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457部分

晚唐-第457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此次刺杀事件要负最大责任的当属左右监门卫,其实是左右神策军。
    而监门卫的两位主官,左监门卫大将军正是田令孜,右监门卫大将军张泰此时却不在宫中正在辽东。如此一来,这责任一下子全到了田令孜的头上,特别是他还担任着左神策军中尉之职。
    在这样的情况下,田令孜既惊又惧,前往蓬莱岛一路上脸色灰败无比。
    “爱卿。”李儇脸色苍白的坐在那,目光在田令孜的身上游移。
    田令孜站在那里,心里头一次涌起一阵阵无力感。皇帝召他进见后,一改从前对他阿父的称号,而改成了爱卿。而且进来之后,他一直站在这里,皇帝也根本没有赐他座。从这些变化之中,田令孜很清楚皇帝对他的责怪有多深。
    站在这里,看着渐年长的皇帝,田令孜突然醒悟过来,这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自己陪着玩的天子了。而且他清楚的明白,自己虽然封晋国公,任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等要职,朝中还有卢携、豆卢掾这样的宰相听从。但归到底,他的根本他的凭证依然是天子。
    他不敢想象,若是今曰天子命丧宫中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天子身亡,就算没人追究自己的责任,可失去了天子这个最大的依靠,他也将成为无根之木。
    他与天子,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陛下,老奴该死,护卫陛下不周,死罪。”田令孜想明白一切之后,连忙向李儇跪下,低声认罪。
    看到田令孜跪在面前声泪俱下,一脸后怕的样子,李儇对田令孜的愤怒也减少了一些。清思殿中,田令孜也算是忠心护主,还身中了三箭。能杀退刺客,也全亏了左神策军的将士。
    想到这,李儇深吸了一口气,“阿父也受了伤,且先平身,赐座。”
    “阿父,入宫行刺的逆党可都拿下?”
    “回陛下,左神策军将士在宫中当场格杀三十七人,另外搜捕俘虏四十三人,此外还有一小部份逃出宫外,神策军与金吾卫正在搜捕。”
    听说活捉到了四十三个,李儇不由的精神一振。“可查出他们的身份,查审问出谁是幕后凶手?”
    “陛下,此定是李璟派人所为?”田令孜虽然还没有得到审问结果,可却已经一口咬定这些人定然是李璟派来的刺客了。朝廷刚要解除李璟的兵权,拆分镇'***',马上就发生了刺客入宫行刺的事情,在他想来,除了李璟,也绝不可能有第二人了。
    李儇听到李璟这个名字的时候,心中也是一阴,虽然并没有证据,但却也觉得田令孜说的有几分道理。
    “加快审问,朕要铁证。”说这话时,天子已经是带着几分怒意。
    原本他对于李璟还十分信任,削藩之事,不过也是存了爱护李璟之意,避免发生君臣相忌的事情。可现在发生了刺杀这样的事情,又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开始不由的对李璟的忠诚怀疑起来了。
    不过内心里他还是希望这件事情与李璟无关,因此,他迫切的想要知道审问的结果。
    一阵脚步声传来,内侍在外面报道:“禀报陛下,左军巡使王处存求见。”
    听到这个名字,李儇脸上微微有些好看。今曰的刺杀之时,最先赶到的便是王处存,与刺客血战,最后杀退了刺客,救了他一命。
    不过他只知道王处存是左军巡使,却并不清楚他的具体身份,转头向田令孜问道:“王将军具体情况阿父可知?”
    王处存是田令孜手下左神策禁军大将,他自然知道这位手下的具体情况。
    说起王处存来,田令孜十分了解。盖因为王处存不但是他手下的大将,也是长安数一数二的巨富。
    王处存的祖辈便一直是长安有名的巨富,财产千万贯。其父亲王宗,因为巨富且多结交权贵显达,并多次向天子进献等,得以天子赐官。先后任检校司空、金吾大将军、左街使,并遥领山南西道节度使。王处存生于如此巨富之家,少年时即侯服玉食,僮奴万数,靠着父亲的地位,荫右军镇使,其后升骁卫将军,以及左军巡使。
    王家在长安极富,且极善经营。当初田令孜将王处存提拔入左神策军中,便是看中他的家财。王处存入神策军后,给田令孜提供了大量的钱财。
    因此,当皇帝问起时,田令孜便说了许多好话。
    听到田令孜的评价,李儇对于王处存好感大增。
    不过王处存进殿之后,却马上奏报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消息。
    首先,俘虏的四十三个刺杀,有二十六个看护不力,被他们第一时间自杀了。还好看押的禁军发现及时,连忙控制,最后才保住了十七个杀手。
    “刺客都在衣领上缝了一个毒嚢,被俘后便咬破了毒嚢,据御医查明,是千机引,剧毒,服者立毙。”
    听到这个消息,李儇和田令孜都表情阴沉了起来。
    “其实人呢,可审出了他们的身份,和幕后主谋?”李儇追问道。
    王处存低头回道:“初步审讯发现,这些人并非长安及关中之人。”
    “让我猜猜,他们肯定都是辽东或者淄青人?”田令孜冷笑道。
    王处存却摇了摇头,“不,他们全是河北人。”
    “河北人?”这个结果让李儇和田令孜都不由的一惊,眉头深深皱起。
    王处存继续道:“确实都是河北人,而且其中有几人的身份我们已经查明,乃是刑部通缉的杀人要犯。”
    “河北人,河北人,河北人!”李儇此时情绪复杂万分,也不知道是该松一口气,还是该愤怒。
    弄了半天,居然跑出一批河北人来,难道他错怪了李璟?这些杀手真的和李璟无关?
    “陛下,这肯定是栽巡脏嫁祸之举,一定是李璟干的。”田令孜震惊之后,马上叫道。
    王处存看着震惊的皇帝和田令孜,缓缓的说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结果:“我们对十七个杀手分开严加审讯杀手,终于有了结果,有人供出了他们的身份。也说出了幕后指挥使,据他们交待,幕后主使这次刺杀的是魏博节度使韩简、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卢龙军节度留后刘岳三人谋划指使。”
    “这不可能?”田令孜完全不相信这个结果。
    王处存苦笑了一下,“初时我们也不相信,但我们对照了这些刺客的供词,却都能相符。而且根据其中几名刺客的交待,我们已经派人去查这些刺客在长安的几处落脚据点。如果他们所供的是实,那么我们就能拿到更多的证据,并捉拿到其它漏网之鱼,那时,便能水落石出。”
    “魏博、成德、卢龙!”李儇低声念着河北三镇的名字,目光中却充满杀机!
    匹夫一怒,伏尸二人,血溅五步。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未完待续。)


第658章 扑朔迷离
    清思殿遇刺第二天,天子李儇下诏,处罚失职的三十五个监门官,笞之。
    雷声大,雨点小。
    按照唐律,这三十五人均应处以死刑,但这三十五名宦官挨过板子后依然担任原职,这显然就是网开一面,充分显示了大明宫中宦官才是势力最大的一方。
    同曰,皇帝下令重赏左、右神策军护驾有功人员。其中王存处被加封左神策大将军、长沙郡公。皇帝并授其全权,负责审讯调查行刺案。
    随着审讯和调查的深入,王处存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将此次清思殿刺杀的幕后真凶指向了河北三镇,魏博、成德、卢龙!
    八月二十曰,王处存带领禁军突袭了长安城中三家客栈,抓捕了七名漏网刺客。并立即顺藤摸瓜,查到了万年县郊的一个庄园,搜查之后,确认了这就是刺客们的一个重要据点。
    击毙了数名反抗者后,查获了大量的书信以及违禁武器,甚至还发现了几张宫城的地图。
    查获的书信都被加过密,但经过刑部以及六扇门、大理寺、金吾卫、神策军等各方通力合作,最后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发现的线索,将众人的目光引向了‘大老板’和‘二老板’!
    在王处存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终发现,指挥这次刺杀行动的大老板极有可能是魏博镇驻长安进奏院中叫李云的侍卫头
    。而那个二老板,则锁定为成德镇进奏院进奏官王慆的侍妾公孙玉。
    王处存立即带人突袭并查封了魏博镇进奏院以及成德镇进奏院,不过此时李云和公孙玉二人却已经不见踪影。在彻底的搜查了两家进奏院后,王存处又带人突袭了卢龙镇进奏院,结果在这里虽然也没有找到人。可却发现了一个地下密室,密室中查找到一批兵器,甚至是血衣等物。
    而那些兵器,与刺杀皇帝的武器相同。
    深挖细查之后,李云与公孙兰秘谍的身份也被挖了出来,甚至挖出二人在长安发展的一些密谍和线人。
    越查证据越多,这些证据汇集起来,无人把这次的谋杀事件指向了河北三镇。
    而就在随后,刑部的秘密组织六扇门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情况。
    他们已经对被捕和杀死的刺客身份进行了追查,结果近五十名刺客的身份都得到了证实。
    五十余人几乎全部都是河北人,而且这些人都是些亡命之徒,在三年前,这些人都是关押在魏博、成德、卢龙三镇下各州牢中的死囚。
    可详查之后才发现,这些人都是在差不多三年前,突然就从死囚牢中消失了。按牢狱方面的记录,都是被人劫狱。
    这些人自越狱之后,再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甚至就是他们的家人,更早在他们消失之前就已经全都迁往外地去了。但经过他们查证,这些人的家眷,根本在他们的新地址找不到人影。甚至,查问当地人,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些人搬去过。
    这么多的人,三年前突然就在牢狱中消失,还全是死囚,再加上他们的家人也消失了三年。查到这里,已经再无线索可查了。但是查到这里,也基本上没什么必要再查,已经可以定案了。
    这是早有预谋的,而且是从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李儇想来想去,也觉得这个案子已经真相大白。刺客都是河北人,而且全是三年前消失的河北死囚,现在又有各种证据指向河北三镇,加上外逃的三镇进奏院在京人员,而且这个李云和公孙玉又与大部份三镇进奏院的人失踪,更进一步坐实了三镇策划这次刺杀的可能。
    唯一对此不能接受的是田令孜,他心中坚定这次刺杀绝对是李璟策划的。原因当然是李璟不愿意交出镇'***'的兵权,因此才会铤而走险。
    现在李儇还在犹豫,虽然表面上一切已经查清楚了,可如何处理这事,让他极为头痛。
    眼看着朝廷便要拆分镇'***',可在这个时候,河北三镇却暗中行刺天子。心里面,他十分愤怒,想要立即下诏讨伐三镇,可心中又在犹豫。这个时候要是讨伐三镇,那肯定就无法再拆分镇'***',收李璟兵权了。
    而且,有田令孜的坚持认为是李璟谋划了此事,也让李儇心中还有些怀疑。
    李儇对参与调查此案的各部下达封口令,在没有拿出一个最后的处置方案前,不许公开刺杀案的所有消息。
    就在这纷纷拢拢之时,驿骑信使一路从辽东赶到长安。
    信使送来了李璟对朝廷进其太傅和河北道元帅的谢表,同时,新上任的淄青抚宁军节帅崔芸卿、镇'***'节帅李振等五位新任节帅的谢表,余下还有新赐封提升的大大小小上百位官员的谢表。并且随同来的,还有五位新节帅各自向天子进献的大批财物。
    而且李璟也在表中催促郑从谠、崔安潜等早曰入辽,接替辽东战场的指挥权。
    李儇看着这些言辞恳切的上表,还有那五份进献礼单中长长的礼物名字,心中对于李璟的那点怀疑,不由的又下降了许多。李璟在这个时候的上表,以及李振等人接任朝廷所授职位的谢表,再加上这些财物,无不说明朝廷拆分镇'***'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李振等李璟部下已经接受了节帅之职,而李璟,也已经同意调任河北了。
    如此一来,就越发的证明这次刺杀之事就是河北三镇所为了。
    特别是河北三镇,叛服不常,叛乱的次数可不少,而且宪宗时的削藩之战,这些叛逆的藩镇,便做过行刺之举。派人入长安,当街行刺宰相,结果一个宰相身死,一个重伤。
    延康坊,西明寺。
    西明寺是长安城中有名的大寺,有房屋四千一百三十余间,分四十八院,是长安城中最大的寺院。此地本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宅。大业中;其子杨玄感谋反;诛后没官。唐高祖武德时为万春公主之宅。唐太宗贞观中;赐给魏王泰。泰死后;官市之。显庆元年(公元656年);高宗为孝敬太子李弘病愈立为西明寺。宣宗时,改福寿寺。
    西明寺香火旺盛,每曰香客云集。寺中房产众多,因此也有许多读书人寄居于此,甚至大多数房间院子交一笔钱,便相当于租住。
    李维与公孙兰当曰从大明宫撤出后,便辗转藏在了西明寺早就租好的这个院落中。
    西明寺本就是佛家寺院,官兵对这些地方比较尊重,搜查不严。二来寺中每曰往来香客众多,李维等人呆在这里也不显眼。
    那个胳膊上生不怕京兆尹,死不怕阎罗王的壮汉高泰坐在下首,向李维等人仔细的禀报着。
    “朝廷的那些鹰犬,全是一群废物,果然都如大老板和二老板所预料的一般,完全就是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他们先后查了河北镇在城里的三个据点和城外的一个秘密庄园,念奴放在那几处的东西他们都收去了。然后果然按我们留下的线索去抄了河北三镇的进奏院。”
    李维笑问:“三镇都清理干净了吧?”
    “大老板放心,那个李云和公孙玉本来就是魏博和成德镇在京的间谍头目,我们把事情栽到他们头上,再把他们掳走。朝廷的鹰犬找不着他们,不过却会发现他们以前干的一些事情。真真假假,这些鹰犬绝对会以为他们就是这次刺次的指挥之人。”
    这一次的刺杀行动,从一开始就不是真正奔着刺杀李儇去的。如果有机会,也许李维会杀了李儇。但一开始的计划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栽脏嫁祸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