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249部分

晚唐-第249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兄弟摸出小屋,绕到柴屋的一角。借着月光,正好看到十来个人已经翻过了围墙,正向着柴屋这边过来。这些人全都穿着黑色的衣服,高矮都有,手里也没有拿什么刀枪,这让朱阿三兄弟胆子更壮了一些。
    兄弟俩个对视了一眼,等着贼人往这边来,直接对着那个走在最前面的大胡子就是一人一棒直砸向脑袋。那人模样,明显就是个头目,说不定就是贼头张占。
    大胡子毫无防备,措手不及,听着风声袭来,虽然努力躲闪,可最后还是头上挨了朱阿三一棍,肩头又挨了朱老二一棍,当场头破血流,被打倒在地。
    其它的贼人此时才回过神来,纷纷冲了上来,还有几个拔出了匕首。不过朱阿三兄弟却丝毫不惧,发一声大吼,一人一棍就猛冲上前,如虎入羊群。左扫右劈,神勇无比。
    没有片刻的功夫,众贼就已经被打倒在地。朱阿三兄弟两也被打到几下,不过对方准备不足,不是赤手就是匕首,根本不是他们长棍的对手,不过是挨了几下拳脚而已,皮糙肉厚根本没事,就是衣服上多了几个黑鞋印子。
    这时那个大胡子已经醒来,朱阿三一问,果然就是张占。朱阿三便要拿他绑起来,张占不顾头上的鲜血直流,跪在地上连忙磕头。直说再也不敢来犯,并且把他们先前刚在隔壁村偷盗得来的一些财物都交了出来,请他们放过。
    远处一处火光照耀,朱老大一脸惊慌的带着十几个刘家的奴仆提着棍棒锄头粪叉冲了过来。
    “老三,阿三,你们还好吧?”
    “大哥,我们没事,贼人已经被我们拿住了。”朱阿三兴奋的向老大高声道。那些奴仆长工们听说没事了,才连忙又加快了些脚步,壮着胆子奔了过来。
    当他们看到朱阿三兄弟两个一人拿着一根棍棒站在那里,而周边横七竖八的躺着十几个贼人还在哼哼,而一个大胡子正满脸是血的跪在他们面前时,都惊讶的合不拢嘴。
    稍后,刘崇也在几个长工的带领下,有些衣衫不整的慌忙前来。
    朱阿三一脸笑意的提着刘占走到刘崇面前,笑道:“大官人,这就是咱萧县最近频繁盗窃地主大户财物的贼首刘占。他们今晚先是盗了隔壁村张大户家,又来盗咱们刘家。正好我们兄弟三个没有睡着,听到动静。俺们兄弟商量,便让我哥前去报信,我和我二哥出来。正碰上这伙贼人跳入墙中,俺兄弟俩一通乱棍,便将这些贼人给打趴下了。刚刚这个贼头,还给俺们磕头下跪,说要我们兄弟放了他呢。这事俺们兄弟不敢做主,全凭大官人发话。”
    刘崇此时惊魂渐定,听完事情经过,又上前问了那刘占几句,确认了他的身份之后,对于朱阿三兄弟俩居然两个人把十几个贼人打趴下之事,不由极为震惊。也暗自庆幸,幸好今晚有他们兄弟发觉,要不然,这刘家可就损失大了。
    不过眼下盗匪处处,听说这刘占有数十个手下。眼下虽然抓到十几个,可刘崇想想,还是没敢送官。最后让那刘占发誓以后再不来打扰报复之后,便将他们给放了。
    刘占等把先前偷得的所有财物交出,又磕头拍胸发誓再不会前来后,才得以仓惶逃去。
    刘崇当即派人把隔壁的张大户请来,将他们被盗的财物还给了他们。张大户听闻是朱阿三兄弟打跑了贼人,帮他们抢回了财物,感激不尽。
    第二天,张大户在家中摆了一桌上好席面,请朱阿三兄弟三个赴宴吃席。
    当坐在张大户正堂席上,吃着那十二个碗的鸡鸭鱼肉之时,三兄弟都恍如梦中。
    直吃到肚子溜圆,三兄弟都没能吃完那桌菜。最后,走时,老大还让张大户把剩菜全都打包带走。
    经此一事,朱阿三兄弟三个,一时间顿时在附近几个村子中形像大涨,俨然已成为混乱时局下,全村的保护伞。
    刘崇也不再让他们兄弟三个种地放牛喂猪,而是托人从徐州旧同僚那边,买来几把刀枪弓箭,让三兄弟操刀舞枪弄箭,做起刘家护卫。
    (未完待续)


第363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时间已经进入了八月,转眼间八月上旬已经过去。桂花树上的黄色桂花刚刚开放,绽放散发出诱人的桂花香,便已经被连续的暴雨雨打风吹去。
    李璟望着屋檐下那如银河倒落九天一般的水幕,眉头不由紧皱了几分。当十天前,天空聚拢起乌云的时候,到处所见的都是百姓们展露的欢颜。持续了大半年的干旱,让人们对于雨的渴望达到了一个极致。虽然还只是一片乌云,可已经让人惊喜连连。
    大雨在众人的喜悦中降下,当时无数的百姓冲出屋子,仰开双臂迎接着大雨的淋漓,尽情的享受着大雨的洗礼。暴雨倾盆般倒下,短短半天,地上就积起了没过脚背的雨水。
    但是,雨没有停,持续的暴雨仿佛是把半年积攒的雨水一起落下。
    一天,两天,三天
    到现在,这场雨,已经持续了十天。除了偶尔那短暂的停歇之外,根本就是持续不断。百姓们刚开始的喜悦早已经荡然无存,现在,所有的人都开始重又愁眉苦脸。大雨降下的雨水,开始形成内涝,很多低洼一点的地方都开始成为一片泽国。
    连登州和都里镇、青泥城这样的大城,有着完备的下水道沟渠系统,都无法及时排水。几个大城的一些低一些的城区,已经被水给淹了。有几个街坊,甚至整个一楼都淹没在水中,最深处达一丈多深。
    暴雨带来的内涝,让城池中直接看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百姓民居、商铺被淹。
    李璟不得不急调镇东军组织救灾,并且让新立的各县衙组织民壮救灾,转移受灾百姓。除了几个城的城区内涝,不少住在沿河地带的百姓也统统受灾,房屋被淹。
    而那些矿区更为严重,那些采矿的矿场,大多都是今年新建。矿工们也多是流民招募而来,他们居住的房子,有大部份都是匆忙间刚刚挖出来的窝棚。这样的大雨,那些窝棚根本来不及排水,那个地窝子几乎都成了一个个水坑。
    整个登州和辽南的矿场全部停工,就连那大量的工坊也都停了大半。几个海港里的商船几乎都停在港中,无船出海。
    “袁洪,这场雨还要下多久?”李璟转头问袁洪。
    袁洪一脸的红润,甚至有了个微微隆起的小肚腩。此时的他,头戴着硬角幞头,身穿绿色圆领袍须,脚蹬乌皮鞭,红光满面,下颌还蓄起了胡须。完全看不出半点当初在难民中时的那个小道士小阴阳师的样子,反倒似像是个文士诗人。
    自从跟随了李璟之后,袁洪一直表现不错。在袭击猫岛之战中,准确的预算出了大雨的时间,为攻占猫岛立下大功。之后,李璟让他组建了一个天气预报小组,干的不错。特别是上次祈雨,他预测出那天可能有雨,结果当天李璟祈雨之时真的下了雨,而且还下了鱼,让李璟多了个龙之使者的名号。
    李璟事后,将袁洪提升为参赞,当了参谋李良的下属,专门负责观测天气,提供天气情报。品级,正八品。
    郡公相召,袁洪也是颇为紧张。咽了咽口水,袁洪小心道:“据职下预测,这场雨暂时应当差不多就要结束了。”
    “准确点!什么时候结束,今天,还是明天?”李璟直问道。
    虽然连续十天的大雨,让辽南的气温大降,可袁洪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回郡公,小的预测这场雨今晚应当能够结束,最迟不会超过明天。不过”
    “不过什么,有话直说。”
    袁洪壮了壮胆子道:“不过,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可能都会是阴雨连绵的天气。虽然不一定有眼下这样的大雨,但很难有晴朗好天气。”
    李璟沉默起来,如果未来一个月内真是这样的天气,那可就麻烦了。
    “郡公,职下有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李璟点了点头,示意他直说。
    袁洪便道:“如此大雨之后,极有可能爆发疫症,大雨一停,等内涝的水消退之后,还应当做好防疫准备。”
    “这个事情,你回去立即写一份详细的折子,到时我会调各县府官吏,还有各县乡的大夫和军中的军医,一起研究如何防疫之事。”水灾之后容易发生疫情,这李璟也很清楚。此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一旦爆发疫情不堪设想,只能想办法提前预防。”
    “郡公,另外向来水旱灾过后,都容易爆发蝗灾。特别是水灾之后,如果是春季水灾,便有可能爆发夏蝗灾。如果是夏季火灾,便有可能爆发秋蝗灾。眼下时节,今年秋季,便很有可能会出现秋蝗灾。”袁洪又提醒道。
    李璟眉头又皱紧了几分,蝗灾虽不如疫症那么可怕,但是蝗灾如果严重,甚至比水灾旱灾更加严重。去年秋刚爆发过一次大蝗灾,今年夏又爆发过一次小蝗灾,如果今年秋再来一次蝗灾,那就算辽南,都将可能无收。
    眼下李璟在辽南屯田,发动移民,还有那些掠来的幽州百姓垦荒。
    将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以五十顷地为一屯,也就是五千亩地,每屯安排了五十对夫妻,按每户一百耕一百亩地租给这些屯户。这些屯户全是从中原送来的饥民,有辽南都督府提供的农具和租借的耕牛,一户一百亩,按眼下的粗耕方式辛苦点刚好。种出来的粮食,三成归屯户,七成归镇东军。平均亩产八斗到一石计算,每户屯民能得二十四到三十石粮,脱壳后还能有二十石左右,有两千四百斤粮,再除去耕牛的租借费,以及用水费,还有比如种子农具等费用,一家人能达到温饱。
    眼下辽南已经拥有一百屯,另外还计划在明春前再开发出一百屯。这样,镇东军就能拥有军囤二百屯,一百万亩地,一年能得军屯粮七十万石,就算去壳后也能得粟米五十万石。
    这五十万石粮可不少,一个骑兵口粮一年三到五石粟,一匹战马一月三石粟,一年三十六石粟,骑兵连人带马,一年要四十石粟,五十万石粮,可以供养一万二千骑兵。
    如果只是供步兵,可以供养十万人一年之用。
    “你也想想办法,看有没有什么防蝗灾的办法。要是想出有用的好办法,到时我赏你黄金百两,官升三级!”
    袁洪闻言顿时血直往脑门涌,激动的仿佛他已经官升三级似的连向李璟行礼,离开时还有些做梦似的。
    “郡公,公孙娘子求见!”袁洪刚离开,刘寻就进来禀报。
    “公孙回来了?快请她进来!”李璟一听公孙兰回来了,忙让刘寻请他进来。公孙兰这次入京,是带着他的任务去的,目的是打探朝廷还有北方的一些情报。
    隔了许久不见,公孙兰依然那么的妩媚。一进来,便笑脸如花的扑入李璟的怀中,看不出是个风情少妇,倒像是个怀春少女一般。“这么些天,想我没?”
    李璟笑着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日夜都想呢。快说,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你个冤家,根本心里就没我。”公孙兰有些不满的嗔了李璟的一眼,“亏我还整天挂念着你,饭吃不好,觉睡不香。一路急着赶回来,想早日见你,结果却还差点就丢了性命。”
    “怎么回事?路上遇到盗匪了?”李璟关心的问道,虽是露水姻缘,可处久了,也还是有感情的。
    见李璟一脸关切的样子,公孙兰马上转嗔为喜,笑道:“路上碰到几股不识相的毛贼,不过有你派来的护卫,这些人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就是回来时,路上大雨,结果就在滑州暂停,谁知道,那天夜里突然黄河就决堤了。冲入滑州境内,当时滑州城都淹了。幸好咱们跑的快,骑着马才逃脱。你是不知道当时的凶险,第二天再看滑州,都已经淹了二丈多深了。那黄河水一路向东,冲进了汴州、兖州、濮州、曹州、恽州、宋州等地。”
    说起这事,公孙兰都有些后怕。
    “那水冲入恽州涌进巨野泽中,那巨野泽现在都成了海,连原本巨野泽边上的梁山,现在都已经成了湖中岛了。”
    李璟听到这不由一愣,难道说那宋朝的水泊梁山,竟然是因为这次黄河决堤,黄河水注入巨野泽,最后变成的?想想,应当确实如此。
    他也没有想到,这次的大雨竟然造成了黄河的决堤。之前连续旱灾,蝗灾,地方上水利失守,防洪更加没有人管了。现在连续的暴雨一下,黄河水暴涨,突然决堤,可以想象,这造成的灾害定然比先前的旱灾和蝗灾更大。
    旱灾和蝗灾导致庄稼无收,可毕竟还有些富户们地主们是还能撑的下去的。可这水灾不一样,黄河一决堤,滑、汴州、兖州、濮州、曹州、恽州、宋州六州都受到巨大影响,千里泽国,共工无情,只怕这些地主富户大族们这回也是在劫难逃了。
    果然,公孙兰马上道:“你最好早点做好准备,我回来时,后面可是跟着无数的受灾百姓。六州大量的难民,一部份往淮北去,另外大部份正往淄青这边来,最后,他们肯定还得往咱们登州来!”
    (未完待续)


第364章 北伐李克用,南征王郢!
    久旱逢甘露,小别胜新婚。
    沙门镇上李璟和公孙兰专门私密幽会的大宅里,两人一番云雨之后,相偎依在一起。激情之后的余韵回味无穷,两人渐渐平复急促的呼吸。
    将公孙兰搂在怀中,轻抚着她的满头青丝,李璟问起李克用反唐之事。“朝廷如何应对云州李克用兵变的?”
    公孙兰趴在李璟胸膛上,头枕着李璟的胳膊,一只手还在李璟腹部那一块块贲起的腹肌上划着小圈圈。脸上潮红未退,两腮飞红。听李璟问起此事,轻笑一声道:“说起这事,也很好笑。那李克用奏请朝廷任其为留后,其父李国昌在振武却也给朝廷上了一个折子。”
    “李国昌上折说了什么?”
    “李国昌的折子很是好笑,他上折说,请求朝廷尽快任命新的大同防御使,如果李克用不听朝廷的话,臣将率本部兵马加以讨伐,绝不会为了爱一个儿子,而辜负国家的大恩!你说,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吗?”
    李璟一听,这李国昌的态度确实有点太嚣张。他儿子杀了朝廷命官兵变造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