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535部分

晚唐-第535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有特勤局的中郎将段山出来,要将李存孝押出去。李璟挥了挥手,“既然他都因擅闯而获处罚,那么便不急着赶他走,让他把他想说的话说完,也让他心甘情愿。虎臣,你便说说,若是你,你会如何处置此事?”
    事实上,对于李璟这次对于降军的处置,以及对幽州接管后的一些新政命令,不少秦军将士都有些不太理解,毕竟,这次夺取州后,并没有按以前的那些套路来处理幽州的人和事。这次是一个全新的套路,因此,李璟也打算借此机会,仔细的解释一下自己的真实思路。
    李存孝见李璟让他发表看法,心里倒一时有些不知道如何说了。他前来,也只是觉得那样处置不妥,可如何做才好,又一时说不太清楚。不过,想了想,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首先那些沙陀狗,某以为,沙陀人生姓狡诈,叛服不常,毫无信用。看那独眼狼两次反唐就知道,沙陀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反咬一口。因此,咱们不但不能留下他们重用,反而不如干脆把他们全杀了,一来震慑沙陀独眼狼,二来也是以绝后患。沙陀人也就那么多,杀一个就少一个,总有一天我们能把他们全杀光了。”虽然李存孝自己的身份也有些不明,说不清他是汉人还是沙陀人,但他自小也算受沙陀和鞑靼人欺压,对于代北的胡族根本没什么好感。且这些年,他在秦军中,跟随李璟与沙陀多次交战,还曾经差点死于沙陀之手,因此,他对于沙陀人的看法,那就是杀。能杀就杀,杀光了,就永绝后患了。
    内阁学士九人,幽州拿下之后,也将陆续从辽阳赶来幽州。此时内阁首辅曹邺和次辅罗邺已经先到就在堂上,文华阁大学士、内阁首辅曹邺此时六十五岁了,他捻着他瀑布般的银白胡须,若有所思的点头道:“老夫估计,军中持此观念之人必定不少了。”
    尚书省左仆射李振也刚从登州赶到,这位才刚三十出头的秦藩首相,与六十五岁的内阁首辅曹邺比起来,正处于最强壮的年龄。虽然新的官制后,他这位尚书省的首相,手中很多权力被内阁首辅分走。不过两人之间倒也还合作默契,并没有发生太大的争执。此时,他坐在李璟座下左侧首位,头戴罗纱硬脚幞头,面色红润,气宇轩昂。
    “没错,估计这正是眼下军中多数将士们的想法了。”
    “诸位,那我们不如就在此想想,若真按虎臣之意处理沙陀降军,会有什么结果呢?”李璟语气稍重,“话不透不亮,理不辩不明。大家就仔细议议吧,若事情真的处置不对,我们也还可以扭转改变,为之不晚。”(未完待续。)


第760章 转变
    一直以来,秦军攻城夺地,对新占领地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善后处置方案。总的来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移民。把原地上的大族土豪给分散迁移到其它各地,然后把原来的官府官吏都派自己人取代,原有的军队也要解散。经过这样的处置之后,秦军便能牢牢的控制新占的地盘。
    但是这一次,李璟对幽州战后所做出的处置安排,却一反常态。
    李存孝等多数秦军将士开始感到不满,最大的原因还是这样的改动触动了秦军将士们的利益。以往对于那些被占领地的原大族土豪们,秦军主要采用的还是打压策略。这批原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最终被转移到了秦军将士和支持秦军的士族百姓身上。
    现在事情出现了改变,本来要接收幽州利益的秦军内部自然会有不满情绪产生。
    “虎臣的意思是我们对沙陀人要斩草除根,那么对原来卢龙军人集团又要怎么处理呢?”李璟问道,语气有些严肃。“对幽州卢龙诸将士是否也采用这种策略?”
    李存孝搔了搔头,“某觉得可以按以前对辽南势力的做法安排他们,将他们的军队打乱整编,然后调到辽东去戍守。幽州卢龙军割据百余年,节帅换过无数,百余年兵乱数十次,这些人根本不可信。”
    内阁次辅罗邺微微一笑:“说的有些道理,虎臣不愧是打虎将,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以前对辽南的策略成功,并不表示现在我们用在幽州卢龙军身上也能成功。此一时,彼一时也。”
    李璟对他微微一笑,罗邺虽然不比曹邺经历丰富,但大局观还是很敏感的。
    “我们现在不来来谈一谈,如果按照虎臣所提的建议实行,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罗邺手指轻敲打着桌案,将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首先,对沙陀人的处置,大王之意是纳降,并扩编骁武军,让郭崇韬出任军主之职。而虎臣提出的是斩草除根,将沙陀人直接处死。”
    “先说说大王方案的两个可能结果,一是郭崇韬与其麾下沙陀人从此臣服,为我秦军所用,从此成为我秦军一支精锐力量。毕竟,郭崇韬此人虽然年青,但确实十分骁勇,其次,沙陀人的强悍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如此一来,我军如此善待沙陀降兵,那么传出去后,以后与沙陀人对战之时,他们也会多少受此影响,不再会与我们死战死底。如今我们势强,接下来还有更多战斗,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的。”
    李存孝反驳道:“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焉知沙陀人真的会诚心降服?若是沙陀人心怀异心,那我们现在纳降,且还给予他们兵马,让他们兵马更多,万一他们临阵倒戈,必然后患无穷。”
    罗邺笑了笑:“当然这也是有可能的,但大王并非没有反制措施。”对于幽州的战兵决策,李璟是与内阁和尚书省以及参谋院这两府一院提前进行过仔细商议的。如此重大的决策转向,李璟也不可能独断专行。“其实,大王早有准备。”他对众人道:“对于沙陀降兵,我们有三个处置方案,一,斩草除根,以除后患。二,纳降,然后解散,拆散分别安置到辽东各地。三,纳降,扩编成军,重用他们。”
    李璟好整以暇的冲着罗邺点头,有些事情让下面人说出来,比他自己说更合适。“三个方案优劣如何?”
    “三个方案都各有好坏,第一个斩草除根,对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一些麻烦事情。但后果也并不全是好的,如果这次杀光沙陀人,那以后沙陀人决不会再投降,遇上交战,只会一心与我们死战。就是天下其它势力,将来也有可能会因此不再考虑投降,毕竟,杀降可不是什么好的名声。有这样的前科,将来谁还敢降,谁还愿降?因此,这杀降,表面痛快,但其实后患更多。”
    “其二,纳降,然后解散。这看似比较稳妥的方案,但其实最次,要么杀,要么重用。而既不杀,又不重用,这会让郭崇韬和沙陀人谁都不满意,最终还是会导致后患。”
    罗邺说到第三条,自信的道,“而第三条,纳降沙陀,并重用他们,有一半的可能使沙陀人诚服。当然,也还有一半的可能是沙陀人并不会真心归降。但刚才某也说了,大王早有反制措施,那就是扩编。眼下沙陀降兵不过三千左右,而如扩编计划,将淘汰掉其中伤兵老少千余,最后保留两千人。骁武军五千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从其它部队调入三千人马补充。如此一来,从人数上,沙陀兵就成了骁武军中的少数。”
    “更何况,我们还将调入大量军官,表面上骁武军的各级主官会有四成左右是沙陀降将担任。可还有诸如各级的副官、教导、都虞侯、司马、参谋等副职多半将由我们派去的军官担任。最重要的一条,新建的骁武军新编三年内属于乡兵。而且在这三年内,他们将要接受我们秦军的整编训练,而这训练地点,将会是辽东辽西海东等地。三年的时间,难道我们还不能把这支沙陀降军改造成自己的人马?”
    这个后招就是要彻底的消化降军,而且因为先前已经扩编了降军,又给那些降将加官,因此,李璟等相信,这样的安排,就算是郭崇韬等降将也基本上能接受的。如此一来,这个方案,安抚了降将,消化了降兵,而且还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接下来与各镇的战斗招降纳降有很大帮助。
    说到底,如今的秦军家大业大,有能力吞并消化那些降军,而不用担心军队的不纯洁。更何况,眼下的秦军,面临的战斗可能会更多,而降兵降将也会更多。如何更好的处置这批人,对秦军很重要。弄好了,可能会胜过一支大军,使许多原本并不坚定的弱小势力考虑直接投降李璟。毕竟,若是投奔李璟之后还有这么好的待遇,那谁还冒那么大的风险与李璟死拼对抗呢。
    李存孝听的也是半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听这么一解释,似乎直接杀了沙陀人并非最好的选择。既然秦王早有安排,不用担心这支沙陀人留下的后患,那也就不用太过担心了。只是沙陀人毕竟只是少数,关健的还是对幽州的处置。秦王已经下令,原卢龙军扩编为六个军,而原先的卢龙地方官员,又都得以留任。甚至一向的移民策略,这次也没有施行。
    “卢龙镇与我们先前的淄青和辽东地区都不一样,对待卢龙镇我们得慎重。”李璟认真的说道。
    李璟的势力大概经历的是登州时期,辽南时期,以东东北时期,还有现在的这一阶段。在登州时,虽然淄青当年也是割据了一家四代的藩镇,但毕竟被朝廷灭了几十年了。而且李璟当时又得到了于琄、崔芸卿、宋威等的支持,后来又有萧家、韩家等大族支持,因此很是顺利。最后登陆工商海贸发展,李璟更是直接把这块的利润与这些大家族捆绑在了一起。而镇'***'的迅速扩展,也使得军人集团完全跟随在李璟这一边,特别是镇'***'完全是从零发展,由李璟一手打造,因此,李璟握着这支军队,加上以工商海贸利润联结淄青的大族,最后才能这么稳固。
    而在扩张到辽南东北之时,主要对付的是东北的胡族,以及一些割据的汉人势力。李璟采用的是拉拢一批汉人,打击大部胡人的策略,先用军事力量打击东北的胡人,然后采用移民策略,最后修路筑城,移民屯田,彻底的瓦解了东北的敌对势力。之后的策略也多是如此。
    直到攻取山东和河北之后,李璟便有意要改变这一个策略了。
    毕竟,在东北,敌对势力主要是胡人,可以采用严厉的策略。而且东北地广人稀,移民的计划也是不错。但眼下,占领河北和山东后,这个计划却是不行了。河北和山东哪怕因战乱人口锐减,也绝非东北可比的。数百万人口,李璟支撑不起这样规模的移民。而且,李璟现在已经不再是一心稳求一个坚固后方的时候了,地盘和人口增加,使得李璟需要山东和河北占领地的恢复生产和稳定。
    最关健的,卢龙镇是一个割据了百多年的势力,朝廷已经百余年无力管辖这里。在这里,最强的是军人势力,然后是地方豪族势力。这两大势力根深蒂固,多年来卢龙镇换了无数帅,兵变无数次,就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不是换个主人就能改变一切的。
    对于辽东的高句丽人,李璟可以采用军事打击,然后强迁移民。但对于卢龙镇,李璟不可能把这些人全迁了。而且现在只是一个卢龙,那将来还有义武、成德、魏博,还有整个天下,李璟难道也能一直按对付高句丽一样?
    事实上是不能的。
    对卢龙镇,李璟等人商议过后,认为应当是恩威并重,以抚为主。
    说到底,其实还是利益问题。
    要想把卢龙镇彻底的控制,那就得把卢龙的武人集团和豪族集团拉到秦军这边,而不是让他们站在对立面。但同时,又不能让这些人权利过大,以免尾大难掉。因此,李璟的最终策略就是多数人和少数人的这一个选择。
    选择让大多数人成为分享利益者,把一些最有威胁的人打压。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最后扶持一批,分化瓦解原来的利益集团,使他们最终跟随李璟,维护他们这个共同的利益核心。
    不过说的容易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考虑了许久之后,李璟才与内阁和尚书省达成一致,那就是先拉拢军人集团。这也就是李璟把卢龙军扩编为六军,同时任免原来最强大的六个军头为军主的原因。当然,有处理沙陀降军的做法在前,李璟这次对卢龙军将的安排,其实和对沙陀人的处理是一致的。
    明降暗升,表面上给卢龙军将们加官升职,并扩编他们的部队。但实际上,他们的部队却要先进行扩充,然后是整编,三年之内为乡兵,到东北或者山东等地朝廷整编受训戍守。通过这段时间,把他们调出卢龙,利用这个时间,对这些卢龙军掺沙子,彻底的消化掉。
    拉拢了卢龙镇的军人集团,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要打压卢龙本地的土豪势力。现在李璟已经宣布原各地官员暂时留任,但很快,李璟就会要求卢龙镇各州县的官制按秦军的新制更改,并以此机会对各地官员朝廷调动,打乱他们原来的局面。最关健的是,在调动之后,就将是清查老帐之时,利用调换之机,李璟会将原卢龙地方官员中一批名声不好的,甚至是对秦军控制地方有威胁的一些官员的家族势力进行清算。
    打着惩戒贪腐,整顿吏治,维护百姓的名头,解决掉对秦军最有威胁的一批势力。
    当然,紧接着,李璟还打算清理牢狱,理清陈案,并救济贫困,安抚孤寡,然后修理城池水利,恢复生产,推行新的税制律令,减轻百姓负担等等一串惠民利民的政令,以拉拢百姓,争取民心。当然,对于那些配合顺从的土豪势力,李璟肯定也会挑选一些特别优势的给予嘉奖赏赐,让他们分享利益。
    总的来说,这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也是李璟内政政策的一大转变,卢龙幽州,只是一个开始,或者说是一个试验区。
    节堂之上,原本还有些对新策略犹豫的众核心文武,此时也终于完全明白过来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
    秦军势力越来越大,许多方面再也不能如过去一般简单处理了。
    原来,军事最重,现在,内政并重。
    “都说马上打天下难,马上治天下去难,此话不假。”左仆射也算是武官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