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746部分

晚唐-第746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钊海梢杂氲背跛屐镜垩罟阈藿ǖ穆逖艄氨取9锢忌砦瞽Z的情报总监,虽然得以特别时候紧急入宫面见,但依然不能乘马坐辇,一路跑来,她颇为辛苦。
    “军情紧急,我不敢耽误,一收到急报,就立即送来了。”
    李璟的脸上凝重了几分,能被公孙兰如此紧张的急报,肯定不简单。难道前线又有大变化了?是高仁厚突破了山南防线,还是朱温领兵杀来,或者杨复恭那死太监居然已经打破了汾河防线?又或者,杨行密和钱镠忍不住乘机在江东做乱,还是关中的蕃人四镇,又出什么乱子了?
    他忍不住心跳加快起来,越是胜利前夕,越是不能大意松驰。秦军虽然如今占有极大优势,但也还不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公孙兰取出一个漆盒,在李璟面前的御案前打开。里面并排着四个手卷,隐约可见卷着的白纸背面透出些黑色的墨迹。
    四个手卷的头上,都贴了一张红色的小贴纸。居然是贴红,李璟的眉头不由的皱了几下。李璟如今虽然设置的新官制下,有三省六部,有府阁省院,有政事堂有内阁,但每天需要亲自审阅的事情依然太多太多。为了能分别轻重缓急,政事堂宰相们阅读奏章后写出建议票拟在后,内阁代李璟批红。一般的事务都是由政事堂和内阁处理过后,再呈报李璟就可以了。他们批阅奏章之后,会按轻重缓急,最后在奏章上贴上一张纸片。一般事务的奏章,他们批阅后,只是做过备忘录呈递李璟审阅。而如果是重要的奏章,则会贴上黄色纸片,叫贴黄。而如果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则会贴上橙色纸片,贴橙以表示,立即呈送李璟亲自批阅。而在黄色和橙色之上,还有最紧要的一级,就是贴红。而一般情况下,黄色已经很重要,橙色十分紧急,红色,非十万火急,是不能乱贴的。
    而现在,公孙兰送来的这四个手卷上面,居然清一色的全贴着四张赤红赤红的小红牌,如同鲜血一般的鲜艳。
    李璟顾不得再问,立即抓起一个,迅速打开阅读起来。
    “高仁厚率三川兵马突袭武关,一夜袭取武关,然后迅速西进,已经接连拿下商洛、上洛,越过秦岭,兵入关中,突破了蓝田关,兵马已入至灞水,正围攻蓝田城,兵锋距离长安城,已经不足百里,仅八十里之距!”
    李璟直吸了一口凉气,暗道一声田令孜果然是个无法捉摸猜透的**人物。估计这下杨复恭若知道这消息,肯定得感叹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了。红色警报,这是一条天大的好消息,田令孜这神来的友军背后初刀,神了,如此一来,整个中原形势都将再变,不过却是向着秦军极有利的方向改变。田令孜,真的应当给他赞一个,不,他绝对配的上三十二个赞!
    有了这条特大喜讯压惊,李璟的心情舒缓了许多。他脸上犹带着笑意打开了第二张手卷。
    “双枪将王彦章,白马银枪高思继、打虎将李存孝、玉面飞龙王檀、踏白将李思安、小霸王郭涛、铁猛兽郭威,七将军夜渡龙门,智取同州韩城,随后孤军北上,杀入保大镇丹州,三天两夜,转战千里,接连攻破保大镇咸宁城、今川城、汾川城、乌仁关、孟门关,威震黄河西岸,惊破保大、定难、振武、天德四蕃镇!”
    “好!”看到这里,李璟忍不住激动的一拍**。先前林威兵屯汾河一线,与杨复恭大军对峙同时,向他汇报过,他们派了几位太保领一支精锐兵马,准备偷渡黄河,潜入西岸,以掩护秦军河东兵马右翼的同时,也威慑下西岸的四蕃镇。这事他也同意了,却没想到的是,王彦章他们并不是小打小闹,反而搞的这么大风雨。居然先破了李全忠镇**同州的韩城,然后又杀入了保大镇的丹州,还取得这么一连串的胜利。
    这件事情,真是出人意料啊。虽然如此一来,可能会把关中四蕃镇推到对立面去。但是考虑到四蕃镇先答应了中立,最后又各出了一万兵马出关的事实,李璟觉得让几个小将主动的去闹一闹,敲打敲打他们,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这得掌握好火候,不能弄的太过,否则,搞不好,四蕃镇干脆一狠心,彻底的倒向杨复恭那边,全力对抗秦藩,那就有些麻烦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李璟把那张手卷放到一边,又拿起来一张。
    目光扫了一遍,李璟脸上的笑容消失,变的有些阴沉起来。
    杨行密已经攻下了扬州,并且招降了大部份的原淮南兵将,势力大增。而几乎就在同时,杭州的钱镠也以一州之力,把已经乱成一盘散沙的浙西诸州的刺史们打的节节败退,以迎接周宝的名头,将浙西镇海军各州刺史先后击败,已经占据浙西八州。但被他救出的周宝,却随即在他军营之中‘病逝’。让李璟脸色难看的是,在杨行密攻下扬州的第一时间,坐镇徐州的赵犨,就已经调了一支三千人的兵马南下扬州,结果,这三千秦军,居然在扬州地面上被一支来路不明的盗匪伏击,全军尽没。而最让李璟发怒的是,他当初分别拔给二人的两支军事特派团,居然全都失去了联络。军情局的打探到一点消息,杨行密居然和钱镠暗中联络密切,似乎有暗中结盟的事实。而突然失去联络的两支军事特派团,据估测可能已经被二人秘密清洗。
    一切的一切,都指明了一个可能,杨行密和钱镠终于感觉到羽翼**,再也忍不住了。他们趁着眼下的中原大战,居然跳反了!李璟一开始都不敢相信,秦藩如今的形势,他们怎么会蠢到反?但仔细一思量,又觉得很正常。二人的实力越来越强,可秦藩也越来越强,他们很清楚,若再不抓住这最后一个机会反,他们就真的没有机会反了。虽然明知反叛的结果最终极可能失败,但权利的**,最终让他们做出了反叛的决定。
    虽然没有最终确定此事,但李璟已经相信,事情极有可能就是如此了。先前监察厅也早收集到二人的许多小动作,但李璟一直没时间分心,二来当时也判定他们没这个反叛的实力和决心。却不料,吞并淮南和浙西后,终于膨胀了二人的那颗野心。而此时的中原大战,也让他们误以为找到了最好的时机。
    冷哼一声,李璟丢下那张文卷。二人反了,李璟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愤怒。他只是觉得有点不高兴,可并不太愤怒。想来,也许是心里早就对二人会走到这一步,有所心里准备吧。或者,李璟根本就不曾把二人的反叛放在心上。一直以来,他们帮着李璟稳定平衡了吴越之地的安定,帮李璟减少了淮泗地区的麻烦。就算现在终于反了,可对李璟来说,对秦藩来说,秦军已经完全不惧此时的东南反叛了,因此,他们的反叛,根本不能让李璟太愤怒,也不会让秦军太过惊惧。
    最后一张文卷。
    尚让死了,曾经横行天下的王仙芝和黄巢两个大贼的二把手,最终还是死在了一场内讧之中。
    秦军权他们的山南行营不久前节节胜利,夺取了山南东道大半地盘。但在前不久,山南军与刘巨容的五镇军大战于襄阳,轻敌的山南军中了刘巨容的计谋,大败。一败,就丢了先前苦心打下的大半地盘。然后,秦宗权突然出手,袭击了尚让和张归牟、葛从周三个伪齐旧将。谁也没有料到这来自背后的刀子,结果哪怕以葛从周、张归牟、尚让等曾经纵横天下的悍将凶猛,也最终大败特败。
    尚让和许多齐军旧将战死,张归霸和葛从周、张归牟等少数兵败将领随张归霸东逃徐州。
    山南行省,或者说山南行营,眼下成了秦宗权一个人的山南行营了。
    四条消息,确实都十分震憾人心。
    田令孜背叛了盟友杨复恭,秦军七将突袭了背叛了与秦军达成中立协议的保大镇,杨行密和钱镠背叛了李璟,而秦宗权又背叛了他的盟友尚让、葛从周、张归牟等,吞并了他们的势力,独占了山南地盘,也等于背叛了李璟。
    李璟忍不住摇头苦笑几声,背叛,背叛,还是背叛,冷刀暗箭,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个敌人会是谁!
    “阿兰,给我笔墨纸张,我要写信!”
    公孙兰取来纸墨笔砚,素手研墨,抬头问:“给谁写信?”
    “给老朋友!”(未完待续。)


第1022章 拉开决战序幕
    看着一笔挥就的信件,李璟皱着眉头沉思片刻,最后一把将墨迹未干的信抓在手中,揉成了一团丢在了纸篓之中。
    公孙兰有些不解的看着李璟,刚刚这封信是李璟写给浙东总督张蕤和福建总督刘寻的密令。信中密令二人接信之后,立即汇合岭南东西二镇和安南镇,以及琉球和海南二岛的水师,组成东南讨伐军,讨伐已经吴越之地的杨行密和钱镠。可现在命令刚写好,李璟却又把信给揉成一团扔掉了,这让她有些不解。
    “现在不是和他们清算的时机。”李璟皱了皱眉,脸色晦暗的回道,“你马上去召集政事堂与参谋院和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人过来,嗯,让内阁诸位学士也一起过来。”
    稍后,李璟更衣在上阳宫西南甘露殿召见洛阳随军文武重臣,商议刚收到的贴红急报。
    面对着吴越和山南的叛乱,李涿冷笑道:“小鸟翅膀硬了,就想飞了!”
    “对这些反贼,必须严酷镇压,坚决打击,绝不留情。”郭顺励挥着拳头大声道。
    李璟目光扫过一干重臣,却并不急于表明态度。
    曾元裕眉头皱了皱,提出不同意见。
    “叛乱必须镇压,但某觉得眼下并不是合适的时机。眼下我们应当先分清轻重缓急,先把杨复恭的大军干趴下再说。等我们干掉了杨复恭等,到时再来收拾几个想要混水摸鱼的反贼也不迟。”他的话一出,李璟暗自赞赏,也同时引来数名重臣的点头。他继续道:“先说山南的秦宗权。他干掉尚让。突袭火并其它三将的势力。这只能算是狗咬狗,秦宗权现在并没有公开叛秦。虽然他们一直名为我们的臣属,可实际上他们并非真正是我们的臣属,不过是挂名依附,互相利用罢了。眼下山南行营兵败襄阳,秦宗权势力大损,发起火并,不过是为了补充自己的实力罢了。事后。他吞了其它三将的兵马,可并没有公开反秦,而且也没有打到咱们的地盘上来。此外,见于眼下襄阳刘巨容声势不小,我们也需要秦宗权继续替我们挡在山南一线,阻挡刘巨容的北上洛阳。某提议,可对秦宗权加官赐爵,安稳住他,让他继续为我们所用。至于葛从周等人,如今丧失根本。我们正好适当的拉拢,直接将他们收入麾下。想必他们也不会拒绝。”
    这是一石二鸟,山南的内讧,表面上看秦宗权有些无视秦藩这个主子。但透过表面看本质,实质上秦藩在这件事情当中并没有什么损失,相反,葛从周等三个小势力团体,从此只能彻底投入秦藩之中效力。而秦宗权经此一事,面对刘巨容的威胁,只能更加的向秦藩靠拢。若是秦藩退一步,并不计较内讧之事,他以后,起码是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他必然得紧跟秦藩的指挥。
    “那对杨行密和钱镠二人如何处置?”李涿问,杨行密二人可不是秦宗权,这二人的身份十分敏感。他们二人既是秦藩多年前就开始在江东吴越之地培养的代理人,同时,二人都还是李璟的十三太保之一。另外,二人还都是李璟的大舅子。他们的妹妹可都是李璟的妾室,当年联姻,是为了稳固双方的关系。这些年,二人在李璟面前还算是得宠,都生了好几个儿女。如此一来,如何处理二人,就有些类似于秦王的家务事了。一般的将领,并不好直接干涉。
    李璟没有直接处置江东之事,而是让重臣们来商议,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
    郑畋看了看李璟,主动出声道:“江东之事,某看无忧过于担忧。杨行密和钱镠很明显已经暗中结成了同盟,想要对抗我们。他们最近分别取得了系列胜利,实力大涨。同时看到眼下中原的大战,便错误的估算了形势,自以为翅膀硬了就跳出来。但实际上,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低估了我们的实力。可以说,只要我们出手,江东之地弹指间可平定。但是,某并不认为直接动武是上策。”
    郑畋侃侃而谈道:“从收到的情报来看,他们杀害了我们派去的官兵和军事观察团将士,这行径已经与叛乱无异。但从另一面来看,他们也还没有完全叛乱,他们一没公开反秦,二没有进攻我们的淮南和浙东福建之地。某觉得他们也还在观望之中,据某的推测,杨钱二人心有割据江东之意,但绝无图取中原之心。他们想要的,只是不愿意把苦心经营的地盘让出来,想要的是割据一地,维持下去而已。这事情,其实也算人之常情。若是眼下秦藩出兵讨伐二镇,那么势必将二人真正逼反。但若是秦王能下令加封二人,那二人可能就会安于一隅,不再有他图之心。为了眼下中原之局势,某以为暂时放他们一马,乃是权宜之计,可对大局有极大帮助。等中原局势尘埃落定,那时携泰山压倒之势南下江东,他们就算再有想法也无济于事了。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打烂的江东,对于不久后就能收复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可惜。”
    “艹,他们反叛作乱,还倒要给他们加官进爵,这算哪门子上策?这要做了,以后我们的威严何在?”
    “一时权宜之计罢了,为了大局,让他们先蹦跶几天又如何,小不忍则乱大谋啊!”郑畋解释着道。
    面对文武臣僚,李璟最后做出决断:“次相所言极是,一时权宜之策,我们也不必争这一时之气。当务之急还是先摆平杨复恭再说,秦宗权和杨行密、钱镠三人,割据之心早有,也非起自今曰。眼下既然他们还未敢公然叛乱,那我们不妨暂时放过他们,与他们虚以委蛇。待中原局势已定。再秋后算帐不迟。”
    “传令赵犨。让他好生安抚葛从周、张归牟、张归霸诸将。”顿了顿。李璟又道:“派使者去山南,封秦宗权齐王,授山南镇节度使,赐号奉**。另派使者去江东,正式册封杨行密吴王,授淮西节度使,赐号宁**。正式册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