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105部分

医圣记-第105部分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铺子里鸦雀无声!
    ****(未完待续。。)

第147章小有名气
    第147章小有名气
    野山参?
    众人懵了下,顿时哑口无言。
    气氛极其尴尬。
    方才笑得最大声的几个人,现在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想走,又觉得灰溜溜的。他们都立在原地,等陈璟先走。
    秦六更是哽住,半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一口气,再也透不过来。
    原来丢脸的,只有他秦六一个!
    想到这里,越发觉得难受。
    “我看看!”吴先生忍不住,趁那株人参尚未包起来,凑上来看。
    廖掌柜的东家和宗德堂比较熟悉,自然要给吴先生面子。
    于是,他们把那株参,给了吴先生看。
    班先生也凑上前。
    “这参,其他倒好说,但是铁纹不够密。。。。。。”班先生低声和吴先生道。
    “我也是如此看的。”吴先生悄声回答道。
    这株参,参体和根茎等长,灯草心,人形短横体,珍珠尾明显,但是铁线纹不够密集,像种了十年以上的老参,绝不像野山参。
    “参茸行不敢卖假药。”班先生又道,“问问这药是谁鉴别的。”
    吴先生点点头,低声问廖掌柜:“这参,是哪位药师鉴别的?”
    他们几个人在柜台前嘀嘀咕咕的。
    其他人想听,又不太好听。
    廖掌柜觉得,这样耽误做生意,就笑道:“今日开市大吉。您和陈少东家给了敝号好彩头。不如,后厢房喝茶,咱们慢慢说。”
    “也好。”吴先生和班先生答应。
    廖掌柜又上前。悄声问陈璟。
    陈璟却笑道:“不喝茶了。我已经耽误了不少时日,要早点回去。您把参包好,我这就要走了。”
    然后他上前,拿了那参,笑着对两位先生道,“多谢承让。这么好的野山参,若不是您二位相让。我也买不到。这参,有三十年吧?”
    “唐老先生鉴定的,足足三十年年。”廖掌柜笑道。
    吴先生和班先生怔了下。
    其他人也愣住。
    唐老先生。。。。。。。
    来药市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唐老先生?就是越州萧县的唐老先生,整个两浙路医术最高的大夫。
    他鉴定的人参,自然差不了。
    吴先生和班先生脸色微变。
    三十年的野山参,算得上极品好参了。
    接下来几天的药市。也许能碰到更好的。也许不能,都要靠运气。因为野山参是挖参人从山里挖来的,并不像种植参,每次都有。
    他们错失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好东西就在他们眼前溜走,这种痛苦难以言喻。
    吴先生更是后悔不跌。
    “是唐老鉴定的参啊。”有人低声道,“这少年很厉害。宗德堂的两位先生都拿捏不准,要不然他们家少东家也不会喊这位陈少东家来看。”
    “是啊,陈少东家少年英才。唐老鉴定的参。自然是真的了。”有人附和。
    吴先生和班先生沉默。
    他们仍是对这铁线纹心有疑惑。
    但是唐老鉴定的参,他们也不敢质疑。论起来。唐老先生更有权威。
    陈璟付了钱,拿了药,从店里离开了。
    出了这家铺子,朱鹤和阿来他们几个,都大笑起来。
    “东家,您方才真是吓死我们了!”朱鹤道,“他们都在说您买了假参。原来这参是真的。”
    “是真的。”陈璟笑道,“这株参难得了,差点被宗德堂买走。要不是他们起哄,吴先生有意让我出丑,不肯仔细鉴定,我也不会这么顺利买到。”
    “是啊!”朱鹤哈哈笑,“东家好运气。东家,今天算是好彩头!”
    陈璟点点头,深以为然:“开了个好头,的确是好运气。”
    阿来和阿吉他们,也笑了。
    “东家,看那些人,方才还骂您,转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解气!”阿来道,“今天真痛快。”
    “所以说,人要有真本事!”陈璟趁机对他们几个道,“要是没本事,就要被人取笑;若是有本事,那些取笑你的人就会自取其辱。”
    “是!”阿来几个连忙道。
    他们几个,和陈璟年纪相当,都是李家的家奴。
    陈璟不是他的主子,年纪又小。说敬重陈璟,那句话空话,心里对这个少东家不以为然。
    但现在,无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特别是宗德堂那两位先生都镇住,足见这东家多么厉害!
    “东家这么有本事,药铺做大指日可待。要是药铺成了大铺子,和宗德堂一样有名气,我们这些小伙计,就成了老先生。到时候跟宗德堂的先生一样,走到哪里都是人人敬重,多么风光!”阿来在心里想。
    他认药有天赋,记性最好,陈璟一路上都在表扬他。
    阿来也因此而信心满满。
    阿吉和阿祥,也是敬佩陈璟的。他们俩,年纪还小,又忠厚老实,心思没有阿来那么活泛,想不到那么远。
    “东家什么药都认得,真厉害。”清筠这时,也说了句。她从担心惊恐,到放心喜悦,心里大起大落,脸上涌出了红潮,半晌退不下去。
    滢滢双眸添了春|色,更是动人。
    “是的,我也觉得我真厉害。”陈璟道。
    朱鹤听了,哈哈大笑。
    他终于觉得陈璟幽默,而不是自大。
    心境变了,同样的话,听在耳里,意思完全不同了。
    买到了这支参,大家心情都很好,一路把参茸行逛了个遍。
    而后,陈璟又买了三株种植参。一株二两,两株一两半,总共花了七百两。
    朱鹤他们从前在李八郎的香料铺子。每次进货能有百两就不错了。
    陈璟半天的功夫,就花了二千两。
    朱鹤咋舌,觉得投入太大了。
    “东家,这些药真费钱。”朱鹤道。
    “嗯。”陈璟笑道,“这原本就是名贵药。更贵重的,还在后头呢。”
    “啊?”朱鹤吃惊,“还要买野山参?”
    “不是。”陈璟笑道。“还要买牛黄、鹿茸、燕窝等,还有各类细料,比如珍珠粉、何首乌、阿胶等。这些。每样都贵,加起来远胜过野山参了。”
    朱鹤点点头。
    他们接着看人参。
    清江是江南最大的药市,所以来买药的,不乏大药铺。有钱的人多得很。好的参很快被买光了。
    陈璟看了半天。再也没有如意的,只得明天再来。
    从参茸行出来,他们又折回了药会。
    已经是半下午,骄阳西落,挂在远远的树梢。
    温度降了下来。
    大家都有点冷,又饿了。
    药会仍是人山人海,挤不进去。
    挤了片刻,陈璟就把伙计掌柜招呼出来。
    “先去吃东西。今天只怕是赶不上了。这些药商,大概都是江南西路的。买好着急赶回去。”陈璟笑道,“咱们不和他们挤了,明早再来吧。”
    众人点点头,跟着陈璟,离开了药会。
    他们寻了家铺子,吃了顿热菜热饭。
    炖羊肉、炒鹿肉,味道很不错。
    陈璟大快朵颐。
    吃了饭,陈璟对朱鹤他们道:“你们拿了人参,先回客栈。我和清筠还有事。。。。。。”
    “好啊。”朱鹤笑笑。
    他们自然不会去追问什么事。
    大家在铺子门口分开。
    已经是黄昏。灿红晚霞铺满了天际,似锦缎。艳红的霞光萦绕周身,清筠面颊也红红的,很娇艳。
    “东家,咱们做什么去?”清筠低声问陈璟。
    “去买鞋子啊。”陈璟笑道,“你的鞋子不是挤破了吗?我说了要赔你一双鞋子的。”
    清筠看了看自己的脚,左边的小脚趾已经露出来,葱绿色的袜子也被踩得黑乎乎的。她只带了两双鞋。这鞋子坏了,就没得换。
    现在又没空做。
    反正要买的。
    “谢东家。”清筠道。
    两人问了路,去了集市。
    药会这几天,清江是最热闹的,晚市才下立马接上了夜市。
    街上也是客来客往。
    药会这几日,清江的热闹,不亚于苏州、杭州。
    他们在街上找了半天,终于在街尾,找到了一家鞋袜铺子。
    清筠看中了双银红缎面的棉鞋。
    鞋子很好看,试了试也很合鞋,清筠很喜欢。
    陈璟就问:“多少钱?”
    店家笑眯眯道:“三百文。”
    清筠立马把鞋子放下,对陈璟道:“东家,婢子不要这鞋子,也太贵了!回家做鞋,怎么也花不了几十文钱。。。。。。”
    在望县,这么的一双棉鞋,也不过百文钱。
    但是今日的清江,药商云集,大家少不得买东西。就好像后世火车、机场,东西特别昂贵一样。
    “买了。”陈璟道,“快点买好,回去歇了。”
    清筠不肯给钱。
    陈璟自己身上,也有几两碎银子,就帮忙付了。
    从店里出来,清筠提着鞋子,一直不说话,沉默垂头,跟在陈璟身后。
    “把鞋子换上吧。”陈璟道,“你脚上的鞋子都破成那样,不冷么?”
    清筠不同意。
    好半晌,她才低低道:“婢子头一回穿这么贵的鞋子。”
    陈璟笑笑。
    他把清筠拉到了街角,让清筠扶住墙,他自己蹲下去,帮清筠脱鞋。
    清筠紧紧咬着唇,没动。
    陈璟见她的袜子松了,又帮她理了理袜子。她的脚小巧玲珑,脚面很窄,盈盈一握。
    理好了袜子,陈璟帮她船上新鞋。
    旧鞋子,陈璟随手丢了。
    站起身,只见清筠低垂着眼帘,不说话。
    “走啦,回去睡觉。”陈璟道,“明日早起。”
    他没有回头看清筠。
    他知道,清筠肯定有脸红了。(未完待续。。)

第148章真假黄柏
    第148章真假黄柏
    陈璟回到客栈的时候,朱鹤他们都在大堂,和其他药商们说话。
    瞧见陈璟回来,朱鹤高声道:“东家,东家!”
    陈璟往朱鹤这边过来。
    “东家,这位是台州的孔东家、这位是越州的张东家、这是苏州的徐东家。。。。。。”朱鹤把他认识的人,都介绍给陈璟,然后对他们道,“这便是我们明州望县玉和堂陈东家。”
    “幸亏。。。。。。”
    “幸亏。。。。。。”
    大家彼此见礼。
    “陈东家今天买了好参,眼力不凡!”姓徐的东家,对陈璟道,“听说宗德堂两位先生都拿捏不准,却被陈东家慧眼识珠。那参,还是唐老先生亲自鉴定的。”
    “运气。”陈璟笑道,“也是宗德堂的先生客气承让。”
    上午在参茸行,没有其他趣闻。
    所以,陈璟的事,成了今天最大的新闻了。
    半天的功夫,药会就传遍了。
    这客栈大都是药商,全部听闻了。听说玉和堂的人住在这里,急忙请了朱鹤来说话。朱鹤做了多年掌柜,人情往来应对得当,很快就和他们相熟。
    “陈东家年纪轻轻,又这样学识过人,是师从哪位高人?”徐东家又问。
    陈璟不好在外人面前,贸然说他是自学。
    这样说,不可信,而且惹人反感。显得他陈璟不可一世。于是,陈璟笑道:“是家学。。。。。。”
    “原来如此,陈东家是仰承先志。”几个人都笑道。
    家里父辈名声不显。也很正常。
    天下药铺林立,不出名的多得是。
    陈璟今日在参茸行,算是露了一手,小有名气。
    若是他单单买对了野山参,倒也没什么谈资,毕竟买对是正常的,买错才是新闻和笑话。
    但是。宗德堂在场。所以,不明情况的人,把话越传越夸张。最终成了望县玉和堂的陈东家,在参茸行胜过宗德堂的吴先生和班先生,一下子就传得沸沸扬扬。
    陈璟算是踩着宗德堂赢得了名声。
    大家都是同行,有共同的话题。陈璟就坐下来。和他们闲聊。
    他们对陈璟好奇。问东问西。
    陈璟也一一为他们解答。
    他学识丰富,态度谦和,客栈的人对他印象不错。
    谈了半个时辰,陈璟也从他们的谈话里,对两浙路、江南西路的药行,有了个简单了解。
    夜色渐深,寒气逼人。
    坐在大堂里,大家都觉得冷。就各自散了。
    陈璟和朱鹤回了通铺。
    他们说了会儿话,各自睡下。
    陈璟躺下。想着心思。
    他心里盘算着药市的事。
    不远处的清筠,微微侧脸,看了眼陈璟。黑暗中,看不清楚,却隐约感觉陈璟没睡。清筠又连忙把脸偏过去。
    第二天,他们早早起床。
    黑小子魏上幸也穿戴整齐。
    陈璟他们出门,黑小子突然跑出来,跟在陈璟身后。
    陈璟感觉到了,就停住脚步,问魏上幸:“怎么,你也要去药市玩?你爹娘知道吗?”
    魏上幸不回答,转身往回跑。
    “唉。。。。。。”朱鹤不解,“这孩子怎么了?”
    “不爱说话。”陈璟道。
    他们继续往前走。
    倏然,陈璟站住了脚步,回头望去。
    魏上幸远远跟着他们。
    朱鹤几个人都笑了。
    陈璟也笑了,冲那孩子招手。
    魏上幸顿了顿,脚步往后退了几下。他在原地,踌躇良久,不知是该回去,还是该到陈璟身边。
    须臾,他才慢腾腾的,蹭到了陈璟跟前。
    “想跟着去?”陈璟问他。
    魏上幸不回答,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面。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这样婆妈?”陈璟笑道,“若是想去,大大方方说出来,我便带着你去。”
    他们在船上十几天,这孩子从未跟他们说过话。
    只有他父母问话,他才会答一句,惜字如金。
    “想去。。。。。。”终于,他那难以开启的金口,最终吐出这两个字。
    声音有点暗哑。
    陈璟笑了笑,道:“那走吧。”
    阿吉拍了拍魏上幸的头,笑道:“怎么这个驴脾气?”
    大家笑着,去吃了东西。
    然后,就去了药王庙的药市。
    他们来得早,药市没什么人。
    药贩却早已起市,不停招呼客人。
    陈璟他们,去了一家药铺。
    铺子里什么药材都有,昨夜新添的,满满当当。
    “东家要什么药?”伙计招呼陈璟他们。
    陈璟看了看,把几位自己要的主药,都看了个遍。看完之后,陈璟觉得他们家黄连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