在马上,心头仍然有些迷糊。只是,片刻间忽然感到胸前好痛。他努力的低头去看,却觉得似乎连低头的力气都没了。嘴中大口大口的涌出鲜血,模糊中,一截闪着寒光的小戟赫然露出在胸前。
    噗通,陶升身子一歪,栽倒马下。两只眼睛渐渐的失去了神采,耳边无数的声音慢慢远去,终至不闻,无边的黑暗随即将他整个吞噬。
    
    
   96章:夜破连营(3)(完)

第97章:父子相见(1)

    乱成一锅粥般的黄巾大营,在汉军猛然从背后杀来,便犹如一锅热油中,忽的倒入了一碗冰水般,彻底炸了开来。
    所有人都懵了头。没人清楚,现在究竟是什么方向才是安全的。从东南方往西北退来的人,尚不知道后面遭了袭击。而原本处于西北的各营,骤然遭到打击,却下意识的往东南而退。
    两下这么一碰,马嘶人喊之际,挤在中间地带的,瞬间便被相互踩踏死了一片。
    两边的人为了活命,此刻早已红了眼睛,但凡挡在身前的,哪还管是不是自己人,哭喊咒骂着便拼了命的招呼上去。
    围着蓟县城数十里方圆之内,十万人挤到了一处,放眼四周,到处都是胶着到一起厮杀的人。只不过悲哀的是,处于杀伐最惨烈的中间,少有汉军的身影,那一对对纠缠到一起的,竟然几乎全是黄巾军自己。
    炸营!彻底的炸营!
    所有人都完全失去了理智,如同一只只野兽,两眼血红着,只是为了杀而杀,甚至连逃命都忘了。
    赵云太史慈率领血旗军绕场而走,将逃窜到外面的小撮儿黄巾斩杀尽绝,绝不往中心地带去。骑兵最忌讳陷入重围,失去了奔撞之力的骑兵,并不比步兵强多少,一旦陷入重围,甚至还不如步兵。
    两人皆是通晓战阵军机之人,哪肯犯这种低级错误。将血旗军一分为二,一个从左往右转,一个从右往左转,如同两盘高速运转的齿轮,将露出外围的鲜活的生命,瞬间变成一具具尸体。
    “停!全部停下!”带着五千刀盾兵的张合,此时却已然杀入了阵中。足足近半个时辰后,这才高声传令,喝令全军停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