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130部分

晚唐-第130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明的楼船五层甲板之上,封明满脸的笑意,握着拳头道:“大网已经张开,现在就待李璟一头钻进来了。这一战,诸位务必努力,先杀李璟再灭海贼,胜利之后,到时我们再顺手把海贼的巢穴也给端了,所有的缴获通通归兄弟们。”
    众校尉都大声答应,跃跃欲试。
    一校尉问道:“李璟既然已经到了,为何却停留在老母猪礁上迟迟不前进,他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封明转头问吴迁:“吴校尉,你先前派去盯着李璟的人呢,可有发现什么情况?”
    吴迁心里有些不满封明对他如此居高临下的语气,这舰队的统兵官是他,封明不过是个都虞侯,可现在居然把自己当成了舰队指挥者,说话间对他颐指气使。不过他也不愿意当面得罪封明,毕竟这个家伙姓封,在这里本来就是监军性质。当下只得道:“先前派去的人一直没有回来,我刚刚又派了一条快艇前去查探。”
    正在此时,有家丁急忙来报,说赤山礁的海贼郑么来见。
    封明皱了皱眉头,“这该死的海贼,他不好好的呆在赤山礁上做诱饵,跑到这里来做什么?万一被李璟发现形迹,我们的计划岂不会毁?”
    “郑么说李璟突袭了他铁山上的山寨,来求公子出兵救援。”
    封明一愣,大叫道:“他说什么?李璟袭击了他的山寨,这他娘的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可能,李璟半天前还在这附近,怎么可能一下子跑去铁山镇了。把他给老子叫过来!”
    郑么一上船,立即一把向封明跪下,哭诉说山寨被突袭,寨子已经被攻破,几个弟兄拼命才逃的重围前来报信。
    “还请公子立即发兵救援,迟了我寨中几千父母兄弟就全没了。”
    封明冷眼打量郑么,见他模样不似做伪。可他心里却根本不愿意承认这是事实,因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他的一切布置就全成了空。
    “突围来报信的人呢?你可问仔细了,攻打山寨的人确定就是李璟的人吗?”
    “问了,几千号人马,强弓硬弩,一下子就破了我家的寨子。我家山寨极为隐秘,且十分险要坚固,平常人根本不知道,就算知道的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攻破了。如今就李璟与我家有仇,且有这个能力。”郑么一口咬定攻打山寨的就是李璟。至于证据什么的,这兵荒马乱的,哪看的清楚,再说了,就真是李璟,他也不一定就非要打着旗号来啊。
    一校尉道:“李璟所率之兵一千八,加上船员过两千,他们突袭铁山,并非不可能啊。说不定,他们另外得到了情报。”
    封明固执的道:“这不可能是李璟,李璟所掌握的消息是郑当家的人在赤沙礁,他先前也正是奔着这边来的。他怎么可能会是攻打山寨之人,我看,很有可能是郑当家的对头仇家上门寻仇。”
    “这般猜测也无用处,不如再派人去老母猪礁查探一下,看看李璟的舰队是否还在就一清二楚了。”吴迁道。
    第三批前去老母猪打探的斥候很快的回来,带回来一个让众人震惊的消息。老母猪礁上早没有了李璟舰队的踪迹,他们在岛礁上发现了先前两批前去打探的斥候的尸体。
    这个消息让封明的脸变的极为难看起来,事情正在向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进展,李璟很有可能真的调转了方向,去了都里镇,攻灭了海贼的巢穴。
    众人一片沉默,封明展开舆图,赤沙礁与海贼的巢穴相距不过数十里地,一个多时辰的距离而已。李璟杀掉了他们的斥候,突袭贼穴完全有可能。现在关健的问题是,李璟究竟是一开始就知道海贼的巢穴在铁山,还是后来捉了他们的斥候才审问得知的?
    如果是前者,那么一切就都是李璟的一个局。他虚张声势,调虎离山,把海贼调离了巢穴,然后轻松的攻破了贼寨。而如果是后者,那就说明他们布的局已经被李璟所知,因此李璟根本没有前来赤沙礁这个大网之中,而是突然瞅准了贼窝的空虚,突袭端了贼穴。
    可无论是哪一点,他的计划都已经失败了,李璟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
    一校尉上前道:“公子,事已如此,不如我们立即转进铁山,截住李璟直接明刀明枪的干掉他们。”
    “住口,要杀李璟当然容易,可关健的是不能让李璟的人逃出去,不然,事情泄露,如何善后?”吴迁喝止了那个校尉。
    封明转头望着吴迁,“吴校尉可有什么好计划?”
    吴迁摇了摇头:“公子,事已至此,计划已经泄露,李璟现在定然对我们充满戒备提防。我以为,眼下已经不宜再对李璟对手。如果不是伏击包围,我们在海上根本没有全歼李璟的可能。既然如此,干脆就算了。”
    “算了,怎么可能算了!”封明怒目而视,大眼瞪着吴迁,“或者说吴校尉畏惧害怕,担心打不过李璟?可笑,我们有三十七艘战舰,李璟呢,只有十九艘商船,我们有三千人马,李璟只有两千余人。更何况,我们还有郑么的一千余人。”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不必再多说了。”封明恼怒的一挥手,喝止了吴迁的话。“要么不做,要做就彻底。传我命令,立即扬帆,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铁山,我们要截住李璟,将他和他的那破舰队粉身碎骨!”
    吴迁脸色铁青,看着封明彻底的夺了他的兵权,几欲发做,最后看了眼楼船上四周的封明家丁,只得恨恨而从。刚要转身离开,封明在声音在后面传来道:“吴校尉这是急着去哪?”
    “回我的船上,准备战斗。”吴迁木着脸冷冷道。
    封明嘴角一动,皮笑肉不笑,“这些事情交给其它人去做就好了,吴校尉还是留在我这楼船上观看即可。来人,给吴校尉上茶!”
    几个牛高马大的家丁立即围了过来,吴迁嘴角抽动,气的脸色发青,却又无可奈何。
    李维乘着快艇靠近宁海号,登船上到甲板,高声道:“斥候急报!”
    一身戎装的李璟连忙问道:“什么情况?”
    李维一脸笑容,向李璟行礼,“恭喜将军,封明的舰队动了,连同海贼的那十几条船也跟着一起。他们下了旗帜,径直向北去了。”
    “确认他们是去铁山贼穴吗?”李璟问。
    “方向没错。”
    李璟点了点头,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将军,咱们跟上去吧,和镇东海的兄弟一起包围吃掉他们。”众将兴奋的大声道,这一次出海,李璟带走了沙门镇一半的军队。家中依然把林威留下看守,余者武将几乎都随舰出发。
    李璟沉默不言,紧闭着双唇,手按着长剑在甲板上慢慢踱步。
    他现在在做一个艰难的选择,早在做这个全盘计划的时候,就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所以整个计划并不是全盘定死的。而是根本不同的情况,将会有不同的后续计划。
    在计划中,李璟大张旗鼓的向辽海进发,暗中让剑舞阁的人把假目标沙门礁早泄露出去了。与此同时,镇东海的海贼却是悄悄的先行出发,直奔铁山。李璟在明,镇东海在暗。李璟先以自己为饵,把海贼主力调虎离山,让镇东海袭取贼穴。
    接下来,原计划中,如果大谢砦的舰队前往铁山,那么李璟将有两个选择。
    第一,与镇东海前后包抄大谢砦舰队,一举歼灭他们。或者,直接撤退,一击即走。
    不过现在,李璟却觉得这两个选择并不符合他此时心里的想法。
    沉吟良久,他缓缓开口:“不,黄当家那边兵马战船都不辅于封家的舰队,足够与他们周旋。我的想法是,我们趁这个机会,夜晚突袭乌湖岛,吃掉它。”
    众将不由大吃一惊,在辽海上与封家舰队火拼,大家还能理解。毕竟大家在登州防区之外,都是不打旗帜,并非明着来。可如果攻打乌湖岛,事情就又不一样了。
    乌湖岛可是大谢砦三大群岛之一,拥有大小十几座岛礁,有乌湖堡和隍城戍与钦岛戍一堡二戍,是淄青镇海上最远的边境岛,全部驻兵五百人,并有戍兵家眷及岛上渔民商户等近万人。沙门镇军要是夺取乌湖岛,这事那可就大了。
    李璟道:“封彰几次三番的对我们出手,如果我们不反击,以后如何在登州立足?好,既然他想打,那我们这次不但要吃掉他的分舰队,还要把乌湖岛也一口吞了!”
    (未完待续)


第203章 夜袭乌湖岛
    李璟的这个想法让众将都震惊了,偷袭乌湖岛,这太大胆了。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不知道如何反应。设局伏击封彰的舰队,这就已经是在玩火了。可现在,李璟不但想要歼灭掉封彰的这支分舰队,还居然想要攻打乌湖堡。乌湖堡可是大谢砦下五堡之一,朝廷边戍镇地,打乌湖堡,那岂不是形同造反?
    李璟将众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他也早就料到大家如此的反应。这一步跨越的有些大,诸将一时难以理解他十分明白。不过这并不是他心血来潮的想法,而是心中仔细权衡思虑过后的想法。
    沙门镇要发展,那么就始终跨不过大谢砦去。而大谢砦的封彰对沙门镇的敌视是明摆着的,封彰无时无刻都在想要拔掉他这颗眼中钉。一开始不给他军械,后来甚至故意放海贼袭击沙门岛,然后又是劫持他的军械还嫁祸过王进,试图引发王进与他的矛盾。虽然一次次他都化解掉了,但封彰的实力比沙门镇强大许多,眼下封彰还有些顾忌,一旦封彰如果再无顾忌,那沙门镇的麻烦将更多。
    没有人比李璟更明白晚唐接下来的风云变幻,眼下大唐的那些豪门世族都还认为,虽然朝廷已经无法控制地方,李唐皇室也成为了宦官们掌中的傀儡,但他们依然觉得,世族们控制了地方,各藩镇间相互制衡,大唐至少还能有个百年的天下,甚至是更久的统治。毕竟,自安史之乱后,大唐这一百多年来不就是靠着藩镇之间的平衡,才维持到了今天嘛。
    虽然朝廷许多人喊着叫着说藩镇割据,武夫乱国,可实际上要是没有这几十个藩镇相互制衡,维持了天下间的一个奇妙的平衡,安史之乱后的李唐皇朝怎么可能维持到了今天。既然都已经维持了一百多年,那么再维持一百年也许并非不可能。
    这样的想法是眼下绝大多数人的观念,就连崔芸卿、李汭这些处于顶端的人数都差不多这样的观念。
    唯有李璟十分清楚,这些人都只是在做梦。士家豪门与武将们联合,确实控制了一个个的地方藩镇。表面上藩镇之间还算太平,士族们正进入门阀政治的最颠峰之时,甚至已经远超过了南北朝的上一个高峰。他们从没有想到,在眼下这豪门的醉酒欢歌的同时,大唐的土地兼并已经极为的严重,再加上天灾不断,底层的百姓已经不堪重负了。
    偏偏朝廷和地方的藩镇还在竭力收刮百姓,却不知道再强劲的弓,可如果一直繃着那根弦,也早晚会有崩断的时候。
    而这个时机,李璟很清楚。就在今年,再一次的大旱,连续两个大灾年,将让整个中原和北方都处于比去年更严重的饥荒之中。去年的饥荒,百姓们四处逃荒,勉强还算是渡过了。可今年再次的饥荒,这才是真正要命的。连饭都要不到的饥民是凶恶的,如果这样凶恶的饥民多了,那就将变成一群强盗。如果再有人在其中煽动,那就成了民乱。
    这不是李璟的过虑,而是事实。史上,今年饥荒最严重的河南道各州都将先后有饥民聚众为盗。然后,其中有一个河南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大盐贩子王仙芝将趁机起事,然后就是世代贩盐的黄巢紧随起事,并且汇合一起,他们将开启大唐最后的三十年乱世。
    这两人一起事之后,大唐表面上的平衡将被彻底打乱,那时连表面上的最后一点太平景象也将没了。
    喂猪的朱温、偷驴的王建等等唐末的枭雄们都将粉墨登场。
    都要到这个时候了,李璟难道还要一直困在小小的沙门镇,被封彰给压着?
    不可能。
    都要到了这个时候了,乱世之中,难道不应当有所作为?难道要看着黄巢、秦宗权、孙儒这些唐末的吃人魔王们带着他们吃人的大军继续横行天下?
    他想改变这一切,不想看到强盛的大唐帝国就此倾覆。
    大唐就要彻底进入风雨飘摇的乱世了,到时唯有兵马才有地盘,有兵有地盘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封彰,是挡在李璟面前的第一块拦路石,经过这段时间的拼命准备,李璟觉得是到自己出手的时候了。虽然兵马还未练成,但如果先下手,便能弥补这方面的诸多不足。
    这段时间,李璟对于封彰的实力进行了细致的打探摸底。最后归纳的情报显示,封彰据有大谢砦多年,经营的势力不小。明面上封彰有三千兵马,但实际上,除了这三千人马外,封彰的大谢砦还有他及诸将的家丁部队约千余人。另外还有一些属于辅兵的兵马,大约有两千人左右。除此外,封彰还有一支约两千人左右的在编船员。除此外,他还可以在紧急时,随时动员约三千人的子弟。
    全部实力加一起,封彰的人马过万。有五堡七戍,三大群岛三十多座大小岛屿,他的战舰全加一起有过百艘。
    直接对抗封彰,无疑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李璟思虑良久,如果要想干掉封彰,正面几乎不可能。唯有用其它的办法,而眼下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虽然不能干掉封彰,但却能吃掉他的一个舰队和干掉他的一个堡砦。如果事情成功,封彰将被削弱三分之一的实力。
    诸将们说的不错,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这是在玩火。不过李璟知道自己的处境,如果按步就班的这样下去,他这辈子可能连大谢砦都突破不了,更谈何参与唐末乱世的角逐?
    李璟经过缜密的计算后,觉得干掉眼下这个舰队,并拿下乌湖堡的计划成功性可能达到六成以上。不过在开始这个计划前,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考虑,那就是真的踏出了这一步之后,该如何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最大的可能是封彰撕破脸,直接开战。不过如果真能吃掉眼下这支舰队和乌湖堡,真打起来,沙门镇只需要据守沙门岛,应当能守住。李璟最担心的是王进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