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315部分

隋末我为王-第315部分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必须到场。”
    “明天早上?这么急?”陈应良先是一惊,然后明白过来,肯定是左屯卫骚乱那件事逼的,军功赏格的事如果再不赶紧料理,军队再在隋炀帝眼皮子底下闹出更大祸端,宇文述这个军方第一人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明白了宇文述着急开会的原因,陈应良又打听了一下左屯卫的情况,得知了左屯卫的骚乱已经平息,然后陈应良不敢怠慢,只得又依照来护儿的请求,赶紧又领上随从直奔尚书台,去找远房伯父裴矩打听国库情况,以便全力为勤王将士争取应得赏赐,然而迎接陈应良的,却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答案…………

第268章 赏赐问题
    左屯卫的营地骚动,一度被宇文述和云定兴等人怀疑为政敌捣乱,故意散播并夸大谣言引发军队动乱,给宇文述一党制造难堪,陈应良和屈突通等间接当事人也有过类似怀疑。然而谜底揭晓后,却让所有人都跌破眼镜——谣言的源头竟然是一个文职官员的随从,听到主人嘲笑武官的进退两难后,管不住嘴巴四处宣扬,还恰好就传进了一些左屯卫基层将领的耳中,从而引发左屯卫的军营骚乱。
    骚乱的结果是几个冲动的基层将领人头落地,杀人不眨眼的朱粲得到云定兴的暗中指使,当场亲手斩杀了这几名基层将领,云定兴又当场宣布绝无此事,这才勉强平息了骚乱。但焦头烂额的云定兴云老将军却非常清楚,这么做不过只是把死刑缓期几天执行而已,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一旦隋炀帝削减赏格的旨意颁布,左屯卫军营里将会发生什么的动乱,云老将军根本就不敢去想象。
    第二天上午举行的赏格讨论会议,成了咱们云老将军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云老将军也不敢指望隋炀帝能象战前许诺的一样,给出加倍的军功赏格,只求能够给出六七成,云老将军就可以心满意足了,但如果低于这个赏格,云老将军对于能否安抚好军队就没有那么多的把握了,赏格越低,左屯卫就越有可能动乱,呈正比例。
    事关自己辛辛苦苦阿谀奉承挣来的高官权位,云老将军不敢有半点的怠慢,第二天卯时还没到就来到了皇城外等候,卯时正皇城刚开,咱们的云老将军又第一个进到皇城,还直接来到了左翊卫大将军府的门外等候,弄得皇城卫士都忍不住交口称赞,“难怪和废太子沾亲也能升得高,看看人家的勤奋劲,今天不上朝都来得这么早,比那些偷懒来晚的官员强多了。”
    时已初冬,天气甚是寒冷,搓着手跺着脚在左翊卫大将军府门前等了不少时间,将军府大门开启,云老将军迫不及待的冲进大堂,抱住了刚生起的炭盆瑟瑟发抖,又过片刻,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第二个来到大堂,云老将军知道来护儿这个军方第二人素来不喜欢自己,行了礼就没敢和来护儿多话,来护儿则坐到了大堂的左首第一位,看着房梁发呆,脸色阴沉得十分可怕。
    很快的,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左武卫大将军冯盎和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等人也先后来到了堂上,堂上气氛这才稍微活跃起来,低声议论间,右武卫大将军陈应良最后一个来到堂上,还一进大堂就向众人拱手赔罪,道:“各位前辈恕罪,晚辈适才在路上遇到了裴蕴伯父,被他拦住说了一会话,所以来晚,还请各位前辈不要介意。”
    “没事,不迟到就行。”始终一言不发的来护儿终于开口,还又向陈应良问道:“应良,昨天拜托你的事,办好没有?”
    听到这话,素来尊敬来护儿的陈应良一反常态,不仅没有回答,还微微的垂下了头,来护儿见了顿时绝望,无奈说道:“看来不是什么好消息了,没关系,说吧,让我心里有个底。”
    陈丧良的脸色更加尴尬,半晌才上前走到来护儿面前,在来护儿耳边说道:“裴矩伯父,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国库准备拿出多少钱粮犒赏士卒,他只是给我看了一道诏书,陛下昨天下诏江都,诏令江都建造三千六百艘龙舟,水殿十八座,还要求规制比之前被杨玄感逆贼焚毁的龙舟水殿更大。”
    来护儿脸上的表情顿时凝固了,然后很快变得又青又黑,还无力的靠在了椅背上,神态憔悴,仿佛一下子苍老几岁。旁边云老将军看出不妙,赶紧招手把陈应良叫到面前,低声问道:“你对来柱国说了什么?他的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陈应良不吭声,既不放心让云定兴知道自己与裴矩的暗中交换消息,也不忍心告诉他这个残酷的事实,云定兴正要再问时,宇文述的咳嗽声突然传来,众人不敢怠慢,赶紧各按军序站定,一起向从正门走入大堂的宇文述行礼,宇文述则环视了一圈,见身在东都的十六卫府大将军都已经到齐,这才说道:“都到齐了,到齐了就好,天冷,我们到后堂暖阁里去商议吧。”
    众人唱诺,赶紧随着宇文述进到后堂暖阁,宇文述先是命仆从为众人上了热茶,又赶走了所有下人紧闭房门,这才坐到了中间主位,神色不善的说道:“今天把你们都叫来,是为了什么事你们都知道,我就不罗嗦了,在议赏之前,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们,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宇文柱国,说吧。”来护儿神情阴沉的说道:“总不能一点钱粮都不赏给士卒吧?陛下准备给多少?”
    宇文述沉默,表情也阴沉得十分可怕,半晌才说道:“陛下昨天召我进宫,给了我暗示,参加雁门守城战的将士,不能立功就直升六品建节尉,仿照平定杨玄感叛乱的行赏标准,自从九品立信尉开始,逐级向上递升,我粗略的算了算,一万七千守城将士,大概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能够得到勋位。”
    听到这话,没有参加雁门保卫战的其他卫府将军还好点,在雁门保卫战中嫡系伤亡惨重的来护儿则脸色铁青得接近漆黑了,半晌才沙哑着嗓子问道:“那赏赐呢?陛下当时许诺过,立功将士赏赐绸缎十匹,阵亡将士加倍,陛下准备给多少?”
    宇文述的脸色更加阴沉,低声说道:“阵亡的将士,每人赐绸缎五匹,没有阵亡的将士,必须要体谅国库的艰难……,没有。”
    来护儿腾的站了起来,额头青筋暴跳,双手指关节则攥得发白,怒视着宇文述,双目几欲喷火,宇文述则低垂着头,不敢与来护儿的愤怒目光对视。也还好,来护儿也知道这件事宇文述做不了主,更知道宇文述的左翊卫嫡系精锐也在这场雁门保卫站中伤亡惨重,便也没有把火气洒到宇文述头上,大口大口的喘了几口粗气,然后就一屁股重新坐回了椅子上,铁青着脸不再说话。
    “宇文柱国,那我们勤王军队呢?”云老将军颤抖着问,声音里都带上哭声,问道:“我们勤王军队,按什么赏格颁赏。”
    “关于勤王军队……。”宇文述脸色阴沉依旧,道:“托了应良贤侄的福,这一仗打得很漂亮,还生擒了始毕贼酋,陛下很满意,所以决定按平时战事的赏格……,平时战事赏格的一半颁赏。”
    扑通一声响,云定兴直接摔在了地上,脸色苍白,嘴角也泛出白沫。陈应良则是头脑一片空白,都不敢相信隋炀帝能**到这个地步,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保证了至少二十年的北疆平安,隋炀帝竟然还要如此刻薄将士,吝啬赏赐。
    “还有。”宇文述又语气低沉的补充道:“陛下还暗示我,让我争取让你们主动再减一减,给国库多减轻一些负担。”
    暖阁里鸦雀无声,即便是没有参与这次大战的段文振、赵才和冯盎等人,也忍不住用同情的目光看着陈应良和云定兴等几个倒霉蛋,云定兴的嘴角白沫更多,双眼直接翻成死鱼模样,陈应良面如死灰,目光呆滞,瞬间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屈突通和薛世雄两个倒霉蛋,也无比后悔在扫尾战中让自军参战立功——早知道这样,就干脆别去捞斩获捞功劳,就应该让陈应良和云定兴这些人去把所有的仗都打了。
    “应良贤侄,你是勤王主帅,你决定吧。”宇文述又给陈丧良补刀,道:“陛下开了金口,再为国库减轻多少负担,你拿主意。”
    陈应良气极反笑,笑道:“宇文柱国,我随便说过数字容易,可我怎么向将士交代?”
    宇文述也笑了,道:“我还不是一样?这次的赏格一颁布,我的祖宗十八代有谁跑得了?”
    “彼此,彼此。”来护儿也笑了,双手抱在胸前,笑道:“这次雁门保卫战,我是守城主帅,我祖宗十八代一个不掉,说不定连祖宗十九代也要跟着遭殃。”
    说罢,来护儿带头放声大笑,宇文述和陈丧良跟着笑出声,声音中却都没有半点喜悦,云定兴则是直接哭出了声音,哽咽道:“这可怎么办啊?左屯卫昨天就已经闹过事了,这赏格一公布,那些丘八还不得直接把左屯卫营地给砸了?他们在天子脚下砸了左屯卫营地,等于就是砸了我的脑袋啊。”
    “绝不能让左屯卫闹事!”宇文述恶狠狠说道:“到时候不仅你的脑袋肯定保不住,我也要受牵连!”
    “可是这么低的赏格,那些丘八怎么可能不闹事?”云定兴流着眼泪答道。
    宇文述把脑袋扭开,生硬的说道:“那是你的事,自己去想办法。”
    云定兴更是抽泣了,宇文述则又把目光转向了陈应良,说道:“应良贤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自己决定吧,如何再为国库减轻一些负担?”
    陈应良的脸色苍白如纸,片刻才答道:“宇文柱国,如果晚辈想为将士争取平时赏格的一半,如何?”
    “随便你,这是你的自由。”宇文述把皮球重新踢回陈应良的面前,又道:“不过贤侄,我得劝你一句,别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再有,你以为你替勤王将士争取到了平时赏格的一半,那些丘八就不怨恨你了?照样还不是两头受气?”
    “可我怎么对得起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勤王将士啊?”
    陈应良哀号起来,死活不敢表态继续削减赏格,宇文述沉默,也没有逼迫陈应良立即表态,倒是置身事外的左武卫大将军冯盎说道:“要不这样吧,尽可能的约束将领,不许他们克扣赏赐,把能争取到的赏赐都一一发放到士兵手中,这样士兵的怨言或许能少一些。”
    军队里一直在严禁克扣士卒赏赐的陈应良还是不吭声,麾下将士根本就得不到赏赐的宇文述和来护儿也不吭声,兼着兵部尚书的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却突然说道:“其实,国库里也不是完全的没钱没粮,就我所知,民部帐上的钱还有四十多万贯,绢也还有二十多万匹,这次雁门大战的赏赐开支,粗略估计是钱八十万贯,绢三十万匹,就算不够也可以想办法开源节流,凑出这笔钱粮。”
    “段尚书,你是如何知道民部帐目的?”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好奇问道。
    “民部尚书樊子盖,被封为了太原留守,民部的事暂时由侍郎韦安石掌管。”段文振解释道:“我和韦安石小有交情,赏赐军队又要由我兼管的兵部造册发放,公务往来间,我就悄悄向他打听了民部的情况。”
    “这么说,国库还是有钱啊?”赵才疑惑说道:“国库既然有钱,陛下为什么要如此削减赏格?陛下在赏赐方面平时也还算大方,这次为什么要如此刻薄?”
    已经知道内情的陈应良和来护儿都不吭声,倒是宇文述还算坦白,直接说道:“那些钱绢陛下还有大用,你们想都别去想,这次如果不是应良贤侄确实打得漂亮,陛下连平常赏格的一半都想节约。”
    “还有大用?”众人心中嘀咕,暗道:“还能有什么大用?无非就是修行宫、建銮仪而已。”
    这时,素来爱护士兵的来护儿又开口了,面无表情的说道:“如果我能拿得出这笔钱粮,我倒很想全部捐给陛下,赏赐士卒,可惜我没有。”
    “如果我有,我也愿意。”大老贪宇文述也点了点头,毫不脸红的说道:“如果我象关陇八大家那么有钱,我倒很乐意捐出这笔钱粮,帮助陛下解燃眉之急,也安抚一下我们麾下劳苦功高的将士,可惜我是个穷光蛋,有心无力。”
    包括宇文述死党云定兴在内的人都翻白眼了,无不大骂宇文述厚颜无耻,明明家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还有脸自称穷光蛋?惟有陈丧良心中一动,下意识的脱口问道:“宇文柱国,你刚才说什么?”
    “应良贤侄,你怎么了?我刚才说什么,你没听到?”宇文述疑惑反问。
    “柱国恕罪,晚辈刚才有些走神。”陈应良一边请罪,一边追问道:“宇文柱国,你刚才说,你如果象什么人家那么有钱,你就愿意捐出这笔钱粮,为陛下解燃眉之急?”
    “关陇八大家。”宇文述随口说道:“如果我象关陇八大家那么树大根深,钱粮满仓,我就捐出这笔钱粮,帮助陛下犒赏士卒。”
    “关陇八大家这么有钱?”陈应良惊奇问道:“八十万贯军费,三十万匹绢,他们都能轻而易举的拿出来?”
    众人又都为陈应良的愚蠢问题翻白眼了,惟有云定兴还算够义气,解释道:“贤侄,你的见识还是少了些,关陇八大家经营天下百年,每一家都是钱粮如山,富可敌国,拿出这笔钱粮不敢说轻而易举,却肯定问题不大。”
    陈应良面露狂喜了,脱口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要求陛下拿出国库钱犒赏士卒,为什么不想办法让关陇八大家出这笔钱粮?”
    “陈应良,你傻了?”
    差不多所有人都惊讶出声,惟有来护儿心中一动,飞快抬起头来,说道:“应良贤侄,莫非你想让李阀出这笔钱粮?”
    “正是。”陈应良大力点头,说道:“陛下正为如何处置李渊烦恼,处罚重了架不住众人求情,处罚轻了不解气,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请陛下让李渊拿出这笔钱粮,用于赏赐立功将士?如此一来,皇帝陛下出了气省了钱,唐国公保住了性命,我们的麾下将士获得了应得赏赐,我们也可以在众将士面前抬头挺胸,大声说话,岂不是多方共赢?”
    几个大将军全都是张口结舌了,全都被陈丧良这个天才的想法惊呆,来护儿也是心中大动,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