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364部分

辽东钉子户-第364部分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嘉闻拦住了他,冷笑道:“岛津藩主,别着忙。来人,把火炮对准宅子,告诉里面的倭寇,想要活下去,就立刻投降,一刻钟之后,大炮可不讲情面!”
    有熟悉日语的士兵大声喊着,宅子里面的倭寇一听,全都愣了,有人擦了一把脸上的血迹,急匆匆到了后面,把消息告诉藩主。
    等了一会儿,宅子里挑出了一杆白旗。
    加藤中广手里捧着大印,祖传的军刀,一步步从里面走了出来,见到了孙嘉闻,主动跪在了地上。
    “番邦罪臣拜见天朝大人,请大人接受罪臣的投降!”
    说着恭恭敬敬把托盘举过头顶,十分的虔诚。孙嘉闻扫了一眼,随手将武士刀拿了起来,猛地抽出,寒光四射,隐隐有一股血腥气,想来一定是杀人不少。
    孙嘉闻冷笑一声,突然从侍从手里拿过一把短刀,让侍从握着加藤中广的刀,他全身用力,一刀劈下。
    只听仓的一声,断刀落在地上,孙嘉闻看了看断裂的口子,轻蔑地摇摇头:“你们倭国的兵器差,太差了!”
    加藤偷眼看看断刀,眼睛瞪得老大,喘息也变得粗重,那可是祖传的宝刀啊,就这么废了。他真想一跃而起,和对方拼命,只是这样做的后果很明显,整个肥后藩,加藤家族,都要跟着陪葬,
    慢慢的,绷紧的肌肉松弛下来,加藤跪得更深了。
    “呵呵,算你识相,本官现在就命令你收拾人马。”
    加藤中广急忙点头,这时候岛津忠恒也赶了过来,两个人一碰面,就仿佛斗鸡,一下子来了精神。
    岛津抓着刀柄,怒斥道:“加藤,为什么不像我投降?”
    “你算什么东西,要不是天朝上国的大军,你能杀进熊本城吗?简直就是做梦!”
    “阶下之囚,还敢这么嚣张,我杀了你!”
    “慢!”
    岛津忠恒猛地一回头,只见张海川背着手,快步走了过来。到了岛津面前,哼了一声,然后又到了加藤的面前,看了看,突然笑了起来。
    “你们两个听着,从现在开始,岛津和加藤互换位置,岛津统御熊本城的人马,加藤指挥萨摩藩的军队,你们两个记住了,都给我好好带兵,为大明效力!”
    这一招可吓傻了两个人,嘴巴张的老大,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反倒是一旁的孙嘉闻赞叹地伸出了大拇指。
    老国公这手玩得太漂亮了,倭国人不管看起来多顺从,却没法放心,把他们对换位置,正好能够互相制衡,打破封建的圈子,逼着他们尽心尽力,替大明办事,谁要是敢有二心,下面的人就不会放过他们。
    岛津忠恒并不服气,打死打伤竟然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他有心反驳。张海川却是轻松无比,分明是在说:小样儿,有本事闹啊!
    想了又想,岛津只能低头,乖乖去办事了。又是十天时间,两支人马再度整顿完毕。而此时明汝新也拿下了长崎,拥有了最重要的海港。
    从辽东,从天津,山东,物资和人员源源不断送来,得到补充的张海川一点不含糊,大军继续北上,围攻福冈,前后打了七天时间,福冈被抢夺下来。
    整个九州岛全都落到了明军的控制之下,岛津和加藤两个人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张海川也不吝啬,将他们的封地增加到了一百万石。
    这两个家伙简直乐得冒鼻涕泡,天朝上国就是不一样,出手真够大方的,什么都比不上实力的增强。渐渐的两个家伙,从被逼无奈,到甘之如饴了。
    “真不愧是我爹啊!”
    夺取九州岛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天津,张恪简直大喜过望,从年前就有大批的山东流民北上找出路,有的去了辽东,还有数万人来到了天津一带,无衣无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九州岛到了手里,百姓们就有了着落。
    张恪兴奋的直拍桌子,高声喊道:“来人,立刻贴出告示,招募流民前往倭岛屯垦。”(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三章 腾笼换鸟
    张恪带着几十个随从护卫,走在天津城外的难民安置点中,远远看去,一眼望不到头,全都是破烂的棚子,一家几口人,乃至十几口人,扶老携幼,挤在一起。还有更可怜的连棚子都没有,随便铺一块席子,或者稻草树叶,就在地上休息。
    好在天气越来越热,不至于出现冻死的情况,但是眼看着雨季就要到了,为生条件堪忧,搞不好就会有疾病传播,到时候大面积死亡就不可避免。
    刚刚充任天津知府的陈民情紧紧跟在张恪身后,眉头深锁。
    “王爷,从去年开始,大批的难民就涌进来,有山东的,河南的,甚至还有直隶,山西的,人数越来越多。卑职最初开设粥厂,发放药品衣物,很快就撑不下去了。”
    褚海天忍不住问道:“那是为何?王爷可是从辽东拨了不少粮食,还有江南的漕粮,区区几万流民就应付不了?”
    陈民情脸色一红,苦笑道:“褚将军,要是几万人我也就不愁了,可是十几万,几十万,甚至还有上百万人,我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招架不住。”
    褚海天万万没有想到,吓得惊呼起来:“怎么会有那么多?”
    陈民情解释道:“各地难民听说天津有吃的,就全都聚集过来,不止是难民,还有很多闲汉,黑户,佃农,他们承受不起朝廷的苛捐杂税,一听说天津发粮食,不管多少,总算能活下去,就全都涌来了。想想那些天,简直人如潮水,不可计数啊!”
    老百姓从来都是盲目的,每逢灾难,哪里的官府用心赈灾。百姓就都涌过去。要不了多久,就能把粮食吃光。结果成千上万的饥民围在城外,一点火星就会闹出民变,地方官员就要丢官罢职。
    所以经常出现很吊诡的情况,越是关心百姓,作为越多,反而可能招致祸患。
    索性,大家就都变得心黑手狠,对灾民视若无睹,把他们赶到别的地方。死道友不死贫道。
    陈民情刚刚当官,一心想做出成绩,才会惹了天大的麻烦。
    好在他背靠着义州兵,没别的说,他先是给洪敷敎写了求援信。
    洪敷敎是张恪的老师,虽然如今一心教书,可是地位十分特殊,老头子分析了情况,立刻找到李之藻等人。大家一商量,即刻调用储备粮,帮着陈民情解决燃眉之急。
    “洪老大人在书信里面严词训斥了下官,下官也算是恍然大悟。为政者不能光知道迁就百姓,还要想的长远。下官按照洪老大人指示,颁布命令,凡是赶来的难民。都要做工,才能领到粮食。或是修城,或是造船。或是铺路,总之不能不劳而获。而且还要抽出壮丁当兵,然后组织他们到辽东和蒙古开荒屯田。如此一来,很多投机取巧的家伙都跑了,剩下的都是老实百姓,愿意出汗干活。几个月时间,已经有三十多万人送到了辽东,眼下只有不到十万了。”
    “嗯,你做得很不错。”张恪点头说道:“百姓果然应该照顾,可是不能纵容,尤其是那些奸猾的刁民,一定要好好甄别。”
    “王爷说的是,不过老子说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说到底还是盘剥太过。大家辛苦种田,拼死拼活的劳动,尚且不能温饱,自然就生出了奸猾之心。”
    张恪眼前一亮,陈民情是辽东为数不多的进士官之一,洪敷敎很是赞许,现在一看,果然有些见识。
    “民情,本王有个差事要给你,不知道你想不想承担?”
    “王爷,下官愿意。”
    张恪笑道:“别着急,这个差事可挺苦的。”
    “不管多苦,只要王爷吩咐,下官都愿意去做。”
    “光是去做还不成,还要成功,你有信心吗?”
    陈民情思索一下,苦笑道:“下官没有十足把握,可是下官愿意学,就像安置难民,下官也不懂,可是请教前辈之后,不是做出点样子吗?所以下官以为有王爷的英明领导,一定能做成功。”
    “哈哈哈,民情啊,你那不是夸奖本王,是夸你自己呢!”张恪笑道:“好,既然如此,我就任命你出任九州巡抚。”
    九州!
    陈民情一愣,大明朝有这个地方吗?九州,难不成是整个中原大地,这官也太大了吧?
    看着陈民情吃惊,张恪笑道:“别多想了,九州巡抚管的是倭国的九州岛,我们已经拿下来了。”
    一旁的褚海天笑道:“陈大人,实不相瞒,我是王爷任命的九州总镇,咱们两个人可要联手治理倭寇了!”
    根据老爹的书信,九州岛已经落到明军手里,而日本海军又远远落后明军,德川幕府想要反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最要紧的则是快速掌控九州岛,站稳脚跟,然后再继续扩张势力。
    论起治理地方,老爹肯定不行,对付那些小股的倭寇,老爹毕竟年纪大了,承受不了繁多的琐事。
    因此张恪挑了陈民情和褚海天,一文一武,前去倭岛,作为老爹的助手,至于李旦和明汝新,另有任用。
    单说陈民情和褚海天,两个人第一次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都格外的激动。他们从各方搜集资料,一路上用心苦读,等到了长崎,都算得上是小半个“倭国通”。
    陈民情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张榜发文,告诉倭国百姓,天朝前来征讨不臣,针对的只是德川幕府,而不是普通的倭国百姓。
    因为战斗受损的倭国百姓,天朝都会想办法补偿,如果大家愿意去天朝安身,就会得到二十亩肥沃的田地,还能免税三年。
    条件一出,别说穷苦的倭国百姓,就算是那些中下级武士都动心了,倭国这个倒霉地方,产出太有限了,能到天朝那可是一步登天啊!
    一个消息下去,人们争相报名,很快李旦的船队就带着第一批倭人南下了,他们的目的地也是天朝,只是不是本土,而是台湾岛。
    这就是陈民情的腾笼换鸟之策,把倭岛的百姓弄到还是一片蛮荒的台湾岛,利用他们的劳动力,在烟瘴之地开垦田地。而倭岛剩下的开垦成熟的田地却用来安置大明的流民,绝对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四章 风波再起
    倭岛孤悬海上,早就养成了狭隘,排外,偏执,极端的民族个性。明军骤然打破了传统,侵入列岛,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很快有一批年轻武士将矛头对准了德川幕府,指责幕府无能,丧权辱国,甚至有人提出要尊王攘夷,让天皇总揽大政,振兴倭国,驱逐外患。
    还有另外一批武士,他们则是主张团结一切力量,先驱逐明军,光复失地。
    两派倭国人马闹得不可开交,每天都有武士私下争斗,还有人跑去皇宫剖腹,弄得血腥无比。
    “敢情倭国也是内斗内行,这帮人最好都自相残杀,死光了算了。”褚海天得意地说道。
    陈民情倒不是这么看,他忧心说道:“这两派虽然闹事,其实他们的目标都是要驱逐我军,只是手段不同而已。而且以我来看,德川幕府毕竟实力雄厚,很快就会压下去反对声浪,而且为了树立威信,一定会拼尽全力,最多半年之内,就会有大战爆发。”
    “打就打。”褚海天满不在乎说道:“我带了五千人马过来,加上老国公的一万多人马,王爷还会陆续调兵过来,别说小小倭寇,就算是蒙古铁骑我们也敢一拼。”
    陈民情呵呵一笑,褚海天顿时瞪大了眼睛,质问道:“老陈,你是不是不信我的话?”
    “岂敢岂敢!”
    陈民情慌忙投降,笑道:“我自然相信褚大将军的战斗力,只是光靠战斗就能解决,王爷也不会派我来倭国了。”
    “哦?”褚海天翻了翻眼皮,吃惊问道:“还有什么打算?”
    “自然是长治久安了!”
    陈民情笑着拿出一份亲笔撰写的计划,摆在了桌面上,轻轻一敲。
    “要把九州岛变成我汉人的岛,就靠它了!”
    陈民情到了倭岛半个月之后。正式行动就展开了,首先,他调用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九州岛上除了萨摩藩和肥后藩之外,所有藩主和上层武士都抓了起来。
    没有别的说的,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一律贬为奴隶,即刻起被送往台湾岛屯田。同时他们留下的土地和财产被分为三份。
    其中三分之一赏给了岛津忠恒和加藤中广和他们的武士家臣,如此巨额的赏赐简直令两个人感激涕零。他们带着所有家臣,跪成黑压压的一片,宣誓效忠大明,效忠安东王。
    更领两个人激动的是陈民情宣布鹿儿岛和长崎辟为商埠,大明的船只货物往来停靠两处。虽然萨摩藩和肥后藩没法收取关税,可是大明的商人货物云集,必然带来强大的需求。
    客栈,货站,茶馆。酒肆……用脚趾头想,就能知道有多大的利润。
    要说天朝上国就是不一样,出手太大方了。
    岛津和加藤越发忠心,尽心尽力。替大明搭理岛上事务,铲除异己,维持地方治安,征召民夫。征收赋税,简直就是两条最得力的狗!
    当然靠着他们两个也没法维持秩序,陈民情又将另外的三分之一。分给岛上残存的中下级武士。
    虽然日本人笃信武士道,但是在真正利益面前他们也不免脸红心热。昔日的主子都被赶到台湾开荒了,他们还能如何?
    拿起武器和大明拼命吗?那和找死还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大明如此大度,给他们田,给他们粮,从原来的小地主,变成了中等地主,还有什么不满的。
    这伙人也被安抚下来,岛上的日本人迅速老实下来。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陈民情终于放心了。
    他早就研究过了,倭岛的民众奴性深重,自古以来,也就是一伙领主打败另一伙领主,鲜有老百姓起来闹事,和中国动不动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根本没法比。
    安抚住武士阶层,一切就好办了。
    接着就是大力安顿来自国内的难民,最后那三分之一的田产就是给移民准备的。
    陈民情经过详细的研究,他选择最好的肥沃土地,而且地理位置重要,征集倭国民夫,建造城堡。
    参考辽东的建城堡经验,每个城堡大小不等,最多能安置三五千人,少的也有二三百。不过每一座城堡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