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的智慧 >

第172部分

大宋的智慧-第172部分

小说: 大宋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各路边塞正是大有作为之时,如果能秦凤路能渡过瀚海,永兴军路能够推移到长城以北,河东路越过横山,那样的话攻守之势立变,一旦目标达成,那个时候正是骑兵大有作为之时,一万精骑可以保住这些战果,即使等到西夏安定下来想要反攻也难上加难,我们不至于重蹈当年的覆辙,将士拼死作战,最后却落得一个人地两失的结局。
  一千匹战马于战局没有多大的益处,一万精骑才是一个大棋子,一个可以决定胜负的大棋子。而且大宋日后想要争夺燕云十六州,绝对不能少了战马!”
  “不谋一时,何以谋万世?眼下的问题都不知道解决,如何前瞻以后?希仁兄,定边军苦战多年,乃是我秦风路的肱骨栋梁,一旦有失,秦凤路立时就会糜烂。本土都守不住何谈进取?”
  包拯拱手对富弼一揖道:“彦国一代能臣,受命于危难之际犹能游刃有余,如今西夏国运陷入低潮,何愁不能守住秦凤路?”
  富弼郁闷的长啸一声,啸声在山谷回荡不绝,知道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怒声道:“云峥去了哪里?老夫要扒了他的皮。”
  藏在峡谷口等候多时的猴子期期艾艾的凑过来,小心的奉上两封书信低声回答:“俺家将主已经拔营回蜀中去了,这是将主命小人送来的书信。”
  说完就小心的把书信放在矮几上,然后拔腿就跑,将主说了跑得慢了会被打死。(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


第七章率兽食人

  云峥跑的很急,欺负一下包拯问题不大,他大人有大量不会和自己计较,但是得罪富弼问题就非常的严重,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眦睚必报说的就是他,皇帝惩罚他一下,他都会远遁三千里,弄得皇帝连下了三道诏书,人家才牛哄哄的从老家出山,到了京城一看皇帝任命他为三司副使,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羞辱,转身又跑了,最后,皇帝不得不请他知京兆府,这才让富弼回心转意。
  庆历新政被发配的几个臣子中,只有他安然无恙,虽然离开了中枢,却也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他在京兆府可以说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物。
  不过和强硬相对应的是富弼的才能, 李元昊三年不敢越过瀚海来秦凤路打劫,就是畏惧富弼的威名,当年韩琦带着败军逃回秦风路的时候,被百姓扯住袖子问,我儿子战死了,为什么你活着回来了?这句话害的韩琦差点自杀,幸好富弼在后面稳住局势,这才不至于让惨剧发生。
  三年来秦凤路不闻刀兵声,一个定边军就能稳稳地平灭边患全拜富弼所赐。
  五沟脸上的肥肉被战马颠簸的上下晃动,实在是无法忍耐了,这次一把揪住云峥战马的缰绳说:“已经跑了五十里路了,歇歇,你往日里都是谋定而后动,今天怎么了,为何跑的如此狼狈不堪?”
  云峥发急道:“不够远,只要没跑出秦凤路就远远不够。你不知道啊,富弼这会恨不得吃了我,被他抓住,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只有赶紧跑回蜀中才算安全!”
  五沟怒道:“你到底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让他如此的恨你?”
  “他早就想要战马,还拿牧场勒索我,现在好了,我把战马送给了老包,有本事他去找老包和官家去抢马。他眦睚必报。我还小肚鸡肠呢!”
  云峥抬头看看日头,发现时候已经不早了,富弼这时候没机会追上自己,也就下令安营扎寨。只要明天窜进秦岭就万事大吉了。
  云峥给老包的新非常厚。快比得上一本书了。给富弼的信很薄,只有一句话。不过当两个人同时看信之后,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给老包的东西是西夏马监的育马概要。还有关于契家庄子的来历,最后是云峥自己这几天总结出来的马场管理条例,这些都是老包急需的东西,只要有这东西,就能很快的搭起马监的架子,青储饲料的法子也写的清楚明白,只是当老包看到青储饲料需要大量糖霜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抽抽脸颊。
  与此同时,富弼的面色也平缓了下来,有五百匹战马,总比没有的好,虽然那些战马都是青塘马,比起河套马稍微差点,也将就着能用,至于剩余的五百匹战马,富弼打算就落在云峥身上了,以为跑回蜀中就能躲灾,想的太美了!
  老包翻翻厚厚的养马概要,拍着书本对富弼说:“人家真的把我们看作白痴了,这东西密谍司早就弄回来了,比他的这本还详细些,不过他自己总结的管理条例倒是有几分见解,如何?给你的信里说了些什么?”
  富弼哼了一声道:“他答应卖给老夫五百匹青塘马,估计不是从角厮罗那里骗,就是去蜀中的苦寒之地骗吐蕃的野人,总之,他答应八月大雪封山之前卖给我,要我去蜀中提货,哼哼哼,算他识相,还以为他仗着张方平庇护就能高枕无忧。”
  老包想了一下说:“培育一种战马似乎,似乎产出的马驹适应性单一,不如……”
  “培养你的西夏纯血马去吧,休想打我青塘马的主意,至少在我没有拿够一千匹之前你就不要想了,想要平息老夫的怒火,没有一千匹战马送过来,休想!
  希仁兄,反正你要派人去蜀中给他送钱,不妨连我购买战马的定金一起送去,哼哼哼,一千匹战马的定金!敢不给老夫送一千匹战马过来,老夫连张方平都不放过!”
  包拯摇头道:“彦国,你这个狷介的性子也该改改,还说云峥需要磨堪,你在京兆府何尝不是陛下在磨堪你?”
  “你执掌开封府断案如神,有你在冤狱无踪,做事周密滴水不漏是你的天性,可是我的天性却像流水一般永无定数,人生不过百载,能做事的时间太短,我不介意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目的,少些扯皮和客套,我就赚些时间,你看到有人在雕琢美玉,有人在磨石头,有人在磨铁杵,你可曾发现有人磨过水吗?”
  老夫就是水,嘿嘿,其实云峥也颇和老夫的脾性,他做事也只求目的不问手段,这样才是做事的样子,聪明人总能避过一些麻烦,只可惜凡是聪明人都不能建立大功业,他前面做的事非常的和老夫的胃口,只是后来拔腿就跑,未免少了几分英气,油滑油滑的,等老夫榨出他身上所有的油脂之后,看他如何逃遁,那个时候也该是能大用的时候了。”
  两位大佬在山谷里谈论云峥,云峥在马上跑的惶惶如丧家之犬,这一切富弼和包拯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云峥是这幅模样,一定会调低对他的期望值。
  大宋武将不可怕,执拗又自以为是的张方平不可怕,明察秋毫之末的包拯也不可怕,富弼这种绵里藏针的家伙才可怕,只有他在王安石变法的大浪涛里两度为相,乃是王安石的死敌,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就曾经说过:“枭富弼之首于市,则法行矣”而富弼却和文彦博,司马光等人组成“洛阳耆英会”,每日在自己府中置酒,赋诗吟和,但每遇国家大事,他仍建言献策,畅所欲言。云峥对这种经历大浪之后依然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家伙非常的佩服。
  但凡是改革就没有完全对的,只不过是考量过得失之后取目前最急需的一种方法行事而已,云峥咆哮包拯的时候其实已经在告诉富弼包拯这些人,他们的软肋何在了。
  这些人都是盖世名臣,在政治上很成熟,最难得的是这些文臣还都能大概通晓军事,所以在北宋初期不论在和西夏作战,还是同辽国作战,即使不能突进千里,也能守得安如泰山,只要看看大宋冗长的国境线,就明白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刑不上士大夫,是这些人勉力维持的,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即使是政敌,也不会下死手,直到王安石上位之后一切都开始变了,因言获罪也开始出现在朝堂上,一个乌台诗案,就把小苏轼远窜到黄州去吟唱悲苦无比的“寒食帖。”这些事根本就无法让云峥释怀,说话的嘴都被封住了,这还是那个月光风霁的大宋吗?
  但凡是改革就会有阵痛,不过吧这种阵痛转嫁给百姓,无论怎么说都过份了吧?王安石一个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就把整个大宋百姓变成了高利贷的欠款者,不欠都不成。
  在云峥看来,大宋的问题不大,无非就是官员多些,夯兵多些,国家的赋税减少,土地兼并的厉害些就是了,说到文治,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温和的一段时间。
  官员多那是因为国土面积小,夯兵多,那是因为土地少,农民没办法养活自己才会成为流民,至于土地兼并,那是因为大宋根本就不阻止土地兼并,商业的利益已经远超土地的收益,所以他们并不重视土地,这就导致了一个可怕的后果就是纳税的百姓越来越少了。
  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丧失了北方大片的土地之后,人口又无限制的增长带来的麻烦,想要解决,其实就是不断地开疆拓土罢了。
  党项人南下,辽国南下,所有的北方人都在南下,最大的原因就是北方太冷了,既然如此,大宋为何不南下呢?
  据云峥所知,南方有好多的国家可以抢劫啊。有无数的土地可以利用啊,哪里的土地比起贫瘠的北方肥沃的太多了,听说人家的稻米一年三熟,而且是根本不用人去管,就能收获,最主要的是那里的国家比大宋还要弱小,天啊,这是上天赐给大宋的土地,不去拿说不定就会遭天谴!
  五沟听了云峥对大宋国势的一些看法之后,光脑袋上渗出的汗珠子噼里啪啦的往下掉,寒林听得眼睛里直往外冒金光,葛秋烟托着下巴瞅着侃侃而谈的云峥眼睛里就差冒星星了,隗明推了她两下都没有醒过来,天知道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你这是在率兽食人!”五沟想了好久才挤出这么一个词。
  “哈哈哈,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很公平啊,西夏人率兽食人,我们是人,人家是野兽,辽国率兽食人,我们还是人,人家也是兽,难道说老天天生只准大宋被人家吃,而不允许大宋成为野兽?如果上天真的有这样的旨意,我倒是很想拜读一下。”(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


第八章卸甲!

  嘴上说的宏伟,现在首要的任务是逃跑,先离开秦凤路比什么都重要,好好地休息了一晚上之后,天不亮云峥就启程回蜀中,此事耽搁不得。
  寒林一马当先的前面开路,瘦弱的身躯似乎是钢浇铁铸的,披着斗篷提着一杆长枪,顶着濛濛细雨在蜿蜒的金牛道上奔驰,身后是威风凛凛的两百骑兵,顶盔贯甲宛若铁流,一面甲子营的大旗插在梁楫的背上让路人侧目。
  在蜀中想要见到大队的骑兵非常的困难,尤其是这样彪悍的骑兵,路上的各路盗匪闻风而逃,甲子营的恶名声此时早就传遍了蜀中大地,别的厢军最不喜欢的就是遇见盗匪,只有他们例外,只要见到劫道的盗匪,呼啸着纵马就踏了过去。改良的轻便马车上就罩了一张油布,瞎子都能看得出来油布底下都是沉重的金银,自从三支不信邪的盗匪被弩箭射杀,战马踏过之后就再也没人出来试探一下拿走这些金银。
  锦衣还乡啊,憨牛的背上插着云字将旗紧紧地跟在将主的背后,不知不觉间,青涩的少年已经长成了一个威猛的彪形大汉。春雨打在脸上,摸一下胡子拉碴的脸追上前面的云峥问道:“公子,五沟大师干嘛不跟着咱们回成都?窝在皇泽寺那间破庙里做什么?”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很久了,他一向喜欢五沟,也只有五沟会不厌其烦的手把手教他写字,这样的耐性猴子都没有。至于公子,教两下就会打人。
  “五沟的梦想是成立自己的宗门,所以这些年他需要不断地四处游走,看遍大千世界,感悟自己的道理,这一趟西夏之行对他的感触很大,所以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停下来,慢慢的思考自己的道,最后将自己的思考所得记录在纸上,所以不跟我们回蜀中。
  我们回到蜀中想要彻底的平静下来。恐怕不可能。云家会成为一个纷扰的地方,不适合五沟大师静悟佛学。”
  憨牛抬头看看浅灰色的天空笑道:“今年的雨水不错啊,家里的桑田长势一定很好,夫人和腊肉她们一定会很喜欢。下回派人回去报信就派我回去。不要总是猴子。”
  云峥笑道:“怎么。想念夫人腊肉,云二他们了?不急,我们加快马速今天就能回到成都府。出来整整七个月,是时候回到家里休息休息了,到时候放你一个月的大假,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憨牛欢呼一声,就轻磕一下战马的肚子。胯下的战马顿时加速,随着憨牛的欢呼声就加速向前,越过寒林的战马,很快就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撒欢一般的往家里跑。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章程,寒林带着马车不走十里亭,绕过那里直奔浣花溪云家,这些财产可是甲子营的财产,盗匪看见不要紧,被官员看见他们会发疯。
  十里亭人山人海,成都府的人今天算是空群出动,猴子回去就是给张方平报讯的,云峥马队到达绵州的时候,绵州知府就把张方平的意思告诉了云峥,一定要禀报确切的归期,他好出城迎接。
  这一路上云峥受到的欢迎是如此的热烈,每到一地都会有当地的官员邀请饮宴,询问青塘斩杀西夏使节,和李元昊香艳之死的细节,他们对此乐而不疲,瞪着眼睛收集每一个细节,斩杀西夏使节秃发阿孤也就罢了,早就被蜀中人传唱很久了,但是最近才知道西夏王就死在云峥的面前,这下子就彻底的点燃了他们熊熊的八卦之火。
  赵祯很没有道德的将寒林的那封文书删减了一部分机密就全文发到邸报上去了,所以全大宋的人都非常的清楚,李元昊是在强奸自己的儿媳妇的时候被自己的儿子阉割,最后流血身亡。
  这样的东西发在邸报上,就证明这是铁一般地事实,既然是事实,不管是道德君子,还是猥琐文人,都想一探究竟,一时间大宋的土地上出现了很多香艳猥琐到极点的诗,而这些诗又被喜欢抄录大宋诗歌的辽国人弄回国内,于是,全世界基本上都知道了李元昊的兽行,辽国人想到兴平公主的惨死,朝野上下叫嚣着要灭掉西夏这个兽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