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荣耀 >

第51部分

大宋之荣耀-第51部分

小说: 大宋之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一章 赵构归朝
    虞允文兄妹也在第二天时候,跟着王晨派来的亲兵,带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行礼物品,搬到了王晨那诺大空旷的府中居住。
    朝廷赏赐给王晨的府邸非常大,大概有两千左右平方,原本是开封府尹王时雍的。王时雍被处斩后,他的家产被充公,家人被流放。面积很大,装饰挺考究的府邸最终落到了王晨的手里。
    王晨接手后,也基本没动什么,只是将自己所居的地方稍稍整修了一下,再按自己的要求修建了几个与这个时代很不同的茅房,及蓄水用管子引用,有了最初级的卫生间及自来水。
    许多发明只是一个念头的问题,王晨想到了,这个时代没有的一些用物也就出来了。
    不过接下来这段时间,王晨都要忙事,要忙于练兵,还要选拔他亲手筹建的特战队,还要参与军器监一些火器的制作,忙的连府中也极少回去。
    即使回去,也只是匆匆呆了一会就回宫了,或者继续去练兵,琢磨新式武器的研制。
    这让虞允文有些失望,许多想法想与王晨再好生聊聊也没办法做到。也让虞若然挺失落,她想不到搬到王晨的家里去住了,却依然不能经常见到这个人。但兄妹两人最终也明白了王晨的痛苦,这个英雄人物是身不由己,再过一两个月就是秋天了,入秋后,金人就可能随时南下,要做的准备太多了。
    王晨自己也是有苦无处诉,他真的很忙,那天去拜访虞允文可以说是他这几个月来最清闲的一天了。不过他也没什么怨言,因为不只他,李纲和宗泽及其他朝中大臣也在为恢复大宋的秩序、重整朝纲、整顿军务而努力,这些人,忙碌程度一点都不比他低。
    李纲和已经回到开封的宗泽,也是连续几十天没有回自己的府上,吃住都在处事的地方,这样还让他们觉得分身乏术,恨不得将自己掰成两个使用。
    而就在所有人都为朝事忙碌的时候,康王赵构带着其亲信人物黄潜善、汪伯彦、耿南仲等人抵达了开封。
    赵构是在吕好问巧舌如簧连续十几天的劝说下,终于答应将手中的兵权交出来,带着亲信人物抵开封。谁也想不出来吕好问究竟是用什么方式将有称帝登基打算的赵构说服,让他只带着不多的人来到开封的。但无论相信与不相信,事实就是赵构真的在天气炎热的七月末来到了开封,还把几位亲近的重要人物黄潜善、汪伯彦、耿南仲也带到开封来了。
    赵构放弃兵权,甘愿听从朝廷的诏令,将负责东南事务的权力移交给吕好问,这让李纲、宗泽等人都大松了口气。要是赵构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不愿意放弃原本可以得到的皇位,那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大宋会陷于内乱,给金人以可趁之机,不知多少宋人会因此而倒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赵构这么“大义”,愿意放弃这一切,并自请解职来到开封,朝廷当然对其给予了高规模的奖赏,授其了一堆司空等很吓人的虚衔,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还拿出钱财替赵构重修了康王府,赏赐了其不少金银。在赵构抵达开封时候,李纲、宗泽、王晨及其他朝中主要官员都出城迎接。
    赵构是坐船来开封的,如此炎热的天气,通过水路行进,才是最凉爽、最省力的。
    赵构抵达汴水码头时候,码头上早已经挤满了欢迎的人群。
    王晨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位原因上的“宋高宗”,但现在的赵构却再也没有机会登基称帝了,“宋高宗”这个庙号肯定不会在他死后戴到他头上。赵构才二十岁,比王晨还要年轻,可能因为经历了太多的离苦,一直担惊受怕,看上去不苟言笑,没有太多王者气度。
    在王晨印象中,赵构可以归到赵谌同一类的人物当中去,都是懦弱胆小怕事之人。
    来到了开封,赵构应该再没机会折腾出风浪来的,这王晨在和其他人将赵构迎到皇宫中的时候的想法。不过王晨很快就发现自己想错了,赵构还真的不简单。
    带着黄潜善、汪伯彦、耿南仲等人来到开封后,很快就将原本比较齐心的大宋朝堂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朝堂上的争斗随之多了起来,这是包括李纲、宗泽在内的许多人根本没想到的。
    赵构并不为自己求官,但却在皇帝赵谌面前为身边这些原本身份不低的人,黄潜善、汪伯彦、耿南仲等人求官。
    在为慰勉赵构,避免天下人诟病朝廷对归来的康王相待太薄,在赵构当面向皇帝赵谌提出替黄潜善、汪伯彦、耿南仲等人求官职,赵谌在与李纲、宗泽、王晨等人商量后,朝廷最终授以黄潜善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职,汪伯彦为知枢密院事,赵构依然以康王身份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汪伯彦和黄潜善都位列宰执,再次成为大宋朝堂上炙手可的人物,这也可以说是赵构一力相争的结果。这两位被他引为亲信的人物,他会如此相争,是因为这两人都帮过他的大忙。
    靖康元年,赵构在磁州时候,被金人威胁,汪伯彦率军两千迎赵构还相州。后赵构被委以天下兵马大元帅职,汪伯彦为副元帅。靖康二年时候,黄潜善从敌俘嘴里得知金人将拥立张邦昌为帝,立即告知康王赵构,并率其的部勤王,与赵构合军,后任大元帅府副元帅。
    正因为这些关系,赵构在带着这些人回开封后,就当着李纲与宗泽这两位宰相的面,在赵谌面前为这两个人力争官职,最终如他的愿了。
    不过赵构为耿南仲求官的事并没有实现了。
    金人第二次南侵时候,要割河北三镇才答应议和,朝中大臣大部不同意割让三镇,建议对金人开战,唯有耿南仲和吴幵坚持割地请和,并和唐恪一道将李纲排斥出朝堂。
    后,金人使团至洛阳,不只要求割让镇,而且要与宋朝划黄河而治。赵桓派耿南仲和聂昌与金人商议割地之事,结果耿南仲畏惧金人,不敢到金人大营去,最终投奔赵构去了。
    他假传圣旨,说是奉皇帝的令,来召赵构的大军往开封勤王的。
    假传圣旨这一点赵构并不清楚,直到当殿与李纲、宗泽起争执后,才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耿南仲一力求和,力压忠诚,强烈要求朝廷割让河北三镇给金人以求和谈,连割让黄河以北他也同意,并且乔传圣旨。如果说前面主和之罪因为这是当时皇帝赵桓的意思还可以饶恕的话,那乔装圣旨的罪,就不能轻饶了。对其深恶痛绝的李纲,死死抓住这一点不放,与赵构及黄潜善、汪伯彦及耿南仲本人当着皇帝赵谌的面进行了长时间的辩驳。
    李纲坚持认为耿南仲的所作所为与张邦昌、范琼等人没什么二样,要求结其给予重责,要将耿南仲杀了,甚至赵构的面子也不给。最终在宗泽的打圆场之下,耿南仲捡回了条小命,但被游放到天涯海角看海看去,并且宣布朝廷永远不会赦免这般贪生怕死的投降派。
    身位平章军国事,主掌大宋的军、政大事,但想将耿南仲置于死也的想法也没实现,这让李纲甚是恼怒。他完全清楚,赵构听从了吕好问之劝,甘愿来朝,但并不是“归顺”这么简单的,从赵构依然请领天下兵马元帅,并为亲信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求官行为中可以看出来,赵构及他的亲信是想从小皇帝赵谌手中夺取更多的权力,在朝堂上更多的发言权,甚至还有更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也就在当着赵谌的面与赵构及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激烈地争论了一番后,李纲找王晨单独议事了。
    “晓初,想必你了看出来了,康王归朝,是来者不善,他们并不是愿意听服于当今官家,康王是想谋取更多的权力,”李纲说话时候一副忧心忡忡的神色,“康王归朝之前,朝堂上差不多是上下一心,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抗金大业,但以后,朝堂上的事没这么简单了。说不定,大的纷争也会不断起来,在金人再次南攻时候,主和的声音又会出现,唉!还真不该让康王归朝,他在东南方向,也成不了大的气候,有官家在,没多少人会听其令的。”
    “李相公,这些我也担心,不过如今为了安抚康王旧部,对他做出一些让步也是必须的,待康王归朝一定时间后,朝中人事可以再做出调整。陛下已经一再强调了,以后任何人不许提对金人言和,要是谁敢言和,那定会受到陛下的责罚,所以还请李相公不要太担心!”王晨也只能这样安慰。
    他当然明白李纲没说出口的其他那些担心。
    赵谌是赵佶和赵桓及一大批宗室子弟被金人俘虏后的第一皇位继续人,在“正统”这一点上赵构没办法与其相争,因此在吕好问相劝之下,最终率亲信来附。但只要在朝堂上为自己及亲信争取更多的权位,那天下百姓很可能只知康王,不知道皇帝。若是赵构在进一步执掌了大权后还有更多的企图,甚至将赵谌置于死地,自己代而为之,那到了时候可能就没有人制止得人他。
    王晨担心就主要是这个!



第十二章 所想是一样的
    王晨与李纲最担心的问题并不尽相同。
    李纲现在感觉到的是,赵构的归来,他的权力和地位肯定受到了挑战,担心自己终有一日被这些人逼的再次离朝堂而去。可以说,他现在的担心主要是万一汪伯彦、黄潜善这几个一向主和的官员掌握了朝常的大权,再如赵桓执政时候一样,将他这位主战的大臣以什么理由贬出宫。
    他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前程和命运,而是担心他失势后,这段时间以来做出的努力就全部付诸东流了,到时金人南侵,没办法加以抵抗。李纲虽然担心赵构在朝中权势坐大后,有谋朝纂位的念头起来,但他从大义及正统的角度考虑,还是认为赵构不敢这么做的。
    但王晨却认为赵构肯定会起这样的心思,只不过他没有将这一点明确讲出来而已。
    这种事没发生,所有一切都只是推测,他当然不可能以非常肯定的口气去推测赵构一定会这样做,那样要是传出去,会让朝堂大乱的。
    不过还有一个人与他有相似的心思,那就是刚刚搬入王晨府中不久的虞允文。
    因为主动提议让虞允文兄妹搬到他那空荡荡的府中居住,王晨抽空会回府转一下,不然他怕虞允文兄妹以为他是故意冷落他们。
    晚上时候,王晨基本上都是宿在宫中,因为小皇帝赵谌和赵環環、赵珠珠两位小公主害怕,他在边上保护他们,他们才安心,因此不好回府。他回去看望虞允文兄妹,只能在白天或者吃饭的时候。
    在赵构归朝、并为汪伯彦、黄潜善两位亲信争取到了宰执大臣的位置后的第二天傍晚时分,王晨回自己府上,准备与虞允文兄妹一起吃晚饭。朝堂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很想与人讨论讨论,与李纲宗泽都交换过意见了,但他总觉得心里不是太爽,还想与虞允文好生说一下。
    王晨回府时候太阳还没落山,亲自带兵训练的他也挺累了,不过他并没有想到休息,洗了个澡后换了身衣服,就招呼虞允文兄妹一道说话了。
    王晨穿越时候带到这个世界的那堆东西都放在他自己的房中,但望远镜及其他一些新奇的用物却被眼尖的虞若然看到了,在王晨洗澡完后,也好奇地问询那些她和虞允文从来没看到过的东西是什么。
    见兄妹两人对他的那些装备感兴趣了,王晨也不想对他们隐瞒了,拿过望远镜,递给虞若然,教她调节焦距之法后,再指着窗外远处的景色说道:“虞小娘子,你以这个看看远处的景况,想必以你的聪慧,不需要我解释就明白此物的用处了。”
    好奇的虞若然拿起望远镜,依着王晨所说的样子放在自己的眼前。没调整焦距,已经让她吃了一惊,在慢慢调整好焦距,视野中看到清晰的景象后,惊讶的大声叫了出来:“王殿帅,此物真的这般神奇,竟然能将那么远地方的东西看的这般清楚,太神奇了!”
    好奇地拿开,再放在眼前,再拿开,再放眼前,这样反复几次后,虞若然也终于明白过来这个神奇的东西是做什么用了。
    “王殿帅,指挥作战的时候,有了此物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就看清敌情变化,可以早一步做出应对,此物是大有用处的!”说着很不舍地将望远镜交回给王晨,又马上调皮地问道:“王殿帅,此物是你自己制作的吗?还是另外所得?”
    王晨笑着回答:“此物是另外所得,从南洋购到,所费甚巨!不过我已经知道其制作原理,正准备试着制作几副,相信很快就可以制作出来,只不过做工没这般精细而已!”他已经让人打磨了多副水晶镜片,准备制作望远镜,只不过这段时间实在忙,要做的事太多,捡了这个忘记那个,没顾的上。
    “那到时能不能送我一个玩玩?”虞若然说着,充满希冀地看着王晨。
    虞若然也刚刚洗了澡,一身家居常服,薄纱的襦裙,高耸的胸部隐约可见,手臂上白嫩的肌肤露出了大半,分外的诱人。面对这样的可人儿,王晨怎么可能下得了决定拒绝,也马上答应:“没问题,到时制作成功了,一定送你一副玩玩。”
    “那太好了!”虞若然冲王晨吐了下舌头,一副娇媚可爱的样子,她也知道王晨要和自己的哥哥说事了,也没再打扰,借故出去了。
    “彬甫,你们兄妹住进来,府上才有些生气,不然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王晨招呼虞允文一道坐下,呵呵笑着说道:“不过接下来很长时间我都会很忙,不一定有机会回府居住,要住在宫里面,府上之事,还麻烦你与若然好生照顾一下。”
    彬甫是虞允文的“字”,熟悉后,王晨就以“字”相称了。不过虞允文却不敢这么随便,依然对王晨以官职相称。“王殿帅请放心,既然我和小妹住进来了,那府中一些事肯定要帮你照看一下的!只是在下如果跟着王殿帅做事了,说不定也很少回这里来了……”虞允文想问问上次王晨答应他的事怎么样了。王晨到他所住之地拜访时候,曾答应过让他入殿前司军中,跟王晨做事,但他住到王晨府中已经有几天了,王晨却没提这事,今日也想借说话之际,问问王晨。
    王晨当然明白了虞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