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386部分

辽东钉子户-第386部分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恪想了半晌,叹口气道:“看样子崇祯还是不甘心把皇位交出来啊!”
    张羽珍白了张恪一眼,讥诮地说:“谁会甘心把皇帝宝座交出来,有句话怎么说来的,男人都是权力动物……貌似,这话是你说的。”张羽珍一吐红润的小舌头,娇笑起来。
    “我本来是想让崇祯认清形势,把京城平平安安交出来。京城户口百万,加上外来的学子商旅,人口众多,一旦真正打起来,生灵涂炭,想要恢复元气可不容易啊!”
    张恪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张羽珍忍不住笑道:“王爷。你对付草原的时候可没这么客气,烧杀抢掠,甚至还放火投毒,啥办法没用过?”
    张恪丝毫没有被戳穿的尴尬,平静地说道:“在我的心中,京城已经是我的财产了!”
    ……
    “王爷,钱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吧。”
    不多一时,钱谦益捧着一摞子文书小跑着进来,扑在地上,口称:“微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羽珍鄙夷地看着钱谦益,哼了一声。
    “钱大人,王爷还没称帝呢,拍马屁也太早了点吧?”
    钱谦益老脸通红,可是却不敢多说一个字,张羽珍虽然穿着男装,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是个绝代佳人,跟在张恪的身边,听说负责文书。可是谁知道是不是真的。男人都有那么点恶趣味,就算是他老先生,依旧娶了比儿子还小的柳如是,更何况正在盛年的张恪。
    说不定张羽珍就是未来的贵妃。身为臣子哪里敢得罪。
    钱谦益陪着笑脸,说道:“陛下天纵英明,众望所归,登基九五。是早晚的事,这不,伪帝崇祯已经同意了登基的礼仪流程。还请陛下过目,是否有不妥之处。”
    “嗯。”
    张恪点点头,把文书都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要说大明以礼治国,而登基是最重要的礼仪,事项繁琐,规矩细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偏偏禅位还是秦汉以后就没有的事情,饶是钱谦益是礼部出身,身为博学鸿儒,也是绞尽了脑汁,差点崩溃了。
    这些文字可以说是老先生的一腔心血,就看张恪能不能接受了。
    六十根蜡烛突突燃烧着,书房里亮如白昼,张恪缓缓翻着,慢慢看着,钱谦益不时在一旁解释,足足花了半个时辰,张恪才把一切看完。
    “陛下,您觉着还有什么疏漏,微臣这就去改。”
    “不必了。”
    钱谦益顿时一喜,问道:“陛下可是觉得臣拟定的合乎心意?”
    张恪摇头,笑着看了眼张羽珍,好奇地问:“张秘书,你有什么想法?”
    “呵呵,要我看,这些东西都是扯淡。”
    钱谦益脸色一沉,反驳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说说看。”
    “王爷,您能取而代之,靠的是手上的实力,又不是要继承朱家的法统,其中什么从大明门进入,过奉天门,到皇极殿接受崇祯禅让,百官朝贺,然后正式登基即位,这些分明是太子即位才有的礼仪。”张羽珍明亮的眸子盯着钱谦益,不客气地笑道:“钱大人,你以为王爷该受如此屈辱吗?”
    钱谦益额头冒出了汗珠,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臣,臣万万不敢如此想,只是崇祯禅位,也算是顺天应人,陛下似乎该给一点面子。”
    “面子是自己挣的。”张羽珍立着柳眉,放肆地说道:“是崇祯把天下搞得一团乱麻,身边的文臣武将众叛亲离,他不禅位,二十万义州兵自然能把他赶下来,给他面子,简直是笑话!”
    听到张羽珍的话,张恪也是猛然一惊,这丫头片子够狠的,不过这话也真对了自己的脾胃。
    其实张恪看得出来,钱谦益弄了这么一套程序,并不是真的要维护崇祯,他想维护的是儒家道统!
    对于儒家的人来说,谁当皇帝并不重要,尤其是东林的这帮货色,只要能继续尊重儒家的道统,他们就能和皇帝共治天下,哪怕是建州野人也是一样。
    张恪同样在思考,难道他还要重用这些犬儒吗,他还要重复王朝的周期兴衰吗!就算自己努力开拓,一旦等到了自己死去,儒家的这帮大臣也会走向保守和封闭,看看大明朝的历史,就一目了然。
    想到了这里,张恪突然觉得他不是在和崇祯斗,而是在和几千年的皇权统治,几千年的儒家道统在争!
    那就从登基开始,我要给天下重新定规矩!
    “钱大人,这套登基仪式全数废除,孤王只是接受大明江山,并不称帝。”
    “不称帝?”钱谦益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这位是不是脑袋有病了,皇权唾手可得,怎么能不称帝?
    钱谦益跪爬了半步,涕泗横流,哭道:“陛下,天下臣民,盼陛下登基如禾苗盼春雨,更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若是不及早登基,只会给宵小可乘之机啊!”
    “不要说了!”
    张恪坚定的摆手,厉声说道:“本王接手大明江山之后,改行黄帝纪元,国号中华,不立年号,以‘护国’自称,三年执政,若是国民认可,再登基称帝不迟!”(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九章 皇位交替
    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这是张恪一直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凭着他的实力,效仿唐宗宋祖,老朱同学,按部就班,抢夺皇位。凭着几百年的经验,精心设置官制,大力拓展海外利益。
    几百年之后,他的名字或许能和最英明的皇帝比肩,可是这样做真的就好吗?凭着一个英明皇帝就能治理庞大国家的时代过去了,更何况没有任何办法能够保证靠血缘传承的皇帝能一直英明下去,根本就做不到!
    当然张恪也不想搞什么君主立宪,把自己辛辛苦苦抢来的权力分享出去,除非脑子有病,思前想后,他决定采取立宪君治。所谓立宪君治是德国在一战之前的采用的制度,也被日本明治维新采用。
    即确立法律之后,君主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力,而且权力凌驾在立法机关之上。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皇帝还是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保留了伸缩空间,如果皇帝平庸无能,权力就会被极大的压缩,甚至蜕变成君主立宪制。
    其实英国也是走了这样的道路,在最初的时候,君权还是非常强悍,之后后来渐渐蜕变,只是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张恪这么安排,显然是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退路,最差他们也可以充当吉祥物一样的角色,而不用担心被砍脑袋。
    同样的道理,采用黄帝纪年,一改朝代更替的做法,哪怕再出现什么暴风骤雨的变革,想必也会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没法推翻纪元,也没法更改国号。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就能彻底摆脱朝廷循环往复,走出另一片新天地。
    不过张恪的设计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指向了两千多年的儒家道统。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兼容其他各家思想,逐渐变成了完全服务君王的一个特殊工具。儒家的士大夫集团更是成了一群寄生虫。他们聚集在儒家的道统之下,同皇帝分享治理国家的权力,享受种种特权。
    而这些特权就成了十足十的毒药,他们让士大夫遇到问题更喜欢抱残守缺,更喜欢妥协退让,即便是异族入侵,只要能尊重儒家圣人,能承认道统地位。他们就会与之合作。甚至还会把感化蛮夷当做是他们的天大的功劳,全然不在乎累累白骨,和几千万人流成河的鲜血!
    张恪把大明从末世拉了回来,他对于士人集团的无耻和腐朽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他不会有士大夫集团共治天下,他要取得的是华夏五千年传承的真正道统,他要得到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数以亿万计的百姓的支持和承认。
    他不需要君权神授,不需要编造无数的谎言,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他需要的只是为这边土地上的民众做实事,踏踏实实,得到他们的认可。
    从董仲舒以来,儒家吹嘘的天人感应。皇帝乃是天子,神圣无比,固然让历代皇帝受用无穷,把他们引为知己。可是儒家的这一套并没有改变一个现实。强如盛唐,也不过三百年的江山。
    决定皇位归属,朝代兴亡的不是神仙。而是千千万万的蚁民!天意就是民意,从今后,历代的皇帝只需要向自己的国民负责,而不需要理会那个虚无缥缈的上天!
    如此深邃的用心,不是钱谦益一时半会能够理解的,可是他也本能地感到时代要彻底改变了。
    与钱谦益患得患失并不相同,张恪手下的将领倒是非常欢喜,经过张恪有意无意的熏陶,他们已经形成了民族的概念,他们不是哪个朝代的子民,而是传承五千年,拥有共同的文明,所组建的民族,世界上最悠久,最骄傲的民族!
    费尽心力去记什么汉唐宋明,不如记住简单的两个字:中华!
    张恪的决定得到了全体将领的一致拥护,原本的禅让仪式也被彻底推翻,繁琐的东西全都不见了,改成张恪率领大军从大明门进入,一直到承天门前。
    与此同时,崇祯率领着宫中的后妃,还有部分太监和宫女,从皇城出来,面见张恪,献上传国玉玺,交出大明的地图和民册,象征将国土和人民都交给张恪。
    得到一切的张恪会宣布将朱明皇族流放到棉兰老岛,并且派遣专门人员保护他们,交给他们生存技能,学会从皇室变成普通人。
    到此为止,大明朝就结束了。
    张恪会重新接手朝廷机器,组建新的行政体系,然后择吉日举行阅兵,宣布担任护国。
    这套东西弄出来之后,不光是张恪,包括张峰,吴伯岩,岳子轩,沈岳,朱庆斌等人纷纷拍手叫好。
    江山是大家伙打下来的,祭天敬地的那套把戏实在是无趣得很。尤其是大阅兵展示武力,更是合他们的胃口。
    “告诉崇祯,明天就是好日子,大军就要进城,他可以选择不同意,要是他不同意,首先进城的就是炮弹!”吴伯岩毫不客气地对着使者说道。
    转过天来,义州兵的所有将领天不亮就准备好了,张峰亲自率领五千骑兵打头阵,他们不光要进城,还要控制主要街区,保证张恪的安全。
    跟在张峰后面的是吴伯岩,他率领着一万步兵,一水装备先进的后装枪,雄赳赳,气昂昂,在沿途经过的地方,每隔两米留下一对士兵站岗。
    再之后是沈岳率领的五百名彩旗手,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拿着五百面彩旗,在京城的主要街道经过,高声大喊,告诉所有百姓,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大明朝已经亡国了。
    等到他们都折腾够了,大约上午九点左右的时候,张恪才在乔福,乔桂,马如峰,卢象升,朱庆斌,谢超,刘少卿,马彪等等将领的陪同之下,率领大军进城。
    值得一提,张恪并没有穿着王爷的蟒袍,更没有穿龙袍,而是穿着一身戎装,披着黑色的战袍,佩刀悬剑,和手下将领最大的不同就是头盔上面镶嵌着一串九颗不同颜色的宝珠,光华夺目,分外耀眼。
    张恪意气风发,骑在战马上面,只听到有人大喊:“吉时到!“
    只见京城大门开放,从里面走出两队文官,一个个垂头丧气,好像斗败的鹌鹑,腰杆怎么挺也挺不直。
    “罪臣周廷儒拜见东王殿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乔福从后面冲了上来,一挥手里的鞭子,怒斥道:“什么王爷,是护国!”
    “是是是。”周廷儒连忙说道:“拜见护国千……”
    到底是千岁,还是万岁,饶是周廷儒学问通天,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哈哈哈,人生不满百,历代皇帝之中,梁武帝算是最长寿的吧,才86岁,不要自欺欺人了。”张恪朗声说道:“仆自称护国,去护民安国之意,要给天下百姓安宁富足,诸位皆是才智之士,只要愿意为了中华出力献策,一律量才录用,还请大家戮力同心,开创一个新时代!”
    寥寥几句话,把施政的理念说的一清二楚,让在场不少人都大吃一惊,相比那些冗长空洞的辞赋,张恪的话显然更打动人心,有志向的官吏都为之一振。
    就连周廷儒都有些错愕,不论是猖狂跋扈,还是假装谦逊,都可以理解,唯独如此让他实在是受不了。哥们天下都是你的了,来点激动行不?
    周廷儒只能在内心想想,老老实实,替张恪牵马坠蹬。
    漫长的队伍缓缓进入京城,在道路两旁,无数人探头缩脑,稍微上了年岁的人还记得张恪几次进京献俘的场景,大家忍不住惊呼:“他当皇帝了,真当皇帝了!”
    老百姓还分不清护国和皇帝的差别,只是黑压压跪倒一片。张恪的心情不错,骑在马上,频频向着百姓挥手致意、
    一路走得非常慢,差一刻钟午时,张恪的人马才缓缓走到了承天门的前面,这时候就听有人喊道:“来了,来了!”
    闪目看去,大门洞开,崇祯皇帝从正中间的宫门低着头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大堆的太监宫女。
    “丧国之人,朱由检,拜见阁下!”崇祯深深弯下了腰。(未完待续。。)

滴流百二十章 最后的乱斗
    “你是朱由检?”
    “是,罪人!”
    张恪突然眉梢挑了挑,迅速恢复正常,笑道:“朱由检,你还记得十年之前,就在这里,是我陪着你进紫禁城,辅佐你登基,十年之后,却要把皇位从你手上拿过来,可有什么感谢啊?”
    崇祯低眉顺眼,苦笑了一声,抬起头,看着张恪风华正茂,如日中天的威仪,再看看自己,弯腰弓背,好似一个小老头,要知道他比张恪年轻很多啊!
    苍天何其不公!
    朕登基十年,躬行俭约,宵衣旰食,治理国家。竟落下了如此下场,亡国丧邦,连祖宗的陵寝都保不住,还要远走海外,被世人唾骂,朕究竟算什么?
    崇祯身躯不停颤抖,手指狠狠插进了掌心,鲜血顺着拳头流了出来。
    痛,痛彻心扉!
    亡国之君,想想当初,建文皇帝就是如此,被自己的皇叔围困在京城之中,四面炮火轰天,喊杀不断。
    如今竟然连战斗之人都没了,自己甚至比不了建文皇帝,真是该死!
    崇祯仰头,喉咙来回动弹,似乎想要说什么,最后只剩下一声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