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713部分

将血-第713部分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尔勒尴尬的笑着,将一碗奶酒捧到不颜昔班的面前,“我尊敬的主人,您要是再没有回到这里,也就看不见额尔勒了,这样的日子,连秃鹫也不愿光顾啊。”
    不颜昔班现在心情很好,他接过酒碗,抿了一口,拍了拍额尔勒的手臂,“忠诚的人,总会得到意外的回报,额尔勒,你是否愿意再次回到我的身边,做我的鹰犬吗?”
    根本没有犹豫,额尔勒一下跪倒下去,将头埋在地上,大声道:“我的主人,额尔勒永远是您的仆从,额尔勒虽然已经老了,可能再也不能为您挥舞弯刀,斩下敌人的头颅,但额尔勒能站在您的马前,为您遮挡箭矢。也还能为您牵马,为您管理羊群。”
    不颜昔班大笑了起来,“起来吧,额尔勒,天神还不曾遗弃我们,让我们夺回属于我们的一切。。。。。。”
    “遵从您的命令,我的主人。。。。。。。”额尔勒笑的连没了,今天确实是大喜的日子,游荡于草原,如鬣狗般的自己。又重新找到了主人,对于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值得欢喜的了。
    他又捧起一碗奶酒,奉到木华黎的面前,却犹豫着,不知该怎么称呼这个尊贵的客人。
    不颜昔班拍打着木华黎的肩膀,介绍道:“木华黎,我的安达,他是蒙古人中的英雄。所有这些人的统帅,额尔勒。献上你的敬意吧,今后,见到他就要像见到我一样尊敬。”
    额尔勒震惊了一下,难道外面的那些人都是蒙古人吗,好像说的话却是汉家的话啊,这真的让他很意外,但显然,不颜昔班那句所有的人的统帅让他瞬间便敬畏了起来,能率领这样一个强大的部落。还是圣狼子孙的安达,那么,他的身份就已经不用再想了,因为这已经足够。
    这是一只雄鹰,额尔勒在心里道了一句,俯下身子,将酒碗举过头顶。“强大的客人,请喝了这碗酒,今后,额尔勒将像侍奉主人一样侍奉您。”
    木华黎接过酒碗。一饮而尽,道:“你的忠诚让我钦佩,能拥有你这样的部众,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不颜昔班安达,看来汪古部的威名,还没有随着草原的风而溜走,我真的很为你高兴。”
    不颜昔班脸上泛起兴奋的红色,大笑着让拘谨的额尔勒坐下,看到额尔勒依旧有些疑惑,想了想,便笑道:“额尔勒,还记得那年暴风雪之后,那个在你父亲的部落里养伤的汉人吗?”
    额尔勒想了半天,才道:“记得,记得,那应该是十几个冬天之前了,那个汉人救回了额浑,伤的很重,我们用尽了一切法子才救活了他,我的父亲跟我说,这是天神的使者,如果死在我们的帐篷内,天神一定会将怒火降在我们的头上的,当时额尔勒天天在祈祷,他能赶紧活过来。。。。。。。。。”
    不颜昔班很高兴,他还能记起那么久远的事情,点着头道:“是啊,就是他,如果现在他亲耳听到当年救活他的人,生活的这么困苦,一定会不高兴的,也会随即赐给你难以想象的财富以报答当年的恩情。”
    木华黎这个时候疑惑的插嘴道:“你们说的这个汉人,是大帅吗?”
    不颜昔班笑着点头道:“是啊,也就是那一次,大帅来到草原上,也正是那一次,你也来到了汪古部,大帅与克烈部的桑昆,乞颜部的合撒儿结成了安达,我们都在,那个时候要不是我还小,不足以与他们相交,天神作证,我一定也会和他们结为安达的。”
    木华黎没理会他的胡言乱语,更没想到这小子若是和赵石结为安达,那么他的姑姑琴其海该怎么办。
    他立即站起身来,端起酒碗,奉到仓促而又惊愕的额尔勒面前,道:“原来是你和你的父亲救下了我的主人,请原谅木华黎刚才的失礼,如果我的主人在这里,一定会因为这个抽木华黎的鞭子的。。。。。。。。”
    “额尔勒,请喝了这碗酒,长生天作证,之后你便是木华黎的兄弟,我的猎物,将来永远有你和你的子孙的一半。。。。。。”
    这真的很惊喜,额尔勒手足无措的站起身来,看了看不颜昔班,见不颜昔班点了点头,他才小心翼翼的接过酒碗,一口将酒喝干,根本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木华黎拍打着他的肩膀,一下子便显得亲近了起来,将他按着坐下,“当年你和你的父亲救下的汉人,就是木华黎的主人,这份恩情,主人一定不会忘记,木华黎也不会忘记,如果你能跟我回去,主人的恩赐,将丰厚的让你难以想象。”
    “而如果你想继续呆在草原上,那么今后,你的部众和牛羊,会让所有人羡慕的。”
    突如其来的惊喜,让额尔勒这个质朴而又忠诚的鞑靼汉子彻底的混乱了,他结结巴巴的想要表达感谢,却更想询问,那位尊贵的汉家客人,天神的使者到底什么来历,会拥有这样一位奴仆,甚至于,连鞑靼人的明珠都嫁给了他。
    难道说,那位汉家客人,所拥有的部落比乃蛮部还要强大吗?
    不颜昔班摆着手,让有点语无伦次的额尔勒住了口,才笑着解释道:“他是我的姑父,也是一位伟大的统帅,他统领着你根本无法想象的众多的军队,他现在正在南边和金国人交战,已经杀死了数以万计的金国人,让金国人听见他的名字,就会没命的逃跑,他的部下,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样众多,却比草原上的雄狮还要凶猛。”
    “现在,他统领的大军离这里已经不算远了,他派了木华黎安达来,帮助我回到草原上,重新成为鞑靼人的王者。。。。。。。。”
    这些话是额尔勒所无法想象的,鞑靼人虽然靠近金国,但已经多年未曾与金国往来了,金国人对草原的劫掠,除了让他们感到金国人的强大之外,只剩下血淋淋的仇恨,再也没有其他。
    至于更加遥远的南边的汉人,他们现在是一无所知。
    他根本无法想象,能打败金国人的汉人是什么一个模样,更是连做梦也不会想到,汉人的军队会有多少人马,会让强大的金国人也感到畏惧和不安。
    至于金国辖下的汉军,他已经自动的给忽略了,金国人就是金国人,汉人是汉人,金国人辖下的汉人,也是金国人,与不颜昔班口中的汉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他满脸震骇的问,“我的主人,这样强大的人,应该也是一位汗王吧,当他亲自来到草原上。。。。。。。。是不是说。。。。。。。他可以帮助我们就可以夺回所失去的一切?”
    这一下,不光是不颜昔班,连木华黎也笑了起来,木华黎用力的挥舞着手臂道:“如果我的主人想要建立一个部落,那么一定会让草原上所有的部落都臣服在他的脚下的,但。。。。。我的主人好像没有这个意思,我的主人是汉人中最大的将军,他可以指挥所有大秦的军队,现在。。。。。。我的主人的目光已经来到草原上,那么,汪古部重新拥有它的荣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不颜昔班连连点头,“这片草原永远是汪古部的,让那些背叛我们的人在恐惧中颤抖吧,我会让他们后悔曾经所做的一切,并为之付出鲜血的代价的。。。。。。。。。。”
    虽然额尔勒依旧无法想象那位强大的汉人到底拥有怎样的力量,但之前那些困苦不堪的日子在见到主人的那一刻之后,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
    他兴奋的想象着未来美好的一切,听着主人和他的安达欢悦的交谈着,心想,自己不是在做梦吧,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天神啊,您的心肠真是如此的仁慈,额尔勒算是完成了您的考验吗,额尔勒的忠诚,终于打动了您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切就全是真的了?
    (再求一下月票吧,兄弟们,月中的日子果然难熬,就像人气一下都没了似的,要不是订阅,收藏还在增长,阿草都被吓到了,太冷清了。)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二十八章 大势
    木华黎是九月中回到大同的,这个时候,大同彻底握在了秦军手中。
    魏怀德留下一万河洛镇军由江善统领,其余各部则已由他所率南返,回去了河洛。
    降顺之各部汉军,也已被拆开,汰弱留强,一部分随军南返,去解州编练休整,来年若是堪用,则会驻守河东各处府县,当然,身份上会编入殿前司禁军之内。
    剩下的一部分,则就地驻守大同,由国武监生员充任军中各级军官,照样的操练不休,而他们,将来算是作为大同边兵来用的。
    大将军赵石留下了几个汉军将领,以陈雾为首,统领这支军伍,这是除了已经身在河洛的后周降将孟青之外,出现在秦军序列中的第一个北地降将,意义非同凡响。
    这也表明,甚是排外的大秦军旅,终于开了一个口子,开始招降纳叛了,当然,这也是大势所趋,随着疆域越来越大,秦人的人才已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任用降将降臣,将是不可避免。
    便如这几年蜀中元气恢复之余,蜀人在科举之上,已有所作为,让大秦的文人士子自愧不如的是,蜀中文风确实不是大秦能比得了的,已经有两科状元,被蜀人拿走,若非大将军赵石当年入蜀之时,破家灭门,将蜀中大族挨个蹂躏了一遍,不然的话,这样的情形会出现的更早。
    可以想见的,在不久的将来。蜀人必定能在大秦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秦人大族门阀虽有警觉,但也没多少办法,此正大秦鼎盛之时,也正是表现海纳百川,恢弘大气的气度的时候。
    不论当今陛下,还是朝堂重臣,对这样的情形都是喜闻乐见的,容不得什么人结党打压。所以有些人也起了些别的心思,河中,河东,河洛之地的人才,接着也屡屡出现在长安城中,誓不让蜀人独占鳌头。
    其实这样一来,大族门阀受到的冲击只有更甚,不过还是那句话,大势所趋。有人若想逆势而动,注定是个粉身碎骨的结局。大秦疆域在急剧的扩张之中,所需人才真的是方方面面。
    若没有以天下人才为己用的气度,趁早还是闭关自守算了,要知道,一统天下,让天下百姓归心,可不是朝堂上一水的秦人能成的。
    而汉军的留用,其实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所作出的决定。不论朝堂,还是大秦军中,都已到了一个瓶颈,极度缺乏的,正是人才,治政之才,领兵之才。如此种种,确实也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了。
    不过乱世的军人们,还是幸福的,这次取河东之战。虽然有些波折,却是不折不扣的大捷,任用什么人,将军们不太在意,他们在意的还是朝廷的封赏,想来这个冬天,封赏便会下来,也不知又会多出几位大将军,或是几位侯爷伯爷出来。
    而对于秦人来说,成武二年,是值得欢呼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大秦终于表现出了君临天下的姿态。
    西北边境上,秦军延州镇军联合庆阳镇军以及归义王的吐蕃骑兵,横扫西北边境,让西夏人心寒胆丧。
    而大将军赵石,更是悄然北上,率二十万大军,下太原重镇,陷大同雄城,尽歼金人河东诸军,让金人闻风丧胆之余,半壁江山也没了的。
    这样的武功,是大秦前所未有的,接连打的两个胡人强国毫无还手之力,即便是景兴一朝,也不曾有过,接下来,秦人该想的,不是如何的休养生息,不是如何的治理内政,他们想的是,大秦的兵锋下一个该指向的是谁。
    只有留在河洛的张大将军有些郁闷,他并非不想进兵后周,但说起来也是无奈,后周和北地两个胡人大国不同。
    河洛之地在手也有两年了,但河洛百姓心向故国,表现出来的顽固真的让人头疼,说起来,秦军在河洛可谓是军纪严明,河洛经过战乱之后,恢复的比哪里都快,秦军秋毫无犯,买卖公平,就差将心亮出来给河洛百姓看了。
    但还是不成,河洛读书人出仕为官的,寥寥无几,找上门去,多数受到的都是冷言冷语,也不知这些家伙哪里来的胆子,而义军却总是时不时的冒个头儿,连普通百姓,对秦人都是冷淡有加,心怀畏惧仇恨居多。
    如此这般,闹出来的事情可着实不少,比如征税的税丁被殴打,上任的县尊老爷处置不公,屡屡引起百姓不满,围攻县衙,秦军粮草辎重被盗被烧,读书人也屡屡跳出来,撰文以记秦人残暴,自己心怀故国之情,如此鼓动民心等等等等。
    实在让人觉着河洛这个地方很是邪性,后周虽兵甲不强,官吏也多贪渎不法,但这收拢民心的手段,真的不能不让人佩服。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原因所致,一个就是中原之地,物产丰饶,百姓在后周治下活的都很安逸,加之后周施政宽仁,文风又盛,所以,虽是战阵屡屡失利,又连年向金人称臣纳贡,但百姓却不管这些,能够吃饱穿暖,不受流离之苦,就比什么都强,自然民心所向,恋战故国不去。
    而第二个原因就不用多说了,大秦施行的八分田亩制,触动的绝对不是平民百姓,而是那些地方豪族,这样的地方大族,多乃在地方上有威望的士绅,家中读书人也多,自然对秦人的到来敌视非常。
    若是像蜀中那般杀个人头滚滚也就算了,偏偏大秦到了河洛,行的是仁政,这些地方大族多未受到什么触动,自然抵制起来,比蜀中要得力的太多太多,这其实也是一切变乱的来源所在。
    这就好像是建房子,在废墟上建房子自然要快的多,但你若想拆了原来的旧房子,再建新的,就要多费许多的手脚。
    河洛大军,其实是被拖住了,其实也正是有鉴于此,大军才选择了太原,大同方向,因为河中真的恢复的太快了,在金人治下的汉人,和河洛百姓虽然只隔了一条河,但境遇完全不同。
    秦军刚到了两年,便已尽收河中民心,花费的功夫简直是少之又少,但却已使河中百姓感激涕零,从军的青壮,络绎于途,就算这样,这两年的春耕也没误了,要是搁在河洛,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要知道青壮都去当兵了,谁来种田?
    老人孩子和妇人吗?换在河中这里,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于,在这两年中,河中大片的荒地都被百姓开垦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