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船帮老大 >

第350部分

船帮老大-第350部分

小说: 船帮老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团长牢记着王司令的话,“总之一个原则:一不能惹众怒,失民心,二也不能招惹那伙兵匪,免得日后给咱穿小鞋……”,见肖营长在望自己,心说:你望我干啥呢?我要有好主意,还犯得着耗这一早上么?

    李团长便一转头,又望向陈叫山,“陈先生,你以为此事如何处置为妥?”

第062章 怒恨潜隐

    陈叫山微微欠身,略一沉吟,单掌前伸,似诚心聆听之姿态,面向肖营长,“肖营长,莫激动,事情再大,到最后,终究都会解决的。 我和李团长、孙县长,想先听听肖营长你的想法……”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李团长和孙县长,皆轻吁一气,觉得陈叫山这般说话,既不失对肖营长之尊重,又避免了贸然开口之武断、偏颇,心下便皆赞同……

    “我们是军人,自然要以军人的方式处理问题……”肖营长脑袋朝上看去,脸上之表情,看似云淡风轻之不经意,实则充满傲慢与跋扈,“限你们今日天黑之前,将杀害我部兄弟的凶手,及其策划者、全程观察、通风报信、参与掩护者,全部缉拿归案!明天中午,将这些刁民,就地正法!”

    孙县长和李团长对视一眼,心说:半天工夫,抓这么多人?这不是硬赶水牛上大树么?

    显然,肖营长这般说话,是亮了半句,藏着后半句呢!

    “肖营长,昨个夜里的事情,现在太阳都这么高了,要说抓人,真不是个易事……”陈叫山微微笑着问,“肖营长,我想问,这人要是抓不到,或者,抓不全,可如何是好呢?”

    肖营长撇着嘴,显得下巴的赘肉,愈发堆聚,“那简单,凡上元堡的精壮后生,全部抓起来,逐个审问,就算是油菜籽里挑芝麻,只要审得细,也不怕找不出来……”

    陈叫山尽管脸上带着笑,但眸子中,瞬间闪过一丝怒恨之光,一闪即逝,旁人皆未察出:好一个“审得细”,不就是严刑拷打,往死里折磨嘛!就算是折磨死了人,也可以“畏罪自杀”之由。草草了过……上元堡全部的精壮后生,全部抓起来?这得多么丧心病狂?

    “肖营长,这恐怕不妥吧?”陈叫山极快地熄灭了眸中的怒恨之光,笑容恢复如初,“上元堡这地方,自古民风彪悍,天不怕。地不怕的……倘若全部抓人,真将这儿的百姓激怒了。闹将起来,那可真是难收场的!肖营长,你们大不了一走了之,不接这一茬,可后续的事情,还得孙县长和李团长来拾掇,难啊……”

    有陈叫山出面与肖营长斡旋,李团长和孙县长,倒觉着。乐得一个消闲,一个安全:陈叫山话说的巧,说的好,我们能占着好处。说不巧,说不好呢,那是出自你陈叫山嘴巴里的,我们也不得罪肖营长……

    所以。李团长和孙县长,索性也就不吭声,只是一下下地转脖子,一会儿看肖营长,一会儿看陈叫山……

    “陈叫山,照你这么说。今儿你们三个赶过来,是来耍弄嘴皮子了?”肖营长目光充满不屑和倨傲,“你扯再多屁话,我就当没听见,你就直接告诉我:你们办还是不办?”

    陈叫山为了平息心底的怒气,展开折扇,连连摇着。阳光擦着门框,映照在那“心静则安”四字上,“安”字上的那一点,在光斑中明灭闪闪……

    “肖营长,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个方式来解决问题?”陈叫山将折扇一停,“你手下兄弟丧了命,我们也很震惊,也很心痛……但就是抓再多人,枪毙再多人,你手下兄弟也重返不了阳世,对吧?”

    肖营长将头偏向一边……

    李团长和孙县长,则将目光定定停留在陈叫山脸上,等着陈叫山的下文……

    “所以我在想,你的队伍蒙受了损失,我们用钱财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弥补,于你我双方,来日方长,都不失为一件好事……”陈叫山故意略一顿,给肖营长一个思维迂回的时间,而后,说,“肖营长,你开一个价!”

    李团长和孙县长听到这里,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是啊,硬要抓人,杀人,后续的一大堆的破事,可够我们喝一壶的!卢家有的是钱,用钱来解决,当真是不错呀……

    肖营长听到“钱”字,眼睫毛忽闪了好几下,有心念转动之意……这一刹,被陈叫山看在眼里,融在心里……

    “陈叫山,你说得轻巧!”肖营长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盘,突地一跳,“我堂堂中原剿匪纵队,为党国之大计,四地辗转,餐风露宿,出生入死……你以为就凭钱这东西,就能将我们软化了,贿赂了,使我们失了军人之气节,忘了党国之大计?陈叫山,你有多少钱,能买回中原剿匪纵队英勇战士的性命?能买到我们身为军人,为党国甘洒热血的精神和风骨?”

    陈叫山唇角弯弯,微微笑了起来:这哪里是驳斥?哪里是愤慨?哪里是叱责?分明是变着法儿的铺垫、迂回、故作凛然,分明是指东打西的自抬身价,分明是换着词句的探问价格的急切和浮躁……

    李团长身为军人,亦听出肖营长这番“义正严词”背后的滑稽,想笑,又不敢笑,使劲咬着下嘴唇,努力憋着……

    孙县长心中亦颇多感慨:如今之乱世,吃公家饭的人,哪个不是为名为利,一门心思地想着升官发财,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嘛!何苦说得这般义正严词,拐出这么大的弯,真到了讨价还价的时候,可怎么绕得回来呀?

    陈叫山从怀里掏出一张《西京民报》,报纸是陈叫山事先折叠好的,亮在上面的一版,是一篇名为《军中乱象,岂忘载覆?》的文章。

    文章是一位南京政fu的真性情要员,针对各处武装军队,利用手中之权,罔顾民间声音,扰民、害民之乱象,而撰写的一篇文风犀利、言辞尖锐的批评文章!

    该文章以唐朝名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的名句“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及唐太宗李世民,在《论政体》之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导引,针砭时弊,痛陈世局,犹若黄钟大吕之音,警醒官方、军方,以悟民心向背之重要……

    方才肖营长一番“义正严词”,拍案而动,震得茶水洒落在桌。

    陈叫山拿出报纸,看似不经意地,用报纸轻轻覆盖于桌面上,《军中乱象,岂忘载覆》》的文章,正正朝上,轻轻擦拭着零零茶水……

    陈叫山遂即收了手,将那报纸留于桌上,站立而起,拱手左右,“李团长,孙县长,既然肖营长话说到了这份上,那便遵照肖营长的意思,现在就派兵抓人吧!陈某且就先告辞了……”

第063章 猛转话锋

    “陈先生,陈先生……”

    “陈先生,这……”

    “陈……”

    陈叫山忽然来了一个大拐弯,将李团长和孙县长,拐得迷糊,也将肖营长怪得无措……

    见陈叫山起身告辞,李团长连连地唤着陈叫山的名字,却又说不出后续之语;孙县长言语间,透着茫然、无奈;而肖营长,嘴皮动了下,又觉着自己挽留陈叫山,也不合适,发出了“陈”字,便瞬间噤声了……

    肖营长起先听到“钱”字时,眼睫毛眨巴忽闪的那么两下子,以及他后来的一番“义正严词”,皆令陈叫山感觉到:你肖营长若是不为钱财所动,那还真是黄狗不吃粪,猫儿不爱腥呢!

    把住了肖营长这一软肋,陈叫山便意识到自己可以主动了……

    纵然使上元堡血流成海,尸堆如山,于肖营长,于中原剿匪纵队,又有何益?

    该抖的威风,都已经抖了,该扎的势,也扎过了,话至最后,以钱财来解决,何尝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方式呢?

    更何况,陈叫山那随手抖出的报纸,朝上之面的《军中乱象,岂忘载覆?》的文章,已然充分呈示出:陈叫山对于时局之事,军中规则,上峰忧愤等事儿,显然了然在心的……闹将下去,干耗到底,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肖营长瞥了桌上的报纸,抬眼见陈叫山已经转过身去,朝外走去,心里波涛翻滚,却也无法站立起身,去留陈叫山……

    陈叫山转过身了,听见身后李团长、孙县长的叫喊,以及他们赶上来的脚步声,便故意加快了步子。ong》 行至门口时,陈叫山向守候在门外的常海明,使了个眼色。而后,脚步慢了下来……

    “陈先生,你不能走啊……”李团长终于撵上来,拽住了陈叫山的袖子。

    此际,李团长何管为官之韬晦,处世之矜持?

    李团长夹在肖营长、王司令,以及上元堡百姓的三面之间。怅然无措时,有陈叫山出面解决问题。多么难得的一种幸福……

    “陈先生,咱慢慢谈嘛!”孙县长站在陈叫山身后,也附言着。

    陈叫山既已提出钱财摆平之策,如若再这么一走,肖营长势必动怒,板子打下来,还不是我孙县长得先接着?

    我何苦呢?犯得着么?孙县长心念动转,言为心声……

    于是,陈叫山又回来坐下了……

    送上门来的大肥肉。总不能因面子上的故作清高,推辞了去吧?

    思虑里,肖营长仿佛喉咙有些干,“啊哼”一声,清理了一下嗓子,正色道,“陈……先生。你今儿既然来了上元堡,就是解决问题的,说这么几句,就拍屁股走人,怕不合你陈叫山长挂嘴边的江湖规矩吧?”

    陈叫山正襟危坐,将长袍下摆。朝前略一送,袖管微微抖,将右手搭在那张报纸上,五指如马蹄换步般,连续地上上下下弹打着,一抬眼,看向肖营长。“肖营长既然是讲规矩的爽快人,那就开个价吧!君子不耻于谈钱,是为真性情嘛……”

    李团长和孙县长,齐齐将视线拴系在肖营长身上,等着肖营长说话……

    肖营长手扶在腰间的宽皮带上,拧了拧,伸手解了领扣,仿佛有些闷热,无意识似的,又伸手抓过那张《西京民报》,当作扇子,连连扇着,脸上表情显出了一种为难、忿忿、无奈……

    “四条人命,四条人命啊!”肖营长忽地伸出了四个手指,在陈叫山、李团长、孙县长面前晃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兄弟啊……他们跟了我这么些年,南征北战,苦头吃了,福还没享,就这么被人杀了……我如何向他们的爹娘,向他们的妻儿,向满营心寒的活着的兄弟,向爱兵爱才的上峰长官交代?”

    李团长和孙县长,皆静静听着,晓得这是肖营长的铺垫,预热,就像炒菜一样,总要将油烧烈了,才好倒菜……

    陈叫山则微微转头,观察着门口方向,仿佛肖营长说这些话,都是意料之中的,便听得不那么专注,有些神游,似乎希望肖营长,早些开口报价。

    “为了抓捕红军残匪,兄弟们翻山涉水,光是鞋子都磨烂了好多双……”肖营长甚至都觉得自己铺垫,有些硬,有些不好绕回到报价问题上来,说着说着话,便低了头,似在兀自独言了,“到了这上元堡,还遭遇了这样的事儿,唉……”

    “这样吧,一个兄弟,五百块大洋,共两千块大洋……”肖营长终于报出了价……

    李团长和孙县长,皆暗自一惊:这人命价钱,是不是高得太离谱了?叮当响的现大洋,又是不是太贬值了呢?

    于是,李团长和孙县长的脖子,又同时一拧,转头看向陈叫山,且看陈叫山如何回应……

    “好!”陈叫山将折扇在手掌一敲,“很好……”

    李团长和孙县长皆松了一口气:看似棘手无比的事儿,就这么一眨眼,解决了?

    肖营长自然更是释怀得很:先报出一个高价,而后看你陈叫山再如何压价,没想到,你到底阔绰,这么一下,便就答应了?

    “很好!一条人命,五百大洋,很好……”陈叫山像在江上撑船,猛然来了一个“戳蒿狠转”,在肖营长、李团长、孙县长皆轻松一刻时,忽就转了话锋,“那我们就来算算账——上元堡两位乡亲丧了命,这是一千大洋,对吧?”

    “堡街上一位黄花大姑娘,被你们生生糟蹋了!我听说,姑娘她爹捶胸顿足,感觉没脸再苟活于世,从自家木楼上往下跳,人没死成,两腿摔断了!以后这庄稼地的活路干不了,干个手艺活,弄个小买卖,也都干不了了……”

    “你们这一趟过来,从乡亲们家里,逮杀的母鸡,要生多少鸡蛋?烤着吃了的奶羊,要养多少小羊羔子?还有,打碎的瓷瓶,烧了的匾牌,打湿的书画,踩踏的菜苗……这些,又算多少钱?”

    “陈叫山!”

    不待陈叫山话落,肖营长“霍”地站起,拔了腰里的手枪,直直对准陈叫山脑袋,“你想找死吗?”

    陈叫山“噗”地启了折扇,微微扇着,目光悠远无比,似穿千里之外去,对于脑袋前的手枪,熟视无睹……

    “打死这些当兵的,跟他们拼到底了!冲啊,乡亲们,一命换一命,怕个锤子?”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吼喊,大有山呼海啸之势……

第064章 恐生民变

    “报告营长,外面一大伙刁民,把这儿围死了,要不要打?”

    “团长,团长,上元堡百姓人太多,我们挡不住呀,咋办?”

    “县长,全堡子的人差不多都出动了,有老有少的,这……”

    接连有人进来报告,出出进进,乱如一锅粥……

    肖营长将手枪,从陈叫山的脑袋前收回,朝上一举,“反了天了,给我打,扫上两梭子,看还闹腾不?”

    陈叫山轻摇折扇,端坐如石,不动不移,安然若山……

    不用起身,不用出外察看,仅凭那山呼海啸的声浪,陈叫山便已知晓外面有多少人,不禁在心底暗暗赞许着……

    在陈叫山一行人抵达上元堡初识,常海明便派出人手,寻到上元堡东、西、南、北四街的瓢把子,逐个一番交代、授意……

    几位瓢把子,皆是一呼百应的江湖人物,遂即再逐层传达命令,不多时,堡子里的百姓,拿刀的拿刀,操棍的操棍,扛锄头的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