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荣耀 >

第128部分

大宋之荣耀-第128部分

小说: 大宋之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对这样的事,大多数的人保持了沉默。虞祺是个性子比较耿直的人,况且王晨与他们虞家的关系不简单,他不希望王晨不明不白地被人暗算。他认为朝廷下明诏一定要王晨将二帝救回来,是强人所难之事,因此忍不住就站出来直言相说。
    听虞祺如此说,宗泽也忍不住再次开口:“陛下,康王殿下,靖康元年的时候,金人数次攻至开封城下,我大宋军队完全无力抵抗,如今虽然在王殿帅的整顿之下,我大宋军队军力得到了提升,但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全消除沉苛,超越金人。王殿帅率军击败了金人的大规模南侵,还在短短几个月后发动北伐反击。能收复失地已经是让人惊喜,能彻底击败金人,迎回二帝,那自是最好。但要是朝廷下明诏要王殿帅这样做,确实是有点强人所难,臣觉得,要是能将金人打痛了,逼迫他们将二帝和宗室子弟放回,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宗相公的意思是要与金人和谈?”赵构挺不悦于宗泽和虞祺的话,不客气地质问道:“朝廷前些日子不是有过严诏,不与金人有任何的议和?”
    “康王殿下误会了,臣根本无此意,”宗泽赶紧解释:“臣只是说,如果我大军连续取得胜利,可以威吓金人放回二帝及被俘的宗室。金人迫于我军的兵威,有可能会答应。毕竟金人现在刚刚遭遇重创,急需要休养生育,要是被迫连续作战,其国力一定大损。臣一直认为,要与金人死战到底,直到将金国彻底平灭,将北患完全消除为止,从来没有赞成过议和,以后也不会赞成与金人议和!”
    宗泽后面的话是说的有些不客气,他知道赵构的心思。
    不过也马上有大臣站出来,支持赵构的说法,此是中书舍人范宗尹。范宗尹认为,既然朝廷派大军挥师北伐,那就一定要将二帝救回来,不然领军将领就是失职,未尽大业,朝廷要严加斥责。要是王晨做不到,那就另换他将领军,直到彻底击败金人,救回二帝及其他宗室。
    范宗尹年岁并不大,还不到三十岁,他在这些年也经历了数次沉浮,幸亏康王赵构的伸援手,他才得以归朝任职,今日忍不住站出来支持了。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户部侍郎赵开忍不住开口:“陛下,康王殿下,就在靖康二年末,金人的铁骑还在开封附近驰骋,那时候陛下和朝中大臣都在担心开封城被金人攻破。王殿帅率军击退了金人的进攻,还重创了南攻的金军,迫使金人狼狈北逃。如今王殿帅又率军北伐,并取得了重大的战果,但许多人马上得垄望蜀,完全忘记了只几个月前,金人十几万大军攻到开封城下的事,逼迫王殿帅一定要率军救回二帝。陛下,臣不知道,是谁无力阻挡在开封城下及清丰之战中被王殿帅打的大败的金人。”
    赵开毫不留情揭赵构的底,让赵构一阵愕然,也让其他大臣非常惊讶。不过赵开这话也非常有效果,赵构马上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第一百三十四章 岳飞私下求见
    其实大宋朝堂中的大臣会起这样的争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靖康元年初及元年末,金人两次南侵,兵临开封城下的时候,朝中大臣依然争斗不断。要不然就不会有李纲在保护开封有功的情况下,被远贬南方的事发生,也不会有勤王之师被朝廷生生解散。大宋的朝臣们都是内斗行家,但在面对不讲理的金人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毫无对策。
    一场原本庆功一样对后续局势的讨论,变成了大臣之间相互算计,最终在许多人的愤然中散场。
    宋朝士大夫们有一个脾性还是不错的,那就是仗义敢言,甚至皇帝有什么不对,他们也会指责,更不要说赵构这个康王。
    宋太祖赵匡胤传下来一条还算不错的祖训,那就是严令后辈皇帝们,不能以言获罪,大臣们无论说什么,只要是陈述意见,都不能定他们的罪。正因为有这一“护身符”,所以宋朝的士大夫们经常在朝堂上争斗,无论是宰相还是亲王都敢弹劾,当殿也会骂宰相及其他高级官员,皇帝也不会干涉。
    这也导致朝中争斗多了起来,特别是台谏官,什么官员都敢指责,许多人因此而泄私愤,公报私仇什么的。国难当头的时候,朝臣们也是忘不了这些争斗,甚至还有人利用金人的力量打击对手,为自己谋利。争斗多了,朝中有气节的大臣也就少,金人攻破开封的时候,那么多的大臣甘愿充当金人的走狗,他们就是因为能依仗金人能得他们的所需。
    还好王晨暂时不知道朝堂上大臣的这些反应,不然他会被气的吐血。不过他已经领教过了朝堂上这些文臣的无耻,今日这样的事也很快就会传到他的耳中。对于这些事,王晨也是无能为力,至少现在他没办法改变。他不可能让赵谌将所有文臣都赶出朝堂。那样天下马上乱套。
    即使可以将这些文臣赶出朝堂,接手做事的其他大臣,也是一样的。
    无论何朝何代,朝堂上总会有这样的争斗,只不过宋朝时候有点变态而已,许多大臣为了自己的权势利益,不顾天下大义,不顾时局危急。历史上北宋的亡国并不是因为金国有多强大,而是败在宋朝自己的内斗上,主战派最终被排斥。主和派非但救不了大宋,反而将两位皇帝送进了金人的俘虏营。
    这次商议,赵构所提的要求并没得到采纳,最终朝廷给予王晨所送战报的回复就是嘉奖,令王晨嘉奖所有作战有功之将士。
    靖康二年时候,宋朝虽然被金人打的差不多亡国,无数财富被金人收刮而去,但大宋到底繁盛了这么多年,天下都是非常富裕。受战火影响的主要是河北两路、河南、京师一带,还有陕西,其他大部地方都不曾受影响,特别是最富庶的江南。
    南方各路全都支持赵谌的小朝廷。各地的赋税、钱粮源源不断地运往开封,在赵开这个善于理财的能人打理下,朝廷很快摆脱了财富上捉襟见肘的窘境。靖康二年底,朝廷征收的赋税有三千万缗。有这么多的赋税征收上来。北伐的事才有机会实施。此次出征,朝廷也准备了不少的钱物用来赏赐立下战功的将士,而作战时候缴获的战利品。朝廷也允许大军的统帅用于赏赐立功的将领。有功当赏,有过必罚,这是王晨一力主导的,小皇帝赵谌也全力支持,相州大捷,那赏赐肯定会到位,毕竟这是北伐后第一次公开的赏赐,要让天下人看到。
    王晨是在离开相州,急往磁州赶的路上收到朝廷的批复,这时候他还不知道朝廷在收到他的战报后,许多大臣们起了不愉快的争执。朝廷批复重赏立功的将士,并期望将士们再立新功,到时依然会有重赏,这让王晨挺是高兴。他也在回复朝廷的上表中表示,一定会加快行进步伐,争取收复更多的失地,给予金军以最大的打击。如果有可能,一定会直攻入金国国内,甚至彻底平灭金国,救回二帝。
    “彬甫老弟,你说要是我们只花很少时间,就将相州、磁州、赵州、真定府都收复,你说这些城池的金人会不会被吓坏?”骑在马上,以中速向前跑的王晨,对伴在他身边的虞允文笑着问道:“朝中那般大臣会不会乐的合不拢嘴?”
    “要真是这样,金人被吓坏那是肯定的,但朝中大臣们乐的合不拢嘴,这不一定会发生。说不定,许多人会对你生出更多的成见来!”一听虞允文如此说,王晨马上想到他经历过的朝堂上的争执,马上就信了这话,脸上的笑容也收住了,没再说话,打马快跑了。
    虞允文也没再说什么,催马跟在王晨后面快跑。
    相州是在大名府西北方向,直线距离并不长。可以说,是金人所占城池里面最南突的一个地方,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这也是此次北伐中必须要首先攻取的城池。从真定府一条线往南的许多城池原本是大宋用来防御北方游牧部落南攻的要塞,但在金人南侵时候,许多地方的守军是不战而逃,或者不战而降。这些城池也必须要将其夺回来,不然说不上真正意义的北伐。相州夺回来了,那接下来北面及东北方向的磁州、洺州、邢州、赵州、真庆府等城池也必须要收复,这一条线西面太行山一带的隆德府和潞州等城池也要一一夺回来。这些地方夺回来,才能攻打太原。
    王晨与虞允文、岳飞、张宪等人私下讨论此战时候,和他们说了这次战役一个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将这些城池都收复,并将太原夺回来。要是不能将太原夺回来,那这次北伐就不能说成功。只有将太原夺回来,那才算是将大宋丢失的河山收复大半,以后可以直接与金人在金人原本控制的地方作战,也就是战场可以往大宋国土以外的地方推。“希望以后的战役不要在我大宋境内进行,不要让大宋的子民遭遇战火的涂炭!”这是王晨的感慨。
    王晨所领的本部人马行进速度很快,他们终于在磁州以南三十里的地方追上了陈淬的前锋人马。
    看到自己的人马还未抵达磁州,已经处理好相州事务的王晨追上了他,陈淬一阵羞愧。他原本是打算自己的本部人马快速前进,以己部之力攻下磁州,让其他将领羡慕惊叹一下,也可以因此而得到王晨的特别奖赏,却没想到,他的速度还是不够快。王晨赶上后,攻打磁州的战役肯定不能由他指挥了,他也只能希望,能得到首攻的任务,一样获得军功。
    宋朝时候的磁州差不多就在邯郸附近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然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太行山东麓,东部为山前冲积平原。当年宗泽曾在磁州招募义军,现在王晨所领的殿前司禁军中就有不少军士就是磁州一带的人。磁州距相州的距离大概为两百里,王晨亲领的本部人马花了两天一夜的时间抵达磁州。陈淬部因为负着攻城的任务,因此他们在行进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时间休整,不然即使抵达磁州,也没办法进攻。而且陈淬部随军携带了大量的炸药还有“没良心炮”,速度是不可能与轻装前进的王晨本部人马相比的。
    因为抵达磁州附近时候已经是天晚,将士们都很疲惫,王晨并没下令连夜攻城,而是令大军在磁州城外几里的地方扎营,但也同时命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王晨不怕磁州守军出城偷袭,也不怕磁州守军弃城而逃,这些正是他所期望的。他所领的人马与磁州的守军相比,可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兵力上的优势在野战时候更能得到体现,只要指挥的好,可以将敌军全部包围。而攻打坚城,只要城内守军死守,那付出的代价会是非常大的。
    相州之战只是一个奇迹,非常难以复制的奇迹,王晨没想过在磁州复制一样的奇迹。
    在磁州城外扎营后,王晨召集众将,亲自布置好了夜间的防守,及对磁州守军的骚扰攻击后,也准备休息。但就在他准备休息之后,岳飞却单独求见。
    正准备和衣休息的王晨不知道岳飞有什么重要的事禀报,马上让岳飞进来。
    岳飞进到王晨的元帅大帐后,略显拘谨地行了一礼:“王殿帅,末将打扰了你的休息,其是过意不去。”
    “非常时刻,何须这样客套,鹏举,你有什么话就尽管说!”
    王晨直接这般问询,岳飞也不再犹豫,马上说道:“王殿帅,末将听说朝中有大臣在争论,许多人要你此战就要攻入金国之内,救回二帝,不然就要对你加以责备。对此,末将甚是担心,所以今日想与王殿帅私下说一些话!”
    听岳飞如此说,王晨有点惊异,也马上示意岳飞讲述其观点。(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五章 改变进攻方式
    王晨的随和让岳飞少了顾忌,他也不客气就说道:“王殿帅,末将觉得,无须理会朝中大臣的意见,只应该依战况制定策略,不能因为朝中那些无知的大臣说什么就改变最初的决定,不然会有非常多的麻烦,甚至带来祸患!”
    王晨心里虽然惊异,但神情如初,也追问了一句:“此话何讲?”
    岳飞在王晨的示意下,坐在了王晨的边上,将自己的观点讲了出来:“王殿帅,前人有言,河北、河东视天下如珠玑,天下视河北如四肢。人之一身,珠玑可以没有,但四肢不可无。我大宋建都于河南,不像唐朝一样有百二雄关可以据守。开封四野,都是平川旷野,黄河绵亘千里,需要把守的渡口非常多,守军之间无法相互支援。冬季水浅,更会结冰,来往如履平地,因此河南惟有依靠河北、河东作为屏障。依今日之势,要避免东京再被金人攻击,必须先收复河北失地。”
    “如今河北许多地方尽没金人之手,河南就完全暴露在金人面前,去岁金人攻到开封城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要是河北诸地继续被金人占领,那今冬时候,金人依然有可能再次南下。王殿帅所决定,先收复河北诸州,再谋取其他,是非常正确之理。如果这次北伐,将河北河东之地都收复,金人南下的通道就被完全阻断,金人不可能再攻到开封以近。要是在未收复河北之地时候,就想其他,是本末倒置之举,甚至可能给金人以可趁之机,将现在不错的形势全毁。所以末将认为,王殿帅不必理会朝廷的意思,按自己所想行事就可以。”
    没想到岳飞进来和他所说竟然是这些,王晨非常意外。按理。岳飞有这样的观点,应该在此战开始前就提出来,而不是现在才说。
    看到王晨以一副惊异的目光看着他,岳飞有点不好意思地搔搔头,小声说道:“王殿帅,末将也是刚刚听到有这样的传言,怕你难以下决定,因此才斗胆一说。末将是觉得,收复河北、河北诸城,远比攻入金国内重要。至少在现在是如此。要是能将真定府、太原一带尽收复,那攻入金国内,就是指日可待之事。末将也认为,如今我大宋的国力,还远不能攻灭金国,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确保我大宋京师的安全,尽复河北、河东之地,不让金人的铁蹄再踏上河南地!朝堂上的大臣。一再要皇帝下诏让王殿帅你在这次北伐中解救二帝,这是完全不顾形势所作的决定,这是误国之策。”
    听岳飞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