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84部分

医圣记-第84部分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璟和李八郎都笑了。
    蔡书闲起身,给大家斟酒,顺便也给陈璟斟。
    陈璟喝了两杯,不肯再多喝。
    蔡书闲就骂他酒品差。
    他们插科打诨,气氛好了不少,李八郎心情也转好了很多。
    临走的时候,蔡书闲走在后面,偷偷和李八郎耳语一句:“放心吧,我二哥会替你报仇的。三个月内,叫杜世稷死得好看!”
    她湿润温热的呼吸里,带着酒香,凑在李八郎耳边说了这么一句。
    李八郎心里一跳,身子微酥,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只记得她的气息。
    这气息,搅合得他一晚上都睡不踏实,梦里全是那姑娘的音容笑貌!(未完待续。。)

第117章账房
    在姚江休整了七天,李八郎和陈璟整理好行囊,回了望县。
    他的掌柜、三个伙计和贴身小厮扫亭,依旧跟着他们。
    至于杜世稷后来如何,都是蔡书闲写信告诉他们的。
    杜世稷的胳膊断了,县尊先不追究他的罪,让他先接上胳膊。杜家请便了名医,也没有接好。每位来的大夫,都会打听:这是谁下的?
    杜家一开始不肯说。
    后来没法子,只得说了:“是望县的陈央及。”
    “哦,那位治好了中风的陈神医啊。”有人恍然大悟。
    “这么恶毒下了人家的胳膊,算什么神医?简直是败类。”也有大夫骂道。
    陈璟的名声,经过杨家和明州其他大夫的一个多月的宣扬,已经普及了不少地方,姚江的大夫多少有点耳闻。但邢文定的事,让他在望县受到不少的质疑。
    他的医德,是最大的攻讦点。
    如今,又因为杜世稷,被更多的同行攻讦。
    随着陈璟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无医德也越传越盛。所以,他这个人,同行提及,多少是不屑的。
    虽然不屑,陈璟下了杜世稷的胳膊,他们都束手无策。这说明陈璟的医术,远在他们之上。
    医术比其他大夫高,惹得嫉妒;又因为行事无德,其他大夫们攻击他就越发狠毒,渐渐把陈璟描绘成一个大奸大恶之徒,十句话有九句话是恶毒的。而且都是杜撰的。
    谣言就是这么可怕。
    这话,陈璟自己都听说了几句。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坊间市井。渐渐忘记了陈璟的好医术,只记得他的无医德,觉得他这个人有点妖魔化,都害怕他,甚至用他的名字来恐吓小孩子。
    “要是你不听话,陈央及就要把你的胳膊下了。”
    这话,都成了市井俚语。
    一开始只是在姚江说。后来也慢慢传到了望县。。。。。。
    陈璟的名声,在姚江先臭了。
    半个月后,杜世稷的胳膊。被大夫们接得乱七八糟。
    杜家也来人到望县,找陈璟,希望陈璟去接。
    陈璟不去。
    “你不去,我们就不走了。”杜家的人对陈璟既恨又怒。居然撒泼。想把陈璟架去姚江。
    陈璟静静看了他们几眼,然后温和的问他们:“你们的胳膊也不想要了?”
    杜家的下人吓得脸色苍白,屁滚尿流从望县滚回去了。
    第二天,杜世稷的父亲,亲自来请陈璟。
    说是请,那架势恨不能扇陈璟两个耳光。
    已经半个月了,杜世稷的胳膊失去了只觉,快要僵硬了。将来哪怕是接上了。以后只怕连筷子也拿不动。
    等于就是废了。
    但是不接上,杜世稷人都要废了。
    杜世稷的父亲就忍着一口气。上门请陈璟去接骨。
    “不去。”陈璟道,“若是不犯法,我都想杀了他。但是卸他的胳膊,不犯法。他要死要活,与我无关的!”
    “你小小年纪,就这么恶毒!”杜世稷的父亲好意来请,却听到这话,气得大骂,上前要掴陈璟耳光。
    陈璟绕开了。
    杜世稷的父亲不甘心,甚至下令叫人把陈璟带回去。
    “哦,你们的胳膊也是不要的?”陈璟说。
    于是,下人们都吓住了。
    杜世稷的父亲铁青着脸从望县离开。
    陈璟的大嫂不知道缘故。
    她问陈璟。
    陈璟也没有隐瞒,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仔细和大嫂说了。
    李氏吓了一跳。好在李八郎现在平安无事,李氏也松了口气。她想了想,对陈璟道:“取人性命,那是损了阴德的。你还是去给他接上吧。”
    “不用啦。”陈璟道,“那是白眼狼,吃不得亏。杜世稷已经快二十岁了,看他父亲的性格,就知道他的性格不会好转。接好了,将来还是要杀我的。有八哥的事先。。。。。。”
    李氏听了,心里也怪杜世稷。
    她咬了咬牙,装作不知道。
    倒也没有狠劝陈璟。
    后来,蔡书闲给陈璟写信,说杜世稷的胳膊,被一位姓唐的郎中治好了。那位老先生,是越州萧县人。
    陈璟就知道,是上次在明州遇到的那位唐老先生。
    整个两浙路的杏林界,都尊唐老先生为首。
    只有他能接好陈璟下的胳膊。
    陈璟倒也有点意外:“没想到,唐老先生能有那么大的手劲。”他下的胳膊,想要再接上,必须精通接骨,而是手劲要大。
    如果没有手劲,或者接骨术不高超,也治不好。
    唐老先生,比陈璟想象中更加厉害。
    李八郎也看了信,知道杜世稷胳膊接好了,不免气愤,骂道:“那狗贼时运倒好,碰上了个好大夫!”
    说“好大夫”几个字的时候,他咬牙切齿。
    陈璟笑笑。
    后来又收到蔡书闲的信,说杜家要花三万两,来填补杜世稷犯的事,全部推到家奴身上。
    蔡书渊不依不饶,定要告杜世稷。
    杜家又贴了一万两。
    总归四万两,县尊和蔡书渊分了。
    蔡书渊拿出八千两,给蔡书闲置办了田庄和宅子,将来就是蔡书闲的陪嫁;至于剩下的钱,蔡书渊自有用处。
    “。。。。。。什么用处呢?”李八郎和陈璟猜测。
    蔡书闲公然暗示,那么用处必然和杜世稷有关了。
    “是不是要对付杜家?”李八郎悄声道。
    “对付杜家,哪里够?”陈璟笑道。“杀杜世稷,倒是足够了。”
    李八郎微怔。
    杀了杜世稷,就不是得罪了杜家吗?
    这件事。杜家可能一时没有证据,但是肯定要怀疑蔡家和李八郎,将来也要查到他们身上的。
    必须快点强大起来,李八郎想。
    蔡书闲这封信后,很长时间没有来信。
    又过了两个月,听说明州去了命案。
    这桩命案,虽然发生在明州。却和姚江有关系,所以望县、姚江这边也听说了。
    杜家大公子杜世稷去明州拜年,然后就留在了明州。和亲戚家的孩子们上元节去闹市看花灯,结果被割喉,血溅当场。
    凶手不知去向。
    听说凶手武艺高强,杀人之后隐没人群。连杜世稷身边的朋友都没有留意到。
    等他们注意到杜世稷倒下的时候。杜世稷的喉咙已经破了,鲜血直接喷出来。
    这桩惨案,是当街闹市发生,影响恶劣。
    一时间明州都关了夜市。
    杜世稷是姚江的人,但是他不是死在姚江,姚江的县尊就不用承担责任;而姚江的其他人,比如蔡书渊,更没有关系。
    姚江的县尊暗中揣测。是不是蔡书渊派人做的。
    但是想想,蔡书渊在姚江。想杀杜世稷还是挺容易的。
    可最后没有在姚江动手,而是在明州府,县尊不用承担这件事的恶劣影响,不影响仕途,县尊心里也感激。
    所以,到底是不是蔡书渊做的,县令一点也不关心。
    杜家行事嚣张,得罪的人不少。
    杜世稷喜欢打马球,从前在明州也得罪过人。
    明州有位皇商的公子,和杜世稷打马球,从马上跌下来,当场丧命。当年那件事,闹得很凶,两家也成了仇。
    杜家首先怀疑那皇商家,暂时没有还没有怀疑到姚江蔡氏头上。
    总之,他们那边,焦头烂额。
    李八郎听到消息后,一个人沉默了良久。
    “。。。。。。我想去路口,给华灯和孟先生烧点纸钱。”李八郎对陈璟道。
    华灯和孟先生,就是死在杜世稷手里的小厮和账房。
    如今杜世稷有了报应,自然要烧钱告诉一声。
    “好啊,你去吧。”陈璟道。
    他没有跟着去。
    李八郎的一块心病,就彻底放下了。
    而后,杜家查了很久,誓要查到凶手为止。
    李八郎跟陈璟说:“我觉得,是蔡二哥做的。”
    陈璟点点头,道:“我也觉得是。”
    “我要赶紧考中秀才,再考中举人,去做官。哪怕将来查到了蔡二哥头上,我也能保他,保住蔡家!还有你,央及。”李八郎道。
    从此,他就一头扎入学习中,简直拼命。
    这些,都是后话了。
    ——*——*——
    陈璟和李八郎从姚江回来,他们带的人,先安顿在铺子里。
    铺子带个小小后院,有四间小厢房,可以堆房货物,也可以住人
    七弯巷屋子太小,李八郎的人,全部安排在铺子后面的厢房住下。
    陈璟想,人齐全了,接下来就要去清江药市,采购药材;等药材买到了,再招个坐堂先生。
    只是,账房死了。。。。。。
    九月初的半下午,秋阳暖融,金色光线斜旎。
    清筠在院子里洗布料。
    这是大嫂中午从箱底翻出来的料子,有点发霉了,让清筠赶紧洗出来,晾干看看能不能做鞋底。
    “清筠。。。。。。”陈璟从窗口喊她。
    清筠听到了,身子微顿。
    她依旧低着头,轻轻回了声二爷,没有看陈璟。
    自从上次洗澡那件事过后,清筠再也没有正眼看过陈璟。不管陈璟怎么同她说话,她都是低垂着脑袋。
    “清筠,你识字吗?”陈璟问她。
    清筠又是一愣。
    终于,她缓缓抬起头,看了眼陈璟。触及到陈璟的眼神,她又微微撇开目光,不和陈璟对视,道:“识得几个。。。。。。”
    “几个?”陈璟笑道,“你学过写字吗?”
    院子就这么大。
    陈璟问话,不仅清筠听得到,在屋子里做针线的李氏、在耳房读书的李八郎,也都听得到。
    他们都竖起了耳朵。(未完待续。。)

第118章女账房
    清筠抬眸,疑惑看了眼陈璟。
    “没学过。。。。。。”清筠道。
    说罢,她又低垂了头,继续洗布料。她发丝浓密鸦青,梳了低髻,有半缕青丝却滑落,低垂在耳边。暖阳照耀下,她的头发泛出温润的光泽,映衬着雪白肌肤。
    黑发雪肤,娇嫩喜人。
    从陈璟的角度望去,可以看到她轻垂的羽睫,像两把小扇子,忽闪忽闪的。
    “她是认得几个字的。”李氏听到陈璟问,又见清筠回答不清楚的样子,就从屋子里出来,站在屋檐下,手里拿着针线慢慢做着,道,“我每个月都要对账,她在一旁替我算。我认得的字,都教过她。”
    李氏教清筠认字,其实不是为了替她看账,而是因为陈璟的哥哥陈璋是个读书人。
    将来清筠给陈璋做妾,若是半个字不认识,李氏怕陈璋嫌弃她。
    自己塞给丈夫的偏房,不能太过于窝囊,否则丈夫怀疑李氏的私心。
    所以,李氏教清筠认字,是出于这个目的。
    她希望清筠能记住几句诗词,将来陈璋和她说话,哪怕不能两人对吟,也能明白陈璋再说什么。
    “那就是差不多的字都认识了。”李氏出来说话,陈璟也不好再隔着窗牖,他只好也从屋子里出来,“大嫂,您教过她写字吗?”
    “这个,倒没有。”李氏笑了笑,“从前要教的。她笨。手笨重,教了半个月,我也烦了。就没多教。她至今不会拿笔。。。。。。”
    李氏教清筠认字,也不是专门抽出时间来教的。
    只是每次对账,都会告诉清筠,刻意引导她。
    日积月累,差不多的字,清筠就认识全了。
    至于写字,李氏原本是打算教的。只是。清筠在这方面真没有天赋,李氏也不是老夫子,没耐心;那时候。陈文恭和陈文蓉年纪小,李氏要照顾孩子,还要服侍丈夫,一天真正空闲的时候很少。
    教了几天。清筠表现差强人意。李氏就放弃了。
    人,大多数都是平凡的,全能的人很少。
    像清筠,心算厉害,人又勤奋,针线活做得很好,已经比普通人厉害多了。但是写字方面,她是真的没有天赋。
    李氏又没有系统教过。
    至今她认字。却不会写。
    “这问题也不大。”陈璟走到了正屋,“大嫂。我有句话和您说。”
    清筠不由侧耳倾听。
    陈璟却和李氏进了屋子。
    “。。。。。。咱们没有家奴,外头的账房一时间也难找到合适。去旌忠巷借人,他们就把咱们的底细摸清楚了,这样不好。
    不如,您把清筠借给我,先顶用一段日子。等我聘几个账房,相处几个月,看看人品,彻底放心了,再把清筠换回来,您说呢?”清筠听到陈璟这样对李氏道。
    他们说话,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
    清筠心里直跳。
    她的头更低了,使劲揉搓手里的布料,恨不能把这块料子揉碎,来压抑心中的情绪。她感觉一阵阵的热浪蓬上来。
    半晌,这热浪才缓缓退下去,惊觉很凉。可见方才那个瞬间,她脸有多么热。
    幸而没人看到。
    “她能行吗?”李氏却道,“别叫她误了你的事。”
    “谁也不是天生的账房。”陈璟笑道,“清筠的心算本事,几十年的老账房都比不过她。单单这一点,就比很多人强。”
    李氏微微沉默。
    然后,她声音微低:“清筠呢,我当她是女儿养大的。虽说是丫鬟,也是不打不骂,精贵着呢。给你使唤,可以的。但是她做得不好,你告诉我,我再说她,你可别怪罪她,也别骂她。”
    李氏骂清筠,清筠无所谓。
    但是外人骂不得。
    李氏怕清筠做不好,最后受陈璟的埋怨,落不得好。所以,李氏先和陈璟挑明。别这会儿要清筠去顶事,回头清筠做得不对,又怪她碍事。
    陈璟失笑:“您见过我骂谁?”
    李氏笑笑。
    陈璟脾气不急不躁的,说当面骂人,他大约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