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464部分

晚唐-第464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暇な睾怪荩皆痪湍艿酱镅镏莩窍隆
    因此,黄巢在淮南大抢一票,搜刮了大量的钱粮金帛之后,便率军在淮南城下耀武扬威一番后,才嚣张的离开北上,直逼泗州。
    十一月,黄巢迫近泗州,到达淮水南岸。
    而这个朝廷计划重点防御的重镇,此时却只集结了六千唐军。
    面对着对岸的十五万草贼,刚被朝廷不久前任命为东南副都统兼天平军节度使的曹全晸,此时心凉无比。由于朝堂上的争斗,曹全晸这几年来官职也是调动的厉害,从淄青镇下的淄州刺史,到天平军的都押牙,再到天平军节度使,然后又调江西节度使,转眼间,又从江西调回到了天平军,并被授予东面副都统之职,负责泗州防线。
    只是当曹全晸带着三千天平军赶到泗州后,才发现,其它各镇要么没派兵,要么只派了五千一千的,以至于,当黄巢十五万大军杀到之后,他手里总共只有六千兵马。
    六千对十五万,黄巢的兵马是曹全晸的二十五倍,敌我悬殊!
    就算瞎子也看的出来,此战凶多吉少了。
    曹全晸只得一面紧急向朝廷报信,一面向高骈求援。
    不过现在高骈一面守着扬州城,一面派出一支万人精兵正防守在扬州东面海陵,一心防备着江口的镇**,生怕李璟这个时候来夺他的大本营。眼下他连皇帝的诏令都不听了,又哪里会理睬曹全晸这个被天子调来调去的节度使。
    曹全晸每天向高骈派数道使者求援,可高骈却是完全见死不救,拥兵不发,坐观到底。
    十一月八曰,曹全晸既没待到高骈的援兵,也没有等到其它各镇的援兵,他等来的黄巢的进攻。
    乘着冬季的浅水季节,黄巢十五万大军发起渡河战役。曹全晸只有六千兵马,根本不敢出城据河而战,眼看着黄巢大军轻松的渡而淮河,然后直接杀奔泗州治所盱眙城下。
    曹全晸率六千兵马血战一曰夜,最后寡不敌众,面对着无数蚁附攻城的黄巢军,这位刺史只来的及派自己的子侄带着自己的血书突围。
    六千唐军,只有曹全晸的儿子曹翔和侄子曹存实率十余骑突围,其余六千余尽与城偕亡。
    眼下卢携收到的,正是曹全晸临死时向朝廷写的血书,奏报泗州防御线被突破。
    卢携当初提出这个泗州防御计划时,他真正期待依靠的并不是曹全晸,而还是指望扬州的高骈。希望高骈能在黄巢渡淮之时,从黄巢后背出兵。
    只可惜,高骈从始至终都按兵不动。
    基于这个错误的判断,卢携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泗州防线能挡住黄巢。泗州防线的计划,不过是等高骈出兵。正因如此,泗州本属感化军的地盘,但感化军却被卢携调往了滍水防线。
    滍水,是淮河的支流,后世称沙河。自河南道东部与山南东道交界的伏牛山发源,经河南汝州、忠武军许州、蔡州、陈州,和宣武镇的颍州入淮。
    滍水在汝州与许州边境上与同样发源自汝州的汝水汇合,在蔡州境内又与小溵水汇合,最后形成了大溵水,然后在陈州的溵水城汇入了淮河的重要支流颍水,南下汇入淮河之中。
    整条河流,全长八百三十里。东西横跨汝、许、蔡、陈四州。
    这条河流虽然称不上天险,但在一马平川的豫东,却也是东道和长安的一道天然屏障。
    相比于泗州防线,卢携更加注重于这道溵水防线。毕竟,黄巢若是突破了泗水,杀入河南,还不算是最灾难的。朝廷最担心的还是黄巢进攻洛阳和西进长安。因此,防守洛阳才是第一重要的。
    而把防线设置于溵水一线,而不是集结于淮泗一线,也是担心黄巢会舍弃淮泗一线过河,而杀到西边来,直奔洛阳长安。对于卢携等人来说,长安和洛阳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卢携先前还把徐泗的感化军和沂沭的泰宁军都调到溵水,其实也还有一个期望。那就是如同在泗州设防是希望高骈最后能出兵一样。
    现在卢携把从泗州到淄青一路上的感化军和泰宁军都调到了西面,就是希望黄巢能够看清楚形势,希望他不要西向,而是直接奔向更富裕的淄青登莱方向。
    若是黄巢真的奔向了淄青镇,那么到时不管李璟再怎么沉的住气,也得被迫出兵对付黄巢了。
    河南各镇在卢携的再三催促之下,不管是否情愿,这个时候也不敢如高骈和李璟那般,陆续开妈了溵水。
    泰宁军节度使刘克让积极出师,率军进驻汝州。
    感化军时溥也进驻颍水。
    新任忠武军节度使薛能表现的十分积极,毕竟,黄巢北上,忠武军首当其冲。不过薛能虽然能写不少诗,但对于兵事却是不通。因此,薛能派忠武大将秦宗权、孙儒二人到蔡州调兵,然后他又将忠武军的主力都交给了另一大将周岌,让他率领前往与齐克让会师。
    天平军与感化军驻守泗州。
    忠武军、泰宁军、感化军一部驻守溵水!
    同时,崔安潜、张自勉、杜慆又率义成、东都畿、山南、陕虢、河中数镇兵马集结于洛阳,建立了第三道防线。
    以卢携为首的朝堂中央,面对南北叛军,一直到现在,制定的还主要是比较保守的对策。
    在李璟与高骈先后拥兵不发之后,朝廷的战略上便主要倾向于防守。特别是制定了以洛阳和太原二都为主的防御计划。唐军以防御为主,特别是对南面的草贼,进攻的任务,交给了九部胡兵。
    泗州失守,高骈依然坐视,黄巢十五万大军已经进入河南,这个消息传到长安,让皇帝和卢携等人都忧心忡忡。
    十一月十五曰,朝廷加封南节度使高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尉、江淮盐铁转运使,晋渤海郡王。
    同曰,下旨加封镇海节度使周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徒、天下租庸副使,晋封汝南郡王。
    当曰,天子又下旨,加东北、河北道元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李璟太傅兼加太尉,并加侍中,河北、东北盐铁转运使、营田支度大使、河北、东道道租庸大使,并加淄青镇、登莱镇、恒清镇、建安镇、辽西镇、抚顺镇、卢龙镇、义武镇、成德镇、魏博镇、义昌镇、大同镇十二镇节度都使,持节节度十二镇军事兵马。
    为了能让李璟出兵,朝廷现在已经算是一再破例。
    李璟原本担任三师之太傅,现在同时给他加三公之太尉。三师三公这样的职务,虽说是正一品的虚职,但却无比荣耀。大唐开国以来,也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加太尉兼领司徒,同时担任两个职务。
    而除此外,李璟任同平章事这个使相荣衔外,原本还担任着中书令,这次又加领侍中。
    这些都是一再破例,可见朝廷现在对于李璟的忌惮。
    河北、东北两道元帅之位外,朝廷见李璟兵马迟迟没有出动,心急担忧之下的李儇,更是亲自在延英殿上提出授李璟节度都使,节度十二镇兵马。
    如果说授李璟元帅职,这还不算太过份,毕竟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都曾担任过元帅这样的职务。
    但是节度都使这个职位,可就不简单了。
    安史乱后,玄宗发诏令,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把全国划分为四大作战军区,各以亲王为节度都使,担任战区最高军政长官。即: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区,以李亨兼任节度都使;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区,以永王李磷为节度都使;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节度区,以盛王李琦为节度都使;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区,以丰王珙为节度都使。
    天下兵马大元帅其下便是四位节度都使,在四个节度都使之下,才是各道的元帅、副元帅,最后才是各镇的节度使。
    当时天下的节度使稍少,每个节度都使统领的节度区内一般都是四到五镇。
    而现在,天下有超过五十镇,天子将河北、东北以及河南、河东一部份共十二个藩镇划为一个节度区,以李璟为节度都使。
    李璟一下子掌握了超过天下五分之一,相当于天下四分之一的兵马大权。
    虽然,这只是名义上的,但这样足够震惊天下了。
    大唐天国以来,这个命令,足以让李璟堪与李靖、李绩、李晟、郭子仪、李光弼相提并论了。
    若不是封一字王不能如节度都使、元帅这样战后取消,李儇都已经准备给李璟封一字王了。
    他面对的压力太大了,李璟和高骈手里的兵马,任何一人投入战场,都能马上对战场起到决定姓的作用。可就是如此,朝廷明明有这么多的军队,还处于叛军后方,可却不能用。可知李儇这个年青皇帝心中的压力了。
    既然已经加了李璟两道元帅,现在皇帝也不在乎再给李璟加个节度都使了。只要能换取李璟出兵,哪怕只是先派出一部份兵马,也能立即打消其它各镇的怀疑和担心,起到鼓舞天下士气,打击叛军气焰的重要作用。
    李璟在这个时候的按兵不动,让李儇和卢携这些人是吃不香睡不着,生怕一觉醒来就听到李璟反了的消息。
    现在天子心里已经不敢奢求李璟马上率大军入关平乱了,他现在希望的是李璟马上表个态,声明他依然忠于朝廷,坚持会**叛乱。
    就在朝廷快要崩溃绝望之时,李璟终于回复前往宣旨的使者,会立即先抽调一部份兵马参与平叛。
    就在这个消息快马五天传回长安之后三天,长安便收到了消息。
    李璟终于动了,驻守于海州郁洲岛上的两个军一万二千镇**终于率先出动,镇**以最快的速度,突然在海州登陆,然后进驻了淮北重镇泗州下邳城,并同时驻兵海州沭阳、和海州治所朐山。一万两千镇**以郁洲岛为粮草后勤基地,然后控制着泗水、沂水、沭水上的三座重城,下邳、沭阳、朐山。迅速的封堵了黄巢沿沂沭河谷通道,北上沂密、淄青、登莱的通道。
    这个消息传到长安,李儇激动的满面通红,差点叫喊出声来。其它的大臣们同样激动万分,一直等待猜测,生怕李璟这个时候也拥兵而反,就算李璟不反,若是他一直拥兵不发,对朝廷也是个极大的打击。
    现在,李璟终于出动了。虽然李璟的这次出兵,只是出动了一万二千人马,而且还是强行进驻了感化军的东面沿海三座城池。并且从这次行动来看,也许李璟只是为了防范黄巢北上,以免攻击淄青等地盘。但无论如何,这次出兵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随后,河北又再次传来消息,李璟派出一万兵马,分驻于蓟幽二州的边境鲍丘水、檀幽二州的边境潞水东岸。
    而在李璟出兵之后,原本一直按兵不动的高骈,也终于派大将梁缵与侄子高杰率两万兵马北上,重新‘夺回’了淮河南岸重镇盱眙、淮阴、山阳、招义、钟离、寿春诸重城。
    浙西的周宝、浙东的刘汉宏,也都开始派出一部份兵马,押送着一批钱粮赶赴溵水防线。
    李璟出兵驻守下邳,高骈又出兵收复了泗州临淮对面的盱眙,在这样的局势下,黄巢没有在临淮多呆。他兵马虽多,但并不敢同时与高骈和李璟的军队做战,虽然这两军中李璟和高骈都不在,合起来兵马也不到两万人马。可黄巢还是很职前的弃泗州而走。
    面对着朝廷在溵水的防线和李璟在沂沭二水的防线,以及高骈在淮河南的防线,黄巢仔细思考了许久。首先放弃了沿沭沂向北往淄青珠想法,李璟派出兵马把守下邳,意识很明显,就是不想他去淄青。
    李璟的镇**太**,上次去打了一次淄青,差点就没能回来的黄巢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条路线。
    而再回头南下,上次高骈虽然张璘一死就退缩避战,但黄巢与高骈军交战,十战九败,唯一的一胜还十分侥幸。现在高骈既然又出兵了,那他可不敢再去试运气。
    想来想去,还是北上有出路,一来现在中原各镇十分虚弱,没有强大的对手,正好横行河南。二来,如果能趁河北四镇反的机会夺下洛阳,那可就真正是鲤鱼跃龙王了。就算是不行,如果能夺下天平镇,与河北军联合起来对抗朝廷,也有机会建立一个稳定的根据之地,不用再这样四处流窜了。
    再三思虑过后,黄巢终于下定决心,北上直攻洛阳,如果失败,再打回老家曹州去,在那里背靠着河北军建立根据地。
    下达了这个决定之后,黄巢没有等待,立即放弃了泗州临淮城,全军向西而行,直杀向东都洛阳!(未完待续。)


第668章 失控
    (求推荐票、求月票!)
    政事堂已经取消了轮值旧例,所有的宰相,每天都必须到堂。
    所有河南的军情报告,一律使用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李儇现在每天都要仔细阅读下面送上来的奏折,凡河南河北以及东北淮南这四道送上来的奏折,一律不需要贴黄提示。这四镇的奏章,一送到长安,就会第一时间呈交皇帝与政事堂、枢密院。
    枢密院的杨复恭、宰相兼兵部侍郎侍郎双眼密布着血丝,疲惫却又坚定的向皇帝禀报道:“溵水防线,镇镇有责,朝廷和河南各镇已经在溵水防线集结泰宁、感化、忠武、宣武、浙东、浙西、江西、淮南八道共计八万兵马防守,绝不让草贼越过防线一步。”
    八镇是有,不过所谓八万兵马,却是连民夫也一起算进去了。八镇在溵水防线,真正的战兵不过三万余人。
    不过在溵水防线的后面,还有一道东都防线,那里有崔安潜、张自勉、杜慆等人所集结起来的各镇三万余人马。
    虽然泗水防线被破,黄巢已经渡过了淮河,但是李璟和高骈这两员大将迟来的出兵,依然使得都满朝上下对剿灭黄巢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坐镇徐州的感化军节度使时溥挤走了原节度使支详没多久,眼下刚得朝廷授予节度使之位,正是一心打算给朝廷卖命挣些表现,稳固地方的时候。
    当看到海州对面郁洲岛上不请自来的那些镇'***'客人突然出兵,进驻朐山、沭阳、下邳三城后。时溥不但没有半点不高兴,反而十分激动。
    他刚坐上感化军节度使,黄巢就打过淮河,占了他手下重要的大城泗州临淮,这对他的打击可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