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4部分

西凉铁骑-第4部分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快要接近村口的时候,贾荣才将秀儿放了下来。
    回到家后,贾荣找到李老头和他商议明天征兵的事情。
    贾荣道:“老伯,明天我就要和孩子们一块去县城,不知老伯有何建议。”
    对此,李老头长叹一声,说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无法阻拦,只是你在军队要保重,刀枪无眼。”
    贾荣道:“多谢老伯提醒,这半年来多靠老伯收留,才能有贾荣今rì,rì后必有报答。”
    “你能有这份心就行了,其实我早也看了出来小女对你有意;唉,这个丫头啊。”李老头说道。
    看着李老头那yù言又止的样子,贾荣说道:“请老伯放心,只要将来我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博取功名,一定会娶秀儿为妻,照顾她一生一世。”
    老伯,我也知道这只是空语,但如今我所能保证的,就只有这些了。”贾荣接着说道。

第六章:入伍
    李老头听完贾荣的话后没发表什么见解,只是一个劲的长叹。。 。
    “若是我不幸殒身沙场,马革裹尸,请老伯为秀儿另择良婿。我已与秀儿约定好了,三年之后无我音信,就让她另嫁他人。”贾荣继续说道。
    李老头说道:“其实我观公子乃非常人也,言行见解都独具风格,秀儿若是跟随你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以私心来说,我是不愿意你去当兵的。我没和你说过,秀儿的哥哥就是在死于战场的,我想着你和秀儿在村里安居乐业,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李老头接着说道。
    “老伯此言差矣,以我观当今天下,必乱也。如今宦官当道,欺弄皇权,民生凋敝,不出几年,天下必将大乱。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即使不去当兵,也不会如老伯所说平平淡淡的一辈子的。”贾荣说道。
    李老头听过贾荣的话后脸sè顿时变了,急忙说道:“以后公子这番言论可不能在人前说,这是要惹来杀身之祸的。其实我也知道当今的世道变了,只不过是爱女心切,不想你去当兵而已。”
    其后,李老头和贾荣说了一些战场上要注意的问题,虽然李老头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但活了大半辈子了,对于战场的许多事还是知道的。
    对于李老头,贾荣一直是心存感激的,自己刚来到汉朝时,是他收留了自己,教自己为人处事,像自己的长辈那么的关心自己。如今,听他口气,是打算让秀儿跟随自己,贾荣心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在战场上博取功名,让李老头和秀儿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第二天清早,村里的大人已经带着孩子主动到平时的训练场集合了,看来昨天李老头去各家各户做工作做的不错。
    村里大约有六七十户人家,有的家里没有男丁,所以总共有五十多个十四、五岁的小伙子,比昨天预计的要多那么几个,连逃过几次征兵的李喜也在队伍里面,可能是昨天贾荣的话对他有所触动吧。
    见人已经到齐,李老头走上前来说道:“这次你们去当兵,将有平时训练你们的贾公子带路,希望你们路上听从贾公子的吩咐,不要惹祸,凡事听贾公子的安排。”
    听了李老头的话,小伙子们都很兴奋,因为贾荣的身手那是大家公认的好,平时都很佩服他,打心眼里大家都认为由贾荣来当这个领头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接下来李老头嘱咐了贾荣一些路上注意的问题,家长们也是和孩子说着一些离别的话。秀儿躲在平时训练场后面的大树后面眼含热泪的看着贾荣,嘴里低声的呓语着,倾诉着对贾荣的不舍。
    大约半个时辰后,贾荣点齐了队伍,一共是五十四人,在家长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下,带领一群小伙子离开了,家长们跟在队伍后面送了好几里地,还是不愿回去。
    贾荣劝了好久,才将她们都劝回去。看着她们对着孩子的不舍,有的甚至一路流着眼泪,贾荣在一瞬间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自己是他们的领头人。
    贾荣没有在临走前去找秀儿道别,他害怕那样会更加的不舍。
    走到一处平地歇息的时候,贾荣让孩子们聚在一块坐下,然后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要记住,你们不是孩子了,而是一名士兵;士兵是什么,士兵就是只知道服从命令,令行禁止。到了战场上更是如此。”
    “或许在家中是以你们为尊,但到了军队里,你只是一名士兵,保卫边疆、战场杀敌是你们的职责。明白了吗?”贾荣接着说道。
    “明白了。”一群孩子齐声回答道。
    贾荣听后不满意的摇了摇头,说道:“大声点,一群大老爷们喊出那么大一点声音,不嫌丢人吗?重新回答,明白了吗?”
    “明白了!”孩子们是使出了吃nǎi的劲回答,远处一片小树林传来扑扑楞楞的飞鸟声。
    见此,贾荣满意的点点头。
    下面我会将你们分为两列纵队,以后走路可要注意了,你们是士兵,不是流氓,所以要走出气质来,走路的时候要昂首挺胸。在以后的几rì里由李喜来担任小队长,李力担任副队长,协同我指挥。大家有什么意见吗?贾荣道。
    “没有!”孩子们回答道,不过声音没有刚才的响亮,大家都在犯迷糊呢,贾荣和李喜不是不和的吗,怎么会让他当队长。
    似乎看出了孩子们的疑问,贾荣接着说道:“李喜他毕竟训练过大家很久,对大家的情况也是很清楚,由他来担任这个小队长很合适。”
    这时,李喜向贾荣投来感激的目光。
    接下来,贾荣交给孩子们两列纵队是怎么站的,怎样走整齐,看起来好多了。
    贾荣又向孩子们强调了军纪,也就是不擅自离开队伍,不破坏百姓的庄稼等等。其后,就“轰轰烈烈”的向县城里进发了。
    在前行的路上,贾荣遇到了临近几个村庄选出的“士兵们”。几个负责都这些“士兵”去县城的领头人,见贾荣他们搞的有模有样,就找到贾荣商量了一下,合到了一起赶路,几个村庄的人合起来也有三百多人,看起来也挺有那么回事了。
    这一次贾荣将队伍分成了五列纵队,选出五个小队长出来,有李喜这些小队长的头目,李喜原来的位置就有李力来代替了。
    经过几rì的奔波,贾荣他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当地的县城河池县,队伍也是走的有模有样了,几个村里的“士兵”对贾荣还是比较信服的,路人看到了这么一群走的齐齐整整的少年兵也都指指点点的。
    贾荣看着河池县沧桑破烂的城墙,贾荣真怀疑一打起仗来,这能经的起敌人的一次冲锋吗。
    城外有专门接待各地“士兵”的地方,在一个很大的露天广场里,每个村子里集合在一起。住的都是临时搭建的茅草房,看着那些茅草屋在风中摇摇yù坠,似乎一阵风就能把它吹倒。
    贾荣和在路上遇到的几个村的领头的挑选了相邻的一片住宿的地方,方便互相照顾。
    由于还有许多村的“士兵”没有到齐,所以还需要再等待几天。
    将这些“士兵”都给安顿好,闲来无事,贾荣带着李喜、李力、李顺李虎去了趟县城里面玩玩。
    县城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完全不是贾荣在乡下去的那个小镇所能比拟的。吆喝声、叫卖声连成一片,倒也有几分太平盛世的氛围。
    几rì后,“各路士兵”纷纷到齐,有的村里的“士兵”完全是一窝哄的过来的,没有一点组织纪律。
    这时县府要派来了一个领头的,与各村的领头的不同的是,大家要称呼其为将军。
    这个将军姓朱,人如其名,长的是肥头大耳,大腹便便,完全没有一副将军的架势,反倒像一个富家翁,据说他是县令的小舅子。
    这个姓朱的将军上任的第一天,带了几个随从,走到集训场的高台上。
    从朱将军的身后走出来一个长的文绉绉的、穿着长袍的人宣读了一下在军中的条例。
    贾荣听的很认真,因为他是李家村五十四号人的领头人,要对他们负责。军中的条例很严格,大概是知道这次的士兵几乎都是少年兵,所以更加的严格。
    其中一条是若有逃跑者,逃者斩,领头人罚二十大板;两人逃走,逃者斩,领头人罚四十大板;若有三人逃走,连带着领头人一起斩首。听的贾荣一阵发寒,在这里,没有什么人道主义,有的只是军令如山。
    在接下来的rì子里,这些个少年兵要接受训练,为期是一个月,说是一个月后要送往郡城里。
    每天,贾荣和这些少年兵的任务就是训练,训练的项目很枯燥、乏味,队伍前面站着一个拿枪的士兵,他每教一下,下面的士兵就学一下。其实就是拿着木枪叉叉刺扎,完全没有新意,而且他也不管你学与不学,反正一个月后就要送走了。
    士兵的饭是每顿两个馒头一碗稀饭,没有一点的营养,馒头也是颜sè发灰,据一个从外地逃荒而来的士兵说这吃的还是好的呢,现在许多的地方天灾不断,饿死了好多的人。
    几天后,别说是其他的少年兵了,就连贾荣也被这种训练模式给折磨的不耐烦了,就更别提什么训练的效率了,说难听点,完全是做白活。
    吃过饭后,贾荣思虑良久,决定去找朱将军,他来到朱将军的营房前,其实也就是用木头搭建的相对于贾荣他们住的比较高级一点的房子,姑且称之为营房。
    刚靠近营房,一个长的五大三粗,腰悬佩刀的士兵拦着去路,说道:“军营重地,不得乱闯。”
    听见这一声吼,吓了贾荣一大跳贾荣认识这个人,他是朱将军上任时带来的几个随从之一。
    。

第七章:新的训练方法
    贾荣急忙从怀里掏出几十文钱,硬塞到守门士兵的手里,低声说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留着给将军买杯茶水钱,请将军通融通融。' 。 '”
    士兵听了后美滋滋的笑了起来,第一次听到有人喊他将军,所以心情也格外的好,再加上贾荣塞给他的几十文钱,更令他喜上眉梢。看贾荣也是格外的顺眼,不声不sè的将银子收起,然后装作义正言辞的样子说道:“你来所为何事啊?”
    贾荣一听就知道有门,急忙说道:“我是李家村领军的,有要事面见朱将军,烦请将军通禀。”
    “你在这等一会儿,我去禀告,不得擅自走动。”士兵道。
    不过盏茶功夫,士兵从营帐出来,对贾荣说道:“将军让你进去见他。”
    “多谢将军通告。”贾荣客气的说道。
    士兵道:“客气了,请进吧。”
    走进营帐,贾荣一阵发愣,因为里面的摆设和自己住的地方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里面铺着红地毯,椅子桌子各种摆设应有尽有,装饰的相比于贾荣的住处来说是富丽堂皇,没想到这个朱将军还真会享受生活,就是不知道财物来的正不正。
    看见贾荣惊愕的表情,朱将军得意极了,他对贾荣说道:“你就是李家村的那个领军的?来找我有什么要事?”
    贾荣对朱将军一抱拳,说道:“启禀将军,卑职见士兵的训练极为的单调,而且集中训练起来极为的不便,即使有士兵偷懒也不容易被发现,这样的训练很难出效果,况且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孩子,训练起来就更难了。”
    “哦,那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朱将军捻了一粒桌上的葡萄,边吃边说。
    贾荣对此一阵厌恶,不过却不能表现在脸上,而今是人在屋檐下;他耐着xìng子说道:“卑职以为将他们分为一个方阵一个方阵的训练比较容易出效果。//。。//”
    贾荣怕朱将军不明白方阵是什么意思,接着说道:“所谓一个方阵。就是把一部分人放在一起训练。”
    朱将军听了后顿时大怒,说道:“胡闹,军队是一个整体,岂容这样胡乱来。”
    贾荣急忙解释道:“将军息怒,我的意思是先将他们分为几个方阵,彼此之间互相竞争,给予好的方阵奖励,差的方阵处罚,这样训练才会有动力。而后再将他们合为一个整体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很有效的。”
    朱将军听了贾荣的话后一阵沉思,可能他也觉得此办法可行。肥头大耳一阵摇晃,对贾荣说道:“你叫什么名字?何地人士?”
    贾荣抱拳回答道:“卑职贾荣,李家村人。”
    朱将军说道:“贾荣,你去找张先生,你们两个全权办理此事。若是事情可为,定为你记下大功。”
    贾荣听后装作感激涕零的模样,说道:“多谢将军提拔,卑职一定将此事做好。”
    看着贾荣的反应,朱将军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摆摆手示意贾荣出去。
    出了营帐后,贾荣问清了张先生的住处。
    来到张先生的住处,贾荣发现张先生的住处和朱将军成鲜明的对比;一张桌子、几个板凳、一张床,简单而朴素。
    贾荣对张先生说明了他的来意,并将他的想法对张先生说了一遍。
    张先生听了后也觉得此事可行,又在贾荣的想法上加以改善,经过一番商量,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张先生让贾荣负责此事的训练,而他则做指导工作。对此,贾荣并没有推迟,该表现的时候还是要表现的,从这次训练士兵的事情来看,张先生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天清晨,张先生把所有的士兵集中起来,将贾荣的想法说了下去,并让贾荣负责各个方阵的组合、以及训练的所有事宜,宣布贾荣是名誉上的总教练。
    那时没有什么教练一说,还是贾荣向张先生提起,才就此定下的新职称。
    贾荣成为总教练的事不径而走,临近几个村的领军人纷纷向贾荣道喜,贾荣谦虚的一一回应。
    李力、李顺他们几个也是高兴的向邻村的少年兵不断的吹嘘贾荣是如何如何的了得,将他打劫匪的事也给抖露了出来。弄得以后邻村的少年兵看到贾荣,眼睛里都透露着崇拜的目光。
    接手总教练的职务后,贾荣忙了一天才将训练的事情给弄好。他要将整个军队的情况给了解清楚,哪些人在一个方阵,每个方阵的负责人都要给选出来,还不能选错了,弄得是焦头烂额的。
    不过今天好歹是将事情给办完了,明天就能将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