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46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46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看着皇上一头就睡了,几个皇上身边的宦官已经开始赶人了,他们是从浣衣局出来的,只对皇上的生活起居负责,别人无论是谁,没有皇上的许可,都不可能接近皇上,所以这一夜朱由校睡的相当的纯洁。
    一夜的风雪最终还是停了,朱由校接着令田尔耕、刘志选努力的清扫大雪,并给贫苦的百姓发救济粮、木炭之类的事宜。家中无有隔夜粮这是贫苦人家常有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正是雪中送炭最佳的时刻。忙了一整天之后,两人均来到了宫里,向朱由校汇报。连着三日的大雪,压塌了七十多家房屋,对于压塌的房屋,慈善机构出钱找人修缮。死了三名孤寡老人,均是在第二天早上刚刚发现之时,就没了气息。也由慈善机构出钱,由当地的里长负责给安葬。顺天八府一共接济了四千七百户,每户按人口的多少,一人五十斤米,二十斤炭。有了这些东西,熬过这个春节不成什么问题。
    而积雪清理问题也全面的展开,八府之内所有的房屋均清理了二遍,现在房上的积雪不可能再对房屋有什么威胁了。城中各胡同里的积雪由居民打扫;街道上则在卫生署的带领下,由商户们一同打扫。而城外的道路由战俘们打扫,现在已经打扫完毕。
    道路清雪是相当费劲的,不过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耗费力气的事,好在动则几万人,一天的时间也就清理结束了。如此乡下来京城的人就会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各种年货也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城,物价也会稳定。
    “皇上,自从皇上发了圣旨之后,京城上下俱是热情洋溢,冒着严寒风雪,先是清扫了自家的,然后自觉的再加入到大街的清扫之中,甚至不时的有人对着皇宫方向叩拜,感谢皇恩。如此觉悟可谓是盛世再现啊。”刘志选从百姓的精神境界出发大大的赞扬了一下,百姓的热情,做为慈善机构的一把手,现在的刘志选干的可是相当的卖力气,皇上给了自己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他当然的死死抓住不放,人生在世,为的就是名利二字,很多的时候有名比有利可要长远的多,因为唯利字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东窗事发,那一切就完蛋了。但唯名却没有这种风险,而且可以让后代子孙享之不尽。有一个清名的老爹,以后到了官场,仅仅是一个清官后人的身份,就比别人少奋斗几年甚至是十几年。而且有了名在许多的时候就等于有了利,这个帐刘志选算的很透,所以在管理慈善事业的这段时间里,没有贪污、漂没一文钱,这对他来说,也是个奇迹了。
    “刘爱卿,百姓们知道感恩,官员们也要知道感恩,这是我们汉民族与野蛮民族最大会不同。别看朕免了百姓们的税,靠着一些经济实体赚钱来抵数,其实说白了,这也只是变相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罢了。百姓是大明统治最好的基石,只要他们稳了,大明就会稳如泰山。怎么让他们稳?其实不是取决于他们,而是取决于官员,取决于朕,只要作为统治阶层的我们,真心的将百姓们当人看待,想着让他们无忧无虑丰衣足食,他们自然会稳定、会支持大明、会保护大明,为大明提供最好的兵源。现在他们感受着朕与慈善机构带给他们的善意,当然的会释放他们的善意来报达朕与朝廷。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朕心甚慰。”看着自己整合而出来的民心效果,使自己的得分率更加的高,朱由校不由的颇为自豪。百姓图的个什么?现在还不是后世那个讲究个精神世界的时候,只要让他们混个两个饱一个倒安安稳稳的,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国家掌握了如此多的资源,想赚钱的机会多的数不胜数,谁还会在乎从百姓的嘴里抢那口食吃,如此达到双赢的局面,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最好的。
    “皇上仁慈之心,正合孟子‘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思想,臣拜服。”刘志选立刻一个小马屁送上。现在的刘志选再不不是那种夹着尾巴不断受着各个朝廷大佬、勋贵、皇亲国戚等头脸人物气的人物了。现在的他掌控着慈善机构,圣眷正浓,这名声也是一时无二,遇到了这些特权人物家人犯了案子,也是刚正不阿依法从事,整天的以包拯包青天自居,这滋味他很是享受。
    旁边的田尔耕听了暗恨,这个刘志选是越来越不象话了,当着自己的面,不等自己拍完了皇上的马屁,他倒是先拍上了,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
    “皇上仁慈已经光为流传,百姓们因皇上不让建生祠,故家家暗暗的为皇上立起了长生牌,日日为皇上祈福,口中叫着圣天子,此千古未有之举啊。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陛下这是仁者无敌之政啊。”田尔耕这个时机抓的挺不好,所以皇上摇了摇手。(未完待续。。)
    ps:  请的一月开始了,先祝大家在这一个月里为一年画上一个最为完美的句号,同时在票票无数可以的情况下,为梦难成投上些票票,无论是推荐票还是月票都好。还是赞一下也成。梦难成在这里谢过了。

第591章南京地震
    “田爱卿,吩咐下去,将那些苦役与战俘那些人放到京城到天津的官道上,让他们好好的清扫一下。初六就要挥师东征,还要做好准备才是。”这是比较关键的事情,现在不比后世人烟稠密、车辆多,尾气也多,公路上的雪几天就能融化干净,搞不好到了初六,那雪还会仍然故我呢,那可真要耽误事了。
    “皇上请放心,臣保证不会误了行军,必把道路打扫干净。”田尔耕立刻保证道。
    “春节将至,两位爱卿却不能休沐几日,一方面要布置整个京城与民同乐欢度新春的现场,以及元宵节。一方面还得想着清理积雪,如此忙碌朕于心不忍。”大明往年也都搞类似的活动,只是今年朱由校让搞的这种庆典活动大了一点。五天关城门毕竟亏欠百姓太多了,特别是在临近春节的时候,已经耽误了外面来的货物,也耽误了城里买货的,扫清道路也是这方面的考虑。这次让锦衣卫连同顺天府好好的办一些春节方面的活动,让百姓们,热闹热闹。辛苦了一年,百姓、商人、军人、官员等也都放松一下。
    没别的,就是一些装扮一下京城,有点过节的样子,把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搞上一搞,张灯结彩,花灯会,打灯迷,找戏班子唱大戏、舞狮子、庙会、、、、、、这些活动都由宫里出钱搞一搞。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比如什么走百病上城头的习俗,‘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这样的活动也支持一下。花不了多少钱,一万两银子就足够了,但这个气氛搞得好,对凝聚大明百姓的力量可是有着相当大的作用。现在自己一事令下,百姓们能纷纷的走上街头,这就是一种民族魂、向心力的表现。朱由校很陶醉在这种一呼百受万民景从的感觉,能让全国百姓把他切实的当做心中的皇帝,大事可为矣,当然这是一种正能量,而不是那种盲目崇拜。
    “臣能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解困。这是臣求之不得的,皇上如此一说,倒让臣无地自容了。”田尔耕谦让着说。一个月的春节假期是不错,但那只是针对朝廷大臣上朝所设的。真说起来。与锦衣卫哪里有半文钱的关系。
    “皇上所为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如此圣举使成民归心。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刘志选也跟着捧道。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 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 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这话朕深深记得,望二位爱卿与朕共勉,协助朕治理好这天下。”朱由校不由的说,现在自己在京城的治理,依靠的就是这两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对他们的人品自己当然不会看中,他们没有刘宗周、孙承宗等那样的高洁,对他们只有诱之以利再严加监督而已。他们自身的监督不说,东厂现在最主要的监督对象就是锦衣卫与顺天府,政务公开也可以使其政大白天下,这种种措施还是相当有效的,至少现在还没有找到他们有什么痛脚。只要稳住了宫廷,稳住了京畿,大明才会更加的稳定。所以这番话就是要告诉他们,仁政不仅仅是皇上要做的,更需要下边的大臣也要贯彻落实,切不可大意。
    “是皇上,臣等谨记。”
    正在这时,南京送来了加急光报,三天前,南京地震。朱由校一听这个吓了一跳,南京,在后世对于地震二字是相当的陌生,但在明朝时,那可是一个相当让人头疼的话题。因为南京的地震大颇繁了。
    当年明成祖出于自身的政治需要的考虑迁往了北京,那时从朱元璋、建文到永乐,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北京和南京的地震频率是一样的,都是四次。永乐一死,仁宗朱高炽就想着迁回南京,但到了洪熙元年,在这个当了不足一年的皇帝就猝死于宫内。这一年南京的震到频发到了一个让人发指的程度,一年时间震了三十九次,其中在三月的时候震了十九次。而在宣宗朱瞻基之后,地震少了起来,但前五年,南京还是地震了三十四次,而后五年只有一次。所以迁回南京的事情就再也没了结果。
    不过南京依然不平静,除了在正统年间,能光宗那一个月在位的时间,没有地震,其余的在每个皇帝上位期间,均不时的发生地震,不过是有多有少而已。奇怪的是在万历整个执政这么长的时间里,竟然只有一次地震,偏偏到了天启之时,发生了三次地震。就在三年前,天启三年之时,南京又震了一次,朱由校看过“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四刻,忽觉地震失常,令行通查府属州县有无损伤等因,查据上元、江宁、句容等县各称:地从西北方震起,向东南去,城垣动摇、屋脊梁柱俱各有声,城垣墙垛倒塌。又据常州、镇江、扬州等府申称:地震有声,自西南来,屋瓦摇落,房窗斜倾,且多倒塌。一连两次,移晷方定。”(熹宗天启实录卷39页20…21)那次地震,声如巨雷,两箇时方止。常、镇、扬、泰州俱然,摇倒民房无数,压死多命。
    所以一听南京又震了,朱由校哪里能不急的,上次的山西地震,常州水灾自己是预测对了,但南京的这次,自己从来就没听说过,哪里能够再行预见。此时一看那光报标题,立刻紧张起来,好在这次是个五级左右的地震,但许多的房屋年老失修,上次地震没有震倒,也没有及时的加固,所以这次的震,倒是震倒了一大批,其中五千余人受伤,死亡人数有三百人左右。(未完待续。。)

第592章鳌拜进京
    因为大雪,所以南京方面只能用最原始的驿站快马传信,今日一睛,立刻用了光报,倒是比提前出发的快马快了不少。
    “刘爱卿,南京地震,伤及五千余人,死亡三百人,此事由爱卿以慈善机构的名义去办理,朕出资十万两银子救灾。大过年的,务必妥善安置受伤者,安葬死者,并将倒塌的房屋重新给盖好并加固。而且传旨南京工部,全面清查南京及南京周边房屋,凡已成危房者,立即责令推倒重建,由慈善机构如实给予一定的补助。”这样的结果已经让朱由校相当松了一口气,面对着灾难,朱由校已经快麻木了。
    “是皇上,”刘志选现在特别的希望有灾事,因为有灾事才有了慈善机构发挥的时候,那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来。现在银行给的利息太多了,四百多万的基数,一个月就是几千两银子,一年就是几万两,每次灾害,皇上那边还贴补一些,所以本身花不了多少,这才是刘志选财大气粗的原因所在。
    “大伴,在前门张贴朕的旨意,年尾又有南京地震事宜,今年灾异频发,朕心兢惕仰畏上天仁爱之意尔,大小臣工还宜痛加修省,恪供职业,共图消弭。”朱由校接着又说道。这好好的,没想到又来事了,虽然天这个字在朱由校的眼里一分钱不值,但百姓们就吃这一套,要不怎么天子天子的叫个不停呢?所以还是接着上次的接着说。
    “是皇上,奴才尊旨。”魏忠贤一听看来这次不用来什么上天示警之类的胡乱说法了。
    虽然有了这个插曲。但春节还得过上去,京城里对此事又是一番炒作,皇帝又往外面撒钱了。一个个交口称赞,夸着自己心中的圣天子。
    “看看这路,往年的时候都是得自然的化了雪,走在上面很有可能就摔上一跤,也就是当今皇上,才可能把路全部都清扫干净,让咱们百姓走的舒心。”
    “不仅仅是这里,连城外通过四里八乡的路都在清扫着。这样让卖年货的人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城来。让城里城外都过一个踏实年。”
    “怎么还有城外的事呢?”
    “糊涂了?这城外的人过来送了年货。也就能赚钱,有了钱当然也就可以好生的过年了,是这个理不是?”
    、、、、、、
    城外的路的确是清扫好了,得益的人很多。其中就包括被押解进京的鳌拜。被折磨成了残废的鳌拜现在是万念俱灰了。本来还在时刻观察着看守人员的情况。试图逃出生天。鳌拜很聪明,被捕之后表现的相当老实。虽然被绳捆索绑的,那一层层的熟牛皮勒在身上。看似自己没有了什么反抗能力,其实不然。因为捆的再紧的绳索也索不住他,因为他有缩骨功,舌头底下还有刀片这些都是他保命的手段,他还有希望。所以审问他的人问他什么,他就回答什么,只要离了他们的眼,就是他着手脱困的时候。
    但锦衣卫一整天的询问还没结束,酷刑就来了,因为皇上的令挑出鳌拜的手筋脚筋、打掉满口牙齿,再行押解进京,并好生检看,不得令其自杀。
    所以鳌拜立刻被彻底的打回了原形,不管鳌拜是如何的盖世英雄,挑断了手筋脚筋,也就是一只病猫了。连阿敏这样有利用价值的人都被种在了前门,对这样的武夫,危害十几名汉人的凶手,朱由校又怎么能客气一点呢?在打牙齿的时候,舌头底下的刀片也被发现了,这一发现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