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332部分

辽东钉子户-第332部分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之中,快速筹备着。
    魏忠贤趁着张晔死掉,把内廷彻底清洗一遍,都换上了自己人,魏良卿也把京营拿在了手里,加上厂卫,甚至顺天府,全都换上了他的人马。
    至此,京城都落入了魏忠贤的手里,面对他的一切举动,朱由检都保持空前的忍耐,一语不发,随便他折腾。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到了正式登基的时候。
    正月二十一,从一早上起来,朱由检就被官员和太监簇拥着先来拜天启的梓宫,接着是祭告列祖列宗,磕得头晕目眩之后,由魏忠贤带领,来到了中极殿,接受百官朝贺,宣布改元崇祯,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之中,崇祯皇帝终于坐上了宝座。
    接下来的日子分外难捱,好不容易等着一个月的国丧结束,崇祯就迫不及待地下达旨意,新朝的第一次早朝如期而至。
    在京七品以上官员,不分文武,包括公侯在内,悉数天不亮聚集在午门之前,三三两两闲聊着。
    就在所有人都赶来的时候,从大路上飞来几匹战马,大家向着马上的骑士看去,顿时一愣。
    “他们怎么来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四章 强攻
    战马到了午门前,上面的骑士纷纷下面,走在前面的是一个高大威猛的武将,一身黑衣黑甲,好像传说中的猛张飞,此人正是新任蓟国公,蓟镇总兵贺世贤。
    紧挨着他,是一个长须飘飘,满脸风尘的老者,同样是衣甲鲜明,一身书卷气。有认识他的都惊叫出来,此人乃是世袭魏国公徐弘基。
    魏国公和定国公都是开国名将徐达的后人,只是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徐家一支倒向了朱老四,一支跟随朱允炆。
    两头下注,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徐家人早就学会了这种智慧。只是凑巧两个篮子的鸡蛋都孵出了小鸡,而且不止变成了鸡,还飞上枝头成了凤凰。
    一门两公,分别守着南北两京,这份荣耀简直是大明头一份儿!
    这种关头,魏国公徐弘基和贺世贤一同出现,简直让人摸不清头脑,一个是安东王系的大将,一个是世袭勋贵,还一南一北,他们怎么尿到一起了?至于说是巧合,那就只能呵呵了。
    在两位国公的后面,还有两个人,大家也都看得不明所以,一个人是漕运总督黄子乔,一个人蓟辽总督侯恂!
    他们比起大多数官员,只能算是小辈儿,早些年好像都在辽东干过,后来回京之后,就平步青云,不知怎么弄得,稀里糊涂都成了封疆大吏,不少人心里还在画问号。
    可是此时见到他们,有些机敏的都嗅出了味道。这年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人家能高升,看来是背后有人啊……
    正在众人赶上来打招呼的时候,又有一顶八抬大轿飞奔而至。帘子撩开,安东王张恪从里面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见到满朝文武之后,满脸笑容。和诸位打招呼。
    张恪突然冒出来,更让大家伙吃惊不已。
    原来就在崇祯正式登基那天,就下旨让兵部筹备西南平叛的军需粮草,本来这是一招不错的缓兵之计,谁都知道户部是空的,这一筹备没有三两个月是别想做到。大家都以为张恪能坐镇京城的时候,突然宫里又传出一道旨意,让张恪去监修天启的皇陵,一下子又把这位安东王赶出了京城。
    可是今天他怎么又冒了出来?在场的众文武隐隐分成三块,最大的一块是大学士黄立极。兵部尚书田吉,宁国公魏良卿等人的阉党,另一大块则是首辅魏广微,户部尚书毕自严,吏科都给事中宋权。
    在两伙人中间,则是刑部尚书洪敷敎,加上几个主事和御史,隐隐作为中间力量。
    张恪一出现,洪敷敎领着人先过来问候。没说几句话,张恪就带着大家伙,走到了魏广微面前。
    “元辅,这些日子辛苦了。”
    魏广微在看到张恪的一瞬间。一块大石头落地,笑道:“老夫还以为王爷不来了呢?”
    “呵呵,元辅这是在责怪小王啊,我不光要来。还带来两位国公,两位总督。”
    说话之间,贺世贤和徐弘基都过来打招呼。自动站在了魏广微和张恪身后。
    午门前的众文武霎时间就傻眼了,魏忠贤一党人人脸色铁青,他们已经看得出来,张恪一边的实力已经隐隐压过了他们,正在思索着怎么应付的时候,午门缓缓大开。
    咚咚咚,伴随着钟鼓之声,紫禁城缓缓敞开怀抱,红衣金甲的锦衣校尉两旁排列,手中拿着明晃晃的刀剑武器,宣誓皇家的气度非凡。
    文武百官分成两队,入门之后,过金水桥,进奉天门,一路来到皇极殿,在雄伟威严的大殿前面,重新排班。
    按照文东武西的次序,文官以首辅为先,武将则是安东王张恪,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就他爵位高呢!
    待官员排列完毕之后,有太监站在殿门,高声宣旨,让文武进入,崇祯朝的第一次早朝就这样开始了。
    在叩拜的时候,张恪并没有注意到,在御座旁边,一双荼毒的眼睛,正死死盯着他。九千岁魏忠贤在心里头不停地骂娘!
    无耻,混蛋,恶棍,地痞,流氓,小人……
    最肮脏的词汇都加到了张恪头上,就在崇祯进宫的时候,张恪和魏忠贤在天启灵前有过几句对话。
    张恪很明白告诉魏忠贤,我已经是王爵,位极人臣。所要的无非是大明江山代代相传,安享荣华富贵。朝局你魏公公随意安排,只要不想着篡位夺权,不侵害辽东一系的利益,双方自然相安无事。
    魏忠贤就算想瞎了心,也不敢奢望当皇帝,他无非是想保住天启朝的地位。双方达成协议。张恪暂时去西南平叛,等魏忠贤收拾朝局之后,再把张恪请回来,同时答应晋封他为东王!
    东王?杨秀清?这不是逼着老子造反吗!
    魏忠贤不知道张恪的心思,只当他欢喜坏了,直到今天早朝,才有人前来报告,说是张恪昨夜偷偷入京。老魏想要阻止,可是早朝已经开始了,他又不能分身,只能跟着崇祯来到了皇极殿。
    “张恪啊张恪,宫里宫外都是咱家的人,咱家倒要看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魏忠贤咬牙启齿,恨不得摆布张恪十八样。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臣有本!”
    太监的话音刚落,宋权就跳了出来,按理说早朝是没有六科给事中说话的份儿,可是他已经迫不及待。
    “圣上,旬日之前,登基大典之上,群臣朝拜天子,而宦官魏忠贤竟然站在天子前面,接受百官叩拜!试问魏忠贤不过以阉竖而已,如此无礼,简直目无朝廷,视天子如无物。若是纵容此獠,王振刘瑾之祸难以避免,前朝殷鉴不远,还请陛下下旨,诛杀阉党,以正朝纲!”
    靠,果然是好戏!
    不少人都血液沸腾,早就料到双方会拼命,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快,第一次早朝就开始,连等待都不用,难道真有把握扳倒魏忠贤吗?
    正在大家犹豫之时,有人大喝道:“胡说八道!”
    左副都御使李夔龙第一个跳了出来,厉声呵斥道:“九千岁劳苦功高,深受先帝重用,如今又是托孤之臣,岂能用王振刘瑾比喻,简直居心叵测!臣请陛下重处宋权,非如此不足以安抚人心。”
    龙椅上的朱由检眉头紧锁,只是说道:“宋权所言有失妥当,只是今天第一次早朝,不宜杀人,就罚俸一年吧!”
    说着,崇祯看向了魏忠贤,问道:“魏公公,朕如此处置,你看合适吗?”(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而复生之人
    当看到崇祯对九千岁既依赖又敬畏的眼神,皇极殿的所有文武心中咯噔一声。那些恨阉党入骨的人如丧考妣,脚下踩的不是金砖,而是万丈深渊,他们正在快速下落,两旁响起厉鬼的狂笑之声……
    天启无条件信任魏忠贤,甚至把“朕与厂臣”挂在嘴上,最尊贵的皇帝陛下和一个阉竖并称,这是何等不可思议。而如今呢,寄予厚望的崇祯皇帝,并不像他的年号那样,根本没有“重振”,相反,更加依赖魏忠贤,大殿之上,公然询问魏忠贤的意见。
    到底谁才是大明的皇帝,是坐着的崇祯,还是站着的九千岁!
    与这些人相反,阉党的大臣无不欢欣鼓舞,皇帝如此信任九千岁,仰仗着老魏的庇护,他们还能继续把持朝纲。天启死的太突然了,把大家都闪了一下,总算是能长出一口气。
    反倒是魏忠贤突然觉得气氛诡异,忍不住偷眼看看张恪。
    这家伙既然跳出来,他会打无把握的仗吗?冒冒失失让宋权送死,没有后招,他会这么愚蠢?
    魏忠贤正在犹豫的时候,宋权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状若疯癫。
    “哈哈哈,当真可笑,满朝文武,饱读诗书者有之,功勋赫赫者有之,竟然被一个没有卵子的太监吓破了胆!大明的列祖列宗,你们在天有灵,睁眼看看,从今天起,大明皇帝姓魏了,变成了一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妖精……”
    “闭嘴!”
    宋权身边几个阉党的官员奋力扑上来,将宋权按到在地。其中一个伸出手,捂住宋权的嘴。
    “祖宗,别喊了,咆哮朝堂要诛九族的!”
    宋权呜呜的说不出话,猛地张嘴,咬住了这家伙的手指头。鲜血顺着嘴边流下来,疼得嗷嗷鬼叫。宋权趁机又大声喊道:“皇上,您看看啊,满朝文武,有多少魏忠贤的人,您真变成孤家寡人了!大明的江山可不能断送在圣上手里……”
    魏忠贤实在是听不下去,急忙给两旁眼色,几个大汉将军冲上来,架起宋权,大步流星向外面走去。一边走着。宋权连哭带笑,骂声不绝,满朝文武脸色通红,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
    站在最前面的首辅魏广微低着头,一言不发,另一面,安东王张恪干脆就闭上了眼睛,仿佛没有看到。
    大家的心越发沉重,看来魏忠贤真的要把持朝堂了。
    被宋权赶了出来。对于老魏来说,就仿佛是赶走一个苍蝇,他并不在乎。让他关心的是崇祯的态度,见这位新皇帝没什么表示。老魏又放松不少。
    接下来各个衙门开始上本,由于有了前车之鉴,他们都是上奏一些例行的工事,不敢再挑起争端。
    连续上了五六本之后。崇祯全都按照魏忠贤的意思处置,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琢磨着,一旦下了朝。就立刻准备礼物去拜见九千岁。能拜干爹最好,要是不行,干孙子,哪怕重孙子也好,赶快抱一条大腿。
    兵部尚书田吉看情况差不多了,他站了出来。
    “启奏皇上,九千岁,先帝遗诏,命令安东王张恪领兵前往西南平叛。如今安东王迟迟没有动身,臣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思!”
    来了!
    难道要迫不及待对张恪动手吗?看来九千岁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就看张恪怎么处置吧,大家拭目以待。
    一直闭目不言的张恪突然睁开了眼睛,眼中寒光四射,田吉心里一哆嗦。
    “田兵部,遗诏所言,让小王率领两万人马前往西南,小王自然遵守。只是在京义州人马只有一万,且他们本是向朝廷献俘的,并非能战之兵。因此小王将蓟国公贺世贤大人,还要总兵秦民屏大人调来,让他们率兵同小王一起南下,田兵部以为有什么不可吗?”
    “这……”田吉语塞,迟楞一下说道:“难道就不能先带着丰台大营的人马前去,其余人作为后队就是了。”
    没等张恪回答,就传来一声冷哼。
    “哈哈哈,这就是当朝兵部尚书的水平吗?未免太让人失望了!”说话的正是贺世贤,他声音洪亮,在空旷的皇极殿之中不停回响。
    “贺世贤,不要以为你功劳大,就能肆意撒野,这里是朝堂,不是你的中军帐!”
    贺世贤别过头,根本懒得看他。田吉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怒骂道:“这是什么态度,无非仰仗有人撑腰,竟敢如此无礼,简直猖狂,猖狂透顶。”
    其他大臣也纷纷出声,跟着痛打落水狗。
    咳咳,挨着贺世贤的徐弘基站了出来,轻轻咳嗽两声。
    魏国公还是有分量的,官员们都闭上了嘴。
    “呵呵,陛下,说到西南平叛,老臣倒是有几句话说。田兵部,本爵斗胆问一句,你以为该如何去西南才好?”
    “还能如何?田吉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说道:“从京师南下,走河南湖广入川,难道还有别的路线不成?”
    “还真有。”徐弘基笑道:“看来田兵部是不懂事缓则圆的道理,你给了一条直线不假,可是沿途山高水长,大军出动又要征调民夫,中原百姓早就不堪忍受繁重徭役,若是按照你的法子,只怕安东王没有到西南,就先要在中原平叛了!”
    徐弘基的出身,还有儒雅的气度,从容的语言,让大家不得不信服。只见他继续说道:“安东王早和我商量过,认为平叛要考虑朝廷财力,不能扰民,又要一击必杀。大军先在京城集中,然后沿着运河南下,到了长江之后,走水路入川。如此一来,虽然耗时稍微多一点,但是节省民力,而且还可以一次调过去上万人马,足以打乱贼一个措手不及。”
    说到这里,徐弘基就像是教训小学生一般,对着田吉笑道:“听闻一年之前田大人还是太常寺卿。初次接触军务,难免有些不通的地方,本爵想来,再过一段时间,好好历练一下,也就能成熟了。”
    噗嗤,不少人失声笑了出来,没笑的也憋得脸色通红,差点出内伤。
    田吉乃是堂堂兵部尚书,掌管天下兵权。竟然说他要历练,还要成熟。这和让大学教授去当小学生,重新学习有什么区别,简直比骂人祖宗还要难听!
    想来早朝之后,就会有人弹劾田吉,就算魏忠贤死命保护他,也未必能护得住,毕竟朝廷不能让一个白痴当兵部尚书。
    一提到军务,龙椅上的崇祯突然来了兴趣。急忙欠身说道:“魏公公,皇兄遗诏之中就说了西南平乱,可见皇兄心心念念都是大明的江山。朕虽不才,可是也不能看着江山大乱坐视不理。安东王。你扫平建奴,可称天下第一知兵的大臣,不知你有何平敌妙策?”
    皇帝发问,又扯上了天启这块虎皮。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