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荣耀 >

第159部分

大宋之荣耀-第159部分

小说: 大宋之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王晨的反客为主,不守而攻就是希望岳飞闪避。岳飞稍稍犹豫后躲过身体的动作马上被他抓住了漏洞,旋踢的动作顿时止住,踢住的一脚以不可思议的角度切身向下,成为整个身体的支撑,而另外那只原本支撑身体的脚,却是一记正踢往岳飞的面门而去。
    看到王晨的脚往他正面而来,已经觉得闪到位的岳飞大吃一惊,准备反击的动作再也做不出来,马上闪避。但王晨再度变招,又变换了踢法,刚刚支撑的那只脚变成了攻击,攻击的那脚再度支撑身体,侧踢向岳飞的腰部。
    根本没不出王晨身体会如此灵活变化的岳飞,惊的大汗淋淋,一斜身子,勉强躲过了王晨的侧踢,但身体已经失去了平衡。而这时候,王晨一记摆拳随之而来,根本没看清王晨是如何打出这一拳的岳飞,再度惨叫声中,身体人向侧面扑出去。
    几名军士,马上上前接住被打的腾空而起的岳飞,最终四五个人摔成一团,岳飞将那几名军士压在了身下,一群人半天起不来。
    而这时王晨走到了挣扎着起身的岳飞面前,一副嘲弄的样子问面红耳赤的岳飞:“岳飞,你觉得你的身手与本帅相比如何?”
    “末将远非元帅的对手,今日输的心服口服!”其实岳飞输的并不服气,但他知道,王晨的身体确实比他高了很多,王晨攻打他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如何做出应对。甚至他都没看清楚王晨是怎么出手的,也实在想不出来,王晨的身体会这般灵活,能打出那些想都想不到的招式。
    岳飞全身感觉到了疼痛,但他也知道,王晨每招都是手下留情,并且后续攻击手法并没展开,如果他与王晨是敌对双方,那刚才的交手过程中,他已经死了好几次。每次被王晨打倒,王晨都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对他痛下杀手,而他在倒地时候,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没有反抗的机会。
    王晨的招式很狠毒,每招都是必杀之技,攻击的部位都是人身体之要害。要是寻常人来不及躲避,被王晨踢到一脚,或者打上一拳,那半条命很可能就没了。也就在这么一会间,岳飞对王晨的忌惮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但他依然不明白,今天这位领军元帅为何要将他痛殴一顿。
    难道是自己指挥的战事不让他满意,所以才打他一顿出气?岳飞很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有点委屈。
    但王晨很快就替他解惑了。“岳飞,你认为我身手比你好,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如果刚才我要杀你,你现在已经没命了,但是,我身手这么厉害,你为何没看到我亲自率军杀敌?”
    听这话,岳飞还嗡嗡作痛的脑袋,好像突然开窍了,一下子明白了王晨的意思,但全身的疼痛让他不知道如何回答,嘴巴都有点张不开。
    王晨走到岳飞身边,用力地拍拍岳飞的肩膀,压低声音说道:“岳飞,今日与你比试一番,我只是想让你明白,天下间,比你武艺出色的人肯定有,作为一名高级将领,你在战场上的作用并不是亲自冲锋,以杀几个敌人而自傲,你在战场上需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如何更好地调度各军,如何更好地指挥作战,而不是呈匹夫之勇!这次将五万余人马交给你,本帅是希望你能将完颜宗弼部尽歼,你的兵力是完颜宗弼的一倍,而且完颜宗弼并没侦探到我军全部的动向。但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是让他率五千人马逃脱,这是很不应该的。”
    “元帅,末将明白了,以后一定不会呈匹夫之勇!”岳飞说着抬头挺胸,大声地说道:“今日多谢元帅教诲,岳飞会谨记一生!”



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面的仗怎么打
    以特别的方式调教了一番岳飞,让对方顿悟后,王晨也放了心,他相信岳飞在指挥作战的方法上会所改变。现在的大宋军队中,敢打敢拼的将领不少,但有头脑、有谋略的高级却是很缺少,至少在王晨感觉中是这样的。而岳飞是他最寄以厚望的人,他希望这些人,能很快独挡一面。
    岳飞与他较量的时候所受的伤并不重,其身体又很结实,只休息了小半天就没事,王晨也令其回去,继续领军。岳飞这才明白,王晨心急火燎地召他回来,就是要提醒他这件事,通过两人间的比武,让他明白指挥作战时候一名主将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岳飞虽然不是完全认同王晨所说,但也基本接受,他也在反思王晨斥责他的那些话。最终他自己也相信,要是指挥得当,几路人马合攻,那完颜宗弼不一定能逃脱升天。
    要是能将这样一位在金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生擒,或者击毙,那对金人士气的打击非同小可。
    想到这一点,岳飞有点懊丧,觉得自己辜负了王晨的期望。在回到自己的所部中,诸将都用非常得意地话来向他禀报战绩的时候,他都一副没好气的样子,让诸将很是吃惊。
    最终的战果也清点了出来,在与完颜宗弼部的交手中,共击毙金军五千余人,俘虏近万;而己方人马付出了一万两余千人的伤亡代价,其中阵亡六千七百人。比金军付出的伤亡还要大。要不是集中了优势的兵力,又用大量炸药辅攻。此战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样,谁也没办法预料。
    收到战果的统计,岳飞心里的懊丧更加强烈了。
    他进一步认识到了王晨对他斥责的非常有道理,如果此战他能更合理安排,而不是贪功亲自率军冲杀,那五万余人的攻击,定可将完颜宗弼这两万人全歼。“匹夫之勇,看来元帅说的对。我真的是在呈匹夫之勇,而没掌领全局,以后一定要向元帅多多学习。”这是岳飞的喃喃自语。
    岳飞当然知道,数次战役下来,王晨只一次亲自率军冲杀,但这丝毫不影响王晨的声望日益高涨,也没有人认为王晨身手很差。许多时候。勇敢并不一定会靠呈匹夫之勇来表现,运筹惟握,能指挥大军击败敌人,就是最好的勇敢表现。在回到自己的军中后,岳飞在处理完事后,独自想了一夜。越加清楚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并非常感谢王晨以这样的方式对他教诲。
    击败完颜宗弼的偷袭人马后,王晨亲领的大军继续往前行进,折彦南和宗颖部,与王晨亲领的人马左右边锋保持大概几里的距离一直往北推进。直逼燕云一带去。形势一片大好,但指挥所有人马的王晨。并没急于求成,没有令哪支人马加快行进速度,突出大军推进的这个平面,直插前面。
    他不想让哪支人马再成为金人突袭的目标。
    越往北,距离金人大军集结的地方越近,要是再有突发事件,不一定能及时做出反应。
    几十万大军以一个平原,在宽达几百里的横断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向前推进,这不但可以给金人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且还可以相互协同,后方军械物资也能及时跟进。其实一个很简单的词就可以总结王晨后续的安排,那就是稳扎稳打。
    在出了山地平原交叉的地带后,王晨再令大军放慢了行进的速度,每天只保持三十到五十里左右的行进距离,一点都不急于北进。
    如今情况下,我大宋军队各方面都占据优势,而且天气越来越势,无论各种情况都非常有利于我军,王晨想以这种使软刀的功夫,每天都折磨金人。
    自己亲领的中军在抵达距易州约一百里地,距斥候及特别行动队成员打探到金人大军集结城约八十里的地方后,王晨令全军暂时休整,等待侧翼支应的折彦质部及宗颖部齐头并进后,再继续北行。
    第二次救援太原之战的时候,种师中就因为策应支援的另外两支人马没及时赶到,结果被金人重创,最终种师中也身死,王晨不想重蹈种师中的覆辙,何况他心里一点都不着急,非常希望能继续与金人磨洋工,让他们干着急。
    在保州暂时休整后,王晨再一次召集麾下的将领,讨论即使要举行的大战要怎么打。
    被召集来参加会议的包括所有统制官以上的高级将领,侧翼跟进的折彦质和宗颖及他们麾下的主要将领也都一起过来议事。当然,这次军事会议是以非常秘密的形式举行,各前锋人马还做出各种继续前行的姿态,用以迷惑金军的斥候,让金人不敢轻举妄动。
    这也是大战前王晨召集所有高级将领进行的最后一次军事讨论,制定的计划也将是最终作战的规则,各部的安排上不会做出重大的改变。
    军事会议开始后,王晨就令诸将,各抒己见,将他们对马上要进行的这一仗有什么建议或者想法都说出来。
    作为统领一方的大军副统帅,折彦质第一个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元帅,末将认为,接下来这一仗,关系到我大宋军队与金军的生死,甚至关系到两国的存亡,所以必须要十分小心。末将认为,即使我们放弃一些机会,也决不会去冒很大的风险。末将觉得,我们应该继续保持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不给金以各个击破的做法,即使在平原地带,也要逼迫金人没办法通过击溃一部而达到乱我军军心的做法,决不能冒进、冒险。”
    宗颖也站出来,表示了相似的意见:“元帅,末将觉得折将军所言甚是有理。此战两方人马及辅助人员投入近两百万,都以倾国之力而战。我们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去做一些风险很大但有可能战果也非常辉煌的事。毕竟燕云一带脱离我大宋已经一百多年,这一带的百姓早失去大义,不能为我所用,甚至会助纣为虐,帮金人做事。我们一不小心,很可能就会被金人抓住漏洞,给我们以致命的一击。”
    折彦质和宗颖都这样说,是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我大军连续取得胜利,军中“恐金症”固然没有了,但轻视金人的将士也多起来,许多人认为,金军已经完全不堪一击,遭到我炸药的攻击,很快就会溃败。因此许多人提出,在燕云一带进行分步,分别攻打燕云十六州的州城,让金人疲于奔命,首尾不能相顾,达到各个击破,尽快夺回燕云之地的目的。
    军中许多将领生出骄傲之心,这让折彦质和宗颖很是担心。这两将与金人打过很多次仗,深知道金军战斗力的厉害,他们完全不认为,如今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完胜金军,可以分兵各个击破燕云一带的守军。他们认为,要是在抵达燕云之后兵分攻击各州城,那正是给金人快速机动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他们可以利用精锐骑军的强大机动能力,对我各军分头击破。要是这样,我大军很可能全线溃败。
    王晨在现在阶段保守的策略让折彦质和宗颖稍稍放了心,但他们担心年少气盛的王晨,在听了一些将领的提议后,会做出冒险的决定。
    军中将领意见当然不会统一,肯定有许多人抱着想一举击溃金军的念头,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仗打的太顺利了,许多人生出轻敌之心。
    但折彦质和宗颖这两位主将如此一说,许多抱此意见的人,一下子犹豫了起来。
    岳飞紧跟着站了出来,但他表示的意见与折彦质和宗颖并不尽相同:“元帅,末将认为,如今我大军平面推进的策略固然不错,但也应该准备奇兵的手段,作战讲究的是正奇结合,要是我大军与金人作战的时候,出现了极好的机会,那可以遣一支奇兵,进行穿插或者包抄,彻底让金人溃败。”
    岳飞年纪尚轻,打仗喜欢冒险,他并不完全认同王晨现在所采取,几路大军齐头并进的做法,他觉得这样打仗,即使打胜了,也少了点成就感。
    要是主力人马与金人作战的时候,有一支偏师能穿插到金人的后面,或者越过燕云一线直扑金国境内,那说不定会取得奇效,就如去年与金人作战的时候,王晨令张宪的老爹张说派一支人马急袭金国境内,取得了非常意外的效果,让金人大受震动,为何这次不采取同样的策略呢?
    岳飞过后,张宪、曲端、赵立、李彦仙等年岁比较轻的将领也都站出来,表示了相似的意见,表示不能一味与金人硬拼,那样就缺少了战场的机动性,很容易被金人牵着打。
    听了将领们各自说的意见后,最终王晨都有所采纳,令刚刚参加了围攻完颜宗弼的几部人马,在此战中当作预备队,准备当奇兵使用。
    这让岳飞、曲端、张宪、赵立、李彦仙五将很郁闷,没想到提议后得到的结果竟然是这样。
    不过他们也没站出来反对,最终接受了王晨的安排。
    但就在折彦质和宗颖率麾下诸将连夜赶回到各自军中,布置后续的行动之际,从开封传来的一份紧急诏令,却将王晨的计划全打乱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谁也没料到的事情
    这份紧急诏令中所表达的意思让王晨目瞪口呆。
    诏令中说,一个金人使团抵达了开封,与我大宋就结束目前的战争进行了和谈。
    金人表示,他们愿意放归太上皇及其他所有被俘的汉家子弟,并放弃靖康之难时候索要的战争赔偿,归还所有被占河北、河东诸地,将燕云十六州也归还给大宋。
    朝中大部大臣都觉得金人非常有诚意,朝议时候,包括宰相李纲,宰执大臣赵鼎、张浚、胡寅、赵开等朝中大部大臣,都觉得应该接受金人和谈的条件,结束战争,还百姓以安宁。
    诏令中还说,现在金人已经答应将太上皇和无上皇都放归,并放弃战争赔偿,归还被占的河北、河东诸地,并将原本属于我大宋的燕云十六州也归还给我大宋,那我大宋对金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已经达到,再动兵事不太适合。金人已经被打乖了,以后他们一定会与我大宋和睦相处。
    连续的战争下来,朝廷财政吃紧,百姓负担加重,南方各地都时不时起动乱,为了让天下百姓有休生养息的机会,朝廷决定,接受金人提出的和谈要求,与金人签订了和谈纪要。稍后,金人会退出燕云之地,王晨所部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接收燕云十六州,不得再对金国发动攻击。
    诏令还令王晨在接收了燕云十六州后,将军务交给折彦质和宗颖处理,护送太上皇赵桓回开封。
    看到朝廷下给他这样的紧急诏令,王晨气的差点一口鲜血吐出来。
    大战在即,他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所有布置都传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