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538部分

赤色黎明-第538部分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忍住,忍住,不要先入为主!陈克在心里面反复对自己说道。人民党的晋升要经过公示,而这次提拔顾璐的过程的确有很大的“幸进”味道。张处长是党员,他有这个权力讨论这个问题。即便如此告诫自己,陈克依旧花了半分多种才算是按捺住了心中的极大不快。

“对顾璐同志的使用问题,肯定要经过党委的讨论。咱们两个在这里说这个干什么。”陈克笑着对张处长说道。陈克看到张处长的脸色显得相当的尴尬,那是混合了畏惧与不甘的神色。尽管如此,张处长依旧试探着说道:“陈主席,我一直坚定的支持建立工程兵。搞了这么久的后勤,我认为如果不组建专门的部队,这工程效率就是上不去。如果组织上要组建工程兵部队,我希望能够考虑我。”

听了这主动请缨的话,陈克也没说什么,而是继续大步向前走去。顾璐是有着背后强力推荐的人选,这个第一批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年轻同志今年只有21岁。但是履历上却已经是起起伏伏。

顾璐在南京战斗中表现的相当出色,在第一线里面作战英勇。军队普及教育,顾璐没有功名,又认几百字,懂算盘。很快就提拔成连文化教员,在军队里面的学历考试中,他是最早一批得到小学毕业文凭的军人之一。这本来该是一帆风顺的未来却未必那么风顺。作为组织上挂号的“重点培养对象”。顾璐因为服从纪律,在连文化教员岗位上接受了政治培训,接着就被安排到新组建的排里面当文化教员兼后勤人员,结果一干就是两年半,从这个排调到哪个排,从那个排调到另一个新排。和他同期的干部,到了1911年,升到团长也大有人在,顾璐的大哥也当上了营长。而顾璐居然始终只是全军闻名的优秀排文化教员兼后勤人员。

这倒不是有谁要刻意刁难顾璐,军队里面后勤人员与地方民政上管财政的人员始终是人民党内务委员会重点监视对象,也是遭到撤查与处决比例最高的一批人。干部会上不管怎么讲,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可人总是很难克服那一时的冲动。人民党没有历史上党经历过的严酷考验,所以即便是有士兵委员的监督,喜欢占小便宜的人依旧前仆后继。

顾璐的这点子运气好像极差,接连几任上级军需干部都出了问题,作为他们的下属,自然不可能得到提拔。不过这种命运却有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味道了。

最先向陈克强力推荐顾璐的恰恰不是部队,而是人民内务委员会背地里的大头子齐会深。陈克还记得齐会深的那封信,“最近我们清查案卷,发现多次出现过顾璐同志的名字,经过我们调查,顾璐同志本人始终没有任何问题。这的确是个非常罕见的案例。本来我想把顾璐同志留给我自己,但是见你最近一直吆喝没有工程兵方面的得力干将,故把他推荐给你。就我与顾璐同志谈话的感觉,顾璐同志人品绝佳,在基层表现出色。但事实证明,职位的过快提升,大多数时候反倒会引发悲剧。所以,祝愿陈主席能够很好的使用顾璐同志,让他在你的直接领导下更快更健康的成长。”

这世界从来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人民党的现状而言,剜到篮子里头就是菜,哪怕顾璐以后经不住诱惑变质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当前自然不能放过顾璐这种同志。没想到一纸调令下去,皖南地位书记章瑜立刻就给顶了回来,“我也很看重顾璐同志,希望组织上把顾璐同志留下。”

也不管章瑜到底怎么想,章瑜现在毕竟不是部队干部。走组织行政路线,顾璐先晋升连指导员,接着就被调到工农革命军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筹建委员会当了干事。顾璐抵达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筹建委员所在的小院子,连行李包裹都没打开,就直接被拽去工地当了工程联络参谋。

组织营运就是这样,“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陈克并没有最终确定顾璐未来的具体使用方法,可他没想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已经有人明白的看到了组织上对顾璐的重视。而且也清楚的看到了筹建工程兵指挥学院的必然性。陈克明知道自己此时应该继续视察工地的,只是他感觉有些事情必须和军委进行商议,在这件事情上,陈克的确有些做的过火了。

山东军区军委会议召开的很快,实际上大部分军委成员,除了在青岛的蒲观水等人之外,都集结在徐州。

“上次我提过在工农革命军的兵种里面新增工程兵和铁道兵两个军种,在那之后咱们一直没有开会讨论此事。这次会议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陈克直截了当的说道。不出陈克所料,同志们并不感到惊讶。大家沉默的看着陈克,等着他继续往下说这个问题。

“想来一些同志也应该听说过,我对顾璐这个年轻同志有越级提拔的嫌疑。我承认我有希望顾璐这个年轻同志承担重要工作的打算。但是对干部的使用,最终还是要经过党委讨论的。我希望在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之前,在军委里面对此进行讨论。”

山东军区军委的干部们对视了几眼,却没人说话。党中央与军委中,陈克拥有最高人事决定权,也就是说,陈克拥有对干部的任免大权。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觉得这个权限有何不对的。至少没人准备反对陈克在这方面的大权。

武星辰是山东军区司令,同志们都不吭声,他却不能不吭声。关于顾璐的风言风语还没传到武星辰这里,他问道:“这位顾璐同志工作能力如何,谁是他的上级干部?”

柴庆国答道:“顾璐同志是我手下的联络参谋。我对他印象很好,除了没有负担过重大责任之外,很出色的一位同志。就我看,以他现在的能力,不打仗的话,当个团长没问题。”

这话就说的相当“含蓄”了。陈克也不吭声,只是命人把顾璐的档案拿来给军委的干部们传看。武星辰还好,至少看完了依旧面无表情。其他不少干部,例如庞梓就微微皱起了眉头。

顾璐到现在为止,最高的职位就是连指导员。而且大家看得明白,实际上他一直是个排文化教员,顶多相当于排长。而现在工农革命军已经有了集团军的规模。工程兵与铁道兵一旦建成,至少也是集团军级别的兵种。这么一个小排长,居然要介入到这么大的变动中来,只能用骇人听闻来形容了。

“工程兵和工兵的区别在哪里?”陈天华问道。他作为政治部主任,有权参与军委的会议里头来。

“工兵是战斗部队。工程兵是建设部队。打仗的时候,上战场的是战斗部队。”柴庆国给了答案。

陈天华明白了这两者的区别之后,就不再吭声了。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种异样的沉默。

在人民党各个部门的制度逐渐完备的现在,新组建兵种可是一个大事。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拉出那么一些人,开设几个新单位。而是创建了全新的“山头”。根据地发展的如此迅猛,今年工程兵可能只有那么几千号人,可明年也许就会成为一个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大部门。能到这种新成立的部门担任职务,意味着职位上极为快速的提升。这是大事。

武星辰再次打破了沉默,“陈主席,我想问问,您为什么对顾璐同志青眼有加。为什么想给他这么大的机会。您为什么相信这位同志一定能把这份工作干好?”

“因为顾璐同志受过委屈。受过委屈之后从来没有一句怨言。”陈克答道。人民内务委员会这个组织是党的利剑。按照历史记载,苏联的内务委员会最少内部大清洗了三次,连看大门的都换了几茬。人民党的人民内务委员会虽然没有这么严厉,但是内部调查,工作监督检查也是极为严格的。60%以上的前成员受不了这个委屈,就离开了人民内务委员。

但是这种委屈是必须的,就是在严格到几乎“吹毛求疵”的地步,才能选拔出精干的队伍,才能让这帮同志能够认识到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陈克搞过实验,有一次他就是没带通行证,结果就是没能进得了人民内务委员会的大门。

陈克现场写了一份允许自己暂时进入内务委员会的命令,并且按照规定,让旁边随行的政治保卫部干部签了字,这样才进入了内务委员会。又过了一段,陈克命人去查看档案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手令已经正式存档。而且整件事当中,没有任何人跑来给陈克赔礼道歉。这让陈克很满意。没有这种钢铁般的纪律,那就绝对不能成事。

经过人民内务委员会的调查,即便是受了委屈,顾璐同志始终毫无怨言,踏踏实实的工作。陈克固然坚持人人平等的政治观点,可这不等于陈克认为人生下来都一样。有些人貌似天生的就在某些方面有着极为优秀的素质,顾璐这种人,陈克是知道在历史上党的革命队伍里面存在过的。在现实生活中,陈克也见过。的确是可造之才。这就是陈克想提拔顾璐的原因。

听到“能受委屈”这番话,不少干部的眼光都落在武星辰身上,到现在为止,武星辰是高级干部当中“真受过委屈”的。武星辰只是避开了同志们的眼光,却不答话。

打破沉默的是柴庆国,“陈主席,我认为顾璐同志可以先提升一个团级职位。我觉得现在应该给安排一个营级职位。最近很多人都想去工程兵,就我看,他们明显是受不了当下沉重的工作,想跑去工程兵指挥学院逃避工作。我个人很喜欢顾璐同志,他的资料我也看了,很了不起。换了我,我还真的不一定能比他强。但是我有一个疑问,现在我能压住这些不愿意老老实实工作的同志。顾璐同志可以么?在他的资料里面,我看顾璐同志自己能管住自己,但是我看不出来,他能不能和这些歪风邪气作斗争的。”

这的确是个很严厉的指控,听完了柴庆国的话,不少同志已经忍不住微微点头。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六七劳动和平等(四)

柴庆国无疑指出了管理的要点,简单的自己管好自己或许可以造就出色的个人,却绝对造就不了出色的组织。柴庆国真心不讨厌顾璐,这个名字颇有些女孩子气的年轻同志有着一种令人信赖的气质,柴庆国从来没有听顾璐说过一句大话。一个人老实不老实,并不是出自本心的愿望,而是实际执行能力。顾璐缺乏领导经验,这的确是致命伤。资料证明,顾璐可以管好一个排。柴庆国见过不少有这种能力的同志,问题在于,当组织把一个营一个团的部队交给他们的时候,这些同志往往表现的并不出色。

“如果陈主席一定要让顾璐同志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你有最终人事权,我就不再多说什么。如果陈主席希望在党委会议上讨论此事,我认为这个工程兵的工作应该由经验更丰富的同志来出任。”柴庆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柴庆国的看法代表了大部分同志的心思,尽管工程兵是个非战斗兵种,如果能够就任一方面的总负责人,同志们还是很有兴趣的。

武星辰冷眼看着情绪颇为激动的军队干部,他心里面有些隐隐的感觉到了陈克的打算。很明显,陈克并不准备让现在已经身居高位的这些部队干部直接接掌新建设的工程兵与铁道兵。在新兵种建设上,陈克是准备大量起用新人,而不是让现有的部队干部按部就班的接掌指挥权。这么做的理由肯定很多,那些比较阴暗的解释,担心出现派系山头是最容易被人想到的一条。不过武星辰真心不想这么去考虑陈克的打算。用人事斗争来猜测陈克的想法,就未免太小看了陈克。如果陈克决定干一件事,往往背后就蕴含着更多的计算。

听着军委的同志们对新建部门的讨论,仿佛已经能够把新建部门本来就该属于他们一样,武星辰心里面越来越觉得不安。就在此时,柴庆国已经冷着脸说道:“这次我负责这个云龙湖开挖工程,我觉得在座的不少同志根本不合适干这个工作。不少同志对工程兵的看法,还是拎着铲子就能干,我感觉完全不是这码事。工程兵首先就要懂机械,懂安排。这不是个单纯靠人力的工作。”

这话实在是太过出乎大家意料之外,柴庆国反对陈克轻易提拔年轻干部,不少人认为柴庆国希望自己能够出任工程兵的总指挥。而不少同志也觉得自己能够在柴庆国手下工作。没想到现在柴庆国有做出了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的发言。很多同志已经弄不明白柴庆国到底有什么打算。

“柴庆国同志,你的意思是这里面就你一个人合适这个工作么?”即便是与柴庆国都属于武星辰一派,庞梓依旧忍不住质问道。

面对庞梓的指责,柴庆国根本不为所动,“我只是反对直接任命大批年轻同志承担起工程兵的领导岗位,但是我不认为包括我在内的同志们能够承担这项工作。这个新兵种必须踏踏实实的从最基础开始建设,这是得学习的。陈主席要建设工程兵指挥学院,我觉得这很对。这是门学问,不是说谁去了就能当这个官的。”

庞梓和很多同志都愣住了,包括武星辰与陈克也都露出了讶异的神色。柴庆国拿出一张工程施工图挂在黑板上。他简单的讲了一个计算题。云龙湖大概面积在七平方公里,如果挖掘一米深,就要掘出700万立方的泥土。如果按照平均挖15米左右的深度,就是一亿立方泥土。按照一人一天连挖带运两立方米泥土来计算,现在动用的十四万劳动力,需要大概400天才能完成这个工作量。

实际上这项工程不仅要挖坑,还要筑坝,东起云龙山,西至韩山,要建起一道全长4000余米的大坝,把每年从南向北的洪水横阻于大坝以南。

“这是咱们当前要面对的工程。”柴庆国说道。没等这些因为参与了工程,对此有着基本认识的同志插嘴说话,柴庆国用手指在工程地图上划了一道,“这仅仅是开始。我和那帮德国鬼子工程师讨论过,他们建议在这里开凿一条泄洪道。云龙湖蓄水量固然大,但是这么多水悬在徐州头顶上,万一哪年一直下大雨,大堤垮了,这对徐州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必须开凿一条云龙山泄洪道,为徐州的安全做保证。德国鬼子设计的这条泄洪道东西长621米,宽7米,高6。5米,紧急情况下,开启泄洪闸,湖水通过隧道东泄三个小时就能把湖水放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