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401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401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债血偿!”
    “以牙还牙!”
    “爹、娘,你们看见了吗?儿子给你们报仇去了!”
    “杀!”
    康松林的口才一般,说话也是颠颠倒倒,用词不当。但辽阳城的人都认识他,知道康家六世善人。遭此大难也都同情,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的儿多,如此行善积德的人家,被杀的只剩下一人,的确是人间惨事。但这样的惨事,又岂是康家自己吗?辽东汉民又有多少人被害的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躲过了最开始的屠城,最后被逼的走上了绝路。
    留下来的,不是当了人家的奴才,就是成了苦役,在建奴那惨无人道的统治之下,能有条命在,已经是莫大的造化了。
    城下的人当然知道自己是没有骨气的汉人,但为了活着,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难道不想反抗吗?但在没有实力之前,拿着血肉之躯,白白的送死,那不叫英勇。
    现在机会到了,报血仇的时候到了,又有皇上来撑腰,这多么弓着的腰,一下子也挺起来了,自己不再是奴才了,不再是狗了,所有的仇、所有的苦,今天都可以清算回来了!
    一时间人家纷纷的冲向了兵器。兵器在建奴统治之下,还是挺多的,建奴每门都有,在战场上扔的也随处都是,被人一一收罗了过来。堆放在了城门前的广场,几处兵器堆都弄的跟个小山似的。
    汉民们一个个都割了那带给汉人耻辱的猪尾巴辫,那是建奴的标志,如同买个骡马,盖个印一样,没有一个汉人以此为荣,当然汉奸或者渴望当汉奸的除外。割了辫子的汉民,一下子就披头散发,加上眼睛通红,还真有点厉鬼的样子。
    “乡亲们,杀建奴个鸡犬不留,给冤魂们报仇去!”
    汉民这样的气势汹汹,当然不可能真的瞒的过极度关切的辽阳城建奴,无论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都死命的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男人宫刑,这个心理准备他们已经有了,也就是从男人变成中性人而已,以前朝鲜棒子经常的送人过去当宦官,而汉人们也有不少勇跃去自宫的,甚至最后一样不能进宫,当个无名白的,也不在少数,这要想着,这个结果他们倒是可以接受。女人充奴,他们也没意见,大金国除了皇上,都是奴才的命,只不过分给谁当奴才而已,以后能不能生孩子,那是命,至少现在不会死。而老人孩子,就麻烦一点了,有消息说,那些老人与孩子可能扔给以前的那些汉民包衣奴才,这倒是个‘利空’的消息。一旦到了他们的手里,那这些仇恨自己、被自己折磨过的狗奴才,不把这些老人孩子给折磨死才怪。
    就这样,建奴人战战兢兢,现在跑也没地跑,藏也没地藏匿的。一个个都在希望不远处的八旗兵能够重振雄风,杀将回来,把这些明军还有这些狗奴才们,再屠杀一次。或者有希望明皇仁慈,不与建奴一般见识,来个大仁有大量,放过他们;也有人想着能不能学以前一样,被明军看重他们的勇猛,最终到明军里当兵的,只要能活命,不惜跟着明军挥刀杀向沈阳、、、、、、总之在这样八旗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之下,一个个的想法也是各异的。
    但听说在山西范家商铺的一个掌房,竟然跪求皇上,上万民表请屠城杀奴,这个消息让建奴们的神经极度的紧张起来。一旦被明皇准了,那就意味着辽阳城的女真都得死啊!
    屠城是什么概念谁都弄,无论建奴的老人孩子还是年青人,哪里有不懂这个的,更有许多的人都参与过屠城。他们当然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当时屠汉人的时候,一个个都是相当的过瘾,那种将他人性命握在人心里,生死予夺的感觉以及看着他们在自己的面前颤粟,那是多么的美妙。面对自己的活生生的人,但在自己的面前就是一只蝼蚁,自己可以随意的杀死他。更有那小娘们,别管她是怎么样的贞洁烈女,拉过来想怎么玩怎么玩,并且在玩的时候一边虐杀,那种感觉是多么的刺激、、、、、、
    但那是针对的汉人,如果针对的是自己,那不是什么快感、刺激,而是一种恐怖,那样的人如草芥,随时随地会死的感觉是多么的可怕。想想都让人感觉着颤抖。(未完待续。。)

第696章风水轮流转
    “那些汉人拿了武器,开始过来了,跑吧,”
    “能往哪里跑?城门都封了,怎么办啊!?”
    “反抗吧,那些汉人都是以前的包衣汉才,没有战斗力。”
    “是啊,给他们干了,死在明军手里那没得说,死在包衣奴才手里,那算什么事?”
    “明军也来了。”
    “汉民来的人好多啊,”
    “快逃吧,他们往这边来了。”
    、、、、、、
    随着建奴们开始议论纷纷,而辽东汉民们分成了二个队伍,浩浩荡荡的开来过来,队伍行进的很慢,他们的搜索相当的仔细,到了谁‘主子’的家门口。
    一路上这些汉民们一个个都在回忆谈论着当时城辽阳破的情景。一桩桩旧事都说了出来。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十三日建奴攻陷了沈阳。 沈阳一失,辽阳以北的居民,逃走一空。辽阳守城官兵遂放太子河水,灌满城壕,并将西闸门堵上。
    三月十九日午时,建奴兵至辽阳城东南角,涉渡太子河还未完毕时。城西五里,有明军五万来援兵马,布阵待战。这些兵给了辽阳人极大的信心,五万兵马都是精兵强将的样子,但被建奴一口气就杀入部队,明兵却抵敌不过,大溃而走,追杀六十里,至鞍山始回。
    二十日,太阳刚升上东山,努尔哈赤下令,兵将城壕西闸口掘开。将城东壕的进水口塞住。很快,护城壕水泄出。绵甲军排车进战,左、右固山兵夺取城西门桥,斫杀守壕明兵。
    城内明军相当英勇,为了守卫辽阳,他们拼命的放炮射箭,城上也发放火箭、火炮。
    但战斗力不如奋勇冲突的八旗兵,最终被建奴竖梯登城,夺了西城。战斗开始走入了低谷,那时候的辽阳汉民陷于绝境。
    守辽阳的明军军官都相当的爷们。上演了许多令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人钦佩,受万世景仰。
    辽阳经略袁应泰正在城东北镇远楼上督战,见西城被夺,便把多支火铳列于左右。又将一支大铳放置城楼上。正发射间。一支火铳内燃。铳手炸死,士卒吓得溃散。袁应泰将所置的火铳一一发射完毕,自行吊死于楼上。
    辽阳巡按张铨。也在城陷时被俘,不屈而死。
    、、、、、、
    攻陷辽阳城的当天下午,努尔哈赤带领八旗贝勒、大臣,进入城内,驻于经略衙门,谕令汉人削发归顺。这是建奴攻陷第个城池的一个标志。
    后金兵在辽阳城里城外大肆抢掠,获得金银财货堆积如山,牲畜无算,抓获大量的人口充作奴隶。当时有些抗拒的,悉行屠杀。七天之内,就杀戮明朝兵民近八万。康家也就是那时候被屠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小有贤名,二是家里钱财不少,女人又多了点,当然受到了重点的照顾。
    这种血腥屠杀,滥施抢掠的高压政策,激起了辽阳人民的仇恨情绪,进行猛烈反抗,当时建奴们同时的血腥的镇压,屠杀。
    但这些人用他们的死,给汉民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建奴人严重地影响了财力、物力、人力的发展,威胁到后金的根本利益。为此,努尔哈赤推行了“各守旧业”、“计丁授田”等政策,以此来“豢养尼堪”。如此政策终让辽阳城的汉民稍稍的松了一下。这都是那些不畏死亡的英灵用他们的血换来的稍稍喘息时间。辽阳汉民哪里能够忘记。
    侥幸留下性命的辽民,并未得到汗之任何恩德,而是遭受十分严重的民族压迫和盘剥。反道对建奴常常津津乐道的“豢养”而言,大恨,这个词就实在令汉人无法接受,就使辽民感到无比愤怒。
    今天这一切的一切都将结束了,汉民的血债终于得偿了。
    沿途所过,自有熟悉的人大喊着,而后许多人景从而上,这蜂拥而上根本不是建奴什么关门、抵抗、隐匿等手段能够对抗的了的。一时间,辽阳立刻成了一座炼狱的修罗场。
    建奴虽然在辽阳城里的人比汉民还多,身体素质也比饿的骨瘦如柴的汉东所比。但很可惜,他们没有汇聚在一起,手里同样没有兵器。更重要的,他们的胆气已经明军所夺,除了一小撮功夫高强的建奴在那里还能撑上一会。但随时随地准备着的马祥麟,一接到汉民的求援,立刻的就是挥军而上,什么功夫、武林高手、大内鹰犬之类的,在密集的神弩之下,立刻就是魂飞魄散。
    汉民们从一开始的全凭一腔子热血,而往前冲,到了见血之后,一个劲的肝颤、呕吐,一直到,杀到了疯狂,尽情的发泄着。
    其中许多的汉民也是穷怕了,见到了许许多的的金银之物,当然就开始了抢!又因为分脏不均而大打出手的也是数不胜数,若非有白杆军震着,这帮杀红眼的汉民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建奴们一个个是上天无路,如地无门,想想这六年来的无限风光,今天却被汉民的无情的屠杀,那肠子都悔青了,他们之中多数人是生活在建州、海西地区,在那里他们耕牧渔猎、采摘松参、马市互贸,可以自主地劳作生活,与汉人平等交易,互助互利,各自平静度日,日子过的也算舒适,虽有那些辽东的将领常仗势欺人,但也是可以忍受。
    但女真得势了,他们一下子成了‘高等民族’,当然一下子将汉民似为仇寇、草芥,可以随意的搓扁揉圆,任意的杀戮、欺压、盘剥,在他们的身上耍威风找刺激等等。
    但现在风水轮流转了,这几年他们加诸在了汉民身上的痛苦,一一的被反馈回来。
    本来以为一天就能结束的屠城,整整杀了三天的时间,其间在地下室、地窖、枯井、夹墙等地,抓出来了五百多建奴,被群众或者白杆兵一一的杀死。而在辽阳新建的东京城右侧,依哈喇山麓建东京陵,那里是为了安葬建奴家族亡人的地方。也被汉民们挖开,将里面的建奴尸首用刀枪砍的稀巴烂。
    然后就是善后工作了,现在辽阳所有的建奴不分男女老幼,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只要是建奴,全都被杀死,(未完待续。。)

第697章建奴迁都
    汉民们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报完仇的就抢点战利品,大东西带不了,金银细软还是可以的。白杆兵们任他们抢,表明了,这些东西汉民们拿三成,不按什么抢得多得的就多,绝对的平均分配,只要你是屠城的参与者。
    其余的交给明军当作明军的战利品。他们只能拿小头,其余的都得在离城的时候搜身交出去就可以了。这个分配当然没有什么阻力,没有明军的大出气,汉民还只是一个奴才或者还要过着那朝不保夕猪狗不如的日子呢。三成的战利品,已经足够给他们补偿的了。
    不要谈什么祖传的或者自已的那些蠢话,建奴手低下,哪里有你什么祖传的东西。
    汉民百姓们带着粮食、慢慢的走向了鞍山,为了怕建奴报复,朱由校专门的安排了白杆兵、天雄军一直护送而走。故地难离,但没办法不离,不怕伤了汉民的心,朱由校坦言,汉民中间有叛徒,掌握着可以刺杀明皇的力量,这个险万万不敢冒,在这个非常时期,事关皇上的安危,大明与建奴的国战,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凡不愿离去的,一经发现立刻杀无赦。
    明皇是汉民的唯一的靠山,他们无论是不是汉奸叛徒,没有谁能说的清,但明皇不倒,他们就有保障这个心理是汉民必须有的。一个个表示着顺从。好在建奴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倒是没有多少老弱病残孕在里面。直的都很从容。
    孙承宗和袁可立对于皇上直面坦诚的怀疑汉民里有汉奸。那是一种不信任汉民的表现,恐伤了辽东汉民的心,民心难求啊。
    朱由校不以为然,认为民心不是虚的,更不能因为这个所谓的民心,而无原则的去和稀泥;恰恰相反告诉汉民,让他们知道在他们的身边还有敌人的存在,需要时刻的警示。虽然这会让这十万左右的汉民人心惶惶,但并不影响大局。而且让他们知道真相,更能体现是一种信任。
    相反相成。在现在的情景之下。辽东应以先军为主,因为这里就是战区,明军所要面对的应该是稳扎稳打步步胜利,不能冒任何的险。只有保持不败。才是最大的民心。这个民心不仅仅是针对这十万汉军,同时也是针对大明上亿的百姓。
    辽阳城的一举一动,黄台吉是清楚的。就在外围不远的代善等部当然也是明白的。这让他们相当的无奈,明皇的部队一直都在城外,而城内的杀戮一直都在进行。
    黄台吉的心里在滴血,为了打败明皇,他不惜任何的代价,赔掉了整个辽阳城的女真同样也是再所不惜,但这个赔却是赔了个底掉天。那些安排在夹墙、地窖等隐密之地的人,当然是要抛出去的,他再玩心理战,目的就是为了抓住明皇的一丝疏忽大意,而后利用真正的杀手,以此来干掉明皇。
    但现在他所有的布置一下子付之流水,全部因辽阳城汉民的迁移而一下子变成了泡影。什么地雷、八牛弩、投毒等手段,都是在人来执行的,而人当然是要靠着汉民来执行,女真人的清洗那是必然的。哪怕是辽阳城的屠杀,这都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虽然这种屠城让他们这个女真的掌门人相当的震憾与头疼,也一样在他的可接受范围之内。但他的确没法容忍,明皇竟然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将汉民无论是不是汉奸,连问都不问的就迁移到了鞍山,那他一切的布置还有什么用处?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来辽阳城在自己的手里,与沈阳以及代善部遥相呼应,还是有一番作为的,但现在,这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乌有。
    既生瑜何生亮?黄台吉从喜峰口开始,就一直的被明皇死死的压住一头,他费尽心血,花费了具大的人力物力,所施展的各项计策,到头来,无一不被明皇一一化解,这让自诩急智非凡的自己情何以堪啊。他对着这位异种的明皇真是黔驴技穷了,没有招了,这深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