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不一样的军师 >

第200部分

不一样的军师-第200部分

小说: 不一样的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不如我们去墨家山谷吧,这么久没有见爹爹了,还真有些想念了。’
    墨羽把整个身子靠在张睿的身上,张睿感觉软绵绵的,闻着她身上的香气,张睿感觉一阵子的心旷神怡,心中更是把这当成一种可能性。
    其实去墨家山谷也挺好的,这个地方比较隐蔽,只有内门的墨家子弟才知道这个地方。
    决定了什么之后张睿就拉着众人开始吃饭,整个过程倒是无比的温馨,张睿也是很久没有这么来了,倒是十分的享受。
    …………
    第二天,上早朝,所有曹操派系的人全部都显得精神奕奕,曹操本人也是红光满面,不过大家都没有过多的交流,而是就这么对视了一眼然后就互相站好自己的位置。
    待到献帝刘协坐定位子之后,程昱老头子就先出了队伍,提议说曹操功劳过大,建议封曹操为魏王。
    程昱的这个建议提出来以后当即就获得了朝廷里将近一般人的赞同,朝廷之下跪倒一大片。
    献帝面如死灰,自刘邦以后就没有封过异性王,现在曹操搞这一出,是不是以后还要把帝位禅让给他呀!
    他现在根本就没法说胸中的怒火,不由的看向董承,杨彪等人。
    ‘皇上,自古以来就没有异性王,臣觉得不能开这个先河。’董承见无人出来替献帝说话,只能自己站出来,他已经和献帝绑在一起,自然不能替别人说话。
    ‘车骑将军此言差矣,自古无人封异性王乃是因为无人达到丞相的高度,丞相败袁绍袁术,尔后又替陛下打下凉州关中,这么大的功劳都不能封王,想必一定会让边关的将士们寒心的!’荀攸见董承出来捣乱,连忙出来说道。
    ‘臣复议丞相为魏王!’张睿这时候不动声色的说道,他既不张扬又不失气度,这时候后说话恰饭好处。
    张睿的出现让一大堆的边关将士全都出来了,就是献帝和董承等人看到这么多人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影响力。
    毕竟说来说去,他们没有兵权,本来还看好那刘备,谁知道刘备竟然第一个被自立为汉中王,此刻就算是他们多么的看中刘备,也恨不得杀了他了。
    献帝看着张睿,他这个姐夫从来都不跟他站在一个阵营里,导致献帝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事让他这么气恼。
    此刻张睿到是一丝也不畏惧刘协的目光,而是一直盯着刘协在看,其实说实话他并没有恼怒刘协或者怎么样,相反的他还很同情他,只是这一切都因为吕布的死而化上了句号。
    估计赵云本来也是心是归汉的,不过谁让他的妻子叫吕绮玲呢?
    这一切都被曹操看在眼里,他从最开始就是一直无动于衷,冷眼看着朝堂上的每个人的表演,看着献帝那一副样子,他只是微微一笑。
    献帝有些没折了,这么多人看着他,而且都是对朝廷有功的边关守将,他不得不慎重了。
  
第449章 三分天下(二)

    荀冷冷的看着朝堂上他们的表现,并不为他们所动,看样子他已经不想为献帝出头了。
    献帝其实早已把目光投放到了荀面前,但是荀并不为所动,这也让献帝有些失望。荀一直都是在汉室和曹氏之间徘徊,一般也不会把事情给做绝,但是今天曹操做出这么过分的事情荀竟然不管不问,这让献帝心里有些没底。
    究竟是什么事导致荀这样做,是他觉得曹操这一次势在必得他不想多说废话,还是曹操手里掌握了什么?这让献帝的心里不舒服,他开始有些担心了。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还请陛下三思!’’
    刘协虽然还想多思考一会,但是很明显的众大臣却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国丈伏完这时候已经又把他给拉到了朝堂上来。
    ‘‘伏爱卿说什么?’’
    献帝没有听清伏完说的什么,所以才有比一问。
    ‘‘陛下,臣说封丞相为魏王的事情需要三思。’’
    ‘‘国丈,丞相这么大的功劳,我实在想不出你究竟为何不同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伏完还没有说完,就见刘晔站了出来,指着他开始斥责,不过刘晔说的也是事实,伏完声音不小,但是说不出个理由,只是不同意。
    伏完看到刘晔心中更是生气,‘‘刘子阳,你身为汉室宗亲,竟然帮助一个外人,而且从高祖以来就没有异性王,你这是要灭祖啊你!’’
    ‘‘你…………’’刘晔听到伏完的话,心中非常生气,不过他也没有什么说的,谁让他是汉室宗亲呢?从某方面讲,伏完说的并没有错。
    曹操听到伏完的话,心中一冷,他已经对伏完下了死令,曹氏和汉室争锋,一直都不是什么秘密,但是从来没人说出来,如今却被伏完给说了出来。
    荀攸看到曹操向这边看来,心中已经明了,觉得是时候要出来了。
    ‘‘陛下,车骑将军董承,辅国大将军伏完,越骑校尉种辑,偏将军王服等人通敌叛国,请陛下治罪。’’
    ‘‘荀公达,你血口喷人,我身为国丈,车骑将军,何必叛国通敌?’’
    荀攸的话似乎太有威慑力,好刚说完,满朝文武哗然,当然直接就引爆了董承,这几人里面董承的官职最大,也最受宠,说他通敌,还真没有多少人相信。
    董承的话说完好多的老臣不满荀攸,觉得他做的太过分了,栽赃也没有这么栽赃的,包括孔融等清流人士也表示了对荀攸的不满。
    只有杨彪等几朝老臣似乎已经想到了什么,并未说话。而荀攸的小叔荀,也没有说什么,似乎早已知道了一样。
    ‘‘荀爱卿,说话得有证据,不然在朝堂之上如何能够服众。’’
    献帝虽然没有多说,不过已经在话屋里表示了对荀攸的不满。
    整个保皇派现在倒是气焰高涨,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本来就是和刘协在一个统一战线的,怎么可能会通敌?
    就连本来一直站中立的清流名士们都觉得这一次曹操一系的人做的有些过分了,他们如何不嚣张。
    一些人甚至跳到荀攸面前围着他蹦哒,全然没有顾忌,也不想想平日里根本就没有人敢在荀攸的面前。
    荀攸为人低调,不过却是曹操的谋主,深的曹操信任,平日里众人对他可是又怕又恨,谁敢这么说他,也只有这时候,荀攸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众人才敢这样,这其中并不是没有扳倒荀攸的意思。
    荀攸嘴角泛着冷笑,就凭这些人还想要扳倒他,简直开玩笑,不过他并未多说什么,似乎方才的话不是他说的一样,整个人就这么口观鼻鼻观心,昂着头,也不说话,至于那些跳梁小丑,荀攸更是理都不理。
    ‘‘陛下,臣这里有证据!’’一直在一旁并未说话的宠突然站出来说道。
    宠一站出来,其他人也都不说话了,甚至于本来还在荀攸面前蹦哒的众人更是后悔要站出来。
    宠这个人,非常的正直,本来他就是主修法家的,再加上他的性格比较直,在许都可谓是六亲不认,虽然他是曹操一系的,但是曹氏子弟很多人都吃过他的亏。关键是曹操还默许了他的行为,他可是从来不开玩笑的。
    杨彪等人心道:还好没有乱说话,就知道荀攸还有后招,只是他们不知道是什么罢了。
    宠从怀中拿出一个衣带,这也让献帝不解,这算是什么证据啊,而董承等人更是不记得这是什么了。
    ‘‘陛下,车骑将军董承,辅国大将军伏完,越骑校尉种辑,偏将军王服等人私通刘备,意图对大汉江山图谋不轨,忘陛下处置。’’
    原来这衣带竟然是那东西,杨彪心中暗叹一声,幸好之前这些人让他签字的时候他没有签。
    ‘‘这…………’’献帝看到呈现到他面前的衣带诏,什么也不敢说,他知道,这一次他已经彻底的败了,怪不得曹操敢这样做,原来是手机早已掌握了这个证据。
    刘协的嘴角现在已经充满了苦涩,也许早些同意曹操的想法,曹操还能容下这些人,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衣带诏已出,怎么说也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而且这个衣带诏就是他用来对付曹操的,这里面有皇叔刘备,车骑将军董承,辅国大将军伏完,越骑校尉种辑,偏将军王服等人的签名,不过现在的刘备早已不是皇叔了,而是自立为汉中王。
    可以说刘备早已叛国了,皇室没有承认,但是他就敢自立为汉中王了,这不是叛国是什么?
    正是因为刘备,孙策和刘表二人才敢分别自立为吴王和楚王。弄得现在朝廷已经不统一了。
    以前虽然也是大家打来打去,但是也全部都承认汉室的江山,最起码表面的面子还是要做的,但是到了刘备这,一切都变了。
    和刘备有牵扯,那是死定了,刘协面如死灰。
    ‘‘衣带上这些人,麻烦丞相代为处理!退朝……’’刘协愤怒的转身离去……
  
第450章 三分天下(三)

    朝堂之上没有几天,献帝刘协下诏书封曹操为魏王,不过当诏书到达曹操手里的时候,曹操却出乎所有人意外的并没有接收这个诏书。 
    献帝无奈只得重新派人把诏书送到曹操手上,只是曹操还是没有接受。
    就这样,来回三次,曹操终于接受了献帝的任命,接受魏王称号,定王都于邺城。
    同时为了王都的建设,曹操决定亲自前往邺城监督王都的建设,曹操去邺城这么急,明眼人可能一早就看出来曹操的心思了。
    这时候,对待车骑将军董承,辅国大将军付完,越骑校尉种辑,偏将军王服等人的判罚也下来了,炒家诛九族,包括皇宫之中的两位皇后,这非常符合曹操的风格,只是这个命令是身为尚书令的荀下的。
    同时原神盾大将军曹仁接任车骑大将军,曹洪任辅国大将军,乐进任越骑校尉,曹休任偏将军,曹昂任西北大都督,负责整个西北事务。
    次消息一出,整个朝堂震动,老臣杨彪当即表示他自己年老体衰已不适合继续在朝为官,向献帝请辞,献帝说了一番挽留的话之后任杨彪离去。
    杨彪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很多的老臣相继离开,董承和付完这群中坚力量都不行了,现在要这群老家伙们还能干什么,汉室现在全部都是曹操的人了,别看他们身高权重,但是那都是需的,现在的献帝手里已经没有一兵一卒了。
    整个大汉的军马现在都姓曹,没有曹操现在谁能够调动兵马。
    荀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曹操和曹昂二人同时离开,不过二人是一个北上,一个西去,荀依旧为尚书令,主持许都的事务,估计这一次的处理令曹操非常满意的结果吧。
    主人公张睿自然没有被忘记,曹昂到达长安之后立刻召集凉州牧张睿前往长安,封他为征西大将军,主掌西北军事,同时升马超为凉州牧。
    就这样,马超超越了自己的老爹,第一次成为朝廷承认的凉州之主。
    张睿知道,恐怕曹昂的诏书是曹操的意思,老曹是有点急了,恐怕是想要对益州动兵了。
    同年,赵云攻破县,袁熙和袁谭二人逃往辽东太守公孙康处,曹操听从手下谋士郭嘉的计策,并没有追到辽东,而是稳稳的发展幽州。
    结果果然如郭嘉所料,次月,公孙康亲自把袁熙和袁谭的人头送往曹营,并且俯首称臣,而并州高干的手下得知袁熙袁谭身死,他们集体帮了高干,并且杀了他,拿着他的人头到了曹营,就这样,整个北方平定。
    曹操封他的儿子曹丕为辽东都督,以赵云为征北将军,留守幽州,以震外族。这样,整个大汉的战场只剩下南阳,贾诩和刘表的对决。
    消息传到南阳,贾诩只是拿着消息笑了笑就给烧了,一点也没有紧张的意思,这个老狐狸深知进退之道,当初张睿被猜忌就是因为进展太快,他可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大军并未推行,而是稳扎稳打,因为文聘出身南阳大族的关系,自拿下南阳之后,这个家伙倒是没有怎么出手过。而是整日里想着一些对策。
    刘表已经和贾诩对阵很长时间了,不过贾诩并没有什么进展,这也让他越来越不把贾诩当一回事,本来就没有听过这个人的名字,刘表不懂曹操为什么会派这样一个人过来。
    但是刘表也同样的在祈祷不要换人,如果换个人的话会让他觉得很有压力,楚王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是现在曹操又尽得幽州并州之地,包括辽东都在曹操手上,老曹现在可谓是兵锋正胜啊!
    当所有的人都适应贾诩的时候,贾诩却突然爆发,趁着蔡瑁张允不注意的时候,夜里偷营,直杀的的蔡瑁张允二人大败而回,大军直接包围襄阳。
    刘表大惊,连忙向他的两位盟友求救,怎可知,刘备却趁机占领了武陵零陵长沙等地,而孙策也是派人占领了江夏和南郡,整个荆州竟然被瓜分了,刘备和孙策的意见竟然是一致的,可能他们二人都觉得刘表太弱不适合当作他们的盟友吧。
    不过刘表确实是够弱的,占据着荆州这么富庶的地盘,竟然能够发展成这个样子,实在是太挫了。
    三家分了荆州之后,基本上大致的条件已经出来了,整个大势也明朗了很多。先是刘备在成都自封为皇帝,国号就是后汉,又称蜀汉,因为现在曹操所部还是名正言顺的汉室。
    而刘备称帝之后,孙策相继在建安称帝,国号为吴国,又称东吴。只有曹操,似乎对于二人的态度给隐忍了下来,并未把目光放在他们身上,也并未有称帝的意思。
    这倒是让汉献帝有了一点点的思考时间,只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汉室早已分崩离析。
    这件事之后,大家都在养精蓄锐,似乎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都没有一个势力先出兵或者是怎么样,不过从面上看是曹操强于他们二人的,所以私下里两个势力是同盟的。
    整个大汉看样子是把战斗给平息了,其实张睿知道曹操肯定是早就准备了,至于为何现在还没有把目标对准南方,那是因为他肯定在清洗大草原,曹操是一个做事喜欢运筹帷幄的人,如果要进攻他肯定要把自己的大后方给牢固了,已经吃够这方面的苦了,怎么会还不长记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