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614部分

隋末我为王-第614部分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神威能有如此锐利!”
    “锐利吗?”陈丧良冷笑了,自言自语的说道:“一支羽箭的造价就超过三十钱,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用了超过五十万支,一千五百多万文一万五千多贯已经洒出去了,木材、火药和兵器,仅仅是辎重消耗,今天我们的军费开支至少超过三万贯,这样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上万壮丁一年不吃不喝都挣不到的血汗钱。还有,我们的将士伤亡已经超过一千八百余人,一千八百多条人命就这么没了,近两千对白发苍苍的父母,已经永远见不到他们的儿子了。这样的锐利,我宁可不要。”
    隋军文武闭上嘴巴,这才明白其实很会打攻坚战的陈丧良为什么不喜欢打正面攻坚战的真正原因,还好,陈丧良也很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快就从对巨大消耗的心痛中摆脱了出来,自我安慰的说道:“不过也值得,李建成太顽固了,不这么不惜代价的打疼他,打服他,他的顽固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伤亡损失。传令下去,继续进攻,天亮之前,务必给我拿下太原东城!”
    随着隋军将士的再次发力猛攻,太原军终于再也招架不住了,到了天色全黑时,封堵缺口的太原军杨文干部率先崩溃,被隋军杀散杀败,被迫逃入城内深处,隋军将士高歌猛进,不断向着城内挺进,太原军被迫与隋军将士展开巷战。见势已极,被迫无奈之下,李建成也只能是下令准备弃城突围,决定率领残余军队逃往马邑去投奔刘武周的两个妹夫宋金刚和苑君璋,殷开山和史万宝虽然很清楚逃往马邑也很难再有复兴希望,但还是咬牙接受了命令,并立即着手安排军队突围撤退。
    李建成这一次终于没有忘记他的妻子和孩子,乘着麾下士卒还在巷战抵抗,李建成带着亲兵急匆匆回到了他在东城临时住所,要求郑观音马上带上孩子和他一起走北门出城。郑观音毫不犹豫的答应,却又对李建成说道:“大郎,奴家随你走可以,但你的两个儿子,你必须留下一个在这里,让人把他交给叔叔。”
    “为什么?”李建成一楞。
    “因为叔叔他早就料到你会往马邑漠北跑,所以他早对奴家有过交代,要你务必把你的一个儿子给他留下,让他替你把孩子抚养长大,替你传宗接代,继承香火。”郑观音平静答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什么时候对你有过这交代?”李建成大惊失色了,郑观音也这才把陈丧良送她出营时对她的最后交代告诉给了李建成,李建成听了更是大惊,忙追问道:“那你为什么不早些告诉我?”
    “前几天对你说,有用吗?你会答应吗?”郑观音反问道。
    李建成彻底楞住,郑观音则又平静说道:“大郎,你念念不忘杀父之仇,一定要和你的好兄弟,比你亲兄弟还亲的应良叔叔决一死战,我不怪你。但你想过没有,公公在战场上杀的人有多少,那些被公公在战场杀了的人,他们的儿子,是不是也该找我们报杀父之仇?如果当时在大兴战场上,是公公杀了叔叔,叔叔的儿子长大了,是不是也该找公公报杀父之仇?战场上刀枪无眼,公公死在和叔叔交战的战场上,这能怪叔叔没有对公公手下留情吗?如果不是叔叔搭救,大业十一年的时候,公公恐怕就已经死在天牢里了吧?”
    城内的喊杀声音越来越猛烈,也越来越近,门外亲兵不断催促李建成快走,李建成却反而坐了下来,还垂下了脑袋陷入深思。郑观音看出丈夫的动摇,便又说道:“大郎,你的亲兄弟狠如豺狼,你的外姓兄弟却对你亲如手足,你的狠毒兄弟已经都死了,难道你还要和你亲如手足的外姓兄弟永远敌对下去,永远做一个孤家寡人?”
    “你如果决定了一定要到漠北去吃风喝沙,我陪着你去。”郑观音又说道:“但我一定要为孩子们求求你,也为你们李家的列祖列宗求求你,把你的一个儿子留下,替你们李家保留一点香火。”
    李建成一声不吭,眼角却已经盈满了泪花,也始终一动不动。不知过了多久,殷开山和史万宝突然双双闯了进来,异口同声叫道:“左都督,快走!贼军已经杀到近处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大郎,我们走吧。”郑观音站了起来,向李建成问道:“你说,我们是把承宗留下,还是把承道留下?”
    李建成继续垂首不动,许久后才哽咽出声,道:“不,不走了,我们……,都留下吧。”不克!只用一天就攻破了这太原坚城,真是闻所未闻,臣下等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绝对都不敢相信殿下的神威能有如此锐利!”
    “锐利吗?”陈丧良冷笑了,自言自语的说道:“一支羽箭的造价就超过三十钱,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用了超过五十万支,一千五百多万文一万五千多贯已经洒出去了,木材、火药和兵器,仅仅是辎重消耗,今天我们的军费开支至少超过三万贯,这样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上万壮丁一年不吃不喝都挣不到的血汗钱。还有,我们的将士伤亡已经超过一千八百余人,一千八百多条人命就这么没了,近两千对白发苍苍的父母,已经永远见不到他们的儿子了。这样的锐利,我宁可不要。”
    隋军文武闭上嘴巴,这才明白其实很会打攻坚战的陈丧良为什么不喜欢打正面攻坚战的真正原因,还好,陈丧良也很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快就从对巨大消耗的心痛中摆脱了出来,自我安慰的说道:“不过也值得,李建成太顽固了,不这么不惜代价的打疼他,打服他,他的顽固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伤亡损失。传令下去,继续进攻,天亮之前,务必给我拿下太原东城!”
    随着隋军将士的再次发力猛攻,太原军终于再也招架不住了,到了天色全黑时,封堵缺口的太原军杨文干部率先崩溃,被隋军杀散杀败,被迫逃入城内深处,隋军将士高歌猛进,不断向着城内挺进,太原军被迫与隋军将士展开巷战。见势已极,被迫无奈之下,李建成也只能是下令准备弃城突围,决定率领残余军队逃往马邑去投奔刘武周的两个妹夫宋金刚和苑君璋,殷开山和史万宝虽然很清楚逃往马邑也很难再有复兴希望,但还是咬牙接受了命令,并立即着手安排军队突围撤退。
    李建成这一次终于没有忘记他的妻子和孩子,乘着麾下士卒还在巷战抵抗,李建成带着亲兵急匆匆回到了他在东城临时住所,要求郑观音马上带上孩子和他一起走北门出城。郑观音毫不犹豫的答应,却又对李建成说道:“大郎,奴家随你走可以,但你的两个儿子,你必须留下一个在这里,让人把他交给叔叔。”
    “为什么?”李建成一楞。
    “因为叔叔他早就料到你会往马邑漠北跑,所以他早对奴家有过交代,要你务必把你的一个儿子给他留下,让他替你把孩子抚养长大,替你传宗接代,继承香火。”郑观音平静答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什么时候对你有过这交代?”李建成大惊失色了,郑观音也这才把陈丧良送她出营时对她的最后交代告诉给了李建成,李建成听了更是大惊,忙追问道:“那你为什么不早些告诉我?”
    “前几天对你说,有用吗?你会答应吗?”郑观音反问道。
    李建成彻底楞住,郑观音则又平静说道:“大郎,你念念不忘杀父之仇,一定要和你的好兄弟,比你亲兄弟还亲的应良叔叔决一死战,我不怪你。但你想过没有,公公在战场上杀的人有多少,那些被公公在战场杀了的人,他们的儿子,是不是也该找我们报杀父之仇?如果当时在大兴战场上,是公公杀了叔叔,叔叔的儿子长大了,是不是也该找公公报杀父之仇?战场上刀枪无眼,公公死在和叔叔交战的战场上,这能怪叔叔没有对公公手下留情吗?如果不是叔叔搭救,大业十一年的时候,公公恐怕就已经死在天牢里了吧?”
    城内的喊杀声音越来越猛烈,也越来越近,门外亲兵不断催促李建成快走,李建成却反而坐了下来,还垂下了脑袋陷入深思。郑观音看出丈夫的动摇,便又说道:“大郎,你的亲兄弟狠如豺狼,你的外姓兄弟却对你亲如手足,你的狠毒兄弟已经都死了,难道你还要和你亲如手足的外姓兄弟永远敌对下去,永远做一个孤家寡人?”
    “你如果决定了一定要到漠北去吃风喝沙,我陪着你去。”郑观音又说道:“但我一定要为孩子们求求你,也为你们李家的列祖列宗求求你,把你的一个儿子留下,替你们李家保留一点香火。”
    李建成一声不吭,眼角却已经盈满了泪花,也始终一动不动。不知过了多久,殷开山和史万宝突然双双闯了进来,异口同声叫道:“左都督,快走!贼军已经杀到近处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大郎,我们走吧。”郑观音站了起来,向李建成问道:“你说,我们是把承宗留下,还是把承道留下?”
    李建成继续垂首不动,许久后才哽咽出声,道:“不,不走了,我们……,都留下吧。”

第500章 挑起战端
    君子可欺之以方,小人却无法理喻。
    陈丧良让孙伏伽替自己做书写信给王世充,以女婿的身份恭喜岳父大破李密,顺带着希望与岳父王世充保持友好关系,其目的不过只是礼尚往来的走走过场,顺带着安抚一下刺头岳父,以免在自军主力北上时东线生出太大意外,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用心。然而陈丧良大概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他这道走过场的书信,却引来了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后果。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小婿只恨不能侍侯岳丈膝前,恭尽孝道?只恨身受先皇托孤之重,不能尊岳丈为主为上,却也愿与岳丈各分土地,永结盟好?”
    让王世充误解的主要就是这两句客套话**汤,虽说王世充如今早已经习惯了这些甜言蜜语,但是陈丧良现在的身份地位毕竟放到了那里,看到女婿在书信中的这些话语,大胜李密后本就已经志得意满的王世充难免更是得意洋洋,当即把陈丧良的书信递交给自己的一干心腹党羽,命令他们传看,让一干帮凶走狗也知道女婿对自己究竟有多么尊敬。
    不用说,看了这道近乎阿谀奉承的书信后,本来就有些轻视陈丧良的王家众人自然更是得意洋洋,都认为这是陈丧良想要与老王家裂土而治的征兆。戴胄和李世英等外姓官员却一眼看出了这不是陈丧良走过场的客套,便都向王世充进谏道:“郑公,陈应良素来以奸诈著称,书信用词谦卑,不过是因为他的主力战兵正在北线,东线较为空虚,为东线平安才这么低声下气,其用心未必就是怀有好意,还望郑公明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给了陈应良以可乘之机。”
    “本相那个女婿是什么货色,本相能不知道?怎么会对他掉以轻心?”王世充对自己的不肖女婿确实是颇有戒心,点头承认戴胄和李世英提醒得对,然后又微笑说道:“不过嘛,这也正是一个机会,既然本相那不孝女婿有意划分疆土永结盟好,那就不妨派人去找他谈一谈这件事,能划分疆土永罢刀兵当然最好,即便不能,我们也可以暂时稳住他,腾出手来夺回虎牢关,彻底铲除李密这个逆贼,还有剪灭北面的宇文化及逆贼。”
    “郑公所言较是,是应该优先铲除李密和宇文化及这两个奸贼,然后我们才能腾出手来应对其他变局。”戴胄附和了王世充的正确决定,然后又建议道:“郑公,打铁要乘热,乘着陈应良主力目前正在北线不敢与我军翻脸的机会,尽快派人北上与陈应良接触谈判,以现有疆土为界,签定互不侵犯和约。陈应良为人尚算守信,有了和约在手,我们的西线马上就可以轻松许多。”
    还没等王世充考虑戴胄的这个提议,王世恽和王仁则父子就已经嚷嚷了起来,“不行!那能以现有疆土为界?新安和宜阳都被陈贼军队趁火打劫抢了,新安距离洛阳还只有不到七十里,两地之间毫不险要可守,就这么划分疆土我们不是吃了大亏?要划分疆界,陈贼军队起码得退到陕县函谷关,把新安、宜阳和渑池都还给我们!”
    戴胄有些翻白眼了,简直有些怀疑王世充和王世恽到底是不是亲兄弟,怎么一个老奸巨滑,一个怎么又比猪还蠢?竟然想要陈丧良把吃到嘴里的肥肉给吐出来,这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
    然而再紧接着,戴胄很快又发现王世充和王世恽确实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了,听了王世恽父子异想天开的提议,王世充不但没有呵斥怒骂,竟然还点了点头,说道:“新安和宜阳分别扼守崤函道大路和熊耳山小路,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东都洛阳威胁巨大,不把这两座城池拿回来,本相睡觉都不敢合眼,是得乘着这个机会,争取把这两座重要城池拿回来。”
    说罢,王世充再略一思索,竟然又说道:“这么办吧,派长孙安世代替本公北上太原,借口答谢乘机和陈应良谈判疆域,要求他归还新安、宜阳和渑池三县。能把渑池要回来当然最好,要不回来也没多大关系,但新安和宜阳两县一定得拿回来,只有这两座城池在手,我军才可以高枕无忧。”
    戴胄苦笑了,知道反对无用也没有坚持,任由王世充去大白天做梦,王世恽父子则还是十分不满意,还是觉得王世充的让步太大,好在王世充也没有理会他们,坚持如此行事。然而还算理智的制止了王世恽父子的更进一步痴人说梦后,王世充又突然微笑着说道:“诸公,提起本相那不孝女婿,本相还真是有些不服气,本相为朝廷匡扶社稷,横扫群寇,至今仍然只是一个小小公爵,本相那女婿却年纪轻轻就已经受封王爵,爵位还在本相之上,这岂不是……?”
    王世充虽然没把话完全说完,但如此露骨的言语都已经说了出来,王世充麾下的一帮豺狼虎豹那里还能不明白他的真正用心?当下韦节、杨续等马屁精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立即就行礼说道:“郑公所言极是,郑公功比尧舜,德播四海,理当受封王爵,领受相国。”
    王世充假惺惺的谦虚时,他麾下还算正直的李世英却马上反对道:“不可!郑公虽有大功于朝廷,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