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第358部分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358部分

小说: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淞镇的居民,在正午的春日里,正忙着各自的事情,码头上,则是熙熙攘攘的船队,自从上海开通了外贸以后,就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清国最大的港口之一,而北面的出口码头吴淞,则成为一个最繁华的地带。

几十个码头工人已经劳累了很久,终于得到了片刻的休息时间,于是,打击抽着旱烟,喷云吐雾,让那些蓝色的烟气卷儿在眼前盘旋,看着都是享受。

“老李,你们家的闺女说出去了没有?”一个黄面小眼但是健壮的中年人忽然问。

“说了,你家的二妞呢?”老李才不过三十六七,在早婚的年代,好几个孩子都已经大了。他的脸型哨长,眉目有些清秀。很有读书人的斯文风度,但是,在一群码头工人的肌肉男堆里,也有同化的许多地方。

“二妞也说了,我是问你家的朵朵。三朵。”

“还没有呢。咋,你给咱攀一门好亲事?家里有钱儿的?孩子又端正的?”老李也不见外。

“你看老黄家的二小子咋样儿?”黄面小眼的王七叔努了努嘴。

“他?他没爹没娘的,家里太苦,谁想把闺女往火坑里推?”老李很不高兴!

“呀,老李,李文山,你这就小看我了,我好歹是三朵的叔,怎么那样坏了心肠?你不知道?黄家的顶梁柱黄顶天回来了,人家随漕船在天津混,本来挺倒霉的,”

“知道,他没给洋人弄死?”

“没呐!昨天回来了,就我们那一块儿,洋气了许多,嘿嘿,人是胖了不少,衣裳也一色水亮崭新,还骑这一匹大洋马,说是借军队上的,他人在满洲的奉南铁路干活儿。一个月除了管吃管喝,还拿十个大洋,听说上一个月干活干得好,受了官长的表彰,额外又加了五个大洋,”

“一个月就十三块大洋?管吃管喝?”不光是老李,就是所有的工人都不敢相信,“你又吹牛。”

“吹牛的话,阿拉就是一条狗!”王七叔勃然大怒,将小眼睛一瞪,脸上的麻坑一个饱满起来:“阿拉啥子时候骗过人?等今天下了工,咱们一起去见见!听说,在满洲,每一个铁路工人的工资都是这数目,最好的时候,一个月二十块大洋!真的!”

“胡说八道!”这下子,没一个人信了。

“怎么不是?人家说在节日里干活,工资翻番,泛泛而谈啥意思咱也不懂得,估计就是多很多!算了,说多了也白搭,反正,人家老黄哥说了,要带一批人到满洲铁路上干活儿,我是报名了,今天吹吹风,再过几天不见我,可别乱嚼舌头又说阿拉被一群青楼的姐姐们按在床上不掏钱儿给困住了!”

“吹牛!”

“嘿嘿,你就吹吧,看你能把天上的老母鸭的十三吹崩了!哈哈哈哈哈!”

“我说你们。。。。。。哎?啥子声音?”

“嗯?”

所有的人一起朝着天上看,因为,一种很奇怪的轰鸣声,自远而近,非常古怪。

“娘的,洋人又玩什么花招?”

“玩个屁,自从咱中国新军在京津打了他们一个狗吃屎,在朝鲜把小日本的威风灭了祖宗八辈子,哪一国的洋人见了咱大清国的人还敢瞪十三眼儿?哪一个不是客客气气的?”

“洋人算个球,咱大清国的满洲新军一出来,他们就屙稀了!”

“啊?看看,看!那是什么?”

“是啊,快看,大家都快来看啊,天上有东西在飞!鸟儿,那么大的鸟儿!”

于是,从这一群码头工人开始,整个吴淞镇子从码头到镇子的大街小巷,都乱了套儿,大家蜂拥而来,到了街道上的开阔处,去看天上的响声来源,不错,是一个不小的鸟儿,可是,又很奇怪,银白色,没有翅膀来回扇!

“飞机!”在镇子的一头,穿着很干净整齐衣服的探亲的奉天铁路工人黄顶天,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对:“飞机,真是飞机,和满洲新军的飞机一模一样!”

“你说啥?”

“飞机,快来看呀!”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随着天空上的那只怪鸟儿的行踪呐喊着观看。

“不对,不是中国新军的飞机!”黄顶天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中国新军的飞机是一个红色的五角星,这些怎么是大红疙瘩?象小倭瓜的膏药旗!难道,它们是小倭瓜的飞机?”

“倭瓜的飞机?他们怎么配有?你说是北京的坦克军团还差不多!小倭瓜懂个球!他们要是能制造出神仙飞机来,老子把老婆给你用三天三夜!”几个街道上溜鸟儿的富裕闲汉很生气。

“真的,不对呀,是倭瓜的旗!就是,肯定是,要不是的话,我老黄把自己新娶的韩国黄花大闺女老婆给你们每人用三天三夜!”

“凭你那么小的尺寸,也敢用外国货老婆?”谁敢相信他的话?那几个闲汉更起劲儿了。

正在说着,天上那只大鸟儿飞得更低了,接着,一个凶恶的人脸儿在那儿晃了一下。那一丛黑色的小胡须,马上就使人想起曾经在上海码头上晃来晃去的倭瓜们。

“真是日本的飞机!”

镇民和码头工人,包括许多港口内外的船只上的商人客人,都震惊了,在各个地方争睹着天外来客。

飞机盘旋了几圈儿,昂然而去。

“小倭瓜的飞机来这里干什么?莫非是要来打这里?”很多百姓议论纷纷,就是这里的巡警和镇长,商会和码头的帮派体系都被惊动了。

同样的情况,还在临海的南汇镇和崇明岛上的陈家镇子上演,日本的三架侦察飞机对上述目标进行了实地侦察以后,才返回舰队。

东乡大将对侦察空军的情报非常满意。尤其是能够在敌国的城镇上空完全实战性地飞行,就证明了日本特混舰队的空海一体战斗能力是可行的,实际上,日本人在进行着世界海战史上的先锋实验,就连制造了航空母舰的英国皇家海军还在晕头转向地探索着海空立体战的理论和方式,而日本舰队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实验中实战了。

“第一轰炸中队轰炸吴淞港口,轰炸城市,炸掉人口密集的地区!但是,切记,不要对港口内外的外国货轮进行威胁!要保证将炸弹都投到清国人的脑袋上,还有,战斗机第一中队负责保护轰炸机,严防清廷可能出现的防空火力!”东乡命令道。

“大将,清国人没有防空火力!”

“我知道,但是,我们要演习,知道吗?要防止万一的情况,假如清朝驻军在那一带展开了抵抗,向飞行员射击,则他们是有危险的。”

“嘿!”

“战斗机中队在进入到目标区域以后,如果没有任何威胁,则可以解除对轰炸机群的保护,利用自己的火力对地面的清国人进行打击!”

“第二轰炸机中队负责对南汇一带进行轰炸,目的是震慑清国人,使上海为中心的广大区域之内的清国驻防军队胆战心惊,全面崩溃,战斗机第二中队的任务也是同样的,肩负有掩护轰炸机群和攻击敌人密集人群的任务。”

“要注意看清目标,不要攻击任何有英国,德国或者我们日本帝国的标志建筑,还有俄罗斯的也不要去碰,至于法国的或者其他国家的,碰了也就碰了!”

“按照事先已经反复强调的计划作战,航空路线图是决定准确的。”

东乡平八郎大将缜密的思维能力下,才能有如此密集和严肃的军令。

于是,在日本的三艘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一架架飞机开始鱼贯而起,转折了机头,开始滑翔,然后,经过了长长的跑道,溜向高高翘起的舰首。

航空母舰事先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因为有东南来的海风,航空母舰的舰首就对准那里,能够使飞机逆风升空,是最佳的选择。

官兵们互相招手示意,飞行员得意而紧张的笑容在飞机的玻璃座舱内闪烁着,地面的日本官兵,则有条不紊地工作,管损人员做了对付意外事故的可能。

神风号航空母舰上,英国国籍的军官正在挥舞着旗帜,指挥新的飞机启动。

忽然,一架飞机滑离了跑道,向着旁边一头撞去,尽管驾驶员已经努力的拉了制动,还是没有阻止飞机的前进,故障飞机一头扎进了还没有起飞的飞机队伍里,顿时,将那两架飞机撞得面目全非。

正在驾驶室里,已经登机待命的那两个日本飞行员,顿时受了重伤。

肇事的驾驶员反而安然无恙。

幸好的,万幸的情况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火灾,就连火星子也没有,这简直是奇迹。

倒霉又很幸运的日本人立刻终止了起飞,急忙维修,处理善后。

在二十分钟以后,日本人的起飞才开始继续,终于将两个中队送上了天空,不过,要它们进行汇合,编制作战是不可能的了。

狂风号的情况也不顺利,一架飞机在滑到了舰首以后,竟然没有顺利地升起来,于是,其后果只能有一个,一头扎进大海里。

许多官兵看着甲板下面那个巨大的水话,以及不停地反复出没的飞机,还有立刻就遭到了一大群鲨鱼光顾亲爱的场面,顿时脸色煞白,紧张万分。

在投下了炸弹和机枪射击以后,将鲨鱼驱逐,仍然没有及时抢救到飞机,飞机已经坚决地向着深海里挺进,再也找不到任何痕迹了。

怒风号的情况比较好,没有事故,从这里出发的飞机是轰炸陈家镇的,舰队将转向那里,完全堵截住清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带的出海口,除了外国的货轮,一切清国的商船和客轮,都将遭到逮捕扣押。

望着飞机一群群起飞,完整无缺的编队在空中形成了很奇妙的队列,东乡大将的心情非常之激动。许多士兵则对着天空高呼:“班哉!班哉!班哉!”

日本特混舰队在海军航空兵出击以后,也将庞大的舰队向着北面移动,目标是长江口,舰队的速度很快,一个小时的侦察和起飞准备,让大将有些焦急,惟恐给清国人知道了情况,逃避得一干二净,那海军的远征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后续的补给舰队也赶了上来,除了装载汽油和煤炭粮食等物资外,两艘万吨补给船上还有两千名海军陆战队员和他们的相关作战武器。

日本舰队在一个小时以后,完全到达了崇明岛的外围。这时,第一批轰炸的飞机已经陆续开始返航。其中,在神风号上的战机起飞最早,现在已经大部分回来了。

轰炸机和战斗机因为有较大的装载量,所以比起侦察的飞机来说,活动半径要小得多。

飞机的机群在天空中排着不太整齐的队列,焦灼地等待着下降回归的机会,三艘航空母舰上的日军官兵也是紧张万分,幸好在舰队的行进过程中,已经对途中迎接飞机的回归作了充分的估计,这才使轰炸机群能够安然无恙地回到了航空母舰上。

当舰队到达了陈家镇的位置时,各航空母舰的飞机已经归队完毕。

除了在起飞时损失的四架飞机,一名淹死的和两名被撞伤的飞行员,其他的都很好。

在回收了飞机以后,一方面,飞行员紧急汇报轰炸和扫射打击的效果,另一方面,舰队则逐渐分散开来,包括后续的补给舰队,都一字长蛇阵地排布在长江口,从崇明岛的陈家镇起往南,在江海结合处的沙洲北面,完全堵截了航线。

三艘不大的清国商船一出来,就被舰队瞄准了目标,一阵巨炮的轰鸣,不仅让日本官兵自己都被震撼得七荤八素,也让那些清国的船员一个趴在船上,再也不敢乱动。

不久,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就登上了清国商船,将之控制。

试图和军队讲理的三个清国人,当即被日本兵抓起来,用刺刀捅成了可怕的模样,然后扔进了大海里。

又接着,一艘清国商船在海洋上行驶来,见势不妙,急忙转回,被日本舰队发现,一艘巡洋舰冲上去,将之俘虏,因为清国商人进行反抗,日本士兵野蛮大发,将船上的船长在内的三十几人,全部砍掉了脑袋。

下午四点,东乡平八郎大将下令,舰队上溯,然后到吴淞口护送海军陆战队员登陆。

吴淞港,已经血肉模糊,百姓死伤无数。南汇城,也遭到了可怕的打击。城东门楼被炸塌。百姓死伤上千人。

五章,上海特工战。

派驻在上海一带的新军情报员,迅速将日本舰队堵截了长江口,并且派出了空军重点轰炸港口的消息通报了奉天城,军事情报局立刻就转达给军团总部,栗云龙在日军飞机轰炸了吴淞三个小时以后,就得到了消息。

栗云龙吩咐王梁,启动所有在江南一带的情报网,针对日本舰队的侵略行动,进行及时地,准确地情报侦察。于是,王梁局长迅速赶回布置,将上海一带隐藏的情报员,全部激活了。

那里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也是帝国主义势力最猖獗最复杂的地区,盘根错节的势力圈儿里,能够透露出许多的信息,也是中国新军继天津一带和列强进行接触,分析时事的重要窗口,上海的报纸有许多是洋人办理的,仅仅从报纸出发收集情报,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何况,经过了严格培训的新情报员,正不断地渗透打进洋人的生活圈子,十里洋场,也逐渐在满洲情报系统的网络笼罩之中。对情报格外重视,使最先进的通信器材都及时应用的中国新军得到了足够的报酬。

八十名各种身份的情报员,同时进入了紧急的工作状态,他们有机地分布于不同的地区,将日本舰队和登陆部队的情况及时地汇报了。所以,远在奉天的栗云龙,甚至比上海市清廷的官员得到了更为准确和及时的情报。

新军的情报部门,后来成为世界的间谍工作的典范,简称为军情局的这个崭新的部门,仅仅诞生三年时间,就成为世界各国同行中的翘楚,军情局采取了逐级培养扩大的培植方式,放出去的情报员可以根据情况,寻找合适的目标人物,发展新的下线,以有机分裂的方式,向那些中高层的行政官员,海外留学生,巨贾富商,还有帮派势力中发展,利用他们特殊的身份,为新军服务,因为新军击败了八国联军,又击败了俄罗斯侵略军,所以,在国人的心目中,威信极高,很多人一听说是为满洲新军服务,高兴激动得很。在短短的时间里,新军的情报网络,已经覆盖了国内外的许多地方。

上海街头,一个商人向着对面点点头:“嗯,先生,你的报纸!”

另一个商人立即就走过来,两人在报纸交接的过程中,已经将情报抓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