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79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79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难道真的不知道这皇宫外面的情况吗?现在大明正处于外焦内困的时刻,大明万万百姓的眼睛都在看着那辽东战争,那可是亡国灭种的战争啊!而国内现在也不安定,从四川到贵州长年战火不断。又旱灾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皇上却如此不思进取,沉迷于此等细枝末节研究之中,此非圣君之举啊?”徐光启彻底的爆发了,从失望到希望,又期望,然后是直接的绝望,这等心态的转变让他心如刀割。武将死战、文臣死谏,这本是应有之意,连圣旨都敢抗的人,哪里还不敢当面顶皇上几句。
    “徐爱卿有所误会了,先坐下喝口茶,待朕一一给爱卿解释。”这为国为民的人总是把仁政看的过重,而皇上的一举一动都会解读一番,然后再加以评论,其实只要做好了指导工作,当皇帝的才是好皇帝,这些人怎么就这么不理解呢?特别徐光启还是个科学家,满脑子都把皇帝的行为看的太重了,这样做个皇上也真是累,一切都被作八卦围绕着,稍有不慎立刻被上纲上线。还不能赌气,只能慢慢的解释说:
    “徐爱聊啊,刚才所说的大明这些现象,朕如何不知呢?不仅如此,朕还看到了,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衣食无着、军队吃空响严重训练不足、武器陈旧不使用、国库无钱商户富甲一方,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看在朕的眼里,急需朕去解决。这些朕也都布置了相应的措施,正在一步步的实施。比如对于建奴的威胁,朕制造了相应的武器,只要过了这一段时间,战争一直被压缩着挨打的局面应该可以到相持阶段,这个一会朕会给爱卿个交待。第二个问题国内战争的问题,其实还是政治问题。朕还要组织‘救火队’哪里有战火,到哪里救火。第三个问题就是百姓受苦的问题,朕也在着手实施,目前已经开了个良好的开头,下面还需要爱卿的支持。第四个问题军队战力问题,这个朕很无奈,属于积重难返,朕打算另起炉灶。第五个问题是土地兼并、流民问题,这是封建王朝固有的问题,不单单我大明有这样的问题,唐宋都有,人xìng使然有钱了置地,愿买愿卖,甚至有时候是强买强卖等行为最终导致大量的土地兼并和流民产生。朕的方针政策是堵不如疏,善加利用,变难题为主体,既然这股风没法治理,那就让它刮的再狂一些。只需要创立一些实业,大量的安置流民即可,在朕的遍地开花计划里,流民却是越多越好。”
    朱由校把平时积累的一些关于明朝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说了出来,这是他一直没和别人讨论过的问题,当然还有许多,党争问题、宗室问题、交通问题、海上领土问题等等,他的想法在别人的眼里绝对是疯子。只有到了实力可以强悍到不惧任何不满、抵抗、反抗的力量之后,他才打算抛出来、实施。现在他要做的仅仅是高筑墙、多备粮。
    “皇上能够如此为国cāo劳,刚才却是老臣误会了,但皇上所提的那些和这些国策有关系吗?”徐光启一听皇上还不是那没心没肺乐不思蜀的阿斗级人物,还懂得思索救国之路,顿时大生好感。
    “爱卿认为朕所提的这些事和国计民生无关,纯是朕个人喜好,那可就真的大错特错了。朕现在也不轻松,不仅仅是大明外焦内困,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谈着谈着,朱由校也想到了自己现在虽然有了这百十个宦官宫女,有了这八千净军,但‘死因’仍然没有搞明白,在明朝头三脚的第一脚仍然没有迈出去,神情也有所黯淡。
    “皇上把对内对外的事情都想到了,那就去做啊?为何还要在此等小事上花费如此的jīng力?皇上了,治国须全力啊!”听了朱由校的一番话,孙承宗感觉皇上属于那种有心救国无力回天,倒还算有些心思,是不是势气太消沉了。已经自我封闭起来,不愿再提起或者面对这些解决不了的大事。
    “徐爱卿,这就是你我君臣的分岐所在了,那些是可有可无的吗?不说朕提出的其他问题。单就军事而言,让大炮shè的更远更准这难道不是强国之道?”
    “这个的确是强国之道。”孙承宗刚才就没注意到这话,一听苹果为什么掉地上,头就立刻大了。

第122章浮力大解
    “大炮的事情徐爱卿认为是强国之道了,其它的却不放为,这是因为爱卿并没有看到它们带来的效益,或者说并没有认识到那些问题潜在的用途,所以一听之下就起了抗拒之心。其实不然,所有的这些都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都对富国强兵起着决定xìng的作用,不要皱眉头,问题是不是如此,一会就知分晓。比如说,朕刚才谈到的一个问题,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里?这个徐爱聊认为对国家的生计就没有影响了吗?”大明的读书人多对新鲜的事物怀着排斥的心理,他们强调的是内在修养。所以自然科学这一门学科,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却迟迟不见踪影。自已不研究,再加上文明古国的强大、繁荣昌盛的经济,对外来的文明一并视为蛮夷或者洋夷的进行排斥,虽然徐光启做为开明的文人,但这种排斥自然科学的心理还是很足的,更不可能沉下心去搞这些研究,现在朱由校的任务就是打破他那种以自我修养为中心的心理,彻底的击败他。
    “回皇上,船能浮起来是因为船是木头,所以才浮起来的,这个和国计民生能扯上何关连?”你说大炮,我认头,那是打击敌人的,对强兵有着相当大的作用,而且自己和徒弟也一直在研究,还有了一下的成果,此次进京还想着在这方面展开身手,大干一场呢。但扯到了木匠活我就不认了。
    “错!船能浮在水里,不是因为什么木头不木头的,而是因为水的浮力,而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量,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抛开船只有木头才能建造的束缚,换成其他的材料,让船造的更大、更结实,这和国计民生没有关系吗?”朱由校开始痛加批评徐光启这种想当然的错误观点。
    “什么?”徐老头一下蒙了,没明白皇上的意思,听这意思,这船可以不用木头造,换成别的材料,那会用什么?“那皇上的意思用什么造船?”
    “水泥和钢铁,朕刚刚发明的一种材料,用来修路、建房屋。估计明天可以正式生产。”水泥船是朱由校想到唯一能在明代建造的大船,钢铁当然可以造船,但如何焊接密封?只有用钢铁和水泥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皇上可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老臣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真没听说过泥和钢铁能造船的。”徐光启真的被皇上的话惊呆了,莫不是得了痴心疯之类的病了吧。
    皇上的聪明当然是举国皆知的,他的创造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事说的有点没边了,徐光启有点倚老卖老的用了相当不客气的语气和皇上说话。
    “咳!”一边的魏忠贤这时重重的咳嗽了一声,提醒徐光启一下,老匹夫,不要脸面了,这是在皇上跟前,怎么能如此的放肆?
    徐光启一愣,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和皇上讲话如此的冷嘲热讽,这城府太不怎么样了,白白的让这个阄党看了笑话。但耿直的xìng格却不容他起来道歉,只是低着头。
    “讨论一下,什么话都无伤大雅,朕就喜欢爱卿这种xìng格,大伴不必介怀。朕接着说,徐爱卿没听过不要紧,重要的是去研究,去试验,而不是直接的否定,正如朕说的压水井一样,没人相信井水会自己流出来,结果呢?”在辩论中这些置疑、反问、责难、嘲讽等语气朱由校当然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特别是徐光启这种恃才傲物的人才,有点小xìng格完全可以理解。而正是这样大明高端的存在,征服起来才更有成就感。
    提出了压水井,这可是朱由校大大的胜利果实,是自己说话算数最有力的实例。这话说完,徐光启也是口不能言,这个传奇徐光启一直都在奇怪呢,现在摆事实可比讲道理来的要强大的多。
    朱由校接着说:“其实钢铁能不能造船这个也挺简单,找个铁制的脸盆或者铁桶,放在水里看看不就可以了?徐爱卿认为这个可以证明朕说的钢铁可以做船的材料吗?”
    “这个、、、、、、”徐光启一听这个,那还需要实验吗?平时都见过,特别是一些发水灾的地点,拿个大泥缸当救生艇用的都有,越想越觉得,什么钢铁和泥造船不是什么不靠谱的事。于是不得不说:“皇上,如此举例,倒是可以证明,造船的材料可以用钢铁和水泥,但铁和水泥的重量可比木头大了好多,如何能在水中航行呢?”
    “徐爱卿有些cāo之过急了,这些问题都需要一点点的去研究透了才能想出相应的对策,正所谓公yù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个问题上,器就是把浮力二字研究个透彻,以便善加利用,万不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不是真正做事情的态度。”朱由校没有说出动力解决的办法,而是先以皇上的身份教育了一下徐光启。
    “老臣受教,”徐光启略带着些许情绪的回答着,被一个年青人教育,的确不是一件说人开心的事,虽然对方是九五之尊的皇上。
    “浮力,是船漂浮在水上而且航行的基础,那我们就要想方设法的研究出,浮力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刚才朕说过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量,也就是说,船在水里有多大的浮力,就是他的排水量而已。这个在三国的曹植称象就已经有明证。如果再要实验的也简单,取一个称,找一个东西,称一下入水前和入水后的重量就可以推断得出这句话的真假了。徐爱卿以为呢?”
    “回皇上,这个问题倒无须试验,微臣在海边长大,下水的时候,身体轻了许多,”一旁的孙化元此时也参加了发言,比较中肯的挺了皇上一句。
    “孙爱卿倒是直爽,徐爱卿认为这个还需要实验吗?”
    “回皇上,不必。”徐光启现在听的都快麻木了,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细节,只是没有人注意罢了,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大明的国力将会达到如何,谁也无法预料。难道皇上研究的这些东西都象压水井一般都有深意?
    “这一切都能成立的基础上,为什么用水泥和钢筋就不能打造船舶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有如此理论基础,那么就可以造更大、更坚固的船舶,用以经商、海防、运兵运粮等等等等的用途。两位爱卿以为呢?”
    “但皇上,如果用这些造船,那船在水里还能动吗?”徐光启还是在谈论这个问题,也挺现实,要知道,当前用的木头船都是靠风力来推动的。如果换成了铁甲,哦不是铁甲,而是全钢铁和水泥的船,那船怎么动?
    “船的动力问题,朕仍然在研究,初步的构想是在船的下方,安装象风车一样的螺旋桨,而船上则依靠风力、畜力、人力等进行蓄力,然后带动螺旋桨,推动船的航行。”在没有电力、蒸汽等机械动力前,朱由校只能想到此方法了,如果下一步宋应星把发电机、电动机搞出来,则会多了一项选择,然后再把太阳能的利用起来,那远航才有一点点的把握。
    “螺旋桨?风车,”徐光启师徒一听这个词立刻展开联想,但也是弄不明白。
    “那个东西其实就是桨,不过就是可以转着圈子不断的划而已,因为是在水底转动,可以不断的推着水进行了划动,推着船前进。”朱由校解释着并画了个图出来给他们看说。“这个大轮子就是朕设计的一个蓄力装备,只要有风力或者人力、畜力,这个力量就会被这个装备存起来,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释放出来这个些力量,通过传动,使螺旋桨转动,直到所有蓄力用尽。”
    “那这个装备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和用的弓弦是一样的,而东西则是朕研究的弹簧,一旦受力它就会挤压变型,打开后,它会还原,并把受的力给释放出来。”这个设想用简单,就是把船上平时用不了的风能储存起来,当然以后会研究太阳能,还有电能,甚至是内燃机,这样船在海上的能量,将会不断的。
    朱由校不是没想过蒸汽机,虽然不会搞,但知道基本的原理。但搞起来太麻烦了,光是各种压力表就直接把他拒之门外了。而且那东西一点都不环保,造成的污染严重,能源浪费也多。
    而电动机相对就简单的多了,现在已经把方法、设计方案都给了宋应星,就是不知道何时能搞出来。而内燃机也是他常接触的东西,修车里经常看到,保养爱车的时候也知道怎么加速,原理和构件也熟悉。就是现在冶金水平差点,没条件搞是真的。

第123章求极之始
    所以他选择了风能和畜力,相结合来配合水泥船的航行。相信可行xìng是肯定有的,但就是速度不一定能跟得上。
    “谢皇上教诲,请问其它呢?”
    “先不谈其它,浮力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研究透,还是继续谈谈吧!”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这样好的好为人师的机会,朱由校怎能错过呢?要让徐光启他们知道,凡事不是表面现象那么简单,要想磁卡往深了去想。
    “这些还不够?”徐光启一听,这皇上还逮着个理说起来没完了,但也只能接着听了。
    “当然不够,下面谈船在水中的浮力问题。既然水有浮力可以让船沉下去,那么,如何才能让船沉在水里?又如何能升到水面,这个问题如果研究透了,可以让船随时在水中,又可以随时浮上来,这条如果用在了军事上,如此的神出鬼没,何等敌人可是对手?”朱由校当然在说潜水艇了。
    “船沉入水底?那船工岂不都要死了?”徐光启真的感觉此时面对的不是正常人了。但如果一旦成功,那海上打个埋伏搞个空袭之类的,还真有可能,耐心的听着。
    “死?为什么会死?只要船舶采用封闭式处理,水进不去船舱,船工不会有分毫损伤。”
    “那船如何在水中行驶?”
    “徐爱卿孙爱卿,就算船不能行驶,打个埋伏这招奇兵也不错吧?”
    “皇上所言极是。”
    “行驶的问题当然也简单,只不过不是再用船帆而已,朕想到的还是在船上制造螺旋桨,推进船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