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9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9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外面的人看到里面,两个支点伸出盾面,而在底部的中间有一折叠的横铁棍,平时收起,用时可以撑出来和两脚一齐呈三角支撑盾牌。盾面上留好了一个摆放弩的位置,便于战士把弩放在上面发shè,一是不累,二是躲藏在后面安全。另外设计了这个竖盾的对折,这样便于盾的携带,无论是在马上还是战士背着都方便。画好了以后让胡孙武生上前来,指着图纸讲了一遍,把每个部位的作用也都详细的说了说,问这种盾可不可以造?
    “回圣上,完全可以,就是怕太沉了得四十斤左右,人背的很困难,”孙武生看着图纸,依经验来说这样的盾太花钱了。
    “这个你先不要管它,先造出来看看,只要能保住军士的命重点就重点吧,”依朱由校的想法就是把盾造出来,然后把军装上需要的那些盔甲之类的全部抛弃,根本不给敌人肉搏的机会,因为很明显肉搏根本打不过人家,还打个屁,干脆就不用了。
    “请圣上恕奴才多嘴,那奴才就打造就是。”
    “还有拒马,你回去自己设计一下,大体就是一根长方体,放在阵前,一按动机关,可以弹出来一到三根三四米长竹子,一端抵住地,斜角指向前方,而机关上连接的部分则挺住此竹子,对方的战马冲过来,正好撞上尖锐的竹子,这样马就一下子被扎死了,你明白意思吗?”朱由校的想法就是拒马的加长版,还有一个突然xìng,开动触发式机关,一下子打乱敌人的骑兵攻势,为了说明问题朱由校还拿着笔比划着说明。
    “奴才明白圣上的意思了,回去就设计出来,”孙武生也很快明白了这个意思,并不困难。
    “还有一样就是铁丝网,这个倒不用设计什么,朕是要在战阵前铺上的,大概五米宽左右,目的就是铁丝网的网眼把马蹄绊住,挡住敌人的骑兵。你明白吗?”
    “这个奴才记住了。”
    “你记住了就好,但是这关系到大明以后的对外战术,千万不能泄露半点出去,让敌人有了准备,否则你将会是大明罪人,什么后果你自己去想。”
    “奴才不敢有半句泄露”,孙武生当然知道禁中语失窍的后果,急忙的保证着。
    这时宋应星来了,而外面的太阳已经快落山了。看着天sè不早,本来还约了这么多人部署一下的,没想到时间过的这么快,一天也就这样忙碌过来了,为了自己的小命,忙点也是正常的,让宋应星进来,又问了一下叫的人来的情况,完全已经都到了,没办法朱由校只能让他们回去后明天再来了,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吩咐完了以后,给宋应星赐了座,把宋师父唬的不行,最后坐了半个屁股。朱由校则站起来把诸葛弩取了过来给宋应星演示了,这东西宋应星早已玩过,虽然大明对弩的控制很严格,但也就是大规模的能控制,小小的玩意谁控制的了?再说宋应星的求知yù是相当强的,这样东西早就玩过了,所以也没什么新鲜的。但他不明白皇上拿这种东西是什么意思,宋应星当然明白诸葛弩的缺点的,威力太小了,对于浑身战甲的建奴来说,和鞑子比骑shè岂不是自取其辱吗?但没有让他疑问多久,朱由校就解开了他的疑惑。
    朱由校把自己的改进想法一说,宋应星顿时做戳破了窗户纸一般恍然大悟,然后不由的拍手叫绝,真不知道皇上这脑子里倒底是怎么想的,这样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千年过去了,大家都没有往这方面想呢?昨天看过了卫生纸作坊那全自动的生产模式,对宋应星的启发很大,水车自古就有,传送动能的也无所不在,但能把水车和传送这么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此使用的,宋应星还是第一次看到,说句惊若天人也不算太过了,对皇上如此的脑子也不得不给一个服字,当下就是一通马屁滚滚而来。
    朱由校笑笑说:“爱卿不必如此,其实并不是朕有什么过人之处,恰恰相反,朕只是个平常之人,这一点朕有自知之明。但朕并不因为智力平庸而气馁,绞尽脑汁的想着任何可以用的办法,来拯救大明这艘已经快要沉没的大船。”
    “皇上慎言,”宋应星急忙站了起来,这不是他一个还处于预备队的臣子能听、能谈的言论,这是亡国的论调,说着已经跪下。
    “爱卿请起,朕和爱卿一见如故,只是有感而发而已,这里就我们二人,没有人会嚼舌头。其实很多人都看透了这个事实,或者不愿想或者不愿说而已,没什么的。”朱由校急忙伸手把宋应星拉了起来。
    “皇上为何如此妄自菲薄,又为何如此悲观?”看着朱由校在上林苑、皇庄和卫生纸作坊那指点江山的沉迷在赚钱的喜悦之中的样子,哪里想到他竟然有如此重的心事。
    “哼哼,倒不是朕悲观,实在大明现在许多地方已经千疮百孔烂到了根上,不得不让人惶恐。宋爱卿现在不做官,对政界、军界可能都还不太熟悉,所以不能全面的认识大明。现在的大明实是处于外焦内困的局面,财政又如此不堪,由于种种原因还会有更大的危机出现。”朱由校从来没有和别人谈这个问题,主要是没有可以交谈的对象,当然有些问题也不方便谈。
    “微臣愿意为圣上分担,”好象挣扎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宋应星终于说出了这话,是啊,这话还真的不好说出口,让他人一听,很明显宋应星是在向皇上献媚要官呢,所以宋应星挣扎了一下,鼓足勇气说了出来,怕朱由校误会他就是这个意思,那就麻烦了,虽然他心里也是想当官,但主要的意思还是想解忧。
    新的一周开始了,愿各位衣食父母,合家欢乐、福寿天齐,也期望各位在本周仍然喜欢本人的作品,最后请诸位没有收藏的收藏了吧。能推荐的就推荐了吧。

第六十章青州攻略
    以他的人品来说朱由校当然不会曲解他的意思,伸手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说:“爱卿,就是你不想帮朕,朕也不会放过你的,这不需要你帮的时候到了。不谈不相干的了,朕给你直说。”说着朱由校自己拉了把椅子靠到了宋应星旁边,把宋唬的要站起来,但被按坐下去。
    宋应星不明白皇上是什么意思,但看这推心置腹的架势,重用是肯定的了,心情着实激动,这时朱由校接着说:“现在大明的军队在数量相等或者是敌人数量一倍甚至一倍以上的情况下,仍然打不过建奴,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所以朕想搞骑shè那一套根本行不通,而依托城墙被动抵抗,那种乌龟战术只会越陷越深,最终的结果还是要被建奴吃掉。而利用自己的长处对付敌人那才是王道。那我们的长处是什么?当然是文明,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无论在文化、经济、农业、思想、科技、建筑、冶金、采矿、手工业、礼仪等等方面均大大的优与建奴,这些优势有一些是与战争无关的,有一些有淡淡的关系,而更有一些则息息相关,比如经济、农业、冶金、科技、手工业,就可以拿来与之抗衡。所以朕就认定能从这些优势里面找出对付建奴的方法来。因为战争讲究的是攻击输出和防御能力,而攻击输出靠的是武器,肉搏既然不是建奴的对手,那就选中程或者远程武器,而远程大明有火炮,这是大明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却因大炮发shè的shè速太慢而无法扩大结果。那就想想中程,很明显shè箭的技术我们比不过建奴,但中程武器却是战争胜负关键,朕经过反复的思考,最终朕锁定到了诸葛弩,朕看中的是它的shè速,而shè程和杀伤力这个问题就提到了rì程上来,所以朕又设计了改进的方案和一些零件工具,你来看看朕的设计。”说完这长长篇大论,朱由校从龙书案上拿出了图纸,指着图纸一点点的解释给宋应星听。
    “皇上,高明啊,如果这样还算资质平庸的话,那微臣可真的要羞愧死了。”宋应星听完了朱由校的讲解彻底惊呆了,这工具的运用简直jīng妙绝伦到了极点。
    这话一说倒把朱由校搞的脸红了,这哪里是他的创意啊,后世哪怕是个初中生在网上都看过弩箭的广告,虽然哪些大都是骗钱的,但介绍的可能真事一样。忙扯开话题说:“现在诸葛弩的改进就差了这临门一脚了,难点就是合理的组装,把滑轮应用上了”。
    情况一搞明白,宋应星自己就上赶着要去帮忙,这样的机会哪里会放弃掉了,造好了这些东西可是大明的一大功臣,而且皇上说的那些什么螺丝、弹簧等的工具零件真的让宋应星好奇到了极点。
    朱由校顺势把他给了兵仗局的李德全,估计改进版的诸葛弩马上就能出现了。这也是没办法啊,人才奇缺,宋应星这样的大才搞这东西真有点屈才了。
    天也黑了,这时老魏也回来了,正好留下宋应星一起用了晚膳,把个宋应星激动的不行。吃饭的时候朱由校问老魏现在青州府是谁是青州知府,老魏想了想回答是汪乔年,不明白皇上突然问这个什么意思,抬着脸疑惑的看着皇上。
    “为官如何?”
    “吏部给的是治行卓异的评价,奴才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倒是前几天听说他的父亲刑部司郎中汪时和前一段时间病了,看样子可能挺不过去了,刚刚上折乞终养归。”
    “哦,汪时和,朕曾经下诏嘉勉清吏的那个汪时和?”
    “回皇上,正是。”
    “着太医院派人去看看,需要什么药尽管从宫里出,另外准了汪乔年的拆子,想办法把宋爱卿的哥哥宋应升弄过去任知府,他可是举人的第一名,这个能做到吗?”朱由校本来不好安排一下宋应升,主要是不知道怎么用,诸葛弩有了眉目了,那个汽油弹还没有影呢,这不宋应升来了,正好把他派出去搞汽油去,东营那个地方他太熟悉了,胜利油田在哪里他大概也知道,只要从四川那边把搞盐井的技术人员挖过来几个,石油开采不成问题,而炼油倒是得费一番手脚,蒸馏、裂解、裂化、催化、重整,这些人程序下来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好在工艺流程基本都是物理过程,搞个塔慢慢实验着摸索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把人弄过去先把地盘占下了。
    “奴才遵旨,”一个知府的位置,对于老魏来说虽然有点困难人,但难度不是太大,只要肯交换些利益,极个别的文臣那边还是比较好搞定的。看着宋应星如此的得皇上的恩宠,他也应该示示好,郊游一下感情,多个朋友多条路,无论什么时代喜欢的都是花花轿子众人抬,特别是现在宋应星才刚刚得到圣眷,还不算入仕,此时交给最是时候。而且刚刚也听说了人家的祖上也干过大官,家世清白,那些文臣的阻力也不会多大。
    “好,宋爱卿,如果令兄到了那里任知府,那朕的另一件事就能实施了,”
    “不知圣上所说何事。”宋应星一听就这样三言二语的就把他哥哥安排成了知府了,也不知道为什么皇上对他们兄弟这么好,但也不好问,不过高兴是再所难免的,虽然他和哥哥同时被皇上召见,但宋应星感觉皇上其实是针对他的,从上林苑出发开始朱由校基本上就没对哥哥说过什么话,只是很礼貌的对待。反而对他总是拉住了聊个没完,有那么一种很亲近的感觉,让宋应星莫名的感觉到皇上对他相当的尊重。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直觉告诉他皇上相当的信任他。
    “宋爱卿一定听过石油这么东西吧,也可以说是猛火油,”朱由校示意老魏清场然后说。
    “微臣听过,在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而在北魏时所著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宋应星考个进士考不上也是正常的,他的学问太杂了,都用在别的上这了,考试成绩不好也情有可原。
    “爱卿真是博古通今学识渊博,不错,朕说的就是这种东西,就是青州府里大量的存在着,所以让令兄去了之后,就要帮朕把这个石油大量的搞出来,然后炼制成一种比猛火油厉害数十倍的油出来,用在敌人的身上,那时朕的军队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想汽油弹的威力朱由校就兴奋不已,跟磕药一样。
    “比猛火油厉害数十倍?请圣上教臣。”宋应星当然知道猛火油,不过基本上都是城防的战争储备,那种东西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怎么皇上把它夸大了那么多,是不是有什么自己没想到的。宋应星现在很佩服这个皇上,经过了上林苑、皇庄和卫生纸作坊,宋应星已经把朱由校想象成了海一样的人物,他懂的实在太多了,而且那奇思妙想不得不让人佩服,自己不知道说明自己懂得少。
    “爱卿啊,提起这话朕就郁闷,你说古人早已经发现了猛火油这种东西,怎么就不知道沉下心来研究研究呢?只知道把它当成守城的废物使用,不仅是猛火油,还有司南,既然知道它总是指着北方,为什么就没有人想着去一探究竟呢?更有火药,既然发明了火药,为什么不好好的研究一下,怎么样才能使它的威力变的更大更强呢?还有种种事情均是如此,只识其表不解其里,这可不是祖宗留下的美德啊!”想着这个问题就让人憋屈,四大发明都是中国人很早就有的成果,国人却坐在上边入宝山空手而归,却偏偏的让外国人给发扬光大了,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中国,这亏吃的也太大了。
    “圣上此言何意?”宋应星立刻注意了起来,虽然什么事他都爱研究,但这种摆在面前的事却一直没有注意过,听皇上这样一说,难倒还有什么隐藏任务不成?如果是别人说这话,他可能就一笑而过了,但这个皇上的思想太奇怪了,根本不是正常人的思维,往往能把简单的事情整合在一起创造奇迹,所以他特别的注意。
    而旁边的老魏同志也放下了筷子,这可是个新鲜事,皇上对古往今来的中国人发起了攻击,当然主要对象还是文人,老百姓哪里有能力研究这些?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极指的是顶点、极致、最高的境界。先贤告诉我们,做为君子,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