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39部分

辽东钉子户-第39部分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百川话里有话,气氛顿时有些诡异,等了等,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场所有人身上都冒了冷汗,突然城墙上有人跑了下来。
    “万大人,许大人和鞑子谈好了,让咱们往外送人呢!”
    万百川长出了一口气,满脸的冷笑,三角眼闪烁着恶狼一样的光,手按在了腰刀上。阴测测的笑道:“孙大人,你也风光够了,该让给我了!”
    孙有光吃惊的喊道:“你想干什么?”
    “不干什么,送你上西天!”
    万百川拔刀就向孙有光砍去,不过有人却比他的动作还快,从孙有光的左边蹿出一个人,手里的武士刀像是闪电一样,狠狠的刺在了万百川的软肋,往下一压,就出了一道半尺多长的伤口,鲜血和内脏汩汩流淌。
    万百川还没有死透,嘴角抽动着,眼中也是不敢置信的光。
    “怎,么,是,是……你……”
    “哈哈哈,杀人者张恪也!”
    武士刀猛的抽出,万百川像是破麻袋一样摔在了马下。

第五十八章 靠山要倒了
    官道之上,一队人马正在飞奔,一千多人的队伍足足拖了十多里长,年老体弱的士卒全都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王大人,大清堡防御严密,又有许大人坐镇,鞑子不会攻破的!”
    王化贞坐在马上,不置可否,半晌才说道:“周参将,你不知道啊,大清堡的事情麻烦着呢!”
    锦义参将周雄惊讶的问道:“大人,卑职实在是不知道,还请大人示下!”
    “哎,还不是炒花部被掠去的汉民吗,他们逃回了大明,偏偏朝廷的风向又变了,此番鞑子入寇,如果此事处理不好,伤及朝廷颜面,危及和蒙古的联合,本官也承担不起啊。”
    在王化贞的右边有一员威武的将官跟着,他正是广宁左营游击孙得功。他一看王化贞满脸的愁云,急忙说道:“大人勿忧,有卑职掌中的这口刀,保管杀退鞑子。”
    “嗯,孙将军的勇猛本官早就知道,有你和周将军在,我也就放心了!”
    王化贞嘴上这么说着,可是他一颗心还是高高悬起!按理说张恪在大清堡,出了大事情,这小子不可能不给自己送信,可是偏偏连个纸条都没有,实在是让人疑窦丛生。
    或许是高枕无忧吧!
    可是王化贞的眼皮却不停的跳,他拼命的抽打战马,后面的将领也不敢怠慢,眼看着跑到了中午,大清堡终于出现在了眼前。
    城头还是大明的旗号,在城外还有不少士兵来回走动,似乎在打扫战场,王化贞顿时心就放下了不少。
    孙得功急忙说道:“大人稍后,卑职去看看!”
    打马扬鞭,孙得功就冲了过来,这家伙对王化贞毕恭毕敬,可是对大清堡的人却是眼高于顶。
    “叫你们当官的出来,广宁参议王化贞王大人到了,还不去迎接!”
    昨天夜里恐怕是大清堡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个晚上。先是张恪雷厉风行,干掉了万百川,掌控了城池,接着城外鞑子和下山虎打了起来。张恪指挥发炮攻击鞑子,结果鞑子误以为许邦彦设计他们,转头攻击许邦彦,三方乱斗,处在风暴中心的大清堡却安然无恙,大家在城上既紧张又兴奋的看了一夜的戏。
    互相斗得筋疲力尽的三方各自退去,大清堡又恢复了平静。
    张恪也不想什么功劳都抢了,打扫战场的事情就交给了孙有光,老头晃着一身肥肉,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听到了孙得功的话,他急忙跑了过来。
    “下官大清堡备御孙得功见过大人!”
    “跟我来,别让王大人等急了。”
    孙有光乖乖跟着,来到了王化贞的面前。
    “下官叩见大人。”
    “起来吧!”王化贞皱着眉头说道:“大清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许邦彦呢?”
    孙有光一脸的为难,只能说道:“大人,事情有点复杂,三句两句说不清楚。”
    “哼!”孙得功不客气的说道:“你身为大清堡的备御是怎么当得官?”
    “大人息怒,的确千头万绪,要想说清楚,恐怕要找一个人。”
    王化贞不耐烦的说道:“别卖关子了,是谁快说吧!”
    “张恪!”
    “是永贞!”
    王化贞听到了这两个字,顿时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果真是永贞?他都做了什么?”
    孙有光偷眼看了看王化贞的神情,果然这位欣喜异常,看来他和张恪的关系还不浅!
    “启禀大人,这些天发生了太多事情,这么说吧,没有张恪,只怕大清堡一两千口,还有从鞑子手里逃回的义民全都完了!”
    王化贞听到了这里,笑得更高兴了。
    “好,本官没看错他,这小子在哪呢,让他速来见我!”
    “启禀大人,张大人劳心劳力,还在睡觉呢。”
    孙得功和周雄一听都皱起了眉头,这个张恪究竟是谁,怎么这么大的谱儿啊!
    “大人,让卑职去叫他吧?”
    “不用,本官亲自去看大功臣!”
    虽然短短的一面,王化贞对张恪的才智相当欣赏,再加上张恪不是传统的武夫,更让这位大人看重。只是王化贞也没有想到短短的不到半个月时间,张恪就能建功立业,实在是大出预料。
    他一路带着笑,来到了城中,张恪正在原来的家中睡觉,王化贞直接赶了过来。
    “永贞,本官来看你了,快点出来!”
    张恪忙了一夜,事情解决的比想象还要完美,万百川死了,许邦彦虽然逃了,也跑不出去。一直以来的大敌解决了,他格外的放松,小呼噜打得均匀甜美。
    “大人快醒醒,醒醒啊!”
    张恪翻翻身,气愤地嘟囔着:“我不是说了吗,没事不要叫我,扰人睡觉天打雷劈,劈碎了你!”
    马彪苦兮兮的,刚想要开口,身后的王化贞就咳嗽了一声。
    “永贞,是不是要劈了我?”
    声音挺熟悉……张恪猛地爬起,揉了揉眼睛,只见王化贞正站在门口,似怒似笑的看着他。
    “啊?大人,您,您是天上掉下来的?”
    “你想摔死本官啊?”
    “不敢,不敢,有点太突然了!”张恪挠了挠头。
    王化贞故意黑着脸说道:“给你一盏茶的时间,本官要知道这些天到底发什么什么!”
    说完转身到了外间屋找了一张椅子坐下,环视四周,张家的屋子昏暗逼仄,显然是经年的老房子了,不过收拾的很干净得体。
    孙有光躬着身子说道:“王大人,这里稍微窄小,还是到卑职家里吧。”
    “不用,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本官要和张恪单独谈谈!”
    从话里就透着冷淡,孙有光这些人只能暗自叹息,乖乖的退出去。
    这时候张恪换了一身长衫,简单的擦了一把脸,来到了外面。
    “大人,晚生有礼了。”
    王化贞微微一笑:“坐吧,就咱们两个,不要虚礼了,赶快一五一十的给我说说。”
    张恪笑着坐下,说道:“大人,您想听真话吗?”
    “当然!”
    “那您可要撑住啊!”
    张恪说的很严肃,不像是开玩笑,王化贞咬咬牙:“你说吧,本官不是胆小鬼,再说了不是有你张永贞吗,本官不怕!”
    “大人,事情要从晚生回到大清堡说起……”
    张恪随即把如何安顿归来的百姓,许邦彦和万百川如何想杀良冒功,紧接着又雇佣下山虎,乃至鞑子入寇,许邦彦又要出卖百姓,他怎么出手救人,前前后后足足说了大半个时辰。
    张恪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看王化贞,只见这位王大人脸色越来越苍白,额角浸出了细腻的汗珠,到了最后甚至手都在颤抖,吓得张恪都不敢再说下去了,生怕这位王大人会直接昏过去!
    王化贞闭着眼睛,沉默了半晌,才说道:“永贞,还有更糟的消息吗,本官都接着!”
    “没了,大人,晚生总觉得有些蹊跷。”
    “哪里蹊跷?”
    “一连串的事情都源自从蒙古归来的百姓,按理说这对朝廷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怎么就不好好安顿,反而让许邦彦肆意胡为,甚至杀良冒功,朝廷就不怕百姓心寒吗?”
    王化贞苦笑着摇摇头:“永贞,这里面的情况你不知道啊!本来策划百姓归附是筹备了一两年的,具体怎么操作的你去问卓十三吧。不过直到前几个月出现了变化,老奴夺取了铁岭,蒙古兀班部头领宰赛领兵援救,结果被老奴设伏擒获。这个宰赛和炒花部同属内喀尔喀部,同气连枝。”
    张恪一听顿时明白了,原来大明是想着鼓动百姓内归削弱炒花部,可是局势变化太快,老奴的崛起也威胁到了蒙古的利益,大明和蒙古有了共同的敌人,就有了合作的必要,敌人变朋友,鼓动百姓脱逃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大人,既然这样,为何这些人还是逃回了大明呢?”
    “哎,还不是因为宰赛被俘么,老奴向兀班,炒花等部勒索牛羊财物,蒙古人就压榨手下的汉民奴隶。大家更活不下去了,加上原本的活动,他们就迫切想回归大明。朝廷又不好拒绝,也不想和蒙古人闹翻。因此就默许他们回归,想暂时安顿在大清堡,等到风头过了再说。”
    张恪也听过岳子轩他们的介绍,情况大体如此,不过张恪还是很不以为然。
    “大人,既然是我大明的子民,朝廷又答应了,就该好好保护才是。他们出逃的时候将近两千人,一路跑来死伤了一半。晚生说句不自量力的话,要不是遇到了我,说不定死的会更多!”
    王化贞重重叹了口气,“朝廷也不是没有准备,许邦彦领兵过来,名义上剿匪巡边,实际上就是为了接应他们。谁能想到这个畜生不思报国,反而戕害百姓,简直可杀不可留!”
    王化贞狠狠的一拍桌子,震得茶壶茶碗乱响。
    “永贞,你昨天不是设计了许邦彦吗,让他和鞑子混战,怎么没把他拿下,反而放跑了他!”
    张恪满不在乎的一笑:“大人,许邦彦是釜底游鱼,晚生已经安排了人手秘密跟踪,我觉得还是保护大清堡的安全要紧,因此就没有追击。大人要是愿意,现在就可以去追杀许邦彦!”
    “那好,去传令孙得功,让他带着三百骑兵立刻把许邦彦擒拿归案!”
    手下人去传令,王化贞眯缝着眼睛,理了理纷乱的思绪。越想越坐立不安,前前后后这么多的事情,他都难逃干系!
    “永贞,本官此时想想,都觉得后怕,要真是让许邦彦把千辛万苦逃回来的百姓给杀了,只怕朝廷都要颜面扫地,本官更是无地自容!幸好有你挺身而出,庇护了他们,也保住了朝廷的体面,本官只怕帮不了什么了,日后好好为朝廷效力吧。”
    王化贞无力的坐在椅子上,精气神似乎在快速的流逝,整个人都颓废了!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张恪吃惊的问道。
    王化贞苦笑了一声,“永贞,事到如今,本官还有脸留在辽东吗,唯有上书请罪,让朝廷革了我的官。本官还要感谢你,要不然王化贞这颗头就保不住了!”

第五十九章 脱罪请功
    王化贞并不是说假话,他刚刚总结了一下,至少有三项大罪是跑不了的,第一是安顿归附百姓不善,第二是所用非人,许邦彦勾结鞑子和土匪,第三是防卫不善,鞑子入寇。
    尤其是派遣许邦彦巡边更是他同意的。要不是张恪保护了百姓,又守住了大清堡,没有丢城失地,他就等着丢官罢职,锒铛入狱吧!不过就算如此,一旦被言官知道,作为上官他也是吃不了兜着走,还不如早早请辞呢!
    王化贞这么一说,张恪就傻眼了。他能在大清堡混的风生水起,多一半都靠着这位的大旗,要是没了这个靠山,他连正式官员都不是,随便谁都能碾死他!
    “王大人,万万不可请辞啊,晚生以为您不但没罪,还有大功!”
    王化贞颓然一笑:“永贞,本官受命安顿从蒙古归来的百姓,他们险遭大明的官兵屠戮,难道没罪吗?”
    “大人,这些百姓都在河湾村安居乐业,几天之前,他们凭着一腔热血,同鞑子浴血奋战,毙杀鞑子无数,斩首近百级,这就是他们对大明的忠!您的安排并无不妥之处,还请大人不要苛责自己才是!”
    王化贞当然知道张恪在帮自己脱罪,不过归来的百姓都在张恪手下,只要他愿意帮自己的确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
    “永贞,那蒙古人入寇的事情呢,朝廷有意拉拢蒙古对付建奴,大清堡一战,我怕蒙古人不依不饶,到时候朝廷就要找人顶罪了。”
    张恪一听,顿时微微一笑:“大人,晚生以为蒙古是最不需要担心的。”
    “此话怎讲?”
    “哈哈哈,老奴兴起辽东,我大明连战连败,看起来我们很需要蒙古人帮忙。不过大明毕竟是天朝上国,关内土地辽阔,家底丰厚,还能撑得住。可是蒙古人呢,建奴要想壮大,必然和蒙古冲突加剧,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是老奴甘心做母的,还是虎墩兔(林丹汗)甘心呢?”
    王化贞被逗得哈哈大笑:“永贞果然一语中的,这两个人都是枭雄之资,怕是谁也不甘心。”
    “没错,建奴新锐,蒙古势大,虎墩兔想要和建奴周旋,必然求助大明,就连炒花诸部也是如此,我以为派一个舌辩之士,晓以利害,然后再增加互市,蒙古人必然心悦诚服。”
    “嗯,说的有理,可是还有许邦彦呢,本官派他过来,这个畜生杀良冒功,戕害百姓,勾结土匪,屈膝鞑子,罪不容诛,本官也是难辞其咎!”
    “大人,容晚生说一句肺腑之言!”
    “讲!”
    张恪眼珠转了转,在心中暗暗咬牙,王化贞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一笔,那就是广宁惨败,最后落了身首异处的下场。可是如今呢,自己和王化贞已经绑在了一起,要是王化贞像历史上一样倒了霉,自己也别想好过!
    就看他能不能听得进去了!
    “大人,许邦彦行事荒唐,可是这绝非他一个人而已。辽东边将从上至下,腐朽不堪。从底层的总旗,百户算起,一直到指挥使,指挥佥事,乃至更高的总兵参将,无不如是!”
    王化贞叹了口气,“永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