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船帮老大 >

第368部分

船帮老大-第368部分

小说: 船帮老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营造通桥之喜庆气氛,女儿梁的狮子队锣鼓队,开始闹腾起来了,对岸男儿坡的舞龙队和采莲船队,也随之应合,敲敲打打了起来……

    乡亲们都被热闹吸引过去了,陈叫山方才凑近朱万胜耳边,一阵低语……

    朱万胜不断点着头,“嗯……嗯嗯……辱没祖宗的奸诈小人,人人皆可诛之……”

    老邵和通山老汉,以及女儿梁、男儿坡许多德高望重的乡绅,县府过来的人,全都汇聚在了梁上……

    参与贺桥仪式的相关重要人士,全都来到了女儿庙里,一位老乡绅拿出了修桥募捐名册来,开始诵读……

    募捐者中,当属陈叫山的两千大洋最多!而当初,孔老八他们以“益盛茶厂”之名义,也捐款了六百大洋……

    贺桥仪式之程式,众人皆以事先商讨确定:其一,是鸣炮贺桥,其二,剪彩通桥,其三,是画龙点晴,其四,是群贤敬香,其五,是众人踩桥……

    “我提个建议……”老乡神刚宣读完贺桥程式,陈叫山便接话说,“群贤敬香的名单里,应该添上汉口益盛茶厂的孔老板、谭老板、申老板三人……”

    “理当添,理当添……”乡绅和县府的人都纷纷赞同……

    于是,舞狮队的人去了柱子家,敲锣打鼓去请孔老八、谭老六、申老三,三人皆感意外,却又欣喜不已,欣然赶来了女儿庙……

    人们开始为贺桥做着各种准备:将新桥中间绑上通桥剪彩红绸,挽上了大红花;将敬香的大鼎炉,抬至新桥中部;舞龙队、狮子队、采莲船队开始进行跨桥表演的最后彩排;锣鼓支架等演奏器物,在两岸桥头布置;老百姓祈福纳祥的心愿香包、绢花、手帕、八字符条,皆由专人朝新桥围栏扶手上拴系……

    这时,秋云来了女儿庙,找到陈叫山,扯着陈叫山的袖子,将其从人群中扯了出来……

    “好看不?”秋云变戏法似的,从身后猛然提出一和香包吊坠,在陈叫山眼前一晃……

    “嗯,好看,真漂亮!”陈叫山用手去触香包,并问,“里面写的是什么?”

    “就不告诉你……”秋云俏皮地嘟一下嘴,又说,“头低一些,低一些,闭上眼睛……”

    陈叫山便尽量地低下头,并闭上了眼睛,秋云便将那香包,在陈叫山的眼皮上,滑过来,滑过去,连着滑了好几下,而后满意地说,“好啦,我去绑香包了……”

    陈叫山微笑着,看着秋云的背影远去,用手一摸眼皮,再将指尖放在鼻子上一嗅,一股淡淡的香气,犹然存留,不曾散去……

    几乎所有人都来看贺桥仪式了,一伙日本人也混在人群中,那位狗皮膏胡须的日本人,正在与柱子交谈着,柱子家的老杂役,忽然气喘吁吁地跑来说,“少爷,少爷,不好了,有棒客再弄孔老板他们的汽车哩!”

    狗皮膏一听,登时急了,向前猛跑两步,在几个日本人后背上一拍,而后一挥手,狗皮膏和柱子,便领着六个日本高手、三个司机,急匆匆朝柱子家赶去了……

    柱子与日本人刚到小荷塘跟前,便看见一大伙的人,居然七手八脚地在抬汽车,其中两辆汽车,已经被抬出了好远,院墙跟前的一辆,也已经被抬了起来……

    狗皮膏大叫一声,从腰里拔出手枪,其余几个日本高手和司机,也都拔出了手枪,怒喝一声,“八嘎……”便朝前冲去……

    那些抬汽车的人,见有人放枪,顿时迅速散开,纷纷朝南边的山里跑去,狗皮膏领着一伙手下,持枪紧追不舍……

    柱子身上没有枪,正愣着神,小荷塘里忽地窜出来两个人,一人抱住柱子的腰,一人捂住柱子的嘴巴,将柱子朝小荷塘北边的松坡上抬去……

    柱子尽管膀大腰圆,但终究没有多少武功,被这两个神秘人控制着,竟丝毫反抗不得,只得“呜呜……”地叫……

    柱子被抬到了松坡林子深处,忽有一个人,出现在了柱子面前竟是隆江商行的老大朱万胜……

    “朱老板,你们这是……”柱子惊异地问……

    “柱子兄弟,你我都是老相识了,有个事儿,我得给你知会一声……”朱万胜说。

    南边山林里传来阵阵枪声,柱子和朱万胜隐隐可听见,而新桥两侧,锣鼓阵阵,其声震天,无人可闻枪声……

    。。。

第026章 声讨汉奸

    “啪啪啪啪啪……”

    一连串的鞭炮声,在凌江两岸响起,红红的炮屑,炸飞在空中,经风吹卷,些许飘入凌江,随波而流……

    小孩子们捂着耳朵,跳得像一只只兔子,大人们满脸带笑,老人们抚着胡须,看着一弯新桥,横架于凌江之上,桥上披红带彩,喜气浓浓……

    鞭炮声甫一停下,一位老乡神,便手执红卷,站立在女儿梁桥头处,大声诵读着,“女儿梁男儿坡新桥开通典礼,第一项,由女儿梁建桥总工邵永善,男儿坡保长宋新义,登桥剪彩”

    老乡神话音刚落,锣鼓唢呐手们,便一齐演奏起来,“咚咚咚咚锵……唔唔哇哇”声顿起,老邵被一群工匠师傅推着,送至桥头,从一位后生托举的木盘里,举过一把剪刀,朝桥心的剪彩红绸走去……对岸男儿坡的宋保长,亦执剪刀朝桥心走去……

    桥心红绸被剪为三截,首尾两截拴系桥上,垂吊桥身,中部一截,扎着的大红花,被老邵端端正正地放在了敬香的大鼎炉旁……

    “桥通喽,新桥通喽……”

    “以后串亲戚更利索了,再不坐船了……”

    乡亲们兴高采烈地欢呼着……

    “第二项,画龙点睛,龙魂镇桥!由取湫英雄陈叫山执笔点睛”

    两岸的乡亲们顿时开始欢呼、鼓掌,并推推搡搡,惟恐被前面的人挡住了视线,错失了看陈叫山点睛……

    陈叫山缓缓走向桥头,深吸一气,抓过毛笔,在朱砂盘里轻轻点蘸……

    对岸男儿坡舞龙队的人,手执一条大金龙,齐刷刷地涌到了新桥上,一到桥心处,九个舞龙手,皆朝下蹲去,一条金龙,瞬间便如睡着了一般……

    陈叫山走至龙头前,凝神,屏气,听着身后的老乡绅诵读着点睛文辞,“画龙点睛,新桥落成,江岸通途,喜乐亨通,龙魂镇桥,亵邪阻生,一点风调雨顺时,再点五谷又丰登……”

    陈叫山手执毛笔,在龙睛上触点而过,执笔抱拳,向两岸乡亲们们连连拱手,末了,用力一抛掷,将毛笔抛入桥下滚滚凌江之中……

    一条金龙,一经点睛,顿时腾飞而起,在桥上翻转拧舞……

    两岸乡亲齐声欢呼起来,有嗓门大的后生,直接吼喊出了,“陈叫山,活龙王,陈叫山,活龙王……”

    “第三项,群贤敬香……”

    一些修桥工匠,募捐的富户,从两岸桥头一侧的口袋里取过香,排着列队,依序朝桥心的大鼎炉走去,点香,敬香,上香……

    孔老八和谭老六、申老三,取过了香,正要上桥,陈叫山却笑着走上前去,“孔老板,你们远道而来,理应最后压轴敬香,方显其隆重……”

    “哎呀,陈先生,你看这……如何好意思呢?”孔老八笑得金牙闪亮……

    “陈先生为修桥费心不少,理当压轴……”

    “是啊,我们不过略表心意而已……”

    谭老六和申老三也不断客套着,但陈叫山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此三人利欲熏心,嘴上客套谦让,心里却欢喜得很,对于这种压轴敬香的礼遇,颇有期待!

    待两岸敬香的人,逐次散去,陈叫山也取过了香,并向孔老八他们一伸手,“请”

    陈叫山领着孔老八、谭老六、申老三,缓缓朝桥心大鼎炉走去……

    走至大鼎炉前,孔老八将香夹于掌中,双手合十,刚欲朝烛火上伸去,陈叫山却猛地胳膊一伸,拦于其身前,“孔老板,你们的日本朋友呢?”

    “陈先生,此话何意?”

    孔老八依旧脸上挂着笑,而他身后的谭老六和申老三,皆已沉下脸来,觉出了一丝异常……

    “募捐名册上,写的是汉口益盛茶厂,若说敬香庆贺,理当是李老板来敬香……”陈叫山冷冷地说,“你们三人,如今已经是大和茶道的人了,还有何脸面来敬香?”

    “你……”

    孔老板一怔,遂即便从身上拔枪,他不拔枪不说,一拔,陈叫山猛地一闪身,出手夺了孔老八的手枪,另一手臂,忽一抖转,兜住了申老三的脖子,使得孔老八和申老三,皆被陈叫山叠合一起,单臂牢牢控制住!而瘦高若高粱杆的谭老六,则被陈叫山伸出一脚,死死递在桥栏上,动弹不得……

    两岸的人,忽然被桥上这一变故,惊得目瞪口呆……

    “陈叫山,你到底要干什么?”谭老六的小腹,被陈叫山的脚狠狠蹬着,顿感五脏六腑,都快要被蹬出来了……

    陈叫山在身上一阵搜摸,确认只有孔老八一人有手枪,而手枪已被自己夺下,便将孔老八和申老三,皆朝前一推,使之和谭老六站立一排,陈叫山拔出自己的手枪,双枪指向三个汉奸……

    “乡亲们,你们可认得这三人?”陈叫山大声向两岸吼喊着,声音洪亮……

    两岸的人,瞬间安静了下来,似乎凌江里哗哗的水流声,在此刻都格外响亮起来了……

    “这三人,本是汉口益盛茶厂的制茶师傅,现在,他们却投靠了日本人开的大和茶道株式会社,将老祖宗研究出的制茶秘方,提供给日本人……”

    “我陈叫山平生最恨出卖国家,出卖民族,辱没先人的汉奸败类……乡亲们,你们想想看:有这些汉奸败类,为日本人提供我们的一切信息情报,长此以往,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制茶秘方,而是整个国土,我们都将成为亡国奴……我们没有自己的地可种,我们自己的庄稼可收,那我们还有什么?惟有亡国灭种的屈辱和愤怒……”

    陈叫山喊得嗓子都有些沙哑了,两岸皆是一片静寂……

    “”

    陈叫山冲天一枪,大声问道,“对于这些汉奸败类,我们应不应铲草除根,杀而后快?”

    “杀杀杀……”

    “杀死汉奸,清除败类……”

    两岸忽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陈叫山举着双枪,朝孔老八肚子上踹了一脚,一摆头,“走,上岸受审!”

    。。。

第676章 远程偷袭

    孔老八和谭老六、申老三,被陈叫山押着穿过拱洞,到了梁上,围观的百姓大声叫嚷着,纷纷闪开一条道……

    起先在桥上被制服,面对着陈叫山的枪口,孔老板惊惧难定,耳畔响着两岸百姓的喊杀声,孔老八差点尿裤子!

    而现在,处在熙熙人群中间,孔老八忽然没了起先的惊惧感,他在想着:陈叫山,你算什么东西?老子给日本人做事,与你有何干系?你一个跑船的,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莫说是你,便是县府的官员,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我们身后的靠山,是日本人!

    而孔老八不会想到:与他们同来的日本人,此际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何来解他们的围?

    话说狗皮膏与那三个司机和六个日本打手,听闻有人偷盗汽车,急匆匆朝柱子家赶去。柱子深感事关重大,亦随往……

    行至小荷塘,狗皮膏与另外九人,拔枪去追偷车者,一直朝南山撵去。而柱子被人劫持着,来到了北边松坡里,见到了朱万胜……

    这正是陈叫山与袍哥会兄弟,筹谋的一出调虎离山之计!

    陈叫山知道:自己是贺桥的重要角色,万众关注之下,分身乏术,恰好朱万胜来了女儿梁,说服柱子一事,由朱万胜来做,最相宜。

    朱万胜尚不是隆江商行老大,而是摊货客老大时,便时常来女儿梁、男儿坡一带,调集毛茶,转运各处,与柱子等茶场老板,皆为老熟人。

    另外,柱子与陈叫山之间,因着秋云,陈叫山说话,兴许本就没有朱万胜更妥当!

    果然,朱万胜与柱子在松坡上,一番交谈,末了,朱万胜说,“柱子兄弟,往小了说,我们揭破孔老八的汉奸皮,是为咱凌江茶业正一个名,再往大了说,那也是给咱中国人,表明一个态度……”

    柱子手扶在一棵松树上,指甲一下下地抠着树皮,默不作声……

    朱万胜以为柱子仍旧在做思想斗争,为失了孔老八这样的大客户,而耿耿于怀,便又说,“兄弟,你爹在世时,我们便常有买卖交集,他老人家总给我们讲德行,说买卖如做人,德行自当先……现在,你是女儿梁茶场的执牛耳者,你表明了态度,摆正了姿态,整个凌江茶业界,全就摆正了姿态,不让日本人获利得逞,这也算是承应了祖宗阴德啊!”

    柱子仍旧不接茶叶的话题,却说,“那走,我们去找陈叫山!”

    朱万胜和柱子从松坡上下来,沿着小路,朝女儿梁走去时,女儿梁方向锣鼓声震天,而南山里的枪声,已经稀稀拉拉了……

    没错,那一伙抬汽车的,正是唐六统领的袍哥会兄弟!

    唐六在袍哥会中,虽并无正式的帮派册封等级,但谁都晓得,他是范老大的身边人,乃心腹要将!

    唐六与陈叫山来到女儿梁,女儿梁、男儿坡一带的袍哥会堂口兄弟们,见唐六亲自过来了,便犹若范老大来了,深感荣幸,又觉责任重大!

    唐六与陈叫山一番筹谋,将袍哥会的兄弟,分成了几拨人:一拨在新桥两端守护陈叫山,暗中控制局面;一拨监控凌江下游,时时向陈叫山和唐六通报日本人从汉口派出的船队动向;再一拨,则由唐六带领,对日本人的汽车动身,以此引开日本人……

    狗皮膏与其余九人,见一大伙人抬着汽车朝南山方向走,持枪便去追赶……为彻底吸引住日本人,袍哥会的兄弟,甚至特地带了工具,将两辆汽车的轮子卸了下来,抱着车轮跑……

    狗皮膏撵到南山边时,见南山地形复杂,林茂草深,惟恐有诈,便决定放弃追赶。但那六个打手和三个司机,跑近了一看:乖乖,汽车轮子都被这些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