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356部分

隋末我为王-第356部分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岗军包围圈拯救部下的义举,翟让最后还是点头说道:“好吧,这事就有劳蒲山公操心,张须陀是条汉子,把他的葬礼办隆重些。”
    李密答应,这边木兰抿了抿嘴,开口说道:“大王,张大使入土时,罪将想为张大使戴孝,请你恩准。”
    翟让眼睛一翻,刚想发火,那边李密却抢着说道:“大王,学生求你准允,除了花将军之外,我们抓到的其他齐郡官军将领士卒,只要他们投降和愿意,都可以为张须陀披孝送葬。”
    看在了大功臣李密的面子上,翟让很是勉强的答应,同意在三天后厚葬张须陀,届时只要投降瓦岗军又自己愿意的齐郡将士,都可以为张须陀披孝送葬。李密微笑着拱手谢过,又转向了单雄信和木兰笑道:“单将军,花将军,竟然你们一个愿意嫁妹,一个愿意迎娶,那么择日不如撞日,我建议,明天就让花将军和单姑娘拜堂成亲如何?”
    瓦岗众将轰然叫好,包括翟让也是鼓掌赞成,木兰心中一凛,暗道那我怎么给张大使披孝送葬?不过还好,单雄信这次没有由着李密胡来,拱手说道:“翟大哥和蒲山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事太大,我得问问盈盈那小丫头的意思,我们明天再决定如何?”
    “成,反正荥泽城里什么都有,明天再决定,明晚再拜堂也来得及。”翟让一口答应,又挥手说道:“快把花将军带下去梳洗更衣,好生款待。再快把酒肉摆上来,咱们今天不醉不散!”
    是日,瓦岗军众将确实都喝成了烂泥,木兰也要求看守回避后自行更衣,包扎了伤口——好在看守木兰的仍然是单雄信部下,马上就要变成单雄信亲戚的木兰这个要求自然没有遭到拒绝。而酒席散后,单雄信自然少不得匆匆赶回城中,向妹妹报告喜讯,也咨询妹妹是否愿意在次日成亲,结果单箩莉红着脸盘算了许久后,竟然对兄长点了点头。
    单箩莉对单雄信点头的同时,已经回到了自己帐中的李密也和王伯当、杨积善商量了自行建营的大概事务,恰在这时,帐外又有士兵来报,说是李密之前在阵上抓住的那个背负张须陀尸身突围的士兵,突然要求要拜见李密,还说自己愿意归降李密。李密一听大喜,立即下令传见,而当看到王玄策在士兵押送下来到帐中,不用吩咐就乖巧的向自己稽首行礼时,李密顿时就笑了。
    “小家伙,终于想通了是不是?我是实在欣赏你舍命背负张须陀突围的忠勇,不然你就算属猫有九条命,九条命也早就没了。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在张须陀帐下是什么身份?跟张须陀多久了?”
    “我叫王玄策,是张大帅的帐下书办,是张大帅到了管城后才跟他的。”
    “书办?你这小子还认识字?快写几个字来让我看看如何,我身边可正缺文吏。”

第300章 等着瞧
    短短十一天内,大隋朝廷连失宇文述与张须陀两员重将,对大隋军队与大隋朝廷而言,无疑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张须陀这根青徐战场定海神针的牺牲,更直接导致了黄河南部十二郡县的平叛军队群龙无首,再也无法在局部战场上对大股起义军形成压倒性优势,失去了制约的各路义军乘机发展壮大,活动更加肆无忌惮,黄河以南十二郡,也彻底变成了义军流寇活动的天堂,严重威胁联络江都与东都之间的通济渠交通安全,隋炀帝对北方地区的遥控指挥,也因此受到了巨大影响。
    受到沉重打击的还有咱们的丧尽天良陈丧良,扪心自问,陈丧良很清楚张须陀的牺牲与自己有着巨大干系,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在孟海城故意放走李密,或者直接了当的告诉张须陀,说自己探到消息说瓦岗军将在大海寺布置针对张须陀的埋伏,那么张须陀就很可能不会牺牲。所以在收到了这个噩耗后,发自内心尊敬张须陀的陈丧良也两次哭昏在地,日夜以泪洗面,愧疚伤心之极。
    世上没有后悔药,再怎么的愧疚伤心也是无用,陈丧良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在自家大堂上为张须陀搭建灵堂,摆设张须陀的灵位,亲自跪拜祭奠,稍微补偿一下自己对张须陀的亏欠。而让陈丧良颇为欣慰与和有些意外的是,灵堂才刚搭起,收到消息的东都文武官员就已经纷纷登门吊孝,城中文武重臣几乎全部到齐,还全都象陈丧良一样,跪在张须陀的灵位前落泪哽咽,泣不成声。
    更让陈丧良意外的是,东都官员中哭得最伤心的人竟然不是自己,而是与张须陀素无瓜葛的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云老将军,跪在张须陀的灵位面前,咱们的云老将军哭得那个叫惊天动地,又是捶胸顿足又是以头抢地,悲切大哭仿佛丧失至亲,口中哭喊大吼,赌咒发誓要为张须陀报仇雪恨,悲切模样把以子侄辈为张须陀披麻戴孝的陈丧良都给比了下去,陈丧良担心他年纪大哭出什么好和歹,还只能反过来上前安慰,谁料云定兴却乘机抓住了陈丧良的袖子,涕泪横流的大哭说道:“留守,陈留守,为张老将军报仇!一定要为张老将军报仇!”
    陈丧良赶紧点头,同样在灵前发誓要为张须陀报仇,咱们的云老将军却又大哭说道:“陈留守,老夫求你了,请上表陛下,允许老夫率领左屯卫将士兵出虎牢关,征讨瓦岗逆贼!老夫虽然不才,却愿意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将那翟让逆贼与李密够贼的首级斩下,心肝挖出,祭奠张老将军的在天之灵————!”
    陈丧良真有些被感动了,好不容易把云定兴劝住之后,退到了房玄龄的身边,陈丧良还抹着眼泪说道:“真没想到,云老将军还有这么一面,竟然比我还伤心欲绝。”
    “他不伤心,谁伤心?”房玄龄苦笑了一句,低声说道:“宇文柱国在张老将军之前不幸病逝,云老将军在朝廷里的靠山没了,右翊卫大将军来柱国又素来不待见他,贤弟你是来柱国亲自举荐的东都留守,又有裴左相和闻喜裴氏支持,云老将军现在不哭得比你伤心,将来求你在来柱国面前说话?又怎么才能保住他的左屯卫大将军职位?”
    对云定兴刚建立起来的那点好感顿时荡然无存了,陈丧良还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老泥鳅,果然够奸够滑,这么一点缝都能钻进来。”
    “张老将军!张老将军————!”
    陈丧良的暗骂声未落,比咱们云老将军更加悲切的哭喊声又突然传进了灵堂,陈丧良和众人赶紧扭头间,却见光禄大夫裴仁基挂着孝冲进了灵堂,同样是直接冲到了张须陀的灵位前放声大哭,伤痛悲切的神情同样不在云定兴之下。见此情景,已经吃过亏的陈丧良不敢轻易上当了,先是稍加盘算,然后才向房玄龄低声问道:“乔松兄,仁基伯父这一出,是想干什么?”
    “愚兄不知。”房玄龄也有些糊涂,疑惑道:“按理来说,裴大夫用不着这么讨好你啊?盯上了张老将军留下来的位置?也不太可能啊,张老将军那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好坐的啊?或者说,裴大夫又盯上了已经腾出位置的十六卫府大将军职位,想乘机表现一把,再争取争取?”
    被房玄龄猜得**不离十,当陈丧良以张须陀子侄的身份上前答礼时,裴仁基果然抓住了陈丧良的袖子放声大哭,哭喊道:“贤侄,报仇!一定要为张老将军报仇!贤侄你是东都留守,肩负重任,陛下降旨不许你轻离东都,老夫不才,愿意代你出征,请贤侄你奏请越王殿下发兵征讨瓦岗贼,老夫愿为前部先锋!”
    话音未落,靠山已倒的云定兴云老将军又冲了上来,拉着陈丧良的另一只袖子,同样是恳求陈丧良奏请杨侗发兵征讨瓦岗贼,自己愿意担当这个重任,为了逢迎陈丧良敬重张须陀的心思,云老将军还当场和裴仁基争得脸红脖子粗,差点当场扭打起来。陈丧良则心中窝火,明知道这两个家伙都不安什么好心,可是又不能当场指责,也只能是居中调和,好说歹说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老不羞暂时安抚下去。
    同一天,越王杨侗也在两个副留守元文都和段达的陪同下,来到了陈丧良的家中给张须陀吊孝,三人也都在张须陀的灵前流了几滴眼泪,陈丧良落泪答礼,将杨侗和元文都、段达请到了后堂小坐。而进到了后堂后,杨侗先是抹去了脸上的眼泪,然后主动对陈丧良说道:“大将军,张老将军为国捐躯,是值得敬重,但他老人家不幸兵败身死后,荥阳郡内已经没有朝廷兵马能与瓦岗贼军抗衡,瓦岗贼军也直接威胁到了河南郡安全,关于此事,不知大将军有何打算?”
    陈应良十分犹豫,盘算了小一会才说道:“殿下,以微臣的意思,当然是想亲自提兵出关,去为朝廷征讨瓦岗乱贼,也为张老将军报仇雪恨,但是陛下却又旨意,不许微臣轻离职守……。”
    见陈丧良语气吞吐,段达立即接过话头,道:“陈熊渠,你是不能轻离职守,但你也不必一定要亲自率军前去征讨,我的建议是,不妨出兵一支东进,屯驻在虎牢关以西的百花谷,随时做好增援汜水守军的准备,只要汜水虎牢关还在我们手里,东都洛阳就可以确保无虞,这么一来,我们就可以安心等待陛下的旨意决断。”
    “这是稳妥布置,老夫布置。”元文都难得和段达站在一起一次。
    由于军政权力局限在东都一地,段达提出的这个建议确实是最稳妥的做法,陈丧良也十分赞同,但陈丧良考虑的还有另一点,所以陈丧良稍微盘算后,又道:“段大夫所议,确实稳妥,但我觉得再加上一条,那就是迎回张老将军的余部,张老将军的麾下将士,全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任何一人都无比宝贵,如果能够把他们接回东都,善加抚慰,给予重用,他们必然能在平叛战场上继续发挥巨大重用。”
    段达是行伍出身,知道精锐战兵对军队的重要性,听了陈丧良的话当然是马上同意,元文都不懂军事却知道军队越多越好,同样没有意见,还建议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可以一边驻兵百花谷,一边请越王殿下降下一道钧旨,对张老将军的余部好言抚慰,也劝说他们移驻虎牢关,与我们的百花谷驻军会合,由我们东都供给粮草军需,然后再奏请陛下允许我们就近收编张老将军的余部。如此一来,我们既不违背朝廷法令,又可以顺利收编张老将军的麾下旧部,同时还可以确保虎牢关和东都的安全,一举多得。”
    陈丧良想要收编张须陀留下的精锐旧部,最大的难题就是东都政令无法约束十二郡兵马,听了元文都这个折中稳妥的建议自然是立即赞同,越王杨侗也毫不犹豫的答应由自己出面安抚和招揽张须陀余部,这个计划获得了一致通过。不过当商议起派谁率军增援虎牢关时,陈丧良却犯了难,再三盘算后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向杨侗说道:“殿下,两位前辈,这个人选问题请容微臣仔细考虑考虑,明天再做决定。”
    “为什么?”杨侗一楞,道:“大将军,怎么你也有无法当机立断的时候?”
    “因为这次的对手太危险。”陈丧良苦笑,道:“殿下,两位前辈,不是我自夸,在战场上能够骗过我的人不多,瓦岗贼的狗头军师李密是唯一一个,这个奸贼的狡诈阴毒程度,绝非常人所能想象,虎牢关又太过重要,不能有半点意外,所以微臣必须仔细思量一下这个增援虎牢关的人选,不能给李密逆贼任何可乘之机。”
    见陈丧良说得郑重,素来信任陈丧良的杨侗便也不再多说什么,立即同意次日再议出兵人选,段达和元文都虽然觉得陈丧良有些夸张,但是为了稳妥起见,也都没有什么异议,同样同意在第二天议论援军主帅人选。
    打发走了杨侗等人,又在张须陀的灵堂上忙活了许久,一直到天黑闭坊之后,陈丧良才把房玄龄和魏徵、袁天罡、长孙无忌等亲信召进后堂,一边与他们共进晚饭,一边向他们说起增援虎牢关的人选问题。结果魏徵和袁天罡一听都乐了,道:“留守,这件事有什么可值得犹豫不决的?派谁去不是一样?”
    “谁说派谁去都一样了?”陈丧良翻翻白眼,道:“这里面的麻烦大了,本来你们都是合适人选,可是以你们的官职身份,越王殿下怎么可能同意我派你们去担当这个重任?派别人去,如果他把张大使的旧部拐跑了怎么办?”
    “拐跑?怎么拐跑?”袁天罡疑惑问道:“现在东都朝廷里的文武官员,不是都归你节制么?”
    “东都文武是归我节制,但我头上还有一位皇帝陛下。”陈丧良解释道:“张大使为国捐躯了,陛下为了继续平定贼乱,肯定还要任命新的讨捕大使,组织十二郡兵马继续平定贼乱,张大使留下的兵马一直都是平贼主力,为了平贼大事,陛下不一定会同意由我们东都收编张大使旧部。这么一来,我们派去的官员如果品级威望不够,在陛下面前分量不足,不容易引起陛下重视,那么陛下不许我们收编张大使旧部的情况,就有很大可能出现。”
    “我们派去的官员,如果品级、威望和资历都高,在陛下面前分量足够,那么麻烦更大。”陈应良阴阴的说道:“我们派去的人与张大使的旧部会合,又分量足够,说不定陛下一道旨意就任命了这个人接替张大使,主持河南讨捕战事,到时候岂不是等于让他把张大帅的余部给拐跑了?”
    袁天罡点头了,道:“听留守这么一说,这件事是有些麻烦,派去的人分量不足,陛下不同意我们收编熟悉河南战场的张大使旧部,或者另行册封讨捕大使,那么我们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派去的人分量太足,如果陛下任命他为讨捕大使,那我们还是得不到张大使的精锐旧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别人带走。”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保护和用好张大使留下的精锐旧部,这个人选我必须慎重选择。”陈应良总结道:“这个人必须够分量,让陛下可以放心由他收编张大使的旧部,又必须听话可靠,即便被陛下任命为讨捕大使接下张大使留下的千钧重担,也会乖乖听话,通过各种手段,把张大使留下的精锐余部逐渐移交给我们。”
    “两个选择,云定兴和裴仁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