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273部分

辽东钉子户-第273部分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大的脸皮!”孔胤植不屑地讽刺道。
    “衍圣公,正是因为忠于孔孟之道,我才来了曲阜,所为者正是圣人的清誉!我问问你,孔家所作所为,别说符合圣人标准。就算是朝廷王法,也相去甚远。山东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堂堂衍圣公府邸却趁机敛财。被打死打伤的百姓无计其数。视人命如草芥,诗王法于无物!如此行径,早晚惹得天怒人怨!你以为外面的百姓是随便煽动的吗?他们已经忍无可忍,干柴已经架好了。只等一颗火星,就要玉石俱焚!你难道不怕吗!”
    孔胤植被这几句话问得浑身颤抖,额头冒汗。说不害怕那是骗人的,可他绝不肯低头。
    “哼,不就是几个乱民吗?我孔家经历两千年的风风雨雨,乱民见得多了,就算是改朝换代又如何?没有千年的朝廷,可是孔家却一直存在!”
    “好,真是太好了!”
    徐治抚掌大笑:“好一个衍圣公,好一番高论。既然你都不在乎改朝换代,我大明的军队差役也不用保护你们了!”
    “你本来也没保护!”
    “衍圣公,话到了这份上,本官只有告辞了!”
    徐治转身要走,突然从外面又跑进来一个家奴,气喘吁吁说道:“老爷,可不好了,府门外面搭上了戏台子,正在演什么白毛女呢!”
    哗啦!
    孔胤植气得把桌案一推,茶壶茶碗摔了一地。
    “我当是谁呢,编戏文败坏孔家名誉就是你干的!徐中丞,等着弹劾吧!”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孔胤植已经是怒不可遏。
    徐治看着孔胤植发疯,他倒不着急了,慢条斯理的坐在紫檀木的椅子上。
    “呵呵,衍圣公,您只管弹劾,外面都是难民,只怕你的奏本都没法送到朝廷?你信不信,只要本官离开,成千上万的百姓会冲进来。本官下场如何暂时不用说,你们肯定在我之前倒霉!”
    无赖、流氓、地痞、恶棍、二流子、无耻、卑鄙、混蛋……
    一瞬间,孔胤植把这辈子知道的负面词汇都加到了徐治的头上,恨不得把面前的家伙撕碎了。可是终究只能想想,孔家家大业大,可没空和这个疯子冒险。
    想了半晌,孔胤植强压着怒火,说道:“徐中丞,你这么折腾,想必不只是为了恶心我们孔家吧?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吧,能答应的我会答应的!”
    “衍圣公果然有见识,你早这么说,不就什么事情都没了吗?一句话,山东要赈灾,一百万两白银,八十万石粮食。另外孔家所有田地三年免租。再有把作恶的家丁都交出来,本官按律处置,给百姓一个交代!”
    你怎么不去死!
    衍圣公家大业大不错,可是也没有金山银山,哪能这么花!
    “徐中丞,银子没有,粮食更没有!”
    徐治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冷冷问道:“那你有什么?”
    “我……家丁我可以给你,不过他们都是临时来孔家帮工的,做了什么事情,和孔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别指望着给孔家扣屎盆子!”
    孔胤植也算是天才,竟然把几百年后的绝招用了出来。
    徐治哈哈大笑,一甩袖子,转身就走,只留下衍圣公傻愣愣站在原地……(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上了贼船
    迈步出了大门,徐治勉强平复心绪,抬头看了看衍圣公府的牌匾,没来由的一阵心慌。作为四书五经泡出来的士大夫,衍圣公府就是圣地,就是洋教士的耶路撒冷。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想和孔家冲突。
    可是山东遍地灾荒,不逼着大户出钱出粮,就要死人,就要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为了自己的脑袋,为了乌纱帽,少不得也要拼一把了!
    徐治站在门前,看着黑压压的百姓,清了清嗓子,说道:“乡亲们,身为父母官,断然不会让大家挨饿受冻,我已经下达命令,要求各地大户拿出粮食,赈济灾民。我山东乃是圣人之乡,民风淳朴,百姓敦厚。为了救济灾民,衍圣公愿意捐出所有粮行存粮,以供救灾之用,大家伙不用担心,很快就能吃到粮食。”
    “当真?”
    所有百姓都面面相觑,嗡嗡之声不绝于耳。
    多少年了,孔家就是瓷公鸡一毛不拔,这回怎么变大方了?不用问,肯定都是中丞大人的功劳。
    前面的百姓纷纷跪倒,磕头不止,泪流满面。
    “多谢青天大老爷,多谢大老爷的救命之恩啊!”
    徐治笑着摆摆手,说道:“大家都起来吧,本官这就派人放粮,大家在这里等着就是了!”
    分开人群,转身正要离开,孔府里突然蹿出几个人。
    为首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他名叫孔尚贤,按辈分是孔胤植的伯父。他这一支分管商号店铺,最近因为白毛女的传唱,到处都是反对孔家的声浪,生意自然受到了影响。
    听闻徐中丞前来,他想着和父母官好好商量一下,至少要保住孔家的产业不受冲击。
    万万想不到。他的算盘竟然打错了,徐治这家伙丧心病狂,竟然要动孔家的粮行,他气得须发皆乍,怒火三千丈!
    “徐治,你到底是不是读书人,我孔家的上千丁口,全指着商号维系,你想断了财路,让我们都饿死吗?”
    “饿死?不至于吧。”徐治冷笑道:“朝廷历年封赏不断。不用别的,光凭着朝廷赏赐的田地和俸禄,你们孔家人一顿吃几十个菜,都挥霍不完。本官收了粮行,孔家不会如何,而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就能有粥喝,就能活下去!”
    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徐治从来都没有发现自己还有如此本事。
    几句话出口。所有的百姓一阵沉默,随即爆发出如雷的掌声。
    “好,好一个青天大老爷,小的给您磕头了!”
    徐治在一片叫好声中。昂首离开,只留下孔家人面面相觑俩眼泪,精气神都被抽光了……
    “国公爷,卑职已经传令。查封孔家的粮行,把存粮都分给百姓。”徐治哈着腰说道。
    “呵呵,徐中丞。做得不错。不光是粮行,把绸缎庄,成衣铺子,盐铺全都查封了,能分就分了。孔圣人不是重农轻商吗,他的子孙竟然靠着末业敛财,简直岂有此理!徐中丞,清点数目之后,立刻上奏朝廷,狠狠参孔衍植一本。”
    听着张恪的话,徐治的嘴角一阵阵抽搐。
    他做的已经够过分了,见识了这位国公爷,那才知道什么叫做砒霜拌大蒜,又毒又辣!
    徐治一脸的为难,忧心忡忡说道:“国公爷,没收粮行,还能勉强说是为了灾民,为了平息民怨。若是全都没收了,只怕会逼得孔家狗急跳墙。卑职,卑职实在是没有这个胆子。”
    张恪笑着站了起来,在地上轻轻踱步。
    “徐中丞,你或许没和本爵共事过,我既然让你做了,有什么事情本爵都会一力承当,谁敢对你不利,就是本爵的敌人!”
    张恪盯着徐治,笑道:“你以为本爵的实力还保不住你吗?”
    徐治从慢条斯理的话中读出了强烈的自信,眼前这家伙手握重兵,谈笑间,建奴灰飞烟灭,当然有这个本钱!
    扑通,徐治跪在了地上,磕头作响。
    “国公爷,卑职当然不敢怀疑国公,只是卑职以为孔家身为圣人苗裔,在士林中一呼百应,怕是会掀起轩然大波,纵然不怕,可是苍蝇多了,还是烦人烦心啊!”
    “哈哈哈,徐中丞,你放心吧,我们只管点火,后面自有别人续柴火。”张恪笑道:“我已经让乔福去搜集孔家的罪证,你现在就去清点他们的店铺田亩,还有手下的佃农,把这些东西拟一个详细的单子,立刻散布出去。”
    虽然孔夫子名头比天大,可是传了好几十代,血脉早就单薄了。更何况孔家后人不光是为非作歹,每逢改朝换代,他们就抢先拜码头。以往不说,光是金国和蒙元,他们就丑态百出。
    按照原本的历史,就是现任衍圣公孔胤植先跪李自成,再跪满清鞑子,吕布被当成三姓家奴痛骂,可是孔家论起来三十姓也不止……
    可以想见,如果把罪证摊开,把家产公诸于众,孔家的名声至少臭了一大半,衍圣公的“圣”字只怕要好好商量了。
    此举等于是把孔家得罪了,简直就是不死不休的仇恨,徐治还想继续为官,这个决心真不好下,急得他额头都冒了汗,手脚哆嗦。
    张恪走到了徐治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
    “徐大人。”
    “啊,国公爷!”徐治惊慌失措。
    张恪笑道:“本爵治理辽东,只有一个经验,就是要抓大头,何为大头?就是那些草民百姓,只要赢得他们真心支持,就有了税收,就有了兵源。别说有名无实的衍圣公,建奴又能如何?”
    徐治听得悚然一惊,惶恐地说道:“国公爷,您雄才大略,卑职岂敢比拟!”
    “呵呵,徐大人,本爵已经组建了金州水师,另外登莱水师的明文远也服从本爵号令,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徐治惊呼一声,差点咬到舌头。
    张恪笑道:“有了水师,山东和辽东就是一体的,十万义州兵就是你的后盾。徐大人,你还怕吗?”
    再也不用废话了,徐治总算是清楚了,敢情这位国公爷是想把山东纳入掌控!
    他要干什么?
    王莽、曹操、李渊、黄巢、赵匡胤……一连串的猛将兄在心头掠过。
    不过自己有的选择吗。偷看了一眼张恪黑亮的眸子,充满了强烈的自信,上了贼船就别想下去了。
    徐治咬咬牙,推金山倒玉柱,匍匐在张恪面前。
    “卑职徐治,从此之后听从国公号令,国公爷让我干啥我就干啥,绝不皱眉头!”
    张恪满意地搀起徐治,笑道:“本爵不会害自己人的,只管对孔家下狠手,保证名利双收,把心放到肚子里!”(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锦衣卫
    嘭嘭嘭!嘭嘭嘭!
    “快开门!开门啊!”
    喊声震天响,掌柜的揉着眼睛,懒洋洋从里面走出来,不耐烦地骂道:“谁啊?没看到都上板了吗?鸡毛子喊叫,懂不懂规矩!”
    他一边骂着,一边打开门闩,探出了半个脑袋。
    一看不打紧,只见外面百十几个士兵荷枪实弹,站在门口,怒目而视。
    “敢情是军爷啊,恕小人眼拙,小的赔罪了!”
    孙嘉闻一瞪眼睛,厉声呵斥:“废话干什么,赶快开门,我们要进去。”
    掌柜的一脸为难,看了看凶神恶煞的士兵,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足有五两,塞到了孙嘉闻的手里。
    “军爷,您老也看见了,小店早就关门上板,实在是没什么看的。一点心意,您带着弟兄们去喝茶吧!”
    孙嘉闻冷笑一声:“掌柜的,你犯了王法,还不给老子闪开!”
    “王法?”掌柜的面色阴沉,说道:“军爷,小的敬重您给朝廷办事不容易,可是您也别当小的是好欺负的!也不问问,粮行是谁家开的?还敢说我们犯法,敢污蔑我们,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污蔑,就冲这个,老子就治了你的罪!”
    孙嘉闻一抬手,五两的银子重重砸在了掌柜的脑门上,只听砰地一声,掌柜的倒退两步,正好绊在门槛上,一屁股坐在地上。脑门中间迅速鼓起一个鸭蛋大小的包,红肿高大,被砸得天旋地转,脑袋发晕。
    “哎呦,打死我了,你们好大的胆子,衍圣公不会放过你们的。”
    “衍圣公?让他自求多福吧!”
    孙嘉闻迈步冲进了粮行,他们直接奔了后院。有几个小伙计和护卫想要阻拦。可是一看这帮当兵的,全都吓得麻爪了,连个屁都不敢放。
    他们一路到了后院,两边全都是整齐的粮囤,用草帘盖着,防雨防晒。
    孙嘉闻来到了一处,猛地抽出腰刀,一刀刺了进去。
    随着刀锋抽出,上好的粳米从里面流了出来。
    孙嘉闻抓在手里捏了两下,米粒碎裂。一股淡淡的香气飘出,还是新米!
    “弟兄们,给我好好查查,一共有多少粮食。”
    不多时士兵跑了过来,急匆匆说道:“启禀千总大人,地上有十五个粮囤,地下还有八个粮仓,算起来有一千石粳米,还有四千多石白面。”
    “嚯。小小的粮行,竟然屯了五千多石粮食,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啊!”孙嘉闻笑道:“传我的命令,把粮店大门打开。立刻开始平价售粮。”
    “是!”
    士兵们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正在此时,两个伙计搀着掌柜的从前面晃晃悠悠走了过来。
    一看士兵们搬粮食,掌柜的一下跳了起来。
    “好大的胆子。兵就是匪,匪就是兵。你们这么干,就不怕朝廷追究下来。吃不了兜着走吗?”
    孙嘉闻连看都懒得看他,冷笑了一声:“贪墨救灾粮食,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怕。我们替天行道怕什么!大家伙还不快点把粮食搬出去。”
    ……
    自从黄河泛滥之后,山东是重灾区,上百万的难民到处流窜,草根树皮,动物昆虫,总之能吃的一点不剩。
    其他地方的百姓刚开始还可怜这些人,给些粮食蔬菜,接济他们。可是过了一两个月,谁都受不了,难民遍地,聚众不散。
    粮价蹭蹭的蹿起,一天一个样。平常时分一石粳米不过二两银子,面粉一两八钱。可是如今愣是翻了一倍,家家户户都舍不得吃发面馒头了!
    这还不算最糟的,渐渐的粮行都晚晚开门,早早关张,拍着长长的队伍,愣是连一点粮都买不到!
    趁着大灾囤积居奇,赚缺德带冒烟的钱,就不怕生孩子没屁眼!
    百姓们破口大骂,可是不管他们怎么骂,都没有丝毫作用。最近几天粮行干脆就不开了,好多人家的缸里都没粮了!
    “死老头子,又没面了,你想全家都饿死啊,不知道去买啊!”老妇扯着嗓子说道,声音传了半条街。
    “买?买个大头鬼,人家粮行都关了,我又没有孙猴子的本事,上哪去买?”
    老妇顿时叉着腰,怒道:“老鬼,我不吃粮食,忍一两天没事,可是咱媳妇还要喂孩子奶呢!要是没粮食,把小孙子饿死了,你们家就绝户了!”
    “闭上你的破嘴,我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