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104部分

西凉铁骑-第104部分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贵神速,你三人即rì起点齐兵马,向三县进发!”
    “诺!”三人齐齐拜道。
    “你们的职责就是守住城池,只要城池不失,就是大功一件,明白吗?特别是乌兰,无论敌人使用什么招数,你的职责就是守住成略!”贾荣再次叮嘱道。
    三人躬身应诺。
    贾荣十分怀念张立等人在身边的rì子,如今金城郡的大小事务都需要贾荣一一处理,幸亏身边有李文候相助,不然贾荣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了,还是麾下的人才太少。
    金城郡被反攻了下来,贾荣自然要向汉帝禀告这一好消息,如今这样天大的功劳摆在眼前,就算是那些世家想要挑毛病也挑不出来了。
    现在自己就是金城郡的一把手,做什么事情完全感不到束手束脚,在此之前所有忠于大汉的份子都被韩遂代为处理了,除了城内的土豪还有极个别的世家,金城郡就是自己的一言堂。
    贾荣想着,若是汉帝再为难自己,索xìng就占地为王,不听朝廷的号令,历史上的韩遂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也没见汉帝怎么着他了,反而下旨招抚;而今自己的实力较之韩遂只强不弱,恐怕那些世家也没想到会这样吧,想起袁隗那老匹夫听到自己完全占据了金城郡时会发出怎么样的表情,贾荣感觉前所未有的痛快。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就是汉帝意图不轨的下场!
    贾荣也想着能把汉阳郡也完全占据下来,这样一来算是将韩遂逼的无处可去,而这时汉帝会再次将矛头指向自己,放任韩遂和大汉较劲,贾荣能在后方得到喘息,西凉军、叛军、大汉三方保持平衡,才能让西凉军取得发展。
    好消息同样通过快马传到了灵州,贾荣的意思很简单,若是有可能的话,希望张立等人能来金城郡,现在的金城郡就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治理类的人才贾荣根本没有,这也坚定了贾荣办学校的想法,有了自己的人才基地,就不怕将来攻下城池面临无人治理的问题。
    贾荣获得大胜的消息传到雒阳,朝堂震动,汉帝听闻贾荣传来的捷报之后,良久无语,平rì里争吵不断的朝堂更是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吃惊着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大将军何进就感觉挺痛快的,那群夫子每rì在朝堂之乎者也,可没少和自己做对,看到他们在贾荣那里栽了一个大跟头,窃喜不已,不管怎么说,贾荣都是一名武将,一个文人眼中难登大雅之堂的匹夫。
    缓和了一下情绪,汉帝缓缓说道:“贾荣将反贼攻占的金城郡夺回来,功不可没,功不可没啊!”
    汉帝实在没想到当初为了维护大汉皇室的威严,将贾荣置于几乎是必死之地的平襄城,贾荣不仅阻挡住了叛军,并且反过来将叛军占领的金城郡给夺了回来,连rì来因为大汉境内反贼不断作乱的焦急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取得胜利始终是好事,不过这样的好事是贾荣办成的多少让汉帝有些焦虑。
    只要贾荣不是傻瓜,一眼就能看出之前派他去平襄的目的,汉帝真是担心贾荣夺回金城郡后会不听朝廷的号令,妄自尊大,贾荣的事例都在那摆摆着呢。
    太傅袁隗首先反应过来,拜道:“圣上,金城郡太守遭到反贼的杀害,幸亏贾校尉力挽狂澜,将金城郡夺了回来,真是可喜可贺,只是金城郡经过战乱,民心思定,还望圣上早rì派遣太守前去金城郡,以免节外生枝!”
    群臣汗颜,袁隗的话前半句听着还像是那么回事,怎么越听就越差强人意呢,什么民心思定,节外生枝,摆明了是怕贾荣占据金城郡不听号令,袁隗和贾荣不对付的事情如今在整个大汉都不是什么秘密了,成了雒阳许多人饭后的谈资,不光是未来世界的人,古代人也很八卦的。
    就拿贾荣的那番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言论吧,而今成为了大汉士子普遍议论的话题,反对者有之,赞同者更是不缺,有的叛乱者甚至直接拿着做口号。
    张让扯着嗓子拜道:“圣上,贾荣夺回反贼占领的金城郡,实乃是大汉之福也,像贾荣这样的忠臣良将,应该受到朝廷的封赏,不然其他的领军将领会作何感想。”
    汉帝点点头,张让的说法句句在理,而今的大汉不是太平盛世,叛乱不断,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将领寒心,等于间接的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再说贾荣也不是什么好鸟,若是逼得太急伙同韩遂一起叛乱,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这点汉帝还是能看明白的。
    只是如何封赏贾荣却成了一个难题,封赏重了汉帝不想,封赏轻了唯恐其他将领寒心,毕竟贾荣明面上还是大汉的将领,没有表现出什么违逆。
    “诸位爱卿以为该如何封赏贾校尉?”汉帝问道。
    贾荣的护羌校尉与中郎将的职位差不多,不能单一的以为是一个校尉,职比两千石,和太守同等俸禄,属于大汉很有实权的一个武职,只是近年来汉朝与羌人战乱不断,这个职位也失去了以往的影响力。
    蔡邕拜道:“圣上,护羌校尉贾荣攻下金城郡,不如将金城交予其治理,一来避免了虎视眈眈的汉阳郡叛军,二来有护羌校尉在金城郡,羌人不会犯上作乱,一举两得。”
    汉帝有些意动,这样一来,军力就能省下许多,何乐而不为,只是交给贾荣,汉帝实在是不放心,贾荣本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再占有金城,岂不是放任他发展实力,假以时rì,又有谁能调动他,近rì汉帝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对于将领的任命更要小心谨慎,从之前的各州安置上刘家的人就可以看出来。
    “此事荣朕再想想,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事?”
    太尉张温拜道:“孙坚带领军队已经平定了长沙的叛乱,而今正驻扎在长沙城内,以震宵小!”
    汉帝大喜道:“即rì起封孙坚为长沙太守,治理长沙之事!”
    张温拜谢,孙坚是他举荐的人,孙坚得到了封赏,他的脸上自然也有光。
    相比而言,贾荣的待遇就差多了,孙坚平定的是内部的小叛乱就能被封为一郡之守,而贾荣呢,打下了叛军占领的金城郡,一眼就可以看出到底是谁的功劳大,贾荣的功劳若是世家中的某一个获得,估计就成为了下一个大汉名将,国之栋梁。
    蔡邕嘴巴张了张始终没有再出一言,而今朝堂之上对贾荣有意见的大臣实在是太多了。
    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一下,你们的支持就是铁骑不断进步的动力,过年了,每个人的事情都很多,断崖一定坚持写下去,也希望读者朋友阅读之后来上那么几票,给断崖来一点jīng神上的支持!
    今rì有加更,大家一起努力昂!

一百六十四章:金城太守
    有的官员甚至把大汉的一些反贼和贾荣联系在一起,原因自然是贾荣的水舟之论,可以说,贾荣的名字每天都会在汉帝的耳朵里滤上那么几遍,不过这些消息对贾荣都是不利的。
    汉帝最信任的人始终是张让等宦官之流,从朝堂上下来之后自然要问及他们对贾荣的封赏一事,特别是张让今rì在朝堂上的一番言论让汉帝幡然醒悟,由此对宦官更加的信任。
    张让拜道:“陛下,今rì长沙传来捷报,圣上当即封其为长沙太守。”言罢,张让静静的站在一旁,以他对汉帝的了解,只要稍加点拨,汉帝肯定会明白该怎么做。
    果然不出张让所料,汉帝拍了拍脑袋说道:“若不是阿父,险些误了大事。”
    “只是贾荣可信吗?”汉帝问道。
    张让拜道:“圣上可以考验一下贾荣,大汉国库空虚,世家有粮草而不支援,正可以以此考验一下贾荣的忠心。”
    “此话怎讲?”汉帝急切的问道。
    张让道:“陛下可以下圣旨,言称国库空虚,让贾荣筹备一些粮草,届时自会看出贾荣是否忠心,料想此时贾荣军的粮草无多,正是考验他的时候。”
    汉帝皱眉思考了一会儿,旋即说道:“就以阿父之见,贾荣的官职该如何封赏?”
    张让笑道:“圣上是想让边疆再起烽火还是安定下来?”
    “当然是想安定下来了。”言毕,汉帝不再发问。
    次rì朝堂之上,汉帝下旨“封贾荣为金城太守,治理金城郡!”
    即使贾荣是虎狼之臣,但韩遂却是切切实实的叛军,留下贾荣在金城抵御着韩遂的叛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何况金城郡的贫瘠是历朝历代公知的,每年不仅得不到任何的赋税,反而要倒贴上一笔,将这样的城池交给贾荣管理也没什么。。。
    其实袁隗事后也后悔了朝堂上说的,只要金城传来讨要粮草的消息,袁隗再出面不同意不就行了,何必在做的那么明显呢,好歹自己也是太傅,地位显赫,与一个小小的将军做什么对,这岂不是间接抬高了贾荣的身份。
    消息传到金城郡,西凉军的将领再次沸腾了,之前贾荣被贬职,他们跟着贾荣,职位当然会降低,而今贾荣又成为了太守,自然是一人得道,部下升官了。
    乌兰糜威二人在城内守军的接应下,很快占领了成纪、阿阳二县,三县互为犄角,一方有难,两外两方支援,姜羽镇守的平襄不仅是士气最高的,还是兵力最盛的,rì前贾荣走时留下了李顺的陷阵营驻守在平襄,正好便宜了姜羽。
    与贾荣的西凉军欢喜相反,韩遂已经第八次掀翻帐内的桌子了,嘴里不断的骂着“贾荣小儿,无耻之尤”之类的话,越想韩遂越生气,攻下汉阳郡只是一个愿望,而金城郡呢,则是韩遂的大本营,韩遂宁愿不要汉阳也不想失去金城,何况麾下大将阎行也被贾荣生擒。
    更为可恨的是,成纪、阿阳二县也轻易的被贾荣军给拿下,如今韩遂只有略阳显亲陇县望垣四县,势力一下子缩水了大半,汉阳郡的治所冀县还尚未被攻破。
    韩遂之所以得到消息仍旧和董卓对峙在陇关就是因为韩遂想取得汉阳郡,如今后路被完全截断,韩遂更不是不得不取汉阳,贾荣得到李文候的相助,军地鼎盛,不是自己所能够抵抗的,陇关的董卓也不是自己能够攻下的,最大的希望就是联军能快速的攻下郡治冀县。
    得知成纪、阿阳二县是因为城内的守军呼应才得以被攻破,韩遂将剩余四县中属于李文候的羌人全部调到了身边,不过韩遂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四县内的羌人早已先一步投靠了在阿阳的乌兰。
    这个时候,韩遂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将李文候派给自己的一万名羌人士兵当成了先头部队攻打汉阳郡治所冀县,联军的士气达到了最低谷,李文候的叛变,金城郡的丢失无疑是晴天霹雳,联军多月以来努力的成果,顷刻间化为了乌有。
    这一万名羌人士兵更是有苦说不出,事到如今,他们也想脱离韩遂逃回金城,经过了之前的事件,韩遂看守的力度加强了很多,只要发现逃跑的士兵立即格杀,先零羌的士兵后路被阻断,只好死心塌地的跟着韩遂。
    陇关的董卓也很快得到了贾荣占领金城郡的消息,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能看到韩遂吃这么大的亏,说实话还是第一次呢,高兴之余,董卓的脸sè沉了下来,贾荣为什么能毫不费力的将金城郡夺回来,这个值得深思。
    李儒道:“主公,如今贾荣已经占领了金城郡,有了和汉庭对抗的实力,即使朝廷的官员有心为难,也回天乏术。”说完这番话,李儒感觉十分的不甘心,若是董卓军占领了金城郡,实力必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董卓在西凉成名已久,陇西郡就是他兴起的地方,在陇西,董卓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威信,名义上董卓还是河东太守,只是连年来边疆战乱,董卓哪有空闲回到河东郡,可以说董卓的老巢就是在陇西。
    其实河东郡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的一点距离雒阳很近,只要雒阳有什么变化,加速行军不过几rì就能到达,再者古人都认为离京城越近的地方是好的,实不知天高皇帝远的舒服。
    董卓道:“贾荣占领的金城郡,韩遂小儿不rì即会撤军,传令让郭汜华雄回来吧。”言辞之间对华雄郭汜二人十分不满,贾荣这么快攻占了金城郡,这两个军中的大将竟然丝毫的消息也没传来。
    李儒点点头,赞同了董卓的说法。
    “文优,你说现在的贾荣还是当初我们认识的那个志远吗?怎么我越来越看不透他了。”董卓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贾荣行事不拘一格,从rì前在北地郡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到,而且还是一个不将汉室放在眼里的主儿,在雒阳的一番言论更是让天下震惊,汉帝此次封他为护羌校尉,镇守平襄,实际上却是想要铲除贾荣,没想到却被贾荣趁机收复了金城,世事难料啊。”
    李儒接着说道:“不过贾荣能快速将叛军占领的金城给夺回来,关键一定在平襄城外两万羌人兵马上,如果属下所料没错的话,一定是贾荣说服了羌人,而后利用羌人一举反攻金城。”
    董卓皱眉说道:“只是羌人如何会信任贾荣呢,此次羌人杀害了护羌校尉,已经没有了退路,难道会听信贾荣的一面之言?”董卓虽然是武将,但是谋略还是有的,这么基本的东西若是看不出来,也不用再混了。
    李儒笑道:“主公难道忘记贾荣军中的羌人士兵有很多这件事了,当初主公与羌人交战,贾荣趁势收编了许多的羌人。”
    董卓点头道:“的确如此,只是这件事与李文候的两万人马有何关系呢,要知道羌人是有很多的部落组成,仅仅是李文候一人也难以服众,更别提让两万人马归附了。”
    李儒不假思索的说道:“主公可知贾荣军中有一条规定?”
    “什么?”董卓疑问道。
    “贾荣军中无论是羌人士兵还是汉人士兵一律平等,就连军饷也是一样的,甚至军中的将领也有不少的羌人,贾荣再对城外的李文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取得李文候的信任十分的容易。”李儒对贾荣军中的一些事非常的了解,特别是贾荣军中的一些规定。
    董卓喟然长叹道:“如此一来,贾荣的实力必将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不如也!”
    旁边的李肃站出来说道:“贾荣有狼顾之相,当初就应该夺其兵权,这次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