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荣耀 >

第198部分

大宋之荣耀-第198部分

小说: 大宋之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折家军的力量,抗击西夏人的入侵能做到,但要想与西夏人全面开战,那力量相差太多了。
    必须要在府、丰、麟三州及附近的地区,集结更多的人马,才有可能在与西夏人大规模开战的时候,占据上风。因此,必须再派良将,率大军进驻那一带。为了避免矛盾的发生,折家的新当家人,折可求必须要离开那里,将这三州的防务,交给朝廷新任命的统帅。
    王晨推荐韩世忠出任统帅人选,其他人也没提反对意见,最终决定,让韩世忠率三个军卫,共十万人,进驻府州。府州、丰州、麟州一带,原本有折家军新编的两个军卫共计六万余人,这样的话,西北与西夏人接壤地方,将有十六万人马。王晨又准备让川陕置治使刘子羽,率五万人马从西面侧应,令赵立、王德各率一个军卫三万人,从东面向府州一带靠拢。王德在这几次战役中,并没立下非常大的功劳,王晨期望这家伙,能在征战西夏的战事中有好的表现。
    折家下一辈的折彦文、折彦适、折彦若、折彦颜、折彦野等人,依王晨的想法,继续让他们留在军中征战,争取立新功。为了避免麻烦,王晨准备让折彦质这个折家人,以兵部尚书的身份,与韩世忠一道领军前往府州,做好交接事项。
    王晨还有一招笼络折家人的手段,那就是准备让折可适的长女折月茹进宫,嫁与小皇帝赵谌。
    小皇帝已经十六岁了,朝中许多大臣已经数次上奏,要皇帝纳妃,留下皇室之后,避免麻烦。那王晨就得用这一点,将折家与皇室拉上关系,以联姻的方式将折家人与皇室命运捆绑在一起。如果这样,折家人还有反对意见,那他们也太没眼光,太不知趣了。



第十二章 奇兵之道
    听了王晨将朝廷最新的安排大概说出来后,韩世忠更是惊的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不过这也让他放了大半的心,这样的话,折家人应该不会拒斥朝廷的大军进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韩世忠也挺敬佩王晨,竟然能想到这样恩威并施的手法,对付折家。
    他也能想到的出来,经过这样的又拉又打后,府、丰、麟州,将再也不是折家人的地盘,折家人延承几百年的势力传递,也从此终结。
    在与王晨详细交流了许多后,韩世忠也满意地离去,为他出其不意的改任而去忙碌准备了。
    虽然说,他领军出镇府州一带,并不是与西夏人的战事就要暴发,但一切都是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要做的准备,必将是非常繁琐、复杂,非常费时间,韩世忠不敢掉以轻心。
    自然大宋高层决定对西夏人动武还处于最高机密状态,除了朝中那些重要人物,还有韩世忠这个新任命的府州、丰州、麟州的最高军事长官外,朝中大臣大部分不知情。
    不过还是有人敏锐地意识到,朝廷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北方将有大动作。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率军坐镇燕云的吴玠。
    吴玠在岳飞以燕云最高军事长官北归,接替他的职务,朝廷宣其归朝任兵部侍郎职后,综合一些情况,马上判断出来,我大宋即将对西夏或者金人用兵。
    他做出这样判断的时候,是在从燕云赶回开封的路上。
    因为有这样的判断,因此他在回到开封后,马上就私下去请见了王晨。而王晨也没在这一点上隐瞒吴玠,将朝廷接下来两年之内有可能对西夏和金人动武的可能性说了一下。
    从王晨嘴里确认了这一点,并没让吴玠惊喜,反而让他很是着急:“殿下。既然朝廷要对西夏人和金人用兵,那为何将末将召回来?”
    “你不满意朝廷这样的安排吗?”王晨呵呵笑着问吴玠,“让你回朝任兵部侍郎职,这应该是你拍手称道的事呀?”
    任何一位武将。能被召回朝任高职,那应该都是喜从天降。在外任职,最好的结果就是节度一地,想再有升迁,只有回京任职一条路。以前的武将,基本没可能走这样一条路,获得更高的升迁,因为朝中许多职务,是武将不能担任的。但现在,情况改了。武将有这个可能获得更高的升迁,那肯定有非常多的武将想以自己的军功得到朝廷的赏识,回京任职,任更高的职务。
    吴玠现在获得了这样的机会,但他竟然不满意。让王晨有点小小的惊讶。
    “殿下,末将期望能率军出征!”吴玠虽然直接地说明了他的意思。
    在这几次战役中,吴玠虽然有不俗的战功立下,但对于他自己来说,却觉得没打过几场让他自己满意的战役。他很想再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好好打几场战事,再斩获一些军功。
    自归到王晨麾下后。通过数次有炸药及大规模骑兵参与的战役,吴玠觉得自己对战争的领悟多了不少,在排兵布阵上,有了突发猛进的进步,他非常期望能有让自己能力好好发挥的机会,因此被朝廷召回朝任职。没机会再领军出战,让他非常郁闷。
    他自觉,在战功上,他并不比韩世忠和岳飞差,但王晨却将两路主攻的任务交给这两将。特别是岳飞。这位原本是他副手的将领,接替了他的职务,成为下次与金人作战时候,最有可能的领军统帅,临阵被撤换,让他一肚子郁闷。
    王晨伸手拍拍吴玠的肩膀,笑道:“晋卿,如果我们分别对西夏和金国动武,那除了在府州及燕云一线集结人马外,还要在那一个方向动用兵力?”
    听王晨这样说,吴玠愣了一下后,马上回答:“那自然是太原西北一线,西夏与金国接壤的地方。从这个地方进军,可以阻断两国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依据形势,从东面闪击西夏,或者从西面攻入金国境内。只要这部人马攻击的快,那必定可以打金人、西夏人以一个措手不及,甚至起最大的作用!”
    一说到此,吴玠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王晨不会是把从这个方向闪击的任何交给他吧?
    当下一双虎眼马上瞪着王晨,期望能从王晨脸上看出点什么。但王晨却没有任何的表示,而是从自己身边取出一张军事地图,在案上摊了开来,并示意吴玠过去和他一道观看。
    吴玠自然也马上凑了过去,仔细地看起王晨摊开的这张远比他所看到任何军事地图都要详细的北方形势图来。一看之下,更让他惊喜,王晨已经在地图上标示了战争进行时候,我几路大军可能的进攻方向。从王晨所标示的图样上看,中路大军应该是兵力就雄厚的一路。
    这应该是出乎任何人意外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大伙都会认为,攻打西夏,应该从府州、丰州、麟州那个方向进行,因为那是西夏进入中原,中原进入西夏最便捷的通道。攻打金国,应该在燕云一线进军,这简单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燕云守住,也就守住了金军进入中原的通道。要是让吴玠来提计划,那他也是会依此而做出安排的。却没想到,王晨逆大多人的思维而行,除了在这两个方向,准备布置重兵外,还在太原西北方向,布置更多的兵力北上。吴玠马上就认定了一点,要是这路大军,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北进,不被西夏和金人侦知,那很可能可以取得非常意外的战果。
    耶律大石所领的西辽残军,都能从西北面势如破竹地攻入金国腹地,虽然最终折戟而逃,但也把金人吓破了胆。如果我大宋军队精锐人马从燕云一带攻击,那金人肯定不会防备我大军一路人马从其西侧攻击,到时取得的效果,很可能比耶律大石的人马还要好。
    西夏人也是一样,他们应该料不到我大军会从其国土东面往西攻击,西夏人的精锐人马,肯定是集中在府、丰、麟三州那个方向,河套一带,东线往西攻击的人马,取得的效果也肯定不会差。
    “殿下,末将期望能领中路人马北伐!”吴玠被热血冲昏头脑之下,冲口而出了这个请求,在说出请求后,马上跟进解释:“殿下,末将愿领一军,灭了金国和西夏,复我华夏国土,还请殿下恩准!末将甘愿立下军令状,不灭西夏和金国决不还!”
    王晨再拍拍吴玠的肩膀,沉声说道:“晋卿,如果西夏人和金人都认为你在朝中任职,但你却突然间率军出现在北方,那他们会不会被吓坏?”
    “殿下,原来如此!”吴玠如何还不明白,满是惊喜地笑了起来,并再次挺直身体,大声说道:“请殿下放心,只要殿下命令一定要将西夏和金军攻灭才能班师,那末将一定会率麾下儿郎,拼死力战,为我大宋消除北边的祸患,复我汉人丢失的那些国土。”
    “晋卿,我相信你能做到的,也希望你能在这次暂时还不知道何时开始的战役中,有惊人的表现,”王晨转身走到窗前,推开了半开的窗户,看着外面的景色,挺是感慨地说道:“晋卿,你在开封这段时间,主要精力花在训练军队上,我准备另拔一部人马,归你指挥,和你原先留在燕云的人马一道,到时全归你指挥,希望到时你指挥的这二十万人马,会是我大宋军队中战力最出众的。”
    一听王晨竟然答应调拔给他二十万人马,吴玠更是大喜,马上再次大声回答:“请殿下放心,我一定会训练出一支战力出众的人马来!”
    吴玠自然知道,现在大宋军队战力最出众的人马,并不在燕云,也不在太原一线,更不在川陕、府州一带,而是在开封。
    与金人的战事停歇后,王晨率十五万人马班师回朝。这十五万人马,可以说是大宋军队中最精锐之师。听王晨刚才话中的意思,很可能让他指挥这十余万人马中的大部北伐,取中路奇袭西夏及金国。一想到自己可以统领二十万军队出征,吴玠心中无比的自傲。
    所有的颓丧在这一刻全部消失,代之的是无上的荣光和喜悦。
    王晨待他真是太好了,素未谋面之际,给予他特别的重用;在归到王晨麾下后,更被委以重职,统领几十万步军与金人作战,并在大军班师后,被委以全权处理燕云一带的军务之重任。在朝政改革之际,又召他回朝任兵部侍郎职。现在,又准备委他为中路军统帅,率二十万人马讨伐西夏和金国。
    吴玠自觉自己是匹千里马,但没有王晨这个伯乐,他想在军中露头角,可是没这么容易。
    如今一切都实现了,如此顺利的军旅生涯,让他觉得扬眉吐气。
    王晨的知遇之恩,他将永远记在心里。
    为了让王晨放心,吴玠也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详细地将自己对即将到来的这次战役的看法,还有对燕云一带的形势分析,及对军备改革的意见,全都没保留地说给了王晨听。
    吴玠对他如此感恩,王晨自然也很欣慰。他也清楚另外那些他特别对待的将领,也会对他有同样的感觉。有这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可用,王晨清楚,完全属于他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第十三章 又一位奇人
    “殿下,有一个叫李世辅的人,在府外求见,”王晨府上的新任管家宗宁,站在王晨的书房外,非常恭敬地对屋内说道:“你见还是不见?”
    这段时间王晨非常忙碌,很少有白天回府休息的时候。 今天难得一回来,说回书房稍憩一下,一会还要到李纲府上去,让下人没什么特别的事不要打扰。但只一会,府外就有人求见王晨。原本下人是不准备通传的,但来求见的这个人身份不是一般,最终管家宗宁亲自去禀报王晨了。
    王晨其实并未休息,而是呆在书房内,研究各种渠道送来的有关西夏和金国现在的情况,并加以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句经典的话王晨非常认同。现在派往这两国的细作,也就是间谍人员非常多,通过各种渠道送来的情报报告持续不断。通过这些渠道,王晨将两国情况大概了解了。
    战事现在并未进行,对两国的情况观察需要一个动态的过程,以进一步了解这两国的国情,判断他们的国力和军力,在战事发生以后,做出充分的应对,王晨非常重视对西夏和金国的情报工作。
    兵部情报司的事务,差不多是他亲自掌管,情报司的主官,差不多也是直接对他负责。
    正在他将新收到的情报大致分析了一下后,还没归类及在地图上校对,却听到管家宗宁在外面禀报事情,说有人求见。这上他心里一阵恼怒,刚才他已经吩咐过了,没有特别重大的事,不要来打扰他。一个人来拜访,这是什么屁大的事。每天过来拜访他的人,真是数不胜数,但他极少接待。
    正想发怒,但一想宗宁已经任管家一段时间。肯定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是十分特殊的人,应该不会来禀报。直接打发的。也将差点吐口的责骂吞回肚里,闷声问道:“这个李世辅是什么人?”
    “是自陕西而来,带有川陕刘安置使之书信,所以小的不敢将其斥退。还是让殿下定夺!”宗宁说话时候小心翼翼,深怕被王晨责骂。
    听到是刘子羽举荐的人,王晨想了一下,马上吩咐道:“宗宁,那就让他进来吧!”
    “是,陛下,”宗宁松了口气。悄悄地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准备去将人带进来。
    “将他带到我书房来吧!”王晨又吩咐了一句。
    “是,陛下!”宗宁再应了声,马上大步离去。
    王晨马上将地图和情报资料全都收集起来。放到柜子里。
    也就在他收拾妥当的时候,外面传来脚步声,随即宗宁的声音再度响起,“殿下,小的已经将李世辅带到这里。”
    “让他进来吧!”王晨说着,走到案前坐了下来。
    门“吱嘎”一声打了开来,宗宁领着一名身材很高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卑职李世辅见过涪王殿下!”那名身材大概一米九十几的年轻人,走进屋后,偷眼看了王晨两下,马上上前行礼。
    一看竟然是一个很年轻高大的男子来求见,还是拿着刘子羽的书信,这让王晨挺是惊异。
    “免礼吧!”王晨示意李世辅起身。
    李世辅答应了声,直起了身子,眼睛平视前方,等待王晨问话。
    “李世辅,你来求见本王,有何事吗?”王晨声音淡淡地问道,没有一丝感情。
    这声音让李世辅有点紧张,赶紧再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