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172部分

晚唐-第172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钻戒的那个爱情故事,那是在他们那次一起回清宁乡的路上听到的。
    现在于幼娘如此宝贝的带着这枚指环,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明。
    于幼娘的情绪一下子有些低沉起来,他仰着头,轻笑一声,笑的有些苦:“季玉是父亲的得意门生,也是我的师兄,我们只是师兄妹的关系。”
    “你别自欺欺人了,你真的这么以为吗?”
    “不这样又如何?恨不相逢未嫁时!我到现在才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师兄早娶有妻妾,而且对她们十分好,让人羡慕。”
    李惠儿叹声道:“你明白就好,而且你别忘记了,就算李璟没有娶妻,可你也还有与路家的婚约在身,你忘记了吗?”
    于幼娘听到路家二字的时候,脸色一变,瞬间变的惨白起来。这两个字永远是她心中的痛,原本以他在沙门镇这么久,她已经把这件事情遗忘了。没有想到李惠儿提起,自己的反应还是那么大。
    “我刚刚收到父亲派人随宋希前来的家丁送到的信,其中还有你的一封信。是于世伯从关中派人送来的,说是要接你回关中去。好像路家的那个人还活着,不过很落魄,他找上你家门去,说要完成婚约。世伯他不愿意被世人指责说”
    后面的话她没有继续再说,可意思却是已经明白。那个家族被贬,父亲叔伯都畏罪流放路上自杀的未婚夫,突然出现了。他找上门要完婚,于琄是一个过正直的人,当初路家得势,于家失势之时,于幼娘到了完婚年纪,可路家只字不提此事。眼下两家形势颠倒,路家却又找上门来了。
    “不,我不回去。”于幼娘脸色苍白,紧咬着嘴唇,十分决然的道。“我要留在沙门镇,就算父亲不再认我这个女儿,我也不要嫁给路家的那个纨绔。当初不愿意嫁,现在更不愿意嫁。”
    果然是这样,李惠儿心中明白,她不愿意回去肯定不单单是因为路家的那个人是个渣子。如果换作以前,她没有与李璟之前有这些感情纠葛,她虽然心中苦涩可最后还会听从于世伯安排的。现在却态度这么坚决,这定然是因为李璟的缘故了。
    只是李惠儿虽然也愿意支持于幼娘的感情,可却不看好她与李璟的这段情。她差不多明白,于幼娘根本是在一厢情愿的单相识李璟。而李璟肯定是对这份情有所察觉的,却不肯做出回应,其实已经说明了结果。
    “傻妹妹,你就算不愿意嫁给路家那个人,可你对李璟的心意又哪会有回报。你仔细想想,李璟已经有了妻妾,不说他对妻妾感情很好。就算他愿意回应你的这份心意,可你以什么身份和李璟在一起?他会休掉妻子娶你吗?难道你要做他的妾,你想想于家什么身份地位,一门四节度,还有一个宰相。这样家族的嫡女,能嫁给李璟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将军做妾吗?”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面对李惠儿的苦劝,于幼娘突然仰头呢喃念了一句词。李惠儿马上听出,这句正是当初李璟讲那个钻戒的传奇故事时,最后所念的一首词的最后一句。这一句词念出,已经让李惠儿明白,这个丫头已经是铁了心了,估计她说再多也没有用了。
    长汉一声,李惠儿只得苦笑不再相劝。心中向着殿中佛像暗暗祈祷,但愿佛祖保佑幼娘的一厢情愿,最后能情归所眷!
    (未完待续)


第260章 封彰宝藏与分赃
    在整个大谢岛,以李细狗的宪兵都和飞鹰侦察营为主的沙门镇兵开始进行全面的清洗。由李维和李细狗二人联手,又各司其职,一千余士兵开始挨家挨户的进行搜查清洗。
    封彰封寻已经死,他盘踞大谢砦城十年所经营的势力也将被连根拔起。
    “冤冤相报何时了。”李璟下达命令的时候,手中正端着一杯热茶醒酒,第一句话说出还让大家觉得有些担心,生怕他会一时仁慈放过了封家人以及那些死忠于封氏的人。不过李璟下一句话说让他们松了一口气了,“斩草就必须除根!”
    李璟已经夺下了大谢砦,那么那些忠诚与追随于封彰的人,他便不打算放过。斗争就是如此残酷,站错了队,往往就是这个下场。虽然封氏居住在青州,李璟鞭长莫及,暂时力量也无法真正的对付的了庞大的百年大族封氏。可眼下大谢砦这块地盘上,李璟还是能够做主,将那些人清除的。
    经过上次的一战后,封彰在大谢砦的势力就大为动摇,失去了除大谢砦南岛之外的其它所有岛屿。虽然后来协议达成后李璟只占领了大小黑山岛及周边的十几个小岛,把龟岛和乌湖岛都还给了封彰,可那全成了空岛,到现在也还没有几个人。所有的人都聚齐在了南岛之上,这也让李璟的清洗行动十分的顺利。
    南岛上数万人口,初步的搜查很快结束。
    封彰在岛上的族妻儿老小族人,以及那些心腹的部下及家眷全被第一时间甄别出来,押到了码头上。
    对于这些人,李璟直接下令将封彰的家眷族人以及那几个拒不肯降的家将头等通通枭首,首级挂在码头上示众。其余人,近三千人则全部被李璟送给了李灵甫当做礼物。他们的财产和房屋都被没收,封彰虽然连败数次。可大谢砦十年来储存下来的钱粮依然让前来清点登记的张宏和杜仲武惊叹不已。
    初步估计,粮食足有三十万石,八千石一个的粮仓,堆积了四十个,岛上的五十个粮仓,只有十个是空的。这些粮食,足够他原先的两万军队食用五年之久。而钱库中的铜钱数量也相当惊人,晚唐各地都闹钱荒,封彰的钱库里却躺着足足八十多万贯的铜钱,整座钱库都是黄澄澄的铜钱,甚至许多铜钱堆放的在过久远,以致于串钱的绳子都烂了,铜钱散落了满地。大唐此时官方的铸钱炉不过九十九座,一年只能铸钱三十万贯。封彰存下的钱,差不多相当于朝廷三年的铸钱量。
    除了钱和粮食,还收获了其它大量的物资。其中作为钱帛兼用的绢,就高达一百万匹,堆放了一长排的仓库。而其它的丝织品,麻布十几万匹、丝绸绫罗缎,也有上万匹。总共价值上百万贯钱。
    除了这些,军用物资的缴获,也是让人激动。
    战场上的缴获和仓库中的接收,刀枪长矛盾牌弓箭这些,各有超过万副,特别是长矛和横刀还有弓箭这三样最标准的装备,高达两万多副,单兵弩机也多达八千,另外各类盾牌也有五千多。
    铁盔两万多,铁甲三千副,皮甲五千,箭百万。另外各型重弩投石车也有上百,这是一支两万大军的武器装备和储藏,一个真正的宝藏。如此众多的武器,李璟的沙门镇军几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用担心武器了。
    “这都是封彰这些年掌控着登州港,私下截留了给青州王敬武等平卢军各部的一部份分成攒下的家当啊。这封彰也确实厉害,截留了这么多的钱粮下来,攒下这么多的家当,可王敬武等平卢军各部的军头们,居然还能容忍他到现在,不简单。不过也得感谢下他,攒下如此家当,如今全给咱们做了嫁衣。”李璟听着张宏激动的禀报着各项收获时,忍不住笑道。
    张宏点头,“是啊,这封彰攒家当的本事确实不错。而且更加惊人的是,这些武器几乎都是大谢砦十年时间内自己打造的。封彰在砦城内有一个巨大的军械工坊,足足有工匠三千人,日以继夜的打造武器,除了他自己积攒留下的,每年他还要将军械大量与辽东各部以及契丹、渤海国、新罗国等暗中私下贸易。赚取大量的利润。”
    “好,这些工匠很重要,把他们都编入到我们的军械坊中。”李璟毫不犹豫的就把这些匠人给决定留为已用了。乱世之中,武器铠甲的重要性不言而明。沙门镇虽然现在的缴获就已经足够数年之用,但李璟却明白,乱世之中有两样是最赚钱的生意,一样是粮食,一样是武器。
    沙门镇自己暂时用不了这么多武器,可却能继续扩大军械工坊,把武器加工制造,做为沙门镇将来财政的重要来源。这样既保证了沙门镇自己的武器生产能力,也能保证有一项收入源源不断。
    大收获啊,怪不得到后来如黄巢这样的枭雄,从来不建根据地,只知道流窜天下。其中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如那些造反割据的世家门阀以及武将们那样,有着浑厚的基础。没有工匠,没有材料,是难以经营起一个根据地的。造一把刀枪需要工匠,需要材料,比起抢劫来,实在是相差太大。
    李璟自己也是早偿到了缴获的甜头,沙门镇自己的军械坊日夜赶工,可就算一整年下来,那上千工匠生产出来的军械,也都不能武装起现在沙门镇的近万人马。
    “大谢砦还有一个马场,其中有骡三千,驴五千,还有挽马一千,战马五百匹。封彰这狗贼,不但战舰上百艘,而且还养了这么多的马驴,他的兵马完全做到了海上有船,陆上有马,后勤机动无比,完全是比照盛唐之时的标准兵马配制啊。”张宏感叹,封彰一个守岛的边军戍将,不但养了近两万兵马,还建造了那么多的战舰,以及打造了那么多的武器,甚至还配备了这么多的驴马。这家伙野心不小啊,如果不是遇上了沙门镇的突然崛起,加以时日,这家伙说不定会有和当年李正已一样的割据野心了。
    不愧是曾经号为天下第一强藩的淄青镇啊,果然是北方最富裕之地。当年李正已从辽西飘洋过海来到山东,短时间内就聚兵十万,天下强藩。如今一个小小的大谢砦兵马使,居然也能在十年中累积起如此实力,这块地盘确实富裕。
    “南岛上的商户和百姓怎么处置?”张宏问。
    “雷霆之后,就得施加雨露,恩威并济才是王道!”李璟沉吟片刻,道:“该杀的杀,该处置的处置,剩下的百姓和商户,只要是与封彰没有太大瓜葛的,就不要太过深究了。一切都按沙门镇上的规矩来,百姓登记,发给身份牌。商户也得登记,发给营业执照,以后只要他们按时纳税,按期服役,遵守我们的规矩,那也不会为难他们。”
    李璟突然有些皱眉,张宏不解问道:“将军,我们夺下大谢砦,更是获得无数收获,几十万石粮食,以及八十多万贯钱,上百万贯的绢和布,还有那满仓的军械,甚至那数千的驴马,将军为何反而兴致不太高?”
    李璟苦笑了一下:“如此收获我当然是高兴,可也正因为是个大收获,所以你认为,这些东西我们吃的下吗?”
    “将军之意是?”张宏脸色一变,着急问道。
    “大谢砦可非一般的戍镇,这可是掌握着登州港的肥的流油的地盘啊,连登州水师和登州都不如大谢砦这么近水楼台得利。这样的地盘,谁不眼红心动?你没看到,宋希先前带着两千兵前来,你以为他真的只是来增援我们的,难道他就没有想着趁机占据大谢砦的意思?虽然我们抢先了一步,可眼下尘埃未定,这大谢砦咱们能不能吃下还是个问题。”
    “连大谢砦我们能不能拿下还是个未知之数,你认为,这些巨大的战利品缴获,我们就能一口吞下。眼下不知道多少人在盯着我们呢,吃独食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将军难道要把这些战利品拱手相让?”张宏颤声道,“将军,这可是足足价值数百万贯的战利品啊。这样的好事,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了。就算是把整个登州城打下来,估计也不会有封彰的家当多啊。”
    “蛇能吞象,可是如果他吞的是好几头象,那这条蛇就有可能撑死。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咱们要是舍不得这些战利品,那咱们到时连大谢砦也守不住了。”李璟叹道,“当然,咱们也不会白白拱手相让,咱们主动送出。回头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如何送怎么送。我们即得让大家都分到一份,堵住大家的嘴,让他们高兴满意。又得想办法,不能真正把到嘴的肉都吐出来。”
    张宏耷拉着脑袋,额头几道皱纹深深皱起,像是死了爹娘一样的哭丧着脸,叹气道:“这分赃既要让各方满意,还又不能让咱们损失太大,将军,你这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你是管家,这是你的职责啊。”李璟苦笑道,“对了,记得拉上张监军一起商量,皇帝那里的那一份可不能少了,不但不能少,还得是分得最多的那份。”
    (未完待续)


第261章 不惜代价
    第二天早晨,大总管张宏和监军张承业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大谢砦城兵马使府议事堂中。李璟如今暂时在大谢岛上办公理事,两人进来时一脸的疲惫,眼睛布满血丝。看他们的样子,应当是昨晚为如何分脏的事情,熬了一整晚。李璟适当的对两人表示了一下关心,并亲自给两人倒上了一杯热茶。
    议事堂中封彰原来的位置是一个软榻,丝绸包裹着天鹅绒,坐在上面十分的舒适。不过李璟一来之后,立即把那个软榻给撤下去了,换上了一把铁铸的椅子。铁椅子当然无法和天鹅绒垫子的软榻相比舒适,但李璟却是以此来时时提醒自己,大谢砦的这个位置不好坐,必须时刻警惕,不然封彰就是前车之鉴。
    李璟的侍卫们在议事堂的门口和铁座之下森然站立,身披着银色披风,头戴着银色的的头盔。原来李璟有一个一百人的亲兵都,不过后来李璟为了防止家丁这个有些畸形的存在在他的军队中扩张,便把家丁改成了亲兵,全都撤消后编入了各营之中。自那以后,家丁在沙门镇军中不再存在,军官们在军中虽然有亲兵,可亲兵却不是随着将领走的,而是固定的营中编制,将领校尉们调离,亲兵不会跟随,而是做为新将领的亲兵。如此一来,军官们就不再拥有私兵,所有的兵都是正规的编制。
    不过眼下沙门镇势力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占领了大谢砦之后,诸多军官们一致认为,李璟的安全关系着全军。因此提议重新为李璟抽调精锐组建一支家丁队伍。不过被李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知道,如果他一开这个家丁的口子,后面其它的将领们肯定最后也会重组他们的私兵家丁。这个结果,是李璟全力要避免的。将领有了私兵,这就是将领们拥兵自重,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