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512部分

晚唐-第512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旁的篝火忽明忽暗,照映出一身银色宫装的倩影。
    “雪儿,你真的打定主意要离开?”远处夜色中,一道柔柔的声音响起,语气中带着一抹叹息。是不舍,是怜惜。
    慕容雪站在夜风中,左手提着宝剑,右手不自觉的拿起颈间的一块玉佩。玉佩还带着体温,一直珍藏在少女的心间。
    “草原已经不再宁静,契丹和沙陀的铁蹄正在杀戮着无辜的牧民。”
    “这不是你离开的真正理由。”随着声音响起,一个婀娜蔓妙的少妇出现在附近,一身紫色宫装的少妇同样提着一把剑,月色之下,与少女一起绝色倾城。
    两个与草原格格不入的丽人站在月色篝火下,相对无言。
    良久。
    “雪儿,你当初选择了离开,不是已经决定放下了吗?为何今曰,却又要回去?”兰姨有些心痛的道。
    慕容雪玉齿轻咬红唇,神色有些怅然。
    “我不会再回去,再回去,他身边也没有我的位置。”低的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呢喃之后,她抬头,目光坚定的道:“兰姨,我只是出去办一件事,事毕就回。”
    看着这个亦徒亦女般的清丽少女,少妇哪会不知道她心里在想着什么,又岂会不知道她说的去办一件事是什么。
    “你要去行刺契丹夷离堇还是要去刺杀独眼狼?或者说你打算把他们还有刘岳、高骈等人一起杀了?”少妇有些哀求道:“雪儿,既然离开,就莫回头。就算你是一名厉害的杀手,可他们都非普通人。”
    这段时间,少妇早就察觉到少女心神不定,经过观察,她猜出了少女的心思。李璟最近遇上了麻烦,而这个小妮子居然打算冒险去行刺契丹首领和沙陀王。
    她知道雪儿当初虽然离开了李璟,但心里却一直没有放下他。虽然跟着她一起隐居在塞外,但却一直在关注着李璟。眼下塞外都流传着契丹和沙陀还有河北四镇要联手对付李璟,而李璟此时却还被高骈拖在江淮。
    她没有想到,雪儿居然要犯险去刺杀契丹和沙陀首领来帮助李璟。
    这个傻姑娘,一个绝世刺客,为何遇到感情的事情时,却怎么的傻。
    少女没有回答她的话,看到这个样子,兰姨叹息一声,她知道她的姓子,事到如今,就算是她也劝不回她。
    “既然如此,兰姨陪你一起,当初李璟饶我一死,还为你梅姨报了仇,这次就算是还他的债。”
    慕容雪有些惊讶和感激的望着兰姨,眼泪止不住的流,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你打算先找谁动手?”兰姨问。
    “耶律蒲古只。”
    兰姨摇了摇头,“契丹虽然眼下是李璟之大患,但蒲古之不是好目标。”
    “为何?”
    “蒲古只虽是契丹夷离堇,但实际上契丹真正掌权的是曾九任夷离堇的蒲古之的父亲。就算你杀了蒲古之还有他的父亲,杀了他父亲,掌权的也还有世里家族。我们第一个目标,我觉得应当选幽州镇刘岳。”
    兰姨笑着解释:“刘岳在河北四镇以及契丹和沙陀联盟中,属于最弱的一个。但他的地盘却居于各方之间,南联河北其余三镇,西边沙陀,北接契丹。只要刘岳一死,幽州必乱,李克用一直虎视幽州,说不定就会趁机入侵幽州。”
    慕容雪长于行动刺杀,但对于这种分析却要弱些。听了兰姨的话,点了点头。
    兰姨与慕容雪并肩坐在火堆前,闭目休息,心中长叹,罢了,为了雪儿,老娘再次重出江湖了。
    淮河南岸!
    冒雨强行军十里后,朱瑄终于到达了淮军大营外。
    此时,浑身湿漉漉的朱瑄距离淮军大营的营栅只有十步。
    这个距离若是在晴好的白天,他早已死于那木墙上箭楼的箭下。就算是在普通的夜晚,他也早被守夜人干掉了。
    可今晚,他进入了大营下十步,对方都根本无人发现。
    倾盆大雨,让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巨大的雨声,更是完美的帮他们掩护了行动的声音,让他们悄然摸到了营外而无人知道。朱瑄努力的将目光扫过对面的寨墙,既不见巡逻队,也不见寨上的岗哨。
    今夜如此大雨,让值守军士军心懈怠,此时躲在各处避雨,根本没有人发现,秦军居然已经杀到了身边。
    而且就算防范,寨中的守军也都只是勉强盯着北面,却绝没人想到,秦军会在这个雨夜,选择在大营上游十里登陆,然后一路行军到了大营的南面。
    那里,是五万民夫的营地。
    伸手打了个就地防御的手势后,朱瑄蹲在雨中。
    片刻后,陆战第七军军主传下命令,一刻钟后全军发起攻击,目标淮军民夫营。
    陆战队是秦军的新式部队,既是步军,但同时却又不完全同于普通步军。陆战队拥有八个军,水师四军,每军配两个水师陆战军。水师陆战军,都选调习水姓的沿海沿河沿湖战士,接受专门的水陆协同作战,抢滩登陆作战等特别训练。
    第七军与第八军都是配属于水师第四军怒涛军的陆战军,第七军传下的命令就是空袭淮军民夫营,制造混乱。
    远处响起军号,低沉哀怨,令人不寒而粟。
    朱瑄将腰间水壶取下打开,一仰脖就灌了两大口。顿时一股火热自腹中升起,整个人如同被点燃一般,刚刚淋了半夜雨,急行军的疲惫湿冷一扫而光。
    用力的呼出一口酒气,朱瑄眼冒红光,整个人热血沸腾。
    这时第七军前厢右营五百陆战队员都已经喝了几口烧刀子,整个营瞬间激昂起来。陆战队特别装备的烧刀子,专为解决淋雨、渡江、水战等情况下的特别装备。战前来上两口,整个人就都激昂起来,不管是淋雨也罢,受寒也好,还是行军疲惫也好,都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长枪一震。
    朱瑄呼出一股酒气,向前一指,率先怒吼一声冲向淮军民夫大营。
    前厢右营五百将如猛虎出笼,直扑而出。紧接着,还有更多的秦军士兵也纷纷扑出。
    暴雨中的淮军民夫营中的征召民夫们躲在破漏的帐篷中,淋了大半夜的雨,一个个也是疲惫不堪,就在这时,突然从雨中冲出无数的凶神恶煞,举枪挥刀,左劈右砍,如潮水一般的杀将过来。
    淮军民夫们懵了,瞬间就被淹没了一大片。
    当民夫营中驻守的淮军士兵反应过来时,秦军已经势不可挡,而民夫们正哭爹喊娘的四散崩溃奔逃。
    “敌袭!”
    “是秦军!”
    。。。。
    “快跑啊,秦军杀过来了。”
    “逃啊,北营破了!”
    “淮军大败。”
    “高虞将军战死了!”
    。。。。。。
    雨夜之中的淮军大营在迅速的崩溃,从民夫营开始,渐渐越来越乱,最后整个民夫营彻底崩溃,然后在黑灯瞎火,一片流言惊慌之中,迅速的席卷蔓延到中军大营,北大营、西大营、东大营。。。。。。
    混乱之中,高虞从梦中惊醒,他试图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没有一个人能告诉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想要召集军队,可无数的乱军潮水一般的涌入他的中军,紧接着,又有数不清的秦军从后面驱赶杀到。
    高虞和他身边的千余亲卫被洪流裹挟,载浮载沉。一路心不甘情不愿,稀里糊涂的被冲出了自己的大营。
    离开了大营之后,身边的情况才好了一些。那些秦军似乎并不急着追杀他们,或者说,攻过来的秦军也许数量并不多。高虞如此判断,是因为那些秦军一直在营中四数冲杀,并没有追杀离开大营的人。
    有了这喘息之机,高虞终于慢慢的找到了姚归礼、俞公楚等诸位大将,汇合各自的兵马,也勉强收拢了万余人马。算是勉强遏止住了混乱的溃散局势。
    “秦军从哪里来的?”高虞有些惊魂未定,心中愤恨羞愧,手中握着五万兵马,居然被打了个拱手不及。大意了,以为有淮河相隔,再有大雨,夜晚就松懈了下来。却没料到,李璟能有今天,又岂是等闲之辈。
    “最先是从南营的民夫营开始乱起来的。”姚归礼披头散发,身上赤膊,骑了一匹马,狼狈万分。“看样子,秦军极有可能在上游渡河,然后绕到南营发起攻击,制造混乱,然后驱赶民夫冲散了其它的兵营,制造了更大的混乱。”
    高虞对这样的事后诸葛亮没半分好感,他想的只是如何挽回败局。
    “收拢人马,反攻夺回大营。”
    “少帅不可。”俞公楚立即劝说。“眼下我军混乱,此时反攻,军心士气低落,不宜再战。不如暂时回返楚州收拢兵马,待雨过天晴之后,再率兵马来战。”
    其它诸将也纷纷附和,眼下敌情未明,连秦军多少人打过来都不清楚,大家身边也是一片混乱,士兵跑了大半,这个时候在雨夜中战斗,实在是太冒险了。
    高虞见如此,最后也只得点点头,派人传令,暂且先撤回楚州城。(未完待续。)


第729章 半渡而击
    后半夜,雨渐小。
    淮阴以东,江淮运河东岸,李璟率三万军埋伏于此。
    时间一点点流逝,公孙兰有些担忧,却见李璟反而沉眼假寐,不由问道:“三郎确定陆战队第七第八两军一万人就能成功击败淮军大营?”
    一万人进攻淮军大营有些冒险。
    李璟没有睁开眼,他在抓紧时间休息。
    “经过我们的打探得知,淮阴大营有十万众,其中五万淮军五万民夫。淮军打算调集更多的兵马再渡河进攻泗州,此时我们突袭淮阴大营,必攻其不备。今夜大雨之夜,陆战队一万之兵突袭淮军民夫大营,引起混乱。淮军一时间无法得知进攻的军队有多少,淮军必不敢黑夜乱战,极有可能选择退回楚州,待天亮探明局势整顿兵马再战。因此,我军伏于此处,待淮军东退,半渡运河而击之,可胜之。”
    虽然是冒险,但却是基于对淮军的反应而做的战术布置。
    突袭再加伏击,这组合战术,绝对比四万人一起突袭淮军大营的效果要更好。
    “万一陆战队无法达成目标呢,也许他们会陷入敌营之中。”公孙兰还是有些担忧,到了此时,也还没有看到半点动静。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璟平静道,“打仗从来没有百分百的胜算,只能做多些的谋划,若突袭的军队真的失败,那也没办法。”
    好在这份让人煎熬的等待没有太久,将近天亮时,探马再次驰回报告,淮军大营已乱,淮军正向东撤退而来。
    很快,淮军出现在西面。
    开始是乱糟糟的小队,到最后开始出现大队人马,然后是一面面的旗帜,将旗。紧接着是高虞等人收笼集结起来的大部淮军,虽然撤退,但队列还算整齐。
    李璟举着千里镜仔细观察着高虞的那面帅旗。
    “再等等!”
    “再等等!”
    终于,高虞的帅旗在一片淮军之中缓缓移动过了运河。
    淮军近半过了运河,还有半数在运河西岸。
    “就是此时。”李璟大喝一声,拔剑一挥。
    号角开始吹响,东岸,等候已久的骑士们纷纷跨上战马,步兵们也都拔出横刀,提起长枪。
    “准备战斗!”
    快啊,快啊,快啊!
    郭威提着剑迅速的跑过自己的队伍,拿脚踢着还在慢索索的部下,“检查全身装备,准备战斗。”他大喊道:“动作要快。”他早已经全副武装,一个有些睡的迷糊的部下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秦王所料一样,陆战队第七和第八军已经突袭了淮军大营,淮军正向楚州撤来。”
    黎明的晨光中,李璟的军队有如一朵缓缓绽开的钢铁蔷薇,尖刺闪闪发亮。
    中军由林威指挥,中军都督林威已经在运河东岸竖起旗帜。
    林威指挥着两个步军一万人马摆在正中,奇兵一手持盾一手持枪,列成方形大阵,一面面方铁盾树立如墙,成千的长矛如花绽放。左右则是提着战斧、横刀,持团牌的跳荡步兵。在他们的中间,则是弓弩兵。弓弩兵们在奇兵、跳荡兵的保护下,列成弓弩方阵,冷静的调试的弓弦,把壶中的箭支取出,一支支的插在面前湿润的土地中。
    在奇兵的盾墙之后,还夹杂着两千名陌刀手,内穿索子钢丝甲,外罩全身板甲,外面还罩着一套赤红战袍,身披一件丝绸长披风,手持着十三尺双刃雪亮的陌刀。还有五百名轻骑围绕着林威、鹰扬军军主李维、豹骑军军主丘神功等大将身边。
    左翼全为骑兵,共约一万骑,由后军都督曾元裕坐镇指挥。
    超过一半的骑兵集结于此,有如一只巨大的铁甲钢拳。曾元裕指挥,两只骑兵则是李存孝的黑旗军和王彦章的羽骑军。远远的便能看到,黑旗军那面漆黑的旗帜,还有旗上绣着一匹肋插双翅的白色天马。一黑一白,却是那么的协调。
    李璟则坐镇在稍后的一片坡地上,四周全是预备队,一半骑兵一半步兵,多达五千人。李璟打仗,向来喜欢安排预备队。如今李璟身位不再适合冲锋在最前线,因此此战,李璟在后面指挥预备队,身处可将战况尽收眼底的高地,视情形将预备部投入最需要的地方。
    居于高坡,不但他能将整个战场尽收眼底,而且李璟所处高坡之上,全军也能远远观望到这位全军主帅。高高的帅旗之下,李璟也依旧威风赫赫,辉煌耀眼。
    李璟的战甲,连天子李儇所收藏的那些黄金甲相比之下都会黯然失色。他的披风由西河郡主她们作坊请最好的匠师制作,由无数的金缕丝线织成,看似轻薄,但却沉重到冲锋之时都不会飘起,跨坐马上时长长的后摆几乎将坐骑后腿都完全摭住。这件披风堪比一件上好的铠甲,箭支射中,也难以穿透。
    配上那身绘着青龙纹饰的全覆盖式全身铜板铠甲,金光闪耀,无比醒目。虽然穿这样的铠甲如果在前线,有可能成为所有人的箭靶,但李璟如今很少需要冲杀第一线,坐阵在后方,穿着这件耀眼的铠甲,很多时候,都能让前线的将士第一时间发现他的位置,却能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这时,郭威已经听见敌军的惊慌呐喊之声。
    他记起上次在河北河间,一场几乎相当的战斗,不过河北人更多,可大帅却也如今曰一般的自信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