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265部分

晚唐-第265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有关。”周德威很认真的道,他虽然从云州出来后,一直居住在蔚州,但实际上却并没有打算就做一个猎人。打猎不过是暂时等候机会,他一直在观注和打听着大同的局势变化。很多事情,甚至比李璟知道的多了。
    “李克用父子声势颇大,大有当年安禄山造反之势。那沙陀兵确实是厉害,这些年一直为朝廷南征北讨,在代北又融入了诸多其它胡族,十分厉害。朝廷所调四镇兵马,迟迟没有到达,就是因为他们畏惧沙陀兵强悍。”周德威望着李璟继续道:“听说郑相公接任招讨使,上任之前,殿上辞君之时,曾经向天子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调郡公和镇东军前往大同平叛。”
    在晚唐此时,朝廷以往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便只有大将高骈了。可惜现在南诏进攻西川,朝廷刚把这位国之地干城从忠武军调往了西川,甚至因此导致了黄巢王仙芝这些草贼盐贩们,在义成、天军军的地盘上做乱。
    除了高骈,以往朝廷最厉害的打手也就是沙陀人了。可是现在沙陀人造反了,朝廷顿时有点无兵能战,无将可用的窘境。想来想去,到是新崛起的李璟和镇东军表现不凡。田令孜也正是因为听到有人提起李璟,当初才向皇帝要求让李璟南北两面出兵。本来田令孜以为李璟可能不会出兵,或者只会象征的派个千八百兵。
    那么他就有办法对付李璟了,如果李璟不出兵那是抗旨,那时天子岂还会老念着这个家伙。而如果李璟只出一点兵马,他同样可以借此对付李璟。而如果李璟真的两面出兵了,那正好可以看到李璟和沙陀兵相互撕杀。借沙陀人对付李璟,如果镇东军没了,李璟就什么也不是了。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璟不但出兵了,还全力出兵了。可事情的结果并没有如他想象中的发展。李璟还没到河东呢,就已经先在幽州搅风搅雨,跟卢龙军干起来了。本来这是一件大好事,可打了半天,他白在一边为卢龙军加油了,卢龙军丝毫没有表现出一支老牌藩镇的强势来,反被李璟给玩的团团转,打的晕头转向。一个十万人的强蕃,居然分成了两边,相互的乱战,那卢龙军的新留后,反倒是成了李璟的附庸。
    李璟这个东面行营都统,迟迟不入河东,反在幽州搞的风声水起,这让田令孜很不是滋味。
    郑从谠一接任招讨使,立即就上奏,让天子下旨,催李璟入河东。李璟这支从登州调来的偏师,却能将幽州卢龙军打的找不着北,这让郑从谠大为惊讶。也越加因此认定,一定要把李璟调入河东,助他平叛。
    不过郑从谠也明白,朝廷的旨意对李璟来说,并不是那么管用的。因此,郑从谠在后面还加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将天德军的都防御使于琄,加为招讨行营副使,兼西面都统。于琄是李璟的老师,他郑从谠与李璟没有什么私交,那就让于琄来协调李璟。
    这回田令孜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反正他也一心盼着李璟入河东,好让沙陀人和镇东军相互撕杀呢。因此眼下,朝廷一共调集了河东、昭义、河阳、义成、忠武、镇东、天德七镇兵马对付李克用父子。郑从谠为招讨使,于琄为招讨副使兼西面行营都统,李钧为南面都统,李璟为东面行营都统。
    天德军,晚唐最弱小的一个藩镇,原本是朔方节度使辖下的丰州等地,后来朔方节度使分为天德、振武、灵盐、夏州四个方镇。最初曾名大安军,和天安军。早期一直为防范北方的重镇。但后来安史之乱后,回鹘一直没有对在大唐形成威胁。因此天德军的驻兵很少,到了晚唐时,天德军成为大唐最弱的一个方镇。
    所辖之地只有丰州、西受降城,天德军城,北城。
    而且在原朔方分割的四镇中,其余三镇都是节度使规格,唯独天德军,虽然私下也称主将为节帅,但实际上,天德军从来没有升格为节度使,他的级别,比防御使要高一些,是都防御使。天德军的兵马,只有几千人而已。
    不过李璟听到老师于琄任招讨副使一职还是很高兴的。
    “于公被任为招讨副使的同时,朝廷还将天德军升了一格,已经正式升为天德军节度使,于公现在也升为好天德军节度使。”周德威将自己听到的消息全说了出来。
    李璟也为老师升官高兴,于琄本来就是淄青节度使,后来降为登州司马,又升为天德军都防御使,眼下终于又成为了节度使,虽然只是最弱的一个藩镇,但这还是一件大好事。
    “现在李克用父子在哪?”
    刘寻伸手在地图上一指,“李克用率沙陀三部落兵马屯驻在太原北面的天门关,与太原、昭义、义成、忠武、河东五镇兵马对峙。而李国昌则已经重回振武,目前正在准备攻打宥州的拓跋思恭。”刘寻现在不单单是李璟的侍卫将领,同时也是参谋军官,在李璟的支持下,开始参与到谋划之事。对于敌情,他掌控的很清楚。
    “双方的兵力呢,是否清楚?”
    刘寻点了点头,“根据公孙娘子发来的情报,我们初步估计,眼下叛军的兵马大致分为三部。一部由李克用率领,目前正屯兵太原北面的天门关,拥有沙陀兵马一万人左右。另一部则是由李国昌率领的振武军和一部份胡兵,约摸也有万人,不过这部兵马不如李克用麾下精锐。剩下的一部,兵马同样多达万人,不过这部兵马多数为新招募之兵,实力最弱。主要由李克用族弟,沙陀都督李友金率领,分别留守云、朔、蔚、代、忻、岚诸州。”
    (未完待续)


第386章 直捣黄菊
    (感谢佳友229,鱼会哭二位的月票支持,谢谢。。晚上还有更新,敬请期待!)
    李克用和李国昌两部兵马加起来,足有三万。虽然这里面真正的精锐沙陀军还不满万,可就算如此,也足以让李璟心中暗吸了口凉气了。沙陀兵的精锐,一支万人的骑兵,在代北这块地方,真可以说的上是纵横无敌了。
    “官军这边呢?”
    除掉镇东军,朝廷还有六路兵马。
    “昭义、义成、河中、忠武四路兵马合兵一万五,其中义成军六千,其余三路各五千。河东军有三万,不过有一部份驻守各城,先前又败了一阵,眼下集结于河东的也只有一万五。另外,西面行营于公那里,天德军有三千,另外于公还召集了吐谷浑酋长赫连铎、白义诚出兵,赫连铎、白义诚率三千吐谷浑骑兵相助,西面行营共有六千人马。”
    李璟点了点头,太原晋阳城中,已经集结了五镇三万兵马。现在西面行营有六千兵,自己的东面行营更有两万兵马。算来,总兵力达到五万六,对于李克用父子兵力上完全占优。而镇东军更是以两万兵马之数,成为七镇中兵马最多的一家。
    “这一仗,你觉得我们该怎么打?”李璟抬头,望着刘寻、王彦章、高思继、周德威四人,目光中带着考较的意味。
    王彦章现在勉强能看的懂地图,但对于这些谋略之事,还是有些不太懂。见没有说话,便红着脸道:“我们有大军两万,有道是一力降十分,咱们干脆直接来一个泰山压顶,直取蔚州,然后把沙陀人的老巢朔州给夺了。”
    李璟没有说话,只是鼓励的点了点头。
    高思继搔了搔头,道:“依我看,王铁枪说的不错,以我们的实力,正好可以直接抄了李克用的老巢,然后与太原的兵马夹击李克用。”
    “伯虎,你的看法呢?”李璟扭头问刘寻。
    “铁枪和承武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觉得郡公在幽州时所用的围城打援的那一招很好。对付李克用,我们可以故伎重施。先围蔚州,如果云州、朔州城中的兵马来援,我们便可以打援。如果他们不来,我们就可以干脆的将蔚州拿下,然后再围云州州,朔州,一路打过去。”刘寻赞同了王彦章和高思继的提议,不过又加了一点。
    李璟微笑着继续点头,又问周德威。
    周德威想了想,沉吟道:“我觉得几位说的都很好,我只补充一点吧。我们出兵之前,可以先派人去通知太原的郑相公和天德的于公,让他们同时动手。眼下李克用在太原天门关和郑相公对峙,只要郑相公能够拖住李克用一段时间,我们便能成功的抄了李克用的后路。另外请天德军于公一起动手,那李国昌不是南下进攻宥州吗,那就让天德军去抄振武军的后路单于都护府。我们三面动手,到时李国昌和李克用的老巢一失,必然军心士气大降。等他们回师来夺之时,我们可以再半路设伏,如此,胜利可期矣。”
    “好,说的都很好。你们每个人都说到了点子上,抄沙陀人的后路,围城打援,这都是好计谋。最后我也提一点吧,孙子兵法有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我以为,就算李国昌父子反叛,也不代表所有代北之人都愿意跟着反。其中肯定有一部份只是无奈被裹挟。或者说,有一些人其实无所谓忠诚,只是看谁能给出更高的价码而已。对这些人,虽然我们不耻他们的为人,但是,如果能争取过来,还是应当争取的。”
    镇东军向来有钱,李璟也是个大方之人。如果能用钱收买,那李璟不会介意出这个钱的,因为李璟一向认为,这样的投资是绝对划算,也绝对能收回成本的。
    下山回营之后,李璟当即召来李振郭承安林武王重,高顺励等大将。将在山上议好的策略拿出来,李振等人都对这个方案很满意。接下来,就是把这个方案再加以完善,商量好细节而已。
    会后,李璟当即亲笔手书十余封,分别让人快马送去天德军的于琄、太原的郑从谠。另外的一些信,则是送给代北的这些胡族首领们,吐谷浑的赫连铎、白义诚有沙陀都督李友金、萨葛酋长米海万、安庆部酋长史敬存,另外还有铁勒族契苾部的契苾章,宥州的党项人首领拓跋思恭。对于这些蕃兵首领,李璟这回是十分豪爽,每人送上黄金千两,约他们一起对付李克用。这些部族酋长,多数是唐朝的附庸,现在唯有沙陀三部落的,沙陀、萨葛、安庆三部还是站在李克用的一边。
    另外还给朔州的守将高文集,云州守将傅文达二人同样送上一份厚礼,约他们反正。
    与此同时,李璟率兵南下,蔚州定边城的横野军首当其冲。由于李璟这次派出的是李居义的控鹤营和接替郭镇海的郭镇山统领的飞骑营,另外还有高思继率领的银鞍营,还有李维率领的飞骑营,李远所率游骑营,五个骑兵营的迅速进攻。
    五个营一万骑兵,这是镇东军如今最强最精锐的兵马。只用了两天时间,他们就已经到达了蔚州定边城的横野军家门前。横野军只有三千人马,此时还大部抽调跟随李克用去了太阳,军城之中,只剩下了不过五百人马。
    横野军城五百人马,基本上都是些蕃兵胡儿,守将乃是沙陀人康胜。当他闻报有一支大军到来之时,已经知道来不及撤走了。他只派出了几个使者向蔚州报信之后,便下令闭门迎战。
    不过横野军城中派出的信使,出城没有多久,便被李维派出去的游骑给拦截,全部被射杀,信件也被夺回。骑兵包围了横野军城之后,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留下游骑营围城,其余的三营营兵则立即分散开来,对于整个军城附近三十里范围内进行清剿。
    李璟这次入晋,早下过命令,对于叛军境内的胡人,全部强行迁走。敢违抗命令的,直接抓捕奴。这一招乃是釜底抽薪之术,直接从源头上断绝这些胡人继续作乱的可能。虽然这样做太蛮横,极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动乱等等。不过李璟可不会在乎,这是别人的地盘,反而又不是自己的治下。
    他出兵平乱,朝廷又不给他发粮饷,这开支可不小。这些胡人正好抓为奴隶,带回登州后赏赐给将士们。抓汉人同胞李璟心里有点难接受,但抓这些胡人,李璟可不会有什么心里障碍。这些胡人的牛羊,正好做为军粮,他们的钱粮也都没收为将士们的赏赐。
    对于李璟的这个命令,没有人有异议,更无人反对。打仗劫掠,这算是太正常的事情了。如镇东军以前那般,过境秋毫无犯,这样的事情哪听说去。眼下将士们在外征伐,适当的时候抢掠一下,既能刺激将士们的士气。同时,这也是打击对方士气,削弱敌人实力的一个极好的办法。
    不过抢归抢,但镇东军就算抢劫也是得和其它的军队不一样的。
    镇东军劫掠,军队不能乱,每次下去,最少也得是一个都一起行动,严禁单独行动。而且,抢劫到的物资不得私藏,必须归公。当然李璟也不会看上这点战利品,收缴到的战利品最后三成做为战士们的赏赐,余者入库为军用。而且比较重要的一点,抢劫归抢劫,不能随意的杀人。除非对方抵抗,否则严禁随意杀人。更加不允许歼银妇女,这些一旦违反,都将严罚。每次行动,都有虞侯们负责军纪。
    历史上,李克用反唐之战,前后打了差不多四年之久,最后李克用才兵败逃到阴山下的鞑靼部中。
    这一次,李璟可不愿意跟李克用打上四年。
    骑兵包围横野军城两天之后,李璟率剩余一万兵马随后赶到。对于一个只有五百人的小小军城,二万大军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只一轮箭雨的攻击之下,镇东军就已经撞开了城门,杀入了城中。康胜直接死在那箭雨之下,剩下的一些人马,也直接被杀了个一干二净。
    “将城中所有的粮食钱粮都带走,人也带走,然后放把火把城烧了!”李璟没有留下这座城,更不打算分兵留守。代北这样的地方,兵留多了,没意义,留少了,说不定被那些蕃部给杀了。干脆不分兵,直接一路杀将过去。
    横野军城中百姓并不多,只有不到万人,多是横野军的家眷。这些人中有些反抗激烈,但被就地格杀。有些想要逃跑,却也被乱箭射死。剩下的都畏惧镇东军,老实的被从家中赶出,只能携带着简陋的行李。
    不过当镇东军在一户人家的羊圈之中捉羊时,却突然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冲出来,抽过一根木棍就把几个士兵给打倒了。被打倒的几个兵起来,又被打倒。
    其中一个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