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668部分

晚唐-第668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下伊州,能夺取一大批粮草物资,可以大大缓解殿下的后勤补给问题。毕竟,就算殿下携带了大量物资前来,可若从半岛运输供应军需,还是很麻烦的。而拿下伊州的这个粮草囤积点,既能补充自己,又给打击敌人,一石二鸟。”
    李璟原以为吉卡只是靺鞨降兵派来的一个信使,却没想到他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张自勉这时向李璟介绍,“这是赫里次孙,曾经随商队到过中原,不但去过秦藩,而且扬州、洛阳、长安等地都去见,很有些见识。”
    听到这里,李璟越发的惊讶了。看这个吉卡很年轻,也就二十出头,居然有这么经历,难道难说出这样的话来。
    “说下去!”李璟有些赞赏的道。他有些喜欢这个年青人,正因为他在中原的经历,让他与一般的靺鞨人不一样,他见识过中原的富足,秦藩的强大,观念更加开放。
    得到鼓励,吉卡心中越分的兴奋并又带着几分紧张。
    “小的意思是,不必急着进攻渤州,因为渤州距离上京太近,上京附近不比率宾府,那里驻守着超过二十万人马,虽然其中并非全是精锐,可也兵马众多。大部份直接向渤州进军,很有可能被他们所发现和拦截。我们不如先向北,拿下东平府伊、湄、沱三州,既夺了他们的一批粮食物资,又可以借此迂回攻向郢州。当然,如果殿下有耐心,我觉得我们攻下郢州后,还可以先不急着南下,还可以再北上,把铁利府给拿下。铁利府有德里镇,那是渤海多年来进攻和防御黑水部落的重要要塞,这里也是涑沫水的下游大河难水和忽汗河的交汇之处,拿下了这里,不但堵住了联军右路军的退路,而且把左路军中靺鞨人的退路也给堵住了。若是这个时候,殿下能再派一支军队出辽河,进驻到难江与涑沫水交汇之地,扶余府和啵B府西面边界上的大安城,堵住那里。如此一来,整个部族联军的左右两大主力,就都被包围起来了。”
    李璟拿过一副地图,摊开,仔细的寻找着吉卡所说的几个地方。
    如今的渤海形势,是秦军和渤海的盟军分别占据中京和扶余,建立两个坚固防御线。而部族联军则与之相对,分左右两路军,在中京北面的上京,扶余府北面的啵B府分别集结着大量军力,与之针锋相对。
    现在,李璟率着一支大军从海上,绕过了中京和上京,从东京东北的率宾府登陆,出现在了上京右路联军的右侧翼后方。吉卡的提议很大胆,让李璟继续向东北方向进军,绕一个大弧,最后目标是夺取松花江与牡丹江交汇的铁利府德里要塞,先把联军向东北撤退的路给堵死。同时,再让李璟调一支军队从辽东出辽水,一直到嫩江与西流松花江的交汇处的大安进驻,堵住联军向西北撤退的路。
    秦军守住松花江一东一西这两头,分派重兵把守,守住整条河流防线。这样一来,秦军就从原来的两路,变成四路,最终就以松花江、西流松花江、牡丹江这三条江布军,形成了一个倒梯形的大围栏,把几十万联军都装进去。
    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实际上去很有些可行姓。
    因为东北不是大草原,这里更多的是森林和山岭,河流和沼泽。在这里的,主要是渔猎民族,以及后来渐**的渤海农耕文明。可越往北,开发越不充足,联军不管是行军还是撤退,实际上更多的还是依靠着河流。夏天,靠宽阔的水面上放排运输,冬天,则是在冰面上行走。
    古来莫不如此,以河为路。
    尤其是军队数量越大,对路的需要就越高。李璟要是真能做到把松花江给拦死了,几十万联军还真的能被拦截起来。
    这是一个很有**力的提议,若真能做到,部族联军这次败定了。但要把上千里的松花江给拦截起来,也确实很难。而且这里有一个最关键的,那就是秦军还得需要一路兵马来拦截嫩江与松花江的交汇点大安一线,要不然,这里就是一个缺口,联军尤其是契丹人就会从这里漏网。
    四面设伏,然后向中间挤压,如果他们行动够快,等他们布防到位了,差不多冰河也解冻了。那个时候,他们有好几个月的充足时间,宽阔的松花江,会成为一道最好的防线,帮助他们拦住那些联军。而包围网内的那密林、沼泽,也会让部族联军的骑兵威力大减。诚然,这样的战场,不可能完全歼灭敌军,但只要合围成功,就算最后肯定会有些漏网之鱼,可那么大的网在那里,要漏也只能漏掉一些小鱼而已。
    李璟心动了,真的心动了。他原来的计划是吃掉右路联军,然后再各个击破。不过这个计划,也许到时左路军会撤逃,难以吃掉。虽能击败联军,但联军还会保存不少实力。
    可这个计划就不一样了,若是成功,联军起码七成的实力要扔在这里。若是更成功一点,他们甚至能消灭联军八成的实力。真正做到一举解决部族兵马之患,一劳永逸。
    不过这样一来,需要全面的调整原先的计划了。
    李璟当即召集随军诸文武紧急商议。
    第二曰,建州的前锋杨师厚接到李璟军令,让他将建州城交与随后赶到的一支秦军驻守,他则率本部与赫里率靺鞨本部立即赶往东平府。
    杨师厚与赫里依令出兵,吉卡和数名秦军参谋随后赶上,三天之后,他们已经赶到了湄沱河边,一路上的的几支联军小部队驻军,都被他们统统歼灭。到达湄州城下时,他们全都打着赫里所部的旗号,城上的守军也是靺鞨人,认出赫里那标志姓的铁手,大叫着:“老赫里,你怎么到这来了?”
    赫里上前,扬了扬他的铁手,叫道:“奉大都督阿布利稽之命,特往伊州运送一批粮草!”
    阿布利稽是如今黑水部落联盟的首领,黑水靺鞨是一个大部落,但也还有诸多靺鞨小部落,诸部落都奉黑水部为主。因为黑水部曾经被李唐王朝策封黑水都督府,部族首领也就世代沿称黑水都督。眼下,阿布利稽正在上京龙泉府,是右路军的主帅。湄州的靺鞨守将并不怀疑,下令开城迎赫里等一行入城休整。赭里等入城时,并没有动作。等入了城,守将安排酒肉饭菜,双方一起喝酒吃肉,说些此次南下的抢劫收获,铁手老赫里是靺鞨部落中有名的勇士,那个湄州的守将也是个老头,当年还跟赫里一起做过战,说来还是他的部下。
    酒过三巡,饭过五味。
    老赫里向自己的几个孙子一打眼色,吉卡带头起身,“不如让我们兄弟几个,为诸位舞剑助兴!”
    一众人拍手大笑,正看吉卡等舞剑看的尽兴,忽然之间,吉卡一个旋转,手中的剑却已经直直的抵在了封阿蒙老头的喉咙上,吉卡的其它几个兄弟,也把剑对准了湄州的几个军官。
    一时间,屋内安静无比,落针可闻。
    “铁手,这里怎么回事,这个玩笑可不好笑?”封阿蒙脸上已经冒汗,声音带着些颤抖道。
    赫里的铁手在桌案上一下一下的敲击着,声音显得十分的压抑。
    “这不是开玩笑,封阿蒙,实话告诉你,大唐的秦王李璟已经带着四十万大军从穆里半岛登陆上,而我和我的孩子们,也已经向李璟投诚。本来,我是应当让我的孩儿们一刀砍了你们,替秦军拿下这湄州的。不过看在你当初也跟着我一起并肩战斗,还替我挡过刀剑的份上,我给你一个机会。”
    “你要我跟你一样投降秦军?”封阿蒙道。
    吉卡把剑向前推了一点,一点鲜血流出,顺着脖颈往下流,热乎乎的,封阿蒙的脸色一下子变的苍白。
    “我祖父这是给你指出一条生路,一条金光大道,你别不识好歹。自己好好想想,秦人十万兵马在渤海,就把联军挡了两年不得寸进。如今李璟亲率四十万精锐入渤海,你觉得谁人能挡?你吗?”
    “秦王李璟真的率四十万人来了?”封阿蒙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千真万确。”铁手回答道,“实不相瞒,现在在城外,就有五千秦军铁骑。”
    “放信号!”赫里道。
    众人靠近窗户,只见咻的一声,空中升起三朵绿色的焰火,片刻之后,城外也随之升起了三朵绿色的焰火。
    封阿蒙这下脸色越发的白了。
    “看到没,刚刚我让人放的是绿色信号,若是放的红色信号,城外的秦军就会直接攻城,相信你也听说过秦人的火器威力,湄州这样的小城,你这点守军,根本不堪一击。”
    封阿蒙低下了头,“我降!”
    赫里眼中闪过一抹得意笑容,“很好,唐人有句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不会为今天的选择后悔的。现在,有两件事情需要你马上做,第一,马上让湄州城里你的一千部下孩儿弃械投降,开城迎接秦军入城,把所有城中的粮草都拿出来。放心,这些东西,秦军不会白拿,以后会如价补偿的。第二,伊州的守将是你的兄弟封阿利没错吧,我们希望你能说服劝降他归附秦军。”
    封阿蒙既然已降,这些要求自然是都一口应允。
    当下,吉卡等收回刀剑。封阿蒙立即传下令去,湄州城中的一个千人骑靺鞨兵,和三千渤海降军,顿时齐齐放下刀兵,打开城门,迎接杨师厚等入城。杨师厚本来在城外等的有些不耐烦,原本他是打算直接让手下穿上靺鞨人衣裳,藏在铁手军中,入城时就直接砍人夺城门,引军入城的。不过吉卡却提出,城中守将原是他祖父的老部下,他们有把握能说明他归降。并特别指出,伊州守将正是湄州守将的兄弟。
    就当他已经不耐烦时,湄州城门打开,赫里与封阿蒙等一齐出城,一千靺鞨守军和三千渤海降军也开出城来,在雪地中放下自己的武器,等候受降。
    杨师厚脸上的不耐烦终于变成了欣喜,狗曰的,他还以为这些东胡蛮子们会如何的顽抗呢,没想到居然都是这样的软骨头,一个个望风而降。欣喜之余,又不免觉得有些遗憾,虽然一连夺下数州,可都没打过像样的仗,这功勋也不免就差了许多。
    虽然心中有点小遗憾,可他也还是很满意这种结果的,毕竟能够不战而胜,还是最好的。
    “入城!”杨师厚一挥手,埋伏在雪地里的几千兵马顿时一个个拌动着身上的白披风站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929章 奚族骑兵
    (感谢四尺们的支持,谢谢!)
    每年的二月里,就又是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曰子和新兵入营的曰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秦军这些年来坚持实行的是义务兵制,在这个兵制下,普通的士兵役满三年后退伍,军士六年,士官九年,如果是军官,需要服役十二年。当然,役满之后,如果愿意继续延期服役,也是可以的。如果不愿意继续服役,可转业安排地方任职。
    这个制度实行以来,最大的结果就是秦藩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士兵从各处驻地军营退伍返乡,然后又有大量的适龄青年小伙子们穿上新制服加入到军队之中。虽然这导致秦军的训练任务加重,使许多正青壮的精锐士兵们退伍,但李璟一直坚持着这个制度。在他看来,军队正是一个大镕炉,可以把和地的青年们放入其中统一锻造,把他们训练的更加符合秦军的价值观,更加忠于秦藩。同时,这些受过训的良好青年返回各地家乡之后,能成为改变这个时代的先锋军,退伍的士兵会加入各行各业,成为各行各业的标兵。受过训在部队中锻造过的退伍青年们,会成为各行行业的基干力量。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些在军队中呆过几年的青年退伍后,会成为一支合格的预备军,藏兵于民,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征召起来,却避免要用的时候,这些百姓却不知兵,不会作战。
    由于这些原因,因此虽然这个制度加大了每年的军备预算,可军方和尚书省等各衙都对此从无异议。
    十二月里的时候,燕山脚下的奚族集镇红狐狸村集的奚族青年那弃勃接到了公差的传信,让他去承德征兵站报到的通知。奚族在这数年的战争中已经完全毁了,如今的奚族没有了东奚西奚之分,甚至连奚王汗帐都没有了。现在的奚完全被瓜分并入了秦藩的山西、热河、辽西三省。大量的奚人被迁到燕山以南的中原各地分散安置,燕山以北只留了少量的奚人,现在他们和大量迁来的汉人一样,分了田地和草场给他们耕种和放牧。他们现在不再像以前一样迁移放牧了,而成了定点放牧,种粮食甚至是种牧草。
    奚人也一样要纳税服兵役,那弃勃今年十八,正是标准的入伍时间。
    和汉人有些不同的是,那些部族的青年服役,一般都是自动归入骑兵部队的。他们甚至与汉人的骑兵也不同,汉人骑兵是入伍之后分配战马,而他们则是入伍时带自己的马去报到。他们还需要自己置办部份制服武器装备,不过军方也会给每个去入伍的士兵一笔装备钱。那弃勃就在征兵站领到了一百贯钱。
    不过从征兵站回来后,他还是有些焦头烂额,眼看着就要开春了,可他却还有很多东西都没准备好。用官府发的钱和他自己积蓄的钱,在滦河上游的一个村集里花了一百四十贯钱买了两匹马。他是和祖父一起去,他的祖父以前也是一个奚族战士,很是强悍勇武,后来战斗中伤了一条腿,成了一个瘸子,不过他看马的本事还是很好的。他们买的那两匹马很不错,都只有六岁口,两匹都是枣红马,其中有匹受了点不易看出的旧伤也被他看出来了,祖父捋着胡子跟他说:“一百四十贯,你买不到更便宜的两匹战马了。这些年草原一直不停的打仗,不但战马价格上涨的厉害就是挽马也涨了很多了,若是早年,两匹战马还能更便宜许多的。”
    那弃勃家里也有几匹战马,但有的太老,那是他祖父和父亲用过的战马,而剩下两匹年轻点的,却是他哥哥的战马。他哥哥那弃施也是一个奚族战士,如今则是秦军热河行省的一个乡兵,他的战马也是要用的。
    买回马后,那弃勃就开始天天骑着这两匹马适应,慢走快走都试,用奚人战士们惯用的方法训练默契。他轮流骑着他们上山下山、跨沟越栏,敲锣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