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的智慧 >

第378部分

大宋的智慧-第378部分

小说: 大宋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老魏并不着急,六只海东青都被勃勃赶到老林子里去了,辽国人看不见,他们居住在这片温泉山区觉得很舒适,辽东的风雪到了这里就会化作濛濛细雨,整个山谷里的野兽很多,食物并不缺,再加上他们原先准备带给勃勃族人的盐巴,在这里生活并不算艰苦,甚至还会有一些野趣。
  这片山谷原本是勃勃全族冬日里避难所,只要辽国皇帝开始春耐钵,妇孺们就会躲进这里过冬,族群里只剩下一些最强壮的勇士看守全族的牛羊,直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到水泡子边上继续放牧,打猎。
  这里是上天赐予族人的山谷,勃勃坚持这么说,每次狩猎,他只允许大家狩猎那些老弱病残的山羊,和麋鹿,绝对不允许伤害那些带着幼崽来这里过冬的猎物。听他说,这是女真一族的族规。
  在山谷里打猎很简单,只要瞄准射击就好,弩箭在这里有着天然的无敌威力,那些麋鹿,山羊群即使看到同伴死了,也不会惊慌失措的逃跑,而是非常认命的继续啃食地上的苔藓和很少的一点青草。
  日子是寂寞的,这是最大的敌人,勃勃说以前他们在山谷里会跳舞,敬神,成亲,年长的老人会教孩子们如何狩猎,妇人们会编制渔网,等辽人走了之后好去水泡子里捕鱼,还有一些不学好的少年男女会去钻山洞……
  现在算上勃勃这里只有十三个男人,自然不会有那些花样繁多的活动,好在老赵是一个百事通,一辈子在四处的商道上奔波,见闻广博大家没事干的时候就会泡在温泉里听他讲述各地的见闻。
  如果老赵讲累了,或者喝醉了,勃勃就会缠着老魏给他讲大将军作战的故事,尤其对大将军生擒交趾王的故事百听不厌。老魏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讲过多少遍了,以至于只要勃勃靠近他,别的家将就会很自然的散开,不论是谁把一个故事听了上百遍都会躲避的。
  天空再也没有见过那只白玉王的影子,勃勃告诉老魏,海东青如果长时间不在天上飞,它就飞不起来了,落在地上的海东青很快就会长胖,最后像一只肥鹅一样再也休想飞起来。
  老魏不知道勃勃说的是不是正确,但是这些天再也没有见过白玉王,这就给勃勃的话语作了最好的注脚。不但是老魏,老赵也衷心的希望那只白玉王最好能够胖的像一头猪再也飞不起来。
  耶律洪基愤怒的看着站立在架子上的白玉王,他决定将白玉王生生的饿上十天,等白玉王身上的肥油消耗掉一部分之后再试验放飞,鹰就该搏击长空,只有鸭子才会在地上觅食。
  秦国王迟迟不来,宋国的使节张士禹却先一步赶来了。
  他是来参加辽国皇帝主持的“头鱼宴”和“头鹅宴”的,这是辽国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来的使节不只有宋国使节,还有西夏使节,高丽使节,以及北山九十六女真部落的首领。
  所有的人都会为耶律洪基献上最珍贵的礼物,大宋每年的岁币和绸缎也会在这个时候交割。
  耶律洪基皱着眉头看着张士禹献上来的礼单,问道:“今年岁币因何如此之少耶?”
  张士禹躬身施礼道:“我朝官家得知陛下亲临,礼物自然是准备的非常丰盛,只可惜遇到了两位恶臣,他们生生的将礼物抢走了一半充作了自己的军费,可恨他们气焰嚣张,即便是我国官家也只能徒呼荷荷。”
  耶律洪基怒道:“辽宋两国乃是姻亲之国,大宋皇帝麾下有这样的恶臣,真是让人愤怒,朕深知宋国兵将懦弱,不若由我大辽出兵擒此恶贼献与皇帝陛下,如此一来,宋辽两国之间的姻亲关系就会更进一步!你看如何?”
  张士禹鼓掌称赞道:“陛下英明,如果能够将这两个恶臣铲除,我朝陛下感激不尽!”
  耶律洪基坐回大位,瞅瞅四周的臣子和使节道:“此二人是谁?”
  张士禹笑道:“一个是狄青,一个是云峥,如今这二人一个在河间府,一个在雁门关,整日里厉兵秣马准备四处劫掠,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怎能有此恶行,尤其是云峥,此人劫掠成性,纵兵抢劫已经是家常便饭,如今交趾国皇帝还羁留在东京,有家难回,有国难奔,就是赖云峥所赐,一个好好的国家转瞬间就成了烽烟四起的战乱之地,闻之断人肠。
  有前车之鉴,我国官家已经劝解过无数次,要他们稍微心存怜悯之心莫要祸害邻国,可是这二人依旧死不悔改,真是可恶至极!”
  耶律洪基座下的鬼奴将军出班启奏道:“陛下,既然南国皇帝不能统御自己的臣子,不若给臣兵马十万,定当为大宋扫平妖氛,还大宋一片朗朗晴空,至于狄青,云峥之流,剥皮萱草之后悬挂在南国皇帝的大殿中央,定能为后来者戒!”
  张士禹长笑一声道:“去岁之时,西夏没藏讹庞相国也心存此念,我朝陛下无比的期待西夏相国能帮助我国,可惜啊,乱石坡一战,西夏名将张陟被云峥铸造成了蜡像运回京师,至今还摆在武成殿供我等瞻仰,兰山一战,没藏讹庞望风而逃几乎身陨啊,鬼奴将军,张某实在是不愿意在武成殿看到将军的蜡像!”
  鬼奴大怒,却被辽国枢密院的副枢密使萧科拦住,就见萧科笑眯眯的道:“宋使者咄咄逼人是何道理?吾皇在上,定能给你一个交代!”
  张士禹笑道:“无他,老夫临出使之时,云,狄两位将军说以后的岁币就这么多!”(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


第四十九章送死的使者

  在张士禹的言辞中,大宋皇帝陛下就是一个被夹在两大权臣之间的汉献帝,却抖抖索索的发布着这世上最狂妄的语言。
  大辽皇帝乃是天之骄子,东土最大的国家的元首,一言可决一国生死,手下百万铁骑雄风赫赫,旌旗所指大地陆沉。猛然间听到张士禹的诛心之言,辽国文武百官无不出声怒喝!
  高丽,西夏,以及北山诸部使者无不战战兢兢,唯有张士禹笑呵呵的酒到杯干,吃羊肉吃的酣畅淋漓,不断地出声称赞辽国的羊肉乃是天下至美的风味。
  诺大的金帐里只有他的声音在回荡,即便是最受宠爱的萧观音,也屏住气息一言不发,只因为耶律洪基那张平静的脸。
  “这么说宋国准备撕毁《澶渊之盟》了?既然如此,张士禹,带着你的礼物离开春耐钵吧,这是朕最后向宋国皇帝表示出的尊敬了。”
  萧观音就在皇帝的身边,也只有她能看到皇帝的太阳穴在扑扑的跳动,他说的话不假,这确实是他能忍受的极限了,萧观音清楚的知道,只要张士禹再多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很可能会血染辽东。
  张士禹放下手里的羊腿,用布巾子擦擦手,起身向耶律洪基施礼道:“张士禹谢过陛下不杀之恩,从我领到这个差事的时候,就知道不可能活着离开辽国,不瞒陛下,在我大宋东京,老夫已经办过丧事了,如今陛下能准许大宋使者活着离开大辽。实在是出乎张士禹预料之外。
  遥想当年,自《澶渊之盟》订立之后,大宋与辽国至今五十年未闻战事了,边疆虽然有小摩擦,祥和却是辽宋之间的主流,《澶渊之盟》活人无数,不论是大辽,还是大宋,都受益匪浅。”
  耶律洪基的脸色松弛下来,冷冷的问道:“既然如此。宋国因何要撕毁盟约。让战火重启?难道赵祯以为他的实力已经强大到了可以面对大辽铁骑不成?”
  张士禹向前两步悲愤的道:“不公平!”
  耶律洪基见张士禹发怒,脸上反而浮起笑意,将身体依偎在一个丰满的歌伎怀里,尽量的让自己舒适。把玩着手里的金杯笑道:“不公平?狼吃羊的时候可曾说过公平?你觉得不公平。朕麾下的将军们也觉得不公平。一纸盟约就将朕虎狼般的将军们牢牢地束缚住了,给了宋国平安,在朕看来这已经是最大的公平了。”
  张士禹不管不顾的道:“两国缔结盟约必须是公平的。不能以武力来界定……”
  张士禹的话还没说完,耶律洪基就哈哈大笑,不但他大笑,辽国的文武百官也在大笑,连带着高丽,西夏,以及北山诸部也跟着大笑……
  萧科大笑着从座位上起身,指着张士禹道:“老夫只听说过边疆是打出来的,从未听说过边疆是谈出来的,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大辽兵马所到之地,皆为我大辽国土,此事怎容商议?”
  张士禹忽然笑道:“枢密使之言老夫听着耳熟,同样的话,我朝副枢密使云峥似乎也说过,他的原话是:“真理只在八牛弩的射程之内,边疆只在将士的心间,将士的心有多大,那么,大宋的边疆就会有多大。”为了这句话,官家曾下令大将军闭门读书,不过依老夫看来,大将军比较愚钝,并没有读懂官家的一片善心。
  所以啊,老夫非常的期待您能与云大将军商讨关于国土的事情!我想您和云大将军一定能够谈出一个满意的结果。顺便说一句,和云大将军商谈边疆这种事情的对手都不太好,一个留在理藩院整日里饮酒度日,一个成为蜡像摆在武成殿中。
  呵呵,说起边疆事,老夫确实不如大将军多矣。”
  耶律洪基似乎不生气了,挥挥手对张士禹道:“告诉云峥,将抢走的岁币送过来,告诉狄青,将抢走的岁币送过来,再告诉宋国皇帝,自明年起,岁币分成三份送,每份不得少于前年,这是朕给予宋国最后的恩赐。”
  张士禹见耶律洪基已经下定了决心,只好告辞离开,很显然,辽国人不打算留下自己参加全鱼宴和全鹅宴。
  被内侍遣送出金帐,张士禹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雪花落在脸上转瞬间就化成了水,回头看看金帐里的轻歌曼舞,摇摇头就回到了自己的帐篷。
  一直在哭泣的副使见张士禹走了进来,连忙拉住他的袖子道:“辽国皇帝什么时候杀我们?”
  张士禹看着这个年轻的宦官道:“死不了了,明日回大宋!”
  宦官狂喜了片刻之后,神情又变了,盯着张士禹的眼睛问道:“你可曾将官家的意思说清楚?”
  张士禹笑道:“你不是很害怕吗?怎么又想起问这件事了?我说不清楚的话,我们就能活,说清楚的话,我们就会死,你如何抉择?”
  宦官郑彬呆立了很久之后才咬着牙道:“说清楚!”
  张士禹笑着拍拍郑彬的肩膀道:“老夫本来最看不起阉人,你让老夫对宦官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放心吧,说清楚了,陛下以后只打算给辽国一半岁币的话,我已经带到了,从今往后,就要看云帅他们能不能抗住辽国的进攻了。”
  郑彬艰难的咽下去一口口水,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这一趟几乎必死的差事,是义父邹同向陛下求过来的,想起义父在临别时说的那些话,郑彬就想哭,没想到在宫里面混一个差事这样难,按照义父的话说,宫里的差事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重要与否之分,只要是重要的差事,哪怕杀头都要去干,如果没有冒险的打算,就不该当初挨胯下那一刀。
  张士禹也没有心情和一个宦官讨论国家大事,走这一遭,会不会送命他不管,反正皇命是要完成的,他只是想不通,一向懦弱的陛下,这一次因何会如此的强势!这样粗暴的和辽国皇帝谈解除岁币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打算要跟辽国开战了。
  没人会相信狄青和云峥两人抢走了岁币,更不会有人认为皇帝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更不会有人相信大宋还会继续给辽国送岁币,送一半和不送没有任何的区别。
  翻来覆去的一夜都没有休息好,等到天亮之后,萧科就出现在帐篷外面,邀请张士禹去外面走走,至于使节团其他的人,已经开始准备行囊离开辽东了。
  萧科和张士禹走进了漫天的大雪中……
  “张兄,宋国真的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了吗?你我俩国坚守了五十余年的平安,从这一刻起就要烟消云散了。”
  张士禹笑道:“不一定,我们应该还有谈判的余地。”
  萧科笑道:“不可能了,没有谈判的余地了,从你送来的岁币少了一半那一刻起,你我两国之间注定要靠战争来说话了,而且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两位皇帝的控制范围,最迟明年,战火将起,明道兄,你不如就留在辽国吧,陛下对你的胆识非常的欣赏。”
  张士禹拱手道:“外臣多谢陛下赏识,只是张士禹食古不化,侍奉不了外国皇帝,即便是在东京吃糠咽菜,老夫也乐在其中。”
  萧科见张士禹态度极为坚决,叹一口气道:“宋国皇帝向来喜欢揽功诿过,如果大宋和大辽的战事失利,你必然会被推出来成为众矢之的。”
  张士禹笑道:“这就是臣子的作用啊,萧兄多虑了。”
  说完话,就掸掸身上的积雪,见使节团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拱手向萧科告辞,萧科见事不能成,只好回到金帐里向耶律洪基回禀此事。
  耶律洪基笑道:“本该如此才对啊,他如果答应,朕反而会看他不起,赵祯别的本事没有,收拢人心的本事还是有的,让大臣的吐沫星子飞到脸上这种事,朕这里是不允许的,在他那里却没有任何的问题,躲在皇宫里害怕见大臣这种事,朕做不到,朕如果做了,就是软弱可欺的表现,可是赵祯做了之后,百官反而更加的尊敬他,大辽缺少让这种人生存的土地。
  就像外面的白雪,我们契丹人需要比宋人更多的耐心和毅力,才能渡过这个严酷的冬天……”
  鬼奴将军跪地请命道:“这样的人对我大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不如让老奴派人在路上处决此人,一定不会留下什么首尾的。”
  耶律洪基笑道:“朕如果需要杀人,现在下令乱刀砍死就足够了,何须耍阴谋诡计。”
  萧科其实是同意鬼奴将军的做法的,他原本想私下里要求鬼奴将军去做这件事,辽东之地盗匪丛生,如果能把使节之死推到刻里钵头上就再好不过了,如今,愚蠢的鬼奴将军却明明白白的向皇帝请命,这样一来,自己和鬼奴将军就再也不能参与此事了,否则,就是对皇权的一种亵渎。
  事不可为,只好半闭着眼睛站在一边当菩萨!(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


第五十章通关文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