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344部分

赤色黎明-第344部分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克是通过多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多生产出的东西,哪怕是陈克拿走了其中的九成,百姓也能多得到一成。更何况陈克拿走的这些不是他自己或者人民党给用掉了,而是继续用于发展生产力。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话喊了几千年,严复是亲眼见到居然根据地这地方给变成了现实。冯煦提出加入根据地公务员体系的请求,严复一点都不意外。

冯煦这么聪明的人,又有过地方行政经验,对陈克说的东西自然也是理解的很清楚。根据地“扭曲供需”的经济政策,理论上一点都不稀奇。中国历史上这么干的人并不少,问题是这么做了之后接下来怎么办,怎么发展,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解决过。一遇到人民的生活问题,任何激进的改变都落得没了下场的结果。在见到陈克之前,冯煦也只能靠历史上的经验来当官,尽量用传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只有在陈克这里,才有一个大政府真正大规模的推进地方人民的发展。

如果从历史上来看,陈克这种人这种做法注定是昙花一现,若是没有参与编辑《新华字典》,冯煦也是不肯趟这趟浑水的。“万古留名一卷书”,更何况是国家文化根基的字典。编完了《新华字典》之后,冯煦已经清楚的想通了一件事,如果他真的想让这本字典上标注的“冯煦”这个名字能够名垂清史,那就只有让陈克夺取天下才行。所以得知了人民党重创北洋军的消息之后,冯煦就催促严复帮他引荐。

听完了陈克简单介绍的一些纲领性问题,冯煦答道:“既然是加入了公务员,我自然不会自作主张。”

陈克此时也没有挑三拣四的选择,冯煦这么说了,陈克转头对严复说道:“政审需要有人担保,严先生你可以替冯先生担保。你先把申请文件与担保文件走一下程序,根据地现在的规定,十四个工作日之内会给你回复。若是通过了,自然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通过,你可以要求仲裁。那时候我就有机会介入此事了。”

听完这话,严复点点头。他对这套官僚体系的流程比较清楚。与人民党内部组织相比,政府部门各方面的制度更加不完善,体系营运也更没有经验。党委可以通过党委会议来讨论问题。但是政府部门则不行,所以根据地高级干部拥有特别参与“仲裁权会议”的权力。本来这些权力是该归“人大”所有,在“人大”还是一个摆设的现在,干部们就兼有了这项权力。如果与会的某位干部能够强行表示承担责任的话,在某些比较低级的行政事物方面是能够通过一些事情的。若是即便有干部愿意承担责任,这些事情依旧没有能够通过,仲裁会议会采用投票方式,简单多数票即可通过。

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次例行的“仲裁会议”召开,陈克无疑拥有最大的影响力。当然,如果在仲裁会议中行使用了这个权力,那就意味着要付出极大的政治代价。即便是人民党的高级干部里头,也没有人愿意轻易这么做。

冯煦他不知道这些内部体制的营运模式。他只知道人民党创建根据地不到两年,陈克的话里头摆明了人民党政府体系竟然能建设到任何事情都能找到负责人的制度,这实在是不能不让冯煦这等外人感到意外。

严复与冯煦走后,陈克松了口气。作为党内最大权力的拥有者,就必须承担起最大的责任。上头的干部背黑锅,很多时候就是这么背的。而背黑锅的事情,与其暗着背,还不如这么公开背。公平、公正、公开,固然是对权力者的极大限制,同时也是对权力者的极大保护。与其让黑材料积攒多了,在关键被一次放出来,还不如通过这种仲裁会议界定。仲裁会议肯定是不完美的,却是能被各方接受的。想到这里,陈克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可千万别走上美国议会那种邪路才好。

既然回家了,陈克也愿意静静的想些事情。把冯煦这件事抛在脑后,陈克开始考虑战略问题。北洋军遭到了这样沉重的打击之后,到底有什么反应。这是根据地里头很多人关心的事情,陈克却觉得这件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权,陈克面临的问题是“输不起”。他原本没有想到这件事,手里头的实力越强,陈克才越发清楚的看到这个事实。

就因为陈克把如此根据地卷入了革命当中,任何一次失败都会引发无法完全预料的内部动荡。很多新兴的政权其实都是如此,看似一路胜利,一次失败就彻底完蛋。陈克原先只是根据他的历史知识照猫画虎的做了,直到现在他才明白自己是多么幸运。就拿第一次安庆战役来说,陈克理论上是没有能力据守安庆的,所以他就把安庆让岳王会掌握。如果陈克自己没有能够当机立断,而是不自量力的去强占安庆,根据地只怕早就灭亡了。

那时候敌我实力差距之大,同志们也都清楚。所以陈克的观点很轻松的得到了同志们的支持。二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陈克就未必能够这么轻松的说服同志们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地盘。

而且政治这东西很有趣,有时候扶起几个替死鬼也是必须的。岳王会当了第一个替死鬼,二次反围剿之后,就必须树立起新的替死鬼。满清若是只有人民党一个敌人,那么他就会死磕。若是有了好几个敌人,而且其他敌人貌似更好战胜的话,满清就会先易后难,给人民党留出发展的时间。光复会无疑是这么一个新的替死鬼。陈克对光复会并无恶感,对于这些革命的先行者们陈克有着足够的尊敬,不过该让光复会去死的时候,陈克也没有丝毫的不安。唯一问题就是在人民党党内多大范围内讨论此事。

对于党员的宣传中,自然不可能这么公开把战略问题说出来。实话只能说“一部分”。政治局里头当然得说实话,不过现在看,即便是政治局里头,不合格的革命家也是有的。这才让陈克感觉很是挠头。宇文拔都自然不用说,他完全可以排除在外了。华雄茂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是冬天一样无情,可是面对自家亲人,华雄茂能眼睁睁的在背后这么来一下么?华雄茂若是对亲戚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陈克反而会害怕。但是这恻隐之心会不会让华雄茂做出些“自作聪明”的举动?例如不正面说明,但是旁敲侧击的去帮助。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想到这些,陈克长长的叹了口气。

一杯白水放到了陈克面前,抬起头,陈克看到妻子何颖稍微有些心神不宁的在他旁边坐下。“怎么了?”陈克问道。

“文青,听说这次来的北洋里头有个叫做孙永胜的?”何颖的话很含蓄。

“的确有这个人。”陈克答道。

“这个人……”何颖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选择着词汇,何颖慢吞吞的说道:“咱们肯定能赢吧。”

“北洋军死定了。”陈克斩钉截铁的回答着妻子的问话。

“那就好。”何颖终于还是什么都没说。

陈克也想装作没听见这话,不过说话的毕竟是自己的夫人,在这个世上,何颖是陈克最亲的人。陈克虽然不想听自己的夫人咒骂孙永胜,不过若是何颖真的大骂孙永胜,陈克也会真心感觉高兴的。可何颖最终一言不发,陈克总是忍不住怀疑何颖会担心孙永胜若是战死了,何颖会不好见她姑姑何倩。而陈克知道,这种想法简直是一定的。

在这么一个时代里头,国家并不是人民所能依靠的对象。在陈克的时代,不管你怎么痛骂国家,国家体制好歹提供了足够的社会服务。而且新中国创造的伟业虽然没有让人民一分不少的享用了,大头也是最大程度的让人民享用了。最重要的是,从政治正确性的角度,人民应该享受自己劳动创造出的全部成果,这个观点被确立起来了。到陈克穿越的时候,至少没人敢把这个理论彻底推翻。

在1907年这个时代,根本就没这么一说。胜者为王,赢者通吃。其实某种意义上,人民党也在实践这个时代的理念。根据地里头上百的围子,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人民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在人民党的带领下把所有围子全部攻破。那些不可一世的围子主人以及家人,只要没有被当场打死的,都被关了起来。这些几千人的命运就是等二次围剿之后,然后被统统处决。

他们死的时候甚至不是“旧时代的殉道者”,人民内务委员会早就在搜集各种他们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罪证,加上其他一些被关注的人,这一场大肃反中少说也得死上万人。他们死的时候将是罪人,处决他们的权力者不是陈克,是人民要求处决他们。陈克在他的时代还没认识一万人,现在他制定一个策略,就决定了上万性命。如果加上段祺瑞王士珍可以预测的覆灭,仅仅在1907年一年,陈克不用亲自动手就能杀掉最少四万人。在全国范围内因为陈克而死的人,估摸着会超过十万。

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亲朋好友,每一个人都联系着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社会关系。人民党的党员们与这些人也不会全无瓜葛。历史上,党长征到达陕西前,有一个管肃反的官员空降到了陕北根据地,只有肃反干部的身份,他就能把刘志丹等人给关起来。陕北红军再不理解,也没有丝毫的哗变。这就是党的纪律。就是靠这钢铁一样的纪律,才完成了党空前的伟业。

陈克年轻的时候倒也认为当年江西苏区的肃反过于残暴,想在想来,若是没有肃反,纪律如何建立起来。从这个角度上,肃反杀人杀的可未必是“坏人”,杀得是那些党内不能遵守纪律,不能把党的指挥无条件坚持下来的人。“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谁没有自己的打算?谁没有自己的亲朋好友?

想来想去,陈克突然觉得自己的杀气也未免太盛了。党组织问题居然想到了屠刀,这思维跳跃未免太大。不过这也是个很麻烦的逻辑问题,有了经历过肃反和长征的几万意志坚定的老红军,以后的肃反整风就可以不杀。

发现自己最终被主管臆想搅乱了思绪,陈克把这些事情统统给驱逐出脑海。这等事真的遇到了再说,当前的问题就是赶紧想办法让光复会能够主动跳出来。华雄茂到底能不能做到党员们本就应该遵守的原则,这对华雄茂也是一个考验。如果华雄茂没能坚持住,那就只能先教育。若是华雄茂教育不过来,那就只能把他免职。这种事情只能走一步说一步。

想通了这点,陈克觉得自己妻子何颖的那些小想法根本就算什么事情。一个小小的孙永胜,若是战场上被打死,那就是他命该如此。如果没有被打死,而是被俘了,那就按照俘虏处理即可。陈克能做的只有这些。

孙永胜的日子并不好过。被机枪阵地干掉了七成以上的骑兵部队,孙永胜总算是逃了条性命。若不是自己也打了败仗,段祺瑞差点就把孙永胜给当场杀了。北洋军不能连夜赶路,只好就地扎营。恐怖的夜晚就降临到了段祺瑞头上。

工农革命军把“敌驻我扰”发挥到了极限。冷枪冷炮活动中,人民党甚至使用了专用的骚扰火箭炮。火箭炮主要是一个设计理念问题。这玩意若是想做到战场用的精确,以根据地的实力自然是千难万难。不过若是只想让火箭炮在敌人好大一片宿营地范围内爆炸,那就容易得多。甚至爆破部的杀伤力都不用太足,关键是要够响。

拖着长长尾焰的东西越过几里地的距离飞进了宿营区,接着咣的一声爆炸开来。这就是好多好多的火药。人民党也没有这么多的火药让如此糟蹋。所以段祺瑞的部队整晚上只挨了五炮。结果北洋军就通宵未眠。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骑兵们开始胆战心惊的搜索大路,却发现自己的交通线根本没有遭到截断,大路上通畅无阻。段祺瑞总不能让北洋军大白天睡觉,然后晚上再被骚扰。他只能一面命人去联络王士珍,一面命令部队继续进军,好歹进入怀远县城。有着城墙依托,骚扰的敌人总是不容易得手的。

北洋大部队在一片私下的埋怨中开始进发,等他们好不容易到了怀远县,却发现怀远县城变成了一座真正的空城。这是托了孙永胜的福。昨天杀进怀远县之后,孙永胜就按照传统在县城里头“清查乱党,拷问奸人。”能留在县城里头哪里还有什么奸人,那都是支持满清的人。经过孙永胜的这番行动,这些人对官军也彻底绝望。加上人民党干掉了六百北洋骑兵,又把一些明显是抢来的财物还给了县里头的居民。在人民党的劝说下,所有县里头的人都审时度势,做出了集体出逃的决定。所以不少屋子里头灶坑还是热乎乎的,居民却一个都见不到。

占领了这么一座空城,段祺瑞觉得极为郁闷。可空城好歹有足够的房子可住,于是北洋军砸开了所有的房门,找到地方就住。两天一夜没有睡觉,北洋军真的累坏了。

人民党并不在乎北洋军之间的联系,王士珍很顺畅的得到了段祺瑞的通告。以一个资深北洋军人,王士珍明白段祺瑞遇到了极大的麻烦。王士珍的选择并不多,要么他等段祺瑞撤回宿州,然后一同返回徐州。这种做法等于宣告了他们两人军事生涯的终结。要么按兵不动,眼看着段祺瑞覆灭。王士珍也做不到这样的事情。剩下的选择就是王士珍亲自统兵南下,与段祺瑞合兵一处,然后以优势兵力直插凤台县。心里头有千种的不满,王士珍还是出兵了。

人民党的没有骚扰王士珍,加上王士珍出色的参谋能力,他押运着粮草抵达怀远县花去的时间抵达比段祺瑞行军时间短了两天。等王士珍进了怀远县城,立刻被见到的一切吓了一跳。北洋军士气低落,伤兵的数量大大超出了王士珍的想象。

段祺瑞没敢对王士珍说实话,他并没有坐等王士珍支援。进入怀远县城的第二天,段祺瑞就放出了自己的哨探。这些哨探直接就撞上了人民党的侦察营。走大路的哨探们陷入了埋伏后,好歹还能找到尸体。走小路的更是从来有去无回,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其间段祺瑞也曾经以百人为单位发动过数次搜索,怀远县城里头没人了,好歹乡下应该有人吧。搜索队一旦消失在城头的视野之外,过了好久,就有几个满身是血的伤兵互相搀扶着回来。其他人已经全部给干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