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157部分

辽东钉子户-第157部分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关节,卖更多耳朵东西给老奴吗?别忘了。辽东可是张某的老家,野猪皮杀过来,死的可是我的家乡父老,兄弟亲人,还没有惹到张某吗?”
    三个人快速交换眼神,显然都读到了强烈的惊恐,张恪知道的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多。
    翟福拱拱手,陪着笑脸说道:“张大人,我们也有苦衷,是是非非先放在一边,眼前的事情您要怎么了结?”
    “痛快,我只有三个条件,停止对老奴的贸易;交出王家谢罪;再赔偿两百万两!”
    疯了!
    三个人心头浮出了同一个念头,关外走私的暴利仅次于两淮盐业,他们岂能轻易让出去,其余两条更是不能答应!
    “张大人,王家和我们同气连枝,至于赔偿,我们也经营困难,手边实在是没有银子。”
    张恪站了起来,绕着三个人走了几圈,每到一个人的背后,他们就忍不住冒白毛汗。
    “谈判要看筹码,王登库和鞑子贸易的罪证在我手里,他给东林党那么多银子,恐怕不光是他一家的,你们全都有份儿。这要是大白天下,嫉恨东林党的人会竭尽全力攻讦你们。就算你们根基深厚,势力庞大,斗下去也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翟福在三个人里面,年纪最大,经验也最丰富。
    “张大人,你说的有理,只是条件我们实在没法接受。这样吧,我们出一百万两银子,咱们两厢和解,您看如何?”
    “哈哈哈,朝廷派了五位钦差,声势浩大,你们只出一点银子,就能摆平吗?我张恪好说话,可是黄克缵都准备拼命了,此番不拿下一两位阁老,绝对不能罢休!”
    翟福顿时倒吸一口冷气,试探着问道:“张大人,王家和我们过从甚密,若是王登库胡攀乱咬,我们不好办啊!”
    张恪笑道:“我已经替几位考虑了,王登库必死,不过可以给他王家留下血脉,再给五十万两银子,远走他乡,依旧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翟福他们也推演过,王家肯定保不住,若是按照张恪所说,也算是有个交代。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王家完蛋了,他们说不定还能得到点好处。
    “张大人,不知能不能让小老儿见见王登库?”
    “没问题,本官随时可以安排。”张恪同意了。
    谈到了这里,最核心的问题就剩下走私一项了,这也是张恪志在必得。
    “三位,有句话谁都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们给老奴粮食铁器,老奴连战连捷,倘若有一天老奴把大明的江山都夺了,会放过你们吗?”
    “胡说八道!”范文生黑着脸说道:“我们就做一点小生意,大明朝这么大,又岂会亡国,张大人莫要危言耸听!”
    张恪摇摇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人也未必会料想到大明会亡国!
    “自古没有三百年的盛世,两百多年的大明朝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野猪皮就是一群野蛮人,给他们当从龙功臣,搞不好就被吞的一点不剩!”
    张恪的双眼仿佛洞穿历史一般,不带感情的声音落在三个人的耳朵里,他们不仅低下头若有所思。
    “三位,其实想要赚钱,未必靠走私!”(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被出卖的东林
    圣人门前卖字画,关公面前耍大刀,晋商面前讲生意经……
    天底下还有比他们更会赚钱的人吗,区区黄口孺子居然要指点他们,翟福只觉得荒唐到了极点,老头嘴角挂着淡淡的笑。
    “张大人,你有什么高招赐教,小老儿洗耳恭听!”
    “先请教三位,你们觉得什么最容易赚钱,当然了,走私生意不算。”
    黄德禄脸色通红,喘着粗气说道:“天下间最赚钱的,要数食盐,不过这是朝廷垄断的。再有就是海外贸易。江浙的丝绸,福建的茶叶,江西的瓷器,一船货出去,就能换来半船银子。不过东南的海贸多数都被东南大族把持着,我们是能看到吃不到。”
    “你们资助东林党,就是想把手伸到江南吧?”
    三个人没有吱声,算是默认了。
    “东南海商经营这么长时间,又近水楼台先得月,想要虎口夺食,不啻于登天下海。其实……何必舍近求远呢,北方就有赚钱的东西。”
    范文生皱着眉头,疑惑地问道:“张大人,还请明示。”
    “很简单,就是羊毛!”
    张恪说完,翟福和范文生互相看了几眼,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黄德禄更是笑得浑身肥肉乱晃。
    “张大人,我还当您有什么高见呢!羊毛纺出来的毡毯,帽子寻常百姓都嫌粗劣,又怎么能卖出钱?”
    “哈哈哈,亏几位还是商人,你们难道不知道西洋已经纺织出了柔软耐磨,厚实保暖的呢绒?”
    “这个……”范文生尴尬咳嗽了一声,说道:“我听传教士说过,也见过所谓呢绒,不过那东西似乎不适合大明的需要……”
    “糊涂!”张恪冷笑道:“不适合难道不会宣传吗?呢绒虽然没有丝绸飘洒,但是胜在保暖耐磨。做出的衣服笔挺有型,又岂会没有市场,我已经准备给部下士兵每人制作一套。试想一下,得胜之师,一身笔挺的呢子军装,披红戴绿,鼓乐喧天,向太庙献俘。你们说会不会引起一股风潮,人人争相穿着!”
    “会,当然会!”大胖子黄德禄商业神经最敏感。顿时觉得有些门道。
    “张大人,纺织呢,呢绒,可是要羊毛的,大明哪有那么多的羊毛?”
    “大明没有,难道鞑子也没有吗?”张恪笑道:“他们有大量的牛羊,羊毛基本上就是废物,我们买过来,织成呢绒。再卖出去。初期按照每年二十万匹计算,每一匹十两银子,扣除成本,至少能赚一百五十万两。本官在锦州还有码头。能够卖到朝鲜和日本,往返之间,又能赚一笔。你们每年靠着走私能赚多少,可有这个来钱容易?”
    张恪早就琢磨过毛纺。账目也算得明明白白,这时候抛出来,翟福等人顿时眼前一亮。
    “张大人果然心思机巧。小老儿佩服,只是朝廷禁止和鞑子贸易,只怕……”
    “怕什么,你们不是天天做生意吗?”张恪笑道:“炒花部已经答应归顺大明,到时候我们就让炒花部充当中间人,在山西和辽东建造纺织作坊,这块暴利就由我们平分,几位意下如何?”
    三个人面色严峻,到了墙角,嘀咕了几句,范文生冲着张恪拱拱手。
    “张大人,我们还有选择吗!只要作坊运作起来,我等保证绝不向草原卖一点东西!”范文生咬牙切齿说道,仿佛割肉一般。
    “不,你们理解错了。张某不反对和鞑子,甚至是野猪皮贸易。但是要有个规范,丝绸、茶叶、瓷器随便卖,粮食和铁器就必须精打细算,不能让鞑子吃着咱们的粮食,拿着咱们的铁器铸成的兵刃,回过头杀我们自己,几位说是也不是!”
    张恪的目光格外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一般,三个人都是老江湖,但是也觉得浑身不自在,老脸通红。
    “张大人教训的是,我等谨记在心。”
    见三个人十分恭顺,张恪从桌案上拿来一份文书,送到了翟福的手里。
    “这是我亲自撰写的计划,分析了兴办毛纺作坊的种种,你们拿回去看看吧。”
    翟福如获至宝地塞进怀里,小老头脸上也带着笑容。
    “张大人不光领兵打仗天下一绝,就连做生意都是如此厉害,真是让人敬佩。没说的,从此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张大人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就是。”
    “哈哈哈,话说到这里,我也退一步,二百万两赔偿的银子我可以不要。不过你们要借我三百万两,半年之后,如数奉还。”
    “借钱啊!”
    范文生面色凝重,突然说道:“张大人,您可是有办法半年赚二百万两?”
    “差不多吧,还要看运气!”
    范文生若有所思地说道:“张大人,小人斗胆问一句,大明皇家银行是怎么回事?”
    “哈哈哈,没错,那就是我的主意!”
    天啊!
    范文生失声惊叫出来,看着张恪的眼睛全都是小星星,恨不得立刻磕头拜师。
    “老范,有病啦?”
    “你才有病呢!”范文生白了黄德禄一眼,冷笑道:“老黄,你虽然懂得赚钱,可是和张大人比起来,就是天上一颗星星。”
    “那不是挺亮的吗?”
    “我的意思是有你没你差不多!”范文生抖了抖衣袖,躬身施礼,恭敬地说道:“张大人,学生想请教大人一些要紧的事情,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平时心高气傲的范文生面对张恪,就像是学生一般老实,其他两个人对张恪越发好奇了。
    “哈哈哈,我对自己人一贯是大方的,不过……是不是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了,你们鼓动那么多乱兵来找麻烦……”
    “对,对,对!”
    翟福急急忙忙起身告辞,带着人一溜烟儿前往范家的宅子,晋商的真正领袖。范永斗正等在大堂。
    几位顶盔挂甲的副将参将正在摇头晃脑,喷着吐沫星子。
    “范先生放心,张恪才多少人马,只要有我们一出手,保证杀得鸡犬不留。不过,范先生,张恪可是钦差,杀了他后果可不小,您看……”
    “嗯,几位安心就是了。范某会……”
    “慢!等等!”
    翟福气喘吁吁跑进来,直接到了范永斗的面前,一把拉住他。
    “先别急,我们有话说……”三个人推推搡搡,把范永斗推到了后面,大堂上只剩下傻愣愣的几个军头……
    “奇才,当真奇才!”
    范永斗拿着计划书,反复看了几遍,用力摔在桌面。
    “张恪的确不简单。说他点石成金也不为过!你们知道我看过之后的想法吗,我更想杀了他,好独吞暴利!”
    翟福笑着说道:“大东家,老头子也想过。不过张恪可是狠茬子,他一口气杀了三百多闹事的官兵!我们还当他想撕破脸皮,破釜沉舟呢!没想到这小子是向咱们示威,他的心眼太多了!”
    范文生急忙说道:“大哥。翟先生,张恪的本事不只如此,那个皇家银行更是无本万利。若是能参与其中,才是真正挖到了金山银山呢!”
    “老八,皇家银行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哥,此事是司礼监掌印张晔负责,他办事滴水不漏,我只是听说是用钱套钱。半年多时间,给宫里送了一百五十万两,利润之大,令人咋舌。”
    范永斗在地上转了几圈,拍了拍大腿,叹道:“俗话说不打不相识,看来咱们要和张恪好好合作了!”
    ……
    前一刻剑拔弩张,下一刻就风平浪静。
    张恪和晋商迅速达成了协议,以毛纺业换得晋商暂停对鞑子贸易,日后的贸易需要知会张恪,确保商品无害。
    最大的障碍拔出,剩下的就好办了,勾结鞑子,贿赂东林的罪责都由王登库一人扛起。其余七大晋商答应给王家留下一成的产业,外加五十万两银子。
    黄克缵对这个结果相当不满意,老头卯足了劲头,还想继续查下去,把为非作歹的晋商一网打尽。
    奈何,老头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张恪不帮他冲锋,锦衣卫也不动,就他一个光棍司令,是孤掌难鸣。老头只能把怒火都撒在了东林党身上,狠狠弹劾了刘一璟和李三才,说他们勾结商人,靡费巨万,结党营私,祸乱朝纲。更兼着里通外国,私放敌酋,罪行昭彰,罄竹难书……
    “老大人,非是晚生无胆,只是晋党根基深厚,再加上朝廷新旧交替,内忧外患,若是骤然兴起大狱,只怕后果难以预料,天下立刻就乱了。”
    “哼,不要说了!”黄克缵不耐烦地摆摆手。
    “任凭你小子舌绽莲花,老夫也不是傻子,你和晋商有什么交易,老夫懒得问。此次回京之后,老夫就上奏乞骸骨,回家养老。”
    黄克缵一甩袖子,把张恪一个人扔在了客厅……
    由于张恪和晋商达成了协议,晋商断尾求生,所有矛头全都指向了东林党。
    “东林书院到底花了多少钱?”“用这些钱干了什么?”“东林打着讲学幌子,以利益笼络士人,所谋者何?”……种种质疑,全都指向几位东林大佬。
    刘一璟的府邸,十几天前的几个人又聚在了一起。
    韩爌把桌子拍得震天响,破口大骂:“这帮老西儿太无耻了,明明他们惹出来的事情,和我们一点关系没有,结果要我们承担后果,他们都溜了!魂淡,无耻!”
    刘一璟脸色阴晴莫测,咳嗽了几声。
    “象云兄,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为了东林计,老夫只有辞去次辅一职。”
    “啊,季晦兄,你可不能认输啊!你走了,我一个人如何应付方从哲!”
    刘一璟阴森森一笑:“老方有把柄在我的手上,他也跑不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降大任
    天启元年的正月,大明朝堂波诡云谲,凝重的让人窒息。
    张恪领着人马,押解王家一干人犯进京,一路上他和王体乾,五太保洪石柱有说有笑。唯独老头子黄克缵是一句话也不说。张恪对此老心怀歉意,本来晋商的事情就是他闹出来的,结果半路他撤梯子,怎么说都有点对不起朋友。
    眼看着距离京城还剩下半天的路程,张恪鼓足勇气,想骂就骂吧,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催马到了黄克缵的车前面。
    “部堂大人,晚生恳请赐见!”
    一句话说完,马车里没有一点动静,还在继续前进。张恪顿时吓了一跳,大冷天,长途奔波,别是老头身体出了问题!
    “停车,停车!”
    张恪拦住马车,急忙撩开了车帘,黄克缵正襟危坐,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部堂,您没事吧!”张恪急忙伸手去探鼻息。
    “还死不了!”
    听到老头出声,张恪讪讪缩回了手。
    黄克缵双眼在张恪身上来回逡巡,半晌突然叹道:“永贞,老夫决心致仕,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面了,我有几句话和你说。”
    “请部堂赐教!”
    “嗯,你上车吧,咱们边走边说。”
    张恪老老实实点头,坐在了黄克缵对面,车队继续向前。轱辘碾过积雪,嘎嘎作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